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第37章 郡主母家 ...

  •   莫家赶到郡主府为时已晚,只瞧见一顶绣有暗纹琉璃塔的马车从郡主府离开,府内跪了一地的桃源本地人。

      从此,民间口口相传低调的富贵,口口相传腐朽顽固向威严果断俯首。然我不在现场,始终难以想象当时的场景。比起那些口口相传的故事,我更专注堂姐的后事。

      说实话,我和这位堂姐并没见过几面,姑姑死了之后,她就承袭了桃源郡郡主这个爵位,因为姑父入赘,故而我叫她一声堂姐。姑姑在世前,我们倒常常一起玩耍;姑姑去世后,她就被关在了那座在桃源代表富贵和权势的宅子里,每年只有节日时家人才会带着我们这群小辈在郡主府里恭贺一番。

      在姑姑去世之前,堂姐也是个活泼明亮的孩子,和我们玩得很好;在姑姑去世之后,她就不再和我们玩闹了,总是和大人们坐在一桌;等到堂姐成年、能够独当一面时,堂姐就彻底变了。

      她对我们这些世上仅剩的亲戚算不得关心,她的眼睛里似乎只有往上爬和管理治下两件事了。

      父亲感叹,总是说:“她名利心太重,就和你姑姑一样。从立国到现在,除了主姬的位置能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其他人想都不要想。但你姑姑和清澄做到了。”

      我想反驳父亲若不是莫家男子个个不争气,最高成就的一个也只是混成了一个郡官,姑姑和堂姐哪里要费尽心思谋划。可面对父亲的义愤填膺,我又不敢真的说出口。

      我总觉得不说出口也没什么关系,因为姑姑和堂姐的野心确实不仅仅停在这桃源有限的一草一木之中,她们是胸怀大志的女子,出身和条例困不住她们。于是,我就这么一天天地、一次次地不说,然后不知过了多久,再听到父亲的这些言语时已然做不出反应。

      二房的缊宁坐在走廊的栏杆上,我看她的心情和这灰蒙蒙的天格外相应,便走过去安慰她。

      缊宁蹙眉,十分忧郁:“你和几个姐姐的婚事都定了下来,自然不用伤心。你还是嫁到昌平做官的人家去,你自然不能理解我的心情。”

      我长叹一口气,拍着她的手安慰她:“我岂能不知道,这几天母亲和二伯娘、三伯娘都为你们几个没有定亲的操碎了心,只是堂姐才刚刚过去,不好做出太大动静。我知道你也想嫁到昌平去,我也是想的,毕竟姐妹在一处无论如何都好歹有个知根底的人照应,可此事不易,急不来。”

      “姐姐!”缊宁发脾气把手帕扔到地上,“郡主死了,我们家还有谁能搭上帝都的脉子?!你别哄我了!”

      她的声音太大,我着急地重重拍下她的手,板起脸教训:“这是你和姐姐说话该有的态度吗?再说了,婚嫁之事凭的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哪里轮得到你说话了。”

      小丫头豆大的泪珠说掉就掉,委屈巴巴地哽咽道:“就你们能嫁给比咱们家更好的人家,我连说都不能说了。”

      她哭得正在兴头上,她的嫡亲姐姐,二房的水萱款款而来,她的眉目如画,眉间的一紧一驰都守着嬷嬷教导时的分寸丝毫:“缊宁,如今是什么时候,怎么连最基本的规矩都守不了!”

      缊宁的哭声果然在短短几秒钟内就只剩下了些拖拉的鼻音,她委屈又害怕地瘪嘴看着水萱。

      水萱玉骨冰肌、袅袅婷婷,是全家人眼中最有机会成为达官贵人正妻的人选,祖父母、父母、叔伯都以昌平大家闺秀的法子培养她,待她也比待我们宽厚,故而她在二房一向很有话语权,我也要给她足够的面子。

      我笑着起身:“你可算来了,全家也就只有你能镇得住她。”

      “都怪我不好,平日里太纵容她,”水萱浅浅地笑着,“也是爹娘溺爱坏了。”

      我握着她的手:“这有什么,二房的情况我们都明白,而且缊宁年纪这么小,我们做姐姐的还能真怪她不成。”

      我们对视着笑了一下,找了原因擦肩离去。

      二房的情况——无子唯有女,嫡出的三位,庶出的三位,硬生生地一个男丁都没有,祖父母都说二伯命中无子,前些年二伯还想着搏一搏,直到去年生了一场大病,被大夫直接下了诊断,如今才无欲无求了。

      家中现成年的男丁不争气,每一房都在眼巴巴地期望着自己房里出个人中龙凤,二房没有儿子就把所有希望放在了全家最宠爱的长女身上。水萱本是家中嫁的最好的那个,当年由堂姐帮她和昌平柳家三房牵了线,可自从新帝登基,柳家的消息就没来过。

      家中也不敢轻易催促,毕竟柳家是前任皇帝和嫡姬的带刀侍卫,皇帝虽然让柳家重回官场,但具体的态度尚未摆出来,我们只能根据现有的变动自行推测——和柳家一样境地的陆家被判了株连,而且比起柳家,陆家和新帝等人还有深厚的交情。

      事态复杂,二房不敢将水萱嫁出去,就只能将近期的希望寄托在了其他女儿身上,因此缊宁的婚事才迟迟没下决断。

      刚离开了连廊,我就在去花园的青石板路上碰见了三房的安乐。

      三房安乐性子飞扬,和二房不一样的是三房只有这么一个女儿,父母宠溺不为别的,就因为这是一根独苗。

      安乐躲着抹泪,我好笑又无奈地走过去:“今天是怎么了,一个个的接连着哭,还都让我碰上了。”

