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观阅,祝愉快~
注:(作者有话说不占字数哦~~)
1、俺道个歉:
突然发现了一个逻辑上的bug,在此浅浅讨论一下。
前文提到金翎初到金三角时为了潜入寨卡集团而被迫试毒,后来在西贡的帮助下使用纳.洛酮戒断,而纳洛酮是阿片受体拮抗药,也就是说他被迫试的是阿片类药物,比如吗.啡和海.洛因。
阿片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激活μ受体,减弱或消除抑制性GABA神经元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抑制作用,进而促进多巴胺递质大量释放。这个过程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一方面直接激活NAc区μ受体,增加多巴胺在该区的积累,另一方面改变VTA区对NAc区的投射,使释放到NAc区的多巴胺增加,两方面相互协同,最终效应是增加的多巴胺激活D1受体形成奖赏效应,即阿片类药物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另外,根据2023年初在Cell上发表的一篇题为Opioid-induced fragile-like regulatory T cells contribute to withdrawal的研究型文章,研究者发现一群高表达IFN-γ和HIF1-α脆弱样调节性T细胞突破血脑屏障后进入NAc区,导致突触结构不稳定,影响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戒断行为,即阿片药物成瘾相关的免疫微环境学机制。
那么前文中所提到塔吉马研发新型生化毒品是为了从根源上模拟传统毒品导致的突触后膜受体下调所致的成瘾效应,以及他给金翎注射的不明药物能逆转受体下调效应从而使神经元恢复被毒品侵害前的水平,显然与前面描述的阿片类药物成瘾机制并不相符,那么相关的人物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合理性也就有待商榷。
对于这个问题我苦思良久,觉得除非大改特改否则无法自圆其说,所以权衡之后决定含糊过去。
特在这里道个歉,知识太浅薄才导致这种疏漏,还请大家多多的包涵~~比心~~
2、讲个事儿:
我想在此强调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不论当今科学界对毒品成瘾机制的研究有多么深入,不论现有多少或者又开发出了多少五花八门的戒毒手段,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杜绝方式就是拒绝源头。
本文中所描绘的具有逆转效应的药物现实中并不存在,那是被我这样的理想主义者神化后的体现,我虚构出这样的桥段是为了一点点修复命运多舛在主角身上留下的无情伤害。
然而现实才是最残酷的,千万不要怀疑毒品的危害,千万不要搭理毒品的诱惑,因为一步踏入深渊则步步难以回首。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