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不欢而散 ...
-
杨戬始终想不明白,自己跟三妹,究竟是怎么走到现在这一步的呢?
明明在此之前,他们还是三界之中人人艳羡的兄妹,放眼整个三界,几乎没有哪对兄妹会比他们更亲近。
可究竟是从何时起,拥有这样相濡以沫的感情的他们,竟也渐渐有了裂痕?
凝望着妹妹那双苍凉秀美的眼,杨戬不由怅然,继而有些慌乱地偏过头去,不去与她对视。
他怕。
怕在她的眼眸里看到失望与怨恨。
针对他的失望怨恨。
可他避得开杨婵的逼视,却避不开心头的诘问。这个时候,不光他的妹妹杨婵想要质问他,就连他自己都会忍不住扪心自问。
是啊,这种兄妹离心,乃至最后已经沦落至兄妹相残的状况,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是他极力阻止三妹与那废物书生在一起的时候?还是他忙于政务,许久不去华山看望她的时候?
亦或者,早在当年自己为了让多疑敏感的妻子不再无理取闹,为了保住自己岌岌可危的小家,而选择默许她背着包袱孤身一人离开杨府的时候,这裂痕便已有迹可循?
这样多的痕迹……原来他心中早已明了,原来他并非不知。三妹,竟是早就与他离了心。
不止如此,到了后来,她甚至已经不再需要他。
在不知不觉中,在他尚未发觉之时,那道裂痕也变得越来越大,三妹已不再殷殷期待他的到来,不再心心念念着想要见到他,不再愿意坐在他身边,含着泪说出那句支撑他一路走下去的——“我永远都会相信你,支持你……”
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一个该死的,令他恨不得将其千刀万剐的凡人,刘彦昌。
这个骤然出现三妹身边的男人,不知不觉间便横亘在了他们兄妹之间。在他尚未发觉之际,悄无声息地便将兄妹俩费心维持的平衡给打破了。
正如现在,他的三妹,被他以雷霆手段镇压在华山之下后,久别重逢时对他所说的第一句话——“我的丈夫和孩子在哪里?”
不是悔过,不是咒骂。可寥寥几字,却始终不离那个人的影子。
刘彦昌,又是刘彦昌!
原本见她没有第一时间怪责自己,杨戬心中还隐隐有些窃喜,心道原来他们的兄妹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般薄弱。可当听到杨婵字字句句不离刘彦昌后,方才的微薄欣慰顿时一扫而空,只余气闷与苦涩。
你相依为命的亲哥哥,你每天期待着想要见到的哥哥,明明就站在你面前,可你心中所想所念的,为何竟成了别人?
天知道杨戬是有多想将这句话脱口而出,可临了,看着莲台之上杨婵憔悴的面容,不知怎的,他便再没了将之说出口的勇气。
于是,心中的种种郁结,自然而然地尽数化作了对刘彦昌的不满。
杨戬委实不知道,那个穷酸书生究竟有什么值得三妹一顾的理由。论武力,他肩不能提手不能扛;论文采,亦是功不成名不就,不然也不会等到名落孙山,才怒而转去杨婵的圣母庙里指天骂地。
再想到自己去捉拿三妹那日,那书生懦弱地躲在竹舍之中以求庇护,只让三妹孤身一人对抗天兵天将的无能模样,他就愈发为妹妹不值。
这般拙劣的品行,这样懦弱的为人,不说天庭那许多的青年才俊,便是连人间的诸多凡人,恐怕都要远胜他几分。不提旁人,他们的父亲杨天佑,不正是个现成的例子?
对此昔年天兵天将下界时父亲对母亲的挺身维护,这个刘彦昌当真是一无是处,窝囊到令杨戬连多瞧他一眼都欠奉。如此一来,他却是更加窥不破,自己那见识过无数青年才俊的妹妹,究竟是看上了他哪一点,竟能心甘情愿下嫁于他,甚至为之诞下孩子?
愈是这样回想,杨戬就愈加不能理解杨婵的眼光,更无法对他们所谓的“情比金坚”做到感同身受。一瞬间,心中对刘彦昌那厮的厌恶到达了顶峰,他薄唇轻启,冷酷地吐出那句极有可能会伤害到他们的兄妹情分,可在他看来却也足以让杨婵心死,继而迷途知返的语句。
“刘彦昌和沉香已经死了。”
此言一出,他那素来温婉倔强的妹妹果然猛地抬起头来看向他,嘴唇嚅动着,却说不出任何质疑的话来。杨戬眼睁睁看着她眸中一下子便蓄了泪,将落未落,只一眼便令他觉得揪心不已。
强忍着飞身过去为她拭泪的冲动,他站在原地,攥紧双拳,仿佛也攥着自己那点身为兄长的威严,迫使自己隔着光柱与杨婵遥遥相望。
他以为杨婵会落泪,会崩溃,可这一次,她却坚强得超乎他的想象。哪怕心中已经痛甚,却仍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教他这个压妹杀甥的卑鄙小人看轻。
良久之后,许是杨婵终于调整好情绪,他才勉强听见空气中遥遥传来的,被淙淙水瀑遮掩,以至于听来不甚真切的,那道隐隐带着颤音的声线,“你在骗我。”
三妹果然没那么好骗,杨戬一时不知道该欣喜于她对自己人品的信任,还是失望于她的执迷不悟,便只好继续诌着谎言,盼她能够迷途知返。
“我没有骗你。他们不死,你的心怎么能死呢?”