      安乐双眼通红地看着我,她的侍女见她不答话才温温柔柔地答我,眼中带着担忧:“郡主走了,小姐都哭了好几天了,每天晚上都要哭一回,夫人怕老太太他们生气,不让小姐哭,小姐就只能躲在这哭上两声。”

      “你也真是的,非要在这个时候触祖父祖母的霉头。”

      我拿出手帕,正打算给她拭泪,就听到她嘶哑着喉咙问我:“明思姐姐,连你也这么认为吗?可郡主也是我们的亲堂姐……”

      “安乐!”我捂住她的嘴,摇摇头,害怕地四下张望一圈,才松手道,“有些话我们心里知道就好,不能说出来。明白了吗?”见她没有回应,我升高了一个音调再次重申:“明白了吗?”

      安乐这才点点头,恍若所失。

      安乐性子单纯,三房也没有让她沾染了解家事的意向,我自然不会在这事上推她一把,害她入火坑,提前毁坏我在她们心目中的形象,让她们起提防之心。

      我推开黏在我身上的安乐,堆起温和的笑容:“去吧,去和你的朋友们吃些什么,但要记住我们还在丧期,注意分寸。”

      安乐如失去魂魄般与我告别离去,我看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对身边侍女耳边道:“去吧,去和老爷说,今天就可以开始了。”

      侍女低着头是了一句,离去。

      我一个人站在阴暗的树下好一会儿。

      次日用早膳时,下人当着祖母的面慌忙来报,有人发现了三房的安乐小姐和一向交好的薛家守业公子行苟且之事,已经报了州府。

      祖母气急,差点一口气没有缓过来,好不容易缓过来了,颤抖着全是褐色斑点的手指着来报的人:“老太爷可——可知道了?”

      来报的人也怕得要紧:“先、先禀报的老太爷,大老爷、三老爷已经去带安乐小姐回来了,二、二老爷去了州府,说不知能不能让知州大人当这件事没发生过。”

      “哎呀!”祖母往后一倒,边锤榻子边骂,末了才干着两只眼睛指着三伯娘的鼻子,“昨夜一夜未归,这等事也敢瞒着我!我看你们三房如今是谁都不放眼里了!等那不顾家族名声的逆女从薛家领了回来,即刻让她先来见我!”

      一个时辰之后,安乐才被三伯娘带了过来。她跪在地上,任凭祖母破口大骂也没驳嘴,她也没有驳嘴的余地,脖颈上的红印纵使是未出阁的女儿也知道代表了什么。

      长达半个时辰的恶言,她没有求饶、连背都没有弯一下地挺过来了。最后是三伯娘心疼坏了,下跪求情,并叫嚷着拿自己这条命赔莫家的名声才让这件丢人现眼的事情终于走到尾声。

      安乐被她的母亲拉起来,第一眼就是与我四目相对。

      没有一方躲闪,没有一方认罪。

      原来,安乐没有我想象中的蠢,她只是败给了对我的信任。

      我离开祖母的房间,房前的篱笆上已是夕阳斜照,房内传来轻轻的叹息声和一句“如今只能和薛家商议婚期了……”,或许还有别的话,只是其余的我并未听清。

      推开父亲的房门,我坚硬无比的心开始出现裂痕:“爹,我们是不是错了。”

      父亲撑住了我的肩头,稳住我的心神,道:“你不日就要嫁到昌平,二房的虽目前没有嫁到昌平,但迟早也是要远嫁的;郡主已死,还是陛下派出的人下的手,日后莫家的处境可想而知。我一直认为,即便是想和帝都的人攀上亲戚,也不能丢了如今桃源这么好的一块故地,怎奈何二房还未出嫁的女儿一个个都好高骛远,你二伯也为了攀亲四处走,放眼全家上下,就只剩下安乐了。加之安乐和薛守业私交甚笃,薛守业也心属安乐,只有是她,我们安排的一切才顺理成章,不惹人怀疑。”

      父亲用力捏了捏我的肩头,用心良苦:“思儿,一切都是为了莫家。莫家不能毁在你我两人手里,莫家的子孙后代都应享受到如今我们拥有的一切,为此,我们当中,总要有人牺牲。”

      父亲再次说服了我,就如最初我撞破他和南诏杨家的杨絮密谋一样。有身边无数人做例子,我很早就知道娘家强大有多么重要,但同时这也成为了我的软肋。

      “不过,这个法子,你是怎么想到的?”

      “父亲放心,”我抬头与父亲对视,“这件事没有别人知道,我是偶然听说了昌平杜家姐妹的事才萌生了这个想法。”

      “无论怎么样,”父亲欣慰地笑笑,“日后莫家的强盛得记你一功。不愧是父亲的好女儿,莫家的好子孙。”

      夜色已笼罩了宅院,母亲传来消息今日晚膳不聚在一起吃了,让我们回院里吃。

      父亲放下毛笔,笑呵呵地对我说道:“走,去陪陪你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 完结作品:《听说》(短篇) 精修中作品:《星辰和光年都浪漫》(现言) --- 新开征文作品:《长风载酒行》 小简介:徐门徐醉茗刚出少林,就遇上了一个将死之人。 将死之人托付给她一坛酒,让她将这坛酒带给他久未谋面的亲人。 于是徐醉茗刚开始闯荡江湖就被一大群人追杀,误打误撞中遇见了少女将军北冥瑶和风雨店主。 徐醉茗通过一坛酒,翻开了江湖的第一页,也认识了女子的江湖。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