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面包窑 ...

  •   岑盐絮饶有兴致地拿起那本厚厚的《面包的起源与演变》,靠在软枕上翻看起来。

      书中图文并茂,从最古老的无酵饼到现代琳琅满目的面包种类,介绍得详实有趣。

      那些彩色的图片,清晰的步骤分解,让她仿佛回到了穿越前读书的时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读得津津有味。

      正看到兴起处,她翻到了一章专门讲述烘焙设备演变的内容,当看到其中一页关于“户外砖石结构面包窑”的详细介绍时,她的眼睛猛地亮了起来。

      这种面包窑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用砖石和黏土就能搭建,利用柴火加热窑体,蓄热性能极好,一次加热可以连续烘烤多批面包,甚至还能用来烤披萨、烤鸡!

      最最重要的是,书里还附了清晰的构造剖面图和尺寸参考!

      这不就是现成的、完全可以依靠这个时代技术水平实现的宝贝吗?!

      岑盐絮兴奋地坐直了身子,脑海中已经浮现出香喷喷、外脆内软的面包出炉的画面了,她已经好久没吃过香香软软的小面包了,还真是有些想念。

      可这股兴奋劲儿还没持续多久,就像被泼了一盆冷水,迅速熄灭了。

      她如今只是个常在,虽然享嫔位份例,但独立的小厨房还没影呢。

      在宫里大兴土木,砌这么个显眼的面包窑,怕是窑还没热,弹劾她的枕头风就先吹到康熙耳边了,僖嫔那些人正愁找不到她的错处呢。

      可不造吧,看着这明明能实现的法子,心里又跟猫抓似的,觉得亏大了,就好比守着一座金山却不能挖,难受得很。

      就在她捧着书,秀眉微蹙,内心天人交战之际,门外传来了熟悉的请安声——是康熙到了。

      岑盐絮连忙放下书,起身整理了一下微乱的衣襟迎驾。

      “给皇上请安。”她依规矩行礼,心中对康熙的到来并无多少意外,抬位份第一天,按理说当天皇帝都会给个体面。

      康熙抬手虚扶了她一下,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榻上那本装帧风格迥异的精装书册。

      “今日怎的有闲情看书?”

      岑盐絮心下微动,顺着他的视线看向那本书,解释道:“回皇上,是仙师送来的一本杂书,讲的是西方一种名为‘面包’的主食的来历和做法,嫔妾看了看,这面包确实与咱们这边的食物有些不同,很是新奇。”

      康熙走过去,随意翻了两页,看到线条精准的图画、色彩鲜艳的食物照片,十分惊奇。

      事实上,今日秒杀商品刷新时,康熙与太皇太后、皇太后眼前的光幕也同步更新了。

      这本《面包的起源与演变》虽引人好奇,但三人更关注的,是那标注着“可缓解花粉、尘螨等引起的鼻塞、流涕、红疹、皮肤瘙痒等症状”的防过敏药。

      几乎是毫不犹豫,三个人齐心协力,将三十份的限购份额的药物尽数拿下,并没有选择其他商品。

      此刻康熙见岑盐絮这里有这本书,自然想仔细看看其中内容。

      康熙随手翻看着,感叹:“这书上的图案真是细致。”

      “是啊,”岑盐絮凑近些,指着书上的图片,“您瞧,他们这面食做法,与咱们的蒸、烤、炸都不太一样,更像是用一种持续的、均匀的热力去烘熟。”

      两人就着书上的内容讨论了几句西方饮食的差异,气氛轻松,岑盐絮见康熙兴致不错,心一横,决定抓住这个机会。

      她翻到之前看到的面包窑那页,指尖点着那个砖石结构的示意图,语气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探索欲:“皇上,您看这个。书中说,用砖石和泥浆砌成这么个窑,用柴火从里面烧热,熄了明火后,利用窑壁积蓄的热力来烘烤食物。据说烤出来的面食别有风味,外皮焦脆,内里松软。”

      铺垫一番后,图穷匕见:“嫔妾瞧着,这法子似乎并不算复杂?用料也都是寻常砖石泥土。不知咱们能不能也试着造一个这样的东西?就在宫里找个角落,妾身也想尝尝这书上说的面包是何滋味。”

      她说完,略带紧张地看向康熙。

      康熙凝神看着那结构图,又看了看旁边标注的简单原理。

      他自幼聪慧,对格物之学亦有涉猎,稍加思索便明白了这窑的大致工作原理,确实如岑盐絮所言,用料普通,工艺看起来也十分简单。

      他抬眼,看到岑盐絮那双亮晶晶的、充满期待的眼睛,心中不由一软。

      不过是满足她一点口腹之欲,砌个灶具而已,算不得什么大事。

      “既然你有兴趣,试试也无妨。”康熙合上书,语气带着一丝纵容,“启祥宫后院正好空置,地方还算宽敞,明日朕便让营造司派两个熟手的工匠过来,你把这图给他们看,让他们照着做便是。”

      岑盐絮闻言,心中大喜,连忙屈膝谢恩:“谢皇上恩典!”

