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开场引子·古来幽怨皆销骨 ...

  •   汉元鼎五年秋,武帝发兵征讨南越。伏波将军路博德屯兵连州,会同巴蜀刑徒十万人,先后攻下寻峡、石门等处,挟天威击破五岭险关,荡平了南越国都番禺城。
      南越国相东逃途中,为一降汉郎官所杀。末主赵建德被绑赴长安,头颅高悬于未央宫北阙之上。南越君臣伏诛,百越诸族震怖,岭南尽为汉土。
      自秦末大乱起,南越立国九十三载,顷刻间水流云散,衣冠隐没草野,陵冢沉埋山石,宫殿复归黄土,遗恨散于寒风。

      汉永平七年某夜,明帝梦见六丈金人,项佩日轮,飞入殿庭。次日群臣受召解梦,皆不知所以,唯傅毅一人上前启奏。
      “臣遍览古书旧典,见有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平旦之时,暴风骤起,震动宫殿屋舍,夜中五色光贯穿太微垣,遍布四方,化为青红色。昭王垂问太史,得知西方有圣人降生,后一千年教传中土,派人刻石记事,埋入南郊天祠。至今千载已过,陛下所梦,岂非此事?”
      明帝闻言大喜,遣中郎将蔡愔、博士王遵等十八人,西出洛阳,寻访其道。蔡愔等人遇沙门摄摩腾、竺法兰于大月氏国,持优填王第四造白毡像与四十二章经东还。
      永平十一年十二月三十日,二沙门入洛阳。明帝藏经于兰台石室,命画工模画佛像,置清凉台及显节陵上,又在城西雍门外,立白马寺一座。

      齐高帝建元元年六月,太子妾室阮淑媛病重,药石罔效,宫中请来僧人大办法事。第一日经文尚未念完时,阮淑媛年仅七岁的儿子萧子懋,抱着一大捧新摘的莲花,走进了佛堂。他将莲花插|入供案上的铜罂里,又添了些浴佛所用的净水。
      萧子懋跪在莲花前,双手合十。他望着高台上金光闪耀的佛像,眼中落下两行清泪。
      “如若阿姨能够痊愈,就请世尊保佑这水中莲花,七日后鲜红不萎。”
      萧子懋几近哽咽的祈求,混在时高时低的诵经声中,实在细微如尘土。世尊究竟听不听得到,连他在内的许多人,至死也未曾知晓。
      第七日法事终了,阮淑媛病痛顿消。那一大捧莲花,从断口处长出根须,枝枝鲜红如血,在净水中盛放了十五年。直到宣城公夺取帝位,阮淑媛死在利刃之下,铜钵里的莲花才片片零落,化为一地残迹。

      北齐天保九年十二月某日,文宣帝高洋举酒作乐,携众多宗室子弟出游。那天风冷如刀,日色昏黄,他在满天尘沙中,想起了自己的过去。
      车驾驶入邺都北城,停在大理寺后面的一间地笼边。阴冷死寂的地笼里,堆满了便溺污|秽。高洋用手撑着膝盖,朝地笼下面大喊,似乎一丝怪味也闻不到。
      “你们还记不记得,小时候唱过的歌?”
      “记得,记得!”永安王、上党王兄弟二人大声回应。
      “那你们同朕唱一唱罢!”高洋弹拨着一件外形奇特的琵琶,纵|情高歌,“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也许是因为寒冷和恐惧,永安王兄弟二人嗓音打颤,唱得断断续续,不成样子。高洋胸口一滞,命狱吏们开启地笼。他不顾帝王之尊,掩面痛哭起来。
      正当狱吏们忙乱奔走时,高洋身后的宗室子弟中,昂然站出一位仪表瑰杰的青年,却是二十一岁的长广王高湛。他走到高洋身边劝阻,脸上挂着浅浅的笑意:“猛兽不通礼教,怎能轻易放出洞穴呢?”
      永安王兄弟二人惊怒交加,呼喊高湛:“步落稽,步落稽,皇皇天穹正看着你啊!”
      高洋垂下头,一言不发。手中的琵琶被他掷了出去,断成四五块。
      两旁的随从都面露悲戚。有几名宫女眼眶发红,忍不住哭出了声。自从薛嫔被高洋拆下腿骨,亲手制成那件琵琶以来,她们便留在宫中服侍皇帝。
      高洋听见抽泣,回头扫视众人:“你们好大的胆子,敢替罪人哭!朕便将这二人都杀了,让你们哭个够!”
      几名宗室子弟上前劝阻。高洋瞪圆眼睛,止不住地狂笑。
      “朕早就听说了,诸王怀有不臣之心!杀了一个清河王还不够,你们两个也陪他去罢!”
      高洋夺过身旁侍卫的长矛,朝地笼里狠狠捅去。
      “刘桃枝,刘桃枝何在?同朕一道杀了这些叛逆罪人!”他与护驾的壮士,各持长矛奋力刺下。永安王兄弟二人无处躲避,只能用流血的双手拦阻矛头。
      高洋怒火中烧,一脚踢翻了身旁的暖炉。冒着红光的火炭,落在永安王兄弟二人的身上,炙烤出刺鼻的焦臭味。候在一旁的长广王高湛,命仆从运来火炭,依样倾入地笼之中。
      地笼扭曲变形,化为一座火坑。永安王兄弟二人,仍在浓烟中哀号求饶,却如同鬼魅夜哭一般,再也听不出是人声了。高洋捂住耳朵,命人以土石封堵地笼。
      三日过后,那座火坑才彻底凉透。刘桃枝奉命砍断铁条,从土石杂物中,钩出永安王兄弟二人的尸骸。那两具尸骸毛发尽脱,焦黑如炭,只能依靠口中未被烧碎的牙齿辨别长幼。
      二人死讯传出,天下为之痛心。曾亲眼目睹他们步入囚车的青州百姓,奔出家门,涌上大道,向着遥远的邺都放声哭喊。

      隋开皇十九年十二月初四,大流星陨于渤海,激起滔天巨浪。

      燕世宗庆朔二十三年冬,京中下起了席卷天地的大雪。
      城东北的蓬莱宫里,灯烛煌煌,亮如白昼。升仙池北那座殿宇,被深红色的帷幔环绕。数不清的侍女、宫奴,从廊檐下匆匆跑过。
      夜空中雪落钟鸣,海帆似的黑影从天而降,笼盖在帷幔之上。水盂颠坠,火烛销歇,惨叫和哭声接连响起。有人一生的悲欢浮沉,便在这风雪、灰烬与泪水中,徐徐展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