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3、第 93 章 ...
-
洪秀梅把手里的中药放桌上,接了师戴森递过来的棉衣,用手在上面轻轻摸着,垂着头说:“青儿,是妈不好,妈……对不住你,还有丽英。”
青英拉了她摸衣服的那只手,说:“妈,你说什么呢,你是最好的妈。妈,我……跟他……在谈对象,你知道的,他人特别好。”
啊!洪秀梅手里的棉衣落了地,她回过神,赶紧捡起来,急忙问:“他……你们……你不是要上学吗,那你们结婚的事怎么办?”
她本想说他看着年纪比你大很多,可是年龄要紧吗?青英是个聪明孩子,她觉得师先生合适,那就错不了。何况这师先生,上回来和这回来,都是客气有礼的,应该不会嫌弃自家这条件。
青英回头看看师戴森,他脸上带着笑。她也笑起来,拉洪秀梅坐下来,不急不慌地说:“妈,我们不急,先考完大学的。”
洪秀梅看向师戴森,问道:“师先生,你……不急吗?”说心里话,就他那个年纪,洪秀梅都怀疑他是结过婚的,毕竟在她们这,20多岁还没结婚的就算老大难了。
师戴森蹲下来,笑着说:“婶子,叫我阿森吧。我不急,青英上学要紧,先安排这个。婶子,我家里也不急的,那边都鼓励晚婚晚育。”
洪秀梅自己立刻接口道:“对对对,国家都说要晚婚晚育。师……阿森,你坐,别蹲着。”
洪秀梅高兴起来了,师戴森站起来退后两步,淡定地坐下来,任旁边的丽英打量。
青英又拉着洪秀梅介绍其它东西。
“棉衣有两件,你要给外婆带一件就带一件,不给她带,就两件都留着自己穿。裤子没有合适的,只给你带了棉毛衫,这个你自己留着穿,不许送人。被子你们一床,丽英一床,也不许给别人。”
“丽英,这个娃哈哈营养液是给你喝的,你收好了。这个能补钙,补了钙才能长高。”
老话说“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屋”,因为奶奶王三妹矮,她爸胡冬生矮,叔叔胡春生更是村里男人第一矮。她们这一辈,也没好到哪去,她去蓝津前1米6都不到。堂姐堂妹两个都只1米5出头。
丽英赶紧把那几盒都接过来,咚咚咚跑回屋里收好了才回来擦桌子。
“姐夫,你小时候喝过没?”她姐这男人,看着像有自己两个那么高呢。
这称呼喊得好,师戴森笑着说:“喝过差不多的呢,你记着喝,喝完了我们再给你寄。”
青英被她给臊的,冲她说:“叫大哥。”
丽英只当没听见,接着问:“姐夫,将来我能长多高呀,能长到我姐那么高吗?”
师戴森正经回答:“要好好吃饭,好好睡,别老想心事,还要多运动,不要老窝着不动。吃奶粉也能长高,轻音,奶粉呢?”
青英继续翻着袋子,掏出来四袋奶粉,问她妈:“这个收哪里?”
洪秀梅有些不大自在地说:“放那寿器里,他不去翻。”
这边管棺材叫寿器,不会把它当成个晦气物件。上了年纪的人置好了寿器还会小办一桌,邻里都会量上一升米(两斤),再多少备点儿钱送个礼,只当喜事弄。
吃食藏在寿器里也没那个忌讳说不能吃,可到底不太好老是去动这个。
师戴森开口问:“他去不去灶房的?”
