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5、欲言又止惹怒气,密室血雾望拨云【232】 ...

  •   而是清儿既然已经参与了这红尘的事情,又是个灵的身份,呆在他的身边才是最安全的。否则,不仅仅是清儿的性命不保,也是清儿的那些同伴性命不保。清儿在最开始的时候确实是不该多事的。但既然清儿已经不可避免地参与了红尘,自然也是得付出些代价的。尤其是清儿窥看了天机。虽然在刚开始他也有点怀疑清儿所言的星象,但后来通过天象,他也发现了清儿和他之间的缘分,再加上平时清儿做事时的态度,让他知道清儿确实是这世间独一无二的一抹馈赠。竟在这近乎于化外的玉皇山顶,还能生出如此窥看天机的智慧,确实不可小觑。他很欣赏清儿,觉得清儿确实是可造之材,也希望清儿能够呆在他的身边,得到他的教导,真正成长为栋梁之材。再说,之前说的那个写书的事情,都还没有着落呢~无法,建国这种事情确实是冗长繁杂。但好在现在已经基本将一切尘埃落定。他的三儿子很优秀,完全可以把这一切做好,他也终于可以稍微卸下一些重担,来考虑这个著书立说的事情了。只是镐京那边,也确实还需要他的帮忙才能稳定,否则才刚刚建立的周,恐怕也经不起折腾。但即使如此,也会比现在清闲许多,完全可以有时间来写书了。他问清儿,愿不愿意成为他的侍郎?清儿在了解到这些事情之后,也发觉他或许跟他的同伴真的不一样。同样的仰头看星星,为什么他能预测到事情的走向?而他的同伴就真的只是在看星星?为什么这人界的不过王朝更替,那般正常的事情,自己会觉得凤鸣岐山有异?为什么同样的心宿亮了,他知道是太公来了?想到这些,他就跟太公说,他不想做太公的侍郎,他希望太公能够做他的师父。然而,在这个事情上,太公只是捋了捋胡子,告诉清儿,他的师父元始天尊说他还没有出师呢~封神之战也不过只是一个小小的考验罢了。没有元始天尊的准许,他可不敢私相授受。否则,是会遭到天罚的。对此,清儿想起那些人说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还有就是他若是真的要呆在太公身边,既为了掩饰灵这个身份,也为了有个合情合理的理由,他应该还是需要一个合适的身份的。但侍郎这个身份,他受够了,可不想再受那般折腾了。于是,他就问太公,可不可以认太公做义父?这样,同样的接受教导,也同样的能够有个合情合理的身份呆在太公身边。太公看了他一眼,也不知道在计量什么,最终还是答应了他。并且,还答应他,既然被收为义子,那么便要以父子之礼待之,他以后的身份跟其他儿子一样,还会得到一份礼物。听到太公答应了,他很高兴。就学着那些人给太公行礼,喊太公——义父。只是他行礼行得不标准,还被太公笑话。他为此还有点不好意思,跟太公说,他会好好学礼的。太公见他这个样子,就摸了摸他的头,告诉他,一切都不着急,慢慢来。之后,他带着太公去了玉皇顶。玉皇顶确实是个好地方,非常上等的风水宝地。太公在那里流连了七八天,这才和清儿一道离开。之后,他们就回了营丘。清儿暂且停了手中所有的事情,去跟着礼师学礼。学得有模有样了之后,太公就召开了一个家宴,全都是太公的家人,认可清儿加入他们。清儿去跟着礼师学礼的这段时间,太公和姜伋就在筹备着回镐京的事情。家宴一过,清儿就跟着太公去了镐京。确实跟太公说的一样,到了镐京那边,虽然还是有事,但相比于之前的那种脚不沾地的忙碌好了很多。处理事情,最多也就一个时辰搞定。别的时间,太公就教他更多的东西。他也在太公的栽培下成长得越来越优秀,甚至几乎可以和太公的三子并驾齐驱。并且,他还比姜印多学了武功。他的一招一式,全是太公尽心教导。他的兵法谋略也深得太公真传。那本《六韬》中,一半以上的内容都是太公口述,他执笔。二十年的时间,也洗去了他身上的原始和散漫。他成长成了真正的栋梁之材。来到镐京二十年之后,他被太公派往营丘主持修建陵墓。他当时很不想离开,但太公却坚持让他离开。甚至后来姜伋也劝说过他,听从父亲的指令。但他不明白,义父明明就好好的,修什么陵墓?也不嫌晦气?