      康熙看着她欣喜的模样,嘴角也微微上扬。

      当晚,康熙宿在了岑盐絮这里。

      红烛帐暖,被翻红浪,婉转承欢,自是另一番旖旎风光。

      翌日,天刚蒙蒙亮,启祥宫后殿那处闲置的小院便热闹起来。

      营造司派来了两名经验老道的工匠,岑盐絮让春熙拿着夏禾根据书中面包窑页面复刻出来的立体图,仔细同他们讲解了结构和要求,工匠们虽觉这物事新奇,但原理简单,用料也常见,便领命开始动工。

      岑盐絮过去远远看了一眼,见他们动作麻利,虽然心中期待,却也知这事急不得,等面包窑建好,还得再等泥坯干透,接着小火暖窑,才能进行第一次烤制,少说也得等上三天。

      用过早膳,她便记起另一桩要紧事——去慈宁宫谢恩,太皇太后的赏赐分量极重,这份脸面她必须兜着,无论如何也要在慈宁宫门外露露脸、磕个头,心意得到。

      她仔细换了身藕荷色绣缠枝莲的常服,梳妆得体而不逾矩,带着夏禾,规规矩矩地往慈宁宫去。

      递了牌子,她垂首静候在宫门外,心里盘算着该如何措辞,更多的是做好了被婉拒的准备。

      毕竟,照常理而言,以常在的身份,想见太皇太后一面,难如登天。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进去通传的太监很快便回来了,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打了个千儿:“岑常在,太皇太后娘娘请您进去呢。”

      岑盐絮连忙收敛心神,道了声“有劳公公”,便跟着引路的宫女,小心翼翼地迈进了这象征着后宫最高权威的慈宁宫。

      慈宁宫内光线柔和,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气氛庄重而宁静。

      太皇太后端坐在暖炕上,穿着一身深褐色的常服,面容慈和。

      岑盐絮不敢抬头细看,快步上前,依着大礼参拜:“启祥宫常在岑氏,拜见太皇太后!”

      “起来吧,不必多礼。”太皇太后的声音温和,带着一丝长辈的宽厚,“赐座。”

      “谢太皇太后。”岑盐絮谢恩后,才侧身在下首的绣墩上坐了半个身子,姿态恭谨。

      这时,她才注意到,殿内除了侍立的苏麻喇姑,下首另一边还坐着一位穿着诰命服饰的妇人——那妇人约莫四十上下年纪,面容端丽,眉眼间带着几分书卷气,此刻也正温和地看向她。

      太皇太后见状,便笑着对岑盐絮道:“这位是纳兰明珠的夫人,今日特意进宫来给哀家请安。”

      纳兰明珠的夫人?那便是纳兰性德的母亲了!

      岑盐絮心下明了,连忙又起身,对着纳兰夫人行了半礼:“夫人安好。”

      纳兰夫人忙侧身避过,连声道:“不敢当您的礼。”

      她看向岑盐絮的目光充满了真挚的感激,语气有些激动,“今日入宫,一是给太皇太后请安,二来,也是想当面谢过岑常在!”

      岑盐絮心中隐约猜到缘由,面上却适时露出些许疑惑。

      纳兰夫人继续道:“前些时日,犬子容若伤寒沉重,几近危殆,幸得宫中赐下灵药!服药后,不过几日,便高热退去,咳嗽渐止,如今已然大安,昨日便已回銮仪卫上值了!御医都说乃是奇迹!”

      她说着,眼中竟泛起了些许泪光:“妾身听闻,那药乃是岑常在您从老家得来的秘方?此恩此德,我纳兰家没齿难忘!”

      原来那三九感冒灵真的起了大用!

      岑盐絮心中也感到一丝庆幸,她连忙谦逊道:“夫人言重了!妾身不敢居功。那药也只是机缘巧合所得,能对纳兰侍卫的症,便是万幸。”

      太皇太后在一旁听着,微微颔首,对岑盐絮这份不居功的态度似乎颇为满意,她温言对纳兰夫人道:“这孩子是个实心眼的,容若那孩子没事就好,他是有大才的,朝廷离不开他。”

      她又转向岑盐絮,语气更加和蔼:“你是个好孩子,有心了。”

      她这样说,岑盐絮就谦逊地答着。

      又在慈宁宫坐了片刻,陪着太皇太后说了会儿闲话,大多是太皇太后问,岑盐絮和纳兰夫人答,气氛倒也融洽。

      片刻后,见太皇太后面露些许倦色,岑盐絮便识趣地起身告退。

      走出慈宁宫,被外面微凉的风一吹,她才感觉心跳渐渐平复下来。

      今日之事,完全出乎她的意料,不仅见到了深居简出的太皇太后,还意外收获了纳兰家一份实实在在的感激,用一盒药换来一份人情,怎么看都是划算的。

      她不会因为这份人情,向谁求帮助或是庇护,她只求他们日后,若是争权或是夺嫡,别将她扯入利益纠葛中就好。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6章 面包窑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