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难一》。原句,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即用你的矛去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自相矛盾,比喻行事或者言语先后不相应、相互抵触。在这里,指琴江他们这一群支持道家理论的修道者,跟郝丽这个获得了阴阳家精髓的妖打架,相当于用自家理论攻击自己。阴阳家属于道家支派。
2.火曰炎上。——《尚书·洪范》
3.这里讲,火重而生疯癫之症,就怕箫鹤因为心火重而变成个疯子。心火重,即心火旺,临床表现为发热,口渴,心烦,失眠,便秘,尿黄,面红,舌尖红绛,苔黄,脉数有力。或口舌生疮、溃烂疼痛;或见小便短赤、灼热涩痛;或见吐血、衄血;或见狂躁谵语、神识不清。所以,确实会出现这种情况。
4.凝碧清心丹,一种丹药,主清热之症。
5.无根水,是取水方法的一种,露天承接,不使落地,是古代服药时常用的一种药引或制药时用的材料,是与童子尿齐名的著名药引。煎中药的水,历来是十分讲究的。常用的煎药水,雨水、露水、雪水等。
6.炼蜜,是将蜂蜜熬制,缩减其中水分而成。
7.点翠流霜,一种药粉,具有类似糖衣的作用。但实际上还有增强丹药药力的作用。
8.汤丸散。丸者缓也,汤者荡也,散者散也。本体欲达五脏四肢得莫如汤,欲留膈胃中者莫如散,久而后散者莫如丸。又无毒者宜汤,小毒者宜散,大毒者须用丸。又欲速者用汤,稍缓者用散,甚缓者用丸。此其大概也。
9.这里,玄滢的预计没有错,最终针对箫鹤的病症,梦羽的确选择的是行针和散剂。方式虽然玄滢预测对了,但具体的诊疗过程却还是有点差别。此事,具体情况详见《天阙之凤凰于飞》。在这件事上,差不多算是玄滢和梦羽都懂岐黄,但是因为性格不一样以及对具体情况了解的程度不一样,就造成了具体诊疗过程的偏差。梦羽也正统学习过岐黄,只不过不是医仙无慧子的徒弟而已。
10.心火旺,的确会造成神昏谄语的情况。确实可以使用像‘凝碧清心丹’这种清心火的药,对症治疗。
11.关于箫鹤的事情,其实在《天阙之凤凰于飞》中着墨也是不多的。但他...却并不简单,暂不剧透了哈~
12.砭、针、灸、药、按跷、导引,这是中医的完整构架。作者把‘食’这一部分单独提了出来,实际‘食’可以归纳到‘药’这一部分里。在这一段中,玄滢提及很多医士最终变成了只会开方子的人,且开的都是大方子,与那种‘覆杯即愈’的理念相距甚远。这是现实中的情况哈~这个呢,不算是作者在杜撰了。从一些比较经典的方剂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经典方所使用的药材种类都不多,但却有很好的效果。而有些时候,遇到有些医生,开一个方子,竟然有几十味药,真的能够把人给吓死~【作者小时候确实遇到过这种情况,真喝药都喝吐了~后来,重新找了个医生,开的方子只有十味药,服用一个星期就好了~】真的,医药这东西,确实得怀有敬畏之心才行。否则,真的带给患者的是加倍的痛苦。
13.老朽,老年男子的自谦之词。
14.蜀道,难于上青天。来自李白《蜀道难》中的比喻。
15.生银散,即全方以生银入药的散剂。作者杜撰。参考文献,《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生银。
第203章 欲言又止惹怒气,密室血雾望拨云【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