还真不去。懒得出油的人,饭不到桌上他是不会动嘴吃的,不是支使老婆就是支使女儿。
洪秀梅和青英她们是惯性思维,要把东西藏在能栓上门的地方。灶房在屋外,只有个破木门,所以还从没想到可以把东西藏那里头去。
青英立刻接话说:“就放灶房里,你要是怕别人拿,就给碗柜挂把锁。”
就她们家这破房子,小偷小摸的都看不上,那破灶房看着像随时要倒塌了似的,谁还能惦记上那去摸东西。
青英接着说:“他不在家的时候,你们就一人冲上一碗喝了,这个不单能长高,还补营养。别嫌它味道不合适,这是好东西,霸蛮也喝了。怎么着也比中药好喝吧。”
牛奶虽好,还真有不少人喝不惯。
洪秀梅愣着没说话,丽英已经痛痛快快接了她姐手上的奶粉,说:“我知道了,姐,我会看着妈让她吃的。”
说完她又一阵风似的的藏奶粉去了。
青英把衣服拉链拉开一点,从胸前内袋里掏出一卷钱,塞到她妈手里,说:“这钱你原先怎么藏的,现在还怎么藏。妈,不要省着舍不得花用,你自己要养身子,丽英要长高,都是不能耽误的事。他不在,你们就称点肉给自己吃了,鸡蛋也别攒着卖钱,捡回来就赶新鲜吃了。要是被他给撞见了,你就说是从外婆那拿来的。”
洪秀梅好几次张了嘴,又愣着没说话。
青英知道她一说话就是要拒绝,干脆不等她说话,自己继续,压低了声音说:“妈,我攒了一万块钱,我上学,还有丽英上学都够的,不用你再省着留给我们。在外头挣钱机会多,你不要替我担心。他挣钱更厉害,一年不知道能挣多少个一万。”
洪秀梅看向师戴森,师戴森点点头,她立刻转回来看着青英说:“青儿,他能挣到钱是他的本事,你可不能……”
“婶子放心,青英能干着呢,她记着您的话,她挣的钱都是靠她自己努力。她是再好不过的女孩!”
洪秀梅终于放下心来,赶着起身去那边屋里把钱藏了,回来扯扯衣服下摆,说:“你之前捎的钱,都没花呢,加这里有一千多了。”
看女儿着急,她赶紧说:“你放心,我记着了,多去称肉、拣(买)豆腐吃。”
青英搂了她胳膊,亲昵地说:“妈,我在外头就担心你。丽英她机灵,我不操心,就是特别担心你这身体。你别老惦记着外婆,她日子好过着呢,逢年过节你给她捎点东西就成。也别老惦记我,我现在过得很好,以后也会越来越好。”
但凡外婆对她妈这个女儿有一点关心,她都不会拦着她妈孝敬。但事实上,她妈的软性子,就是外婆日复一日地咒骂出来的。
洪秀梅又流了泪,拍拍她手说:“嗳,我记着了。”
丽英在外面洗了碗回来,青英拿了一些零钱给她,十块、五块、一块的各几张,加起来有好几十。
“丽英,这钱你自己收好了,学校里要交什么钱,或者买文具,你自己看着花。平常在学校里肚子饿了,就买点东西吃。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少买,那样不好看,头花一回戴一个就行了。衣服鞋袜,我会再给你买的,买质量好的。你也是大姑娘了,再捡旧衣裳穿确实不合适。”
丽英泪眼汪汪的,再不是从前那个眼神闪烁的胡丽英。
“我知道了。姐,我不是丑八怪,不是叫花子,对不对?”
青英把钱塞进她口袋里,伸手给她擦了眼泪,轻柔地说:“那是他胡家晨眼神不好使,瞎说的。他不是都戴上眼镜了嘛。你跟我都像爷爷,我们好看,他像奶奶,要丑也是他丑。”
胡家晨不单脸长得像王三妹,个子也像,他比丽英只小两个月,好吃好喝着长大,身高却比丽英矮一截。
丽英呜呜呜呜大哭起来,哭完又笑着点头。
怕胡冬生突然跑回来,青英不敢耽搁,和她们匆匆告别,带上一些干菜和腌菜,趁着黑夜遮掩,离开了家门。
青英有些伤感,师戴森却很高兴。按着青英原来的意思,他和她的关系要先保密的,结果现在就过了明路。丽英主动叫了姐夫,洪秀梅没说多话,只有一个胡冬生,又是个不甚要紧的人物。四舍五入就是他和青英的婚事通过了娘家这一槛。他家师伟民可以忽略不记,奶奶和妈妈都对青英爱得不得了,完全无障碍了啊!