姜伋觉得,他是不愿意离开父亲,也不愿意接受父亲其实已经老去的这个事实,就索性跟他一醉方休,让他排解排解。酒醒之后,姜伋跟他解释,所有人都会老去,也会死去,没有谁可以长生不老。而父亲作为齐国的国君,应该享有国君的规格。所以,是要去修建相应规格的陵墓,以便死后安葬其间的。而修建陵墓不是一个小事,动轴十年二十年,甚至是自国君一出生就开始修建。因为父亲尚简,感觉到天命,遂才在这个时候派遣清儿回去。每一个国家的国君都应该安葬在他的国土他国土的都城里,以其魂定宇内平。按照父亲对于时间的估计,他的陵墓五年时间足矣。印儿国事繁忙,父亲又很信任清儿,觉得清儿可以不辱使命,这才这般安排的。那个时候,姜伋就像是在对待一个正闹脾气的弟弟一样,安抚他。他后来想了想,发觉太公根本就没有跟姜伋他们说实话,什么老不老的?分明那只是凡身的衰老而已,又不是真的会死。没见过兵解归天的么?见识短浅!想到太公并没有跟他的那些儿子说明真实的情况,清儿也知道这些事情不该多嘴,就装作听了姜伋的劝,还说要去义父那里道歉。姜伋看他明白道理,听劝了,就放他离开了。之后,他确实也来了太公这边,软软地跟太公道了歉。但太公没放过他,狠狠教训了他一顿。他这才委屈巴巴地坐着他根本不需要的但必须享有规格的马车来到营丘,按照太公给的图纸,找到姜印调拨钱财,修建陵墓。在他的主持下,以及姜印那边的鼎力支持下,陵墓很快就完工了。他受姜印之邀,在营丘呆上一段时间。但他和姜印之间的交集,只有那么两面之缘,确实还是很生分。姜印见他呆不住,遂还是放了他回到镐京,回到太公身边。他圆满完成任务归来,却没有在镐京太公居住的地方见到太公。问了姜伋,才知道太公在封神台,于是就马不停蹄地赶去了。跑去封神台,就见到太公一个,站在那个高高的台子上,不知为何,他心里生出了苍凉之感,竟觉得哪怕是像太公那样的情况,很多时候也逃不开这天地对命运的掌控。他来到太公身边,跟太公汇报,陵墓已经修建完毕了。太公什么都没说,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跟他说,正好他回来了,他不在,还真的找不到一个趁手的执笔。时隔几年,再次听到太公的声音,他发觉人真的很可悲,竟只是短短几年的时间,太公的声音都变得沧桑了很多,他险些都要认不出来太公的声音了。也许是悲从中来,他竟哭泣起来。太公把他搂进怀里,还说他,都那么大了,竟还会若小儿般离了大人几日,就如隔三秋般的,伤心欲绝,还真是个长不大的娃娃~但被这般取笑,也止不住他的眼泪,就紧紧抱着太公哭。等他哭够了,太公还安慰了他几句。之后,太公把封神榜召唤了出来,让他看。他仔细看了之后,看了太公一眼,再看了封神榜的榜首一眼,就明白太公为什么喊他去修建陵墓了。太公见他明白了,就把封神榜收了。之后,就向清儿交代后事。包括,从那个时候开始到凡身死亡,他都不会离开镐京一步,封神台的封闭还没有到时间,他的元神归位那个时候,才是切断天上与人界这个传送阵的最后时刻。封神台在那之后,必须封而不用。这是周的国君需一直记住的。姜伋和姜伋的后人都会守着这个事情的。清儿对此并不需要费心。在他凡身死亡之后,清儿需要替姜伋扶灵抬棺,替代有职责在身的姜伋,将他的凡身用之前在百丈崖那里找到的寒冰做冰匣冰封,快马加鞭,最多七日内,送入陵墓最底层的中央墓室。进入中央墓室,将冰棺放在对应位置之后,会开启相应的机关。在冰棺的周围会升起九只昂首的龙,将棺木围住。清儿需要站在冰棺的尾部,为他护法,等待着他的元神彻底归位。元神彻底归位之后,凡身则化作清灰一抔。清儿并不需要去管,只需要走到冰棺的头部,取下那只龙的护心麟,中央墓室会打开相应的通道,让清儿前往八十一个副棺室中的第九号副棺室。那个副棺室有暗道,可以单向通往外界。整个送入陵墓的过程,只能由清儿一个来完成。进入陵墓之后,要切断所有通道。这个陵墓只能是他一个的,不是他子孙后代也要享有的。并且,清儿要在第九号副棺室中,为他守墓三百年才能通过副棺室的暗道离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