这许是头一次,他在她面前,丝毫不曾掩饰自己的心狠手辣。
一是为了震慑,二来也是为了提醒她,天规不可违。即便他们兄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变数,可他仍不愿见到杨婵重蹈母亲当年的覆辙。
家破人亡的惨象,经历一次便已足够痛彻心扉,他实在无法再承受更多。当年没有能力保护父母兄长已经足够令他悔恨,倘若如今再看着唯一的妹妹出事,自己便当真是万死难辞其咎。
终于,在如潮的痛悔之中,他如愿看见杨婵不可置信的眼神。
她终于信了,也彻底对他失望了。
杨戬这样想着,心中却丝毫没有得偿所愿的感觉。
明明事态的发展皆在自己的预料之中,他也以为自己是会满意这个效果的。可当真的触及到杨婵那道悲痛欲绝的目光时,不知为何,他心中泛起的密密麻麻的烦躁与痛楚,竟是比那点子微不足道的满意还要令他心碎。
可那又能如何?若非被逼至绝境,他又怎会出此下策。
除了冷心冷情的玉帝,这世上恐怕没有哪个做哥哥的,会愿意在妹妹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他亦然,否则怎会在每次去华山见她时,都会下意识换去那身冰冷威严的黑麾银铠,下意识地想让她看见自己最温和的一面。
在他心里,当今世上,没有任何人能比他的妹妹更重要。所以,他不想拒绝杨婵对他的亲近,更不想见到她像旁人一样对自己敬而远之的模样。
杨婵是他在世间唯一的牵挂与温暖,这一点永远都毋庸置疑。
杨戬疼她,爱她,宠溺到哪怕后来明知她妄动凡心,也全然没有处置她的打算,一心只想着杀了刘彦昌父子,彻底铲除她思凡的证据。
他并非圣人,跟相依为命的妹妹比起来,区区刘彦昌和一个素未谋面的外甥,还不足以让他软下心肠。即便那孩子,也算是他们杨家的血脉。
拳拳爱妹之心,无不表明他对她的在意与疼宠。可惜杨婵却不懂。
或者说,不肯去懂。
听见他这样讲,她心中最后一丝隐秘的期待终于彻底熄灭。在杨戬的注视下,她闭了闭眼,咬紧牙关,几乎耗尽了全部的气力,才不至于让自己在这个狠心的哥哥面前狼狈倒下。
这一刻,她突然深深痛恨起自己的无能。如非她一直任性地觉得一向对自己有求必应的二哥会一直让她依靠,又自负于宝莲灯难逢敌手,如今又怎会落得这番家破人亡的地步?
这一切,不过是她咎由自取。
可冥冥之中,好似还有另一道声音在心中叫嚣着——事情走到这一步,怎能全然怪她?毕竟谁又能想到,满心信赖的哥哥竟会这样残酷,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居然连感情甚笃的亲妹妹也能痛下狠手!
杨婵心中既恨且怨,万般绝望之中,她咬牙切齿,重重地朝着杨戬,她那位心狠手辣、大义灭亲的哥哥,说出那句连她自己听了都久难回神的怨毒语句:“我永远,不会原谅你。”
寥寥几字,杀人于无形。
如她所料那般,杨戬面上的血色顷刻间褪尽,原本就算不得光鲜的面容更是如雪般惨白一片,衬得那人本就阴郁的气质愈发寂寥。
虽然毫发无伤,可一瞬间,他却感觉自己的心仿佛在滴血。
她在说什么,三妹在说什么?
她是不是在说,永远,不会原谅他?
如此决绝,如此残忍,就为了一个男人?仅仅为了刘彦昌和那个孽种的死,便决意要与自己恩断义绝,永不妥协。
这就是他的好妹妹?
这就是他视若明珠,爱逾性命的亲人?
杨戬在这一刻,终于体会到了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他突然想要大笑,笑自己的自作多情。亦想大哭,哭一哭自己的孤苦伶仃。
可他最终,却仍选择了忍耐。不想,亦不愿在杨婵面前表露出分毫的伤心难过。
许是早已预见了这个结局,他眼中虽有湿意,却并没有先前预想的那般难以接受。
看来天庭众仙所言不错,他杨戬,本就是个无情无义之人,活该众叛亲离。
形销骨立的天神垂眸苦笑,片刻之后,又抬起头,远远望着莲台中央闭着眼不愿再与他有任何交流的杏衫丽人,眉宇间