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壹 ...
-
今日这时节恰巧赶上感化寺人潮之时,裴迪小意收拾一番,便行至此地。
能听见古寺钟鸣之声,在这寺院内悠扬婉转,别添幽静之感,不由得让人驻足倾听。
常青古藤蔓上寺墙,一道道小径通向寺院深处,那里枝叶繁茂,阳光透过树木枝干绿叶在地上撒下斑驳的影子。风轻轻吹动,摇摇坠坠掉落几片树叶,随着这地上的尘埃,一齐被这扫地的小僧拿着扫帚拂去。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裴迪不由得想起神秀大师的这句话,有感而发。
一瞬竟觉得这天地之间唯“静”一字,所有的喧嚣似在耳边,又如在天际。但凡静气凝神,便能与这古寺融为一体,感受天地间的浩气,平静浮躁之心,让这钟灵毓秀之气涤荡这平日的浑浊不堪。
空灵之笑传来,如风吹动了风铃,清脆悠扬。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话毕,便又听见,“小女子倒是觉得慧能大师的这句更为精妙,公子觉得呢?”
裴迪正出神之中,忽听这清脆之音,便回过头,循着声音望去。
只见不远处,绿衫女子亭亭而立,眉如远山黛,眼若星辰漫。面纱随风而动,容颜若隐若现。
若要用李太白的诗句来形容,那可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而裴迪正直立身子,白衫也被风轻扬,耳畔一缕青丝漫舞,眸微喜。
似是在银装素裹的冬日,见着了破土而出的新芽。
又如天地之间,独他二人。
鸟儿啾鸣很好听,风吹树动也很温柔。
不知是什么一直在挠着心头,裴迪上前一步,亮起眸中光芒,礼道:“是裴某狭隘了,姑娘心胸境界,非常人可比。”
那绿衫女子轻笑,如银铃之音,悦耳动人,不绝如缕。
“裴秀才好雅致,今日在这相见,着实有缘。”她弯了笑眼,眼中有光芒,如浩瀚星辰。
“姑娘可是赵家姑娘,赵澜?”裴迪也轻轻扬起嘴角。
二人同时开口,声音不免重合,却又清晰入耳。
裴迪一愣,不曾想她竟知道自己,只是“裴秀才”这称呼难免让自己苦笑,便道:“姑娘可别这么称呼。裴某决心与这山水为乐,早已放弃官场名利,便也不要这称呼了。”
赵澜轻点头,在明亮却又不太过灼烈的阳光下,青绿长裙更像是池塘里亭亭的荷叶,而她便是那含苞待放的芙蓉。从清水中出,清秀无比,也倒像是吸收了天地精华,举手投足之间带着一股仙气。
“那小女子便称呼裴公子吧,如何?”
“可。只是裴某字意之,姑娘也可如此称呼。”裴迪像是想起了什么,看着那双喜人的眸子,一时间什么漫上了心头,“一直听说姑娘大名,今日一见,果如天仙下凡,让人不由动心。”
赵澜一怔,心说这裴公子未免太过直白,便不知委婉一些吗?
“之前听闻姑娘失足落水,裴某打算前去探望,却碍于男女之别,只是陪赵阿婆聊了几句。姑娘如今身子可好些了?”
裴迪所在的这个村子在偏远山中,往来便也只有那么几户人家,距离也不算太近。这赵家姑娘听说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因为一些变故变流落至此,那赵阿婆便是姑娘身边的下人,一直伺候赵姑娘。二人一直相依为命,并无主仆之分,亲似婆孙。
这赵家姑娘本是一个寻常女子,只是容貌出色了些。可不曾想,变故就此发生了。
三个月前,赵家姑娘失足落水,醒来后似乎什么都记不得了,像是变了一个人。以往沉默少言、胆小怯懦,如今却变得落落大方、行事自有一番主意。
听说赵家姑娘将屋子前前后后都种上了鲜花,若等到明年春天,当是花漫山野,落英缤纷。忙完这些,她便进入山中采集鲜花,包装一番后拿去山下卖,竟也赚了些银两,生活越来越有起色。
别人都说这赵家姑娘受尽了苦难,该是享福的时候了,否极泰来嘛。
“好多了,多谢裴公子关心。”
赵澜微微欠身,而最让人心弦一动,就如平地生波澜。
“刚听姑娘吟诗,不知姑娘对诗感兴趣吗?”
见赵澜轻轻点了一下头,裴迪便像是寻到了知音,说话都不由得兴奋起来,“这实在太巧了。裴某有一友人,明日当来与裴某相聚,谈论诗赋,不知姑娘有意加入吗?”
“到时便可对青山,喝菊花酒,吟诗作赋,岂不快哉?”
还没等裴迪再开口下一个理由,赵澜就脆生生地答应了。
“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