“我这一趟,有些失礼啊!”
呃?
奶粉、营养品那些都是他买的,怎么还失礼了呢?
青英收了自己的情绪,赶紧说:“你买了这么多东西,够啦够啦。”
师戴森笑着说:“那是朋友上门的礼,女婿上门可不能这样的。”
要按着农村持年习俗(给岳父母家送年货),肉啊鱼啊都得备齐了。
青英被他臊了一脸,不说话了。
师戴森接着说:“我看丽英这不挺好的,真的,我看她穿上你给买的衣服挺好看的。从前那些花里胡哨,倒给她拉了后腿。回蓝津,你帮我给她挑些衣服,她喊了姐夫,我还没给见面礼。”
青英从前想岔了,只想着不能纵容她,今晚的事倒是让她一下明白过来。仔细想想,从前她捡旧衣服穿,至少还有七()八成新,丽英跟在她后面捡衣服,到手都是些磨得很旧的衣了,大小也不大合身,确实是委屈了这孩子。再有就是胡家晨那根刺扎得深,不怪丽英走了极端。所以即使师戴森不说,她也是打算再给丽英买些衣服的。
“好。”
“先说好,这是我这姐夫给的,你可不能跟我抢。”
“好好好。”
两人在县里歇了一晚,第二天才回蓝津。快到年底了,路上来往的车多,走了十几个小时才到,到蓝津已经是半夜,到家就洗洗睡了。
连着赶路两天,12号两人哪都不去,就窝在家里做饭看书。
缓了过劲,晚上青英主动提起要去看焦秉瑛。
“我们明天去看下伯母吧。”
他们重逢一个多月了,朋友见了一轮,唯独到他妈这里,青英因为害羞,一直拖延着时间。
师戴森高兴,说:“好,她就盼着呢。你放心,你的事我都跟她说了的,不许对你有太多情绪。你就大大方方去,不要有多的想法。”
他跟她提过,焦秉瑛一直觉得愧对她,师戴森宽慰了几次,焦秉瑛感触良多地说:“阿森,好好待青英。”
婆媳问题,不存在的。两人好得跟母女似的,一见面,没人再搭理他,亲亲热热地进书房练画去了。
师戴森好笑地摇摇头,找黄妈问了问焦秉瑛最近的情况。
黄妈也乐呵呵的,说:“好多了呢,心情好,睡得香,一晚上能睡五六个小时。”
虽然还是低于正常水平,但比起从前,却是好了不少。焦秉瑛底子弱,神经衰弱,经常是睡下两三个小时就醒,再没办法入睡,要么躺着一夜一夜地熬,要么爬起来写几笔字或者画一会。
师戴森拿了个信封给黄妈,说:“谢谢,前面有点忙,好长时间没过来了,多亏有你们帮着照顾。”
黄妈知道他的脾气,这是诚心给的,所以不说那些客套话,干干脆脆地接了过来,说:“我跟她,姐妹似的,不用这样客气。你放心,只要你好好的,她就能好。老二前两天回来过,说了好一会话。说真的,要是别的,离婚可不体面,不过他那个,你妈说离了也好,没见着多难过,倒像是松了口气。只训了他几句,让他以后处理感情要谨慎,万不可再做那不负责任的事。你有空了,多过问那边两句。阿铭和西西两个好得跟一个人似的,那是完全不用操心,说是明年开春就把婚事办了。这可好了,说不得我们还能帮着带孩子呢。阿森啊,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动,要不还是让姜妹子上你那去,给你们搭把手。”
“没事,她留这边你们多个伴,我那边请了人的。等阿铭有了孩子,你们也忙得开。”
“那是,我跟你说,有了孩子那是大家都得忙得团团转,现在的孩子金贵。”当初,黄妈亲孙出生,她原来打算是回去帮着照顾一段时间再回来的,结果儿媳还嫌弃呢,叫了自己妈带着。孩子没养好,三天两头地病,家里又指着她能贴补钱,再不好意思开口让她回去带孩子。
“对了,你们几时要个孩子?”
两人之间亲昵,黄妈自然一眼就能看出来,何况之前的事她都看着,心里有数。为了这位,他能把他爹老底掀了,自然是奔着结婚去的。
师戴森摇摇头,说:“我们现在不打算结婚,晚几年的,孩子的事到时候再说。”青英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丁克。
黄妈急了,说:“还要晚几年啊!阿森,你都32了,寻常人家32都快当爷爷了,你这还不急!”
虽然黄妈是一片关切,但师戴森怕她们这些话给青英压力,把这事揽在自己头上,说:“我这里在搞研究,先得专心完成课题。”
搞研究那么大的事,识字不多的黄妈不好掺和了,只好说:“那你弄完了,这事就得上心了啊。”
“嗯,你放心。”
姜婶刚在厨房里处理中午要吃的菜,这会洗了手,也过来打招呼:“师先生,中午你们留这边吃饭吧。”
黄妈先说:“不是跟你说了嘛,跟我们一起叫阿森就成。我们是长辈,他不在意这个的。”
“对,姜婶,辛苦你了。我们中午不在这边,等下回去还有事。”师戴森把姜婶的工资递给她。
姜婶在围裙上擦擦手,接了过来,说:“阿森,谢谢你了。”
人家工资开得高,每回还提前给,一次给三个月的。这样好的雇主上哪找去。
师戴森笑笑,接着说:“我找人定了些牛羊肉,钱给过了,明后天就送来。你们先不要急着去买年货,等肉到了,你们分一分,分成三份,家里留一份就成,我妈吃不了多少的,你们再各自带一份回家去。别的东西我就没买了,黄妈你看着备一些。二十七那天我来接她过去住几天,你们也休息休息,初四我再送她回来。”
这可好,给她们留了好几天和家里人聚一聚,黄妈和姜婶都感激不已。阿森和他母亲都继承了焦家人的慷慨和善良,待她们是真的和气、体贴。
门没关,屋里焦秉瑛一边看着青英涂涂画画,一边听着外头说话声。等青英落了笔,她走近一点,瞧了瞧桌上的画,轻声指了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又问她:“你要不要住这边和我好好学画?”
青英笑盈盈地回答:“伯母,等我高考完吧。只有几个月了,我专心复习一下。我想上蓝大,留在这里。”
她这样完全没有芥蒂地说出高考这个词,焦秉瑛心里感慨:这孩子的胸怀远超她认识的任何人,不怪阿森动心。这样善良大度的孩子,是老天爷赐给阿森最好的礼物。
“好。青英,你和阿森能在一起,我很高兴。我第一回见你,就觉得这孩子真不错,我们名字里都有个英字,有缘分,没想到我们缘分可以更深。青英,好孩子,谢谢你。”
她最担心最牵挂的孩子,原本以为要孤独一生,还好青英出现,拯救了他。
青英最近特别感性,上前一步,轻轻抱了一下焦秉瑛,然后退开,说:“伯母,他很好,我和他,会好好过日子的。你放心。”当时她是很难过的,可是事后仔细想想,日子还要过,就该朝好的方面想,老盯着伤疤,又怎么看得到其它的好。
焦秉瑛走近些,抬手爱怜地帮她顺了顺额前的碎发,说:“好。你们早些回去吧,等你考完了,再好好放松。”
是他们耽误了她一年的时间,可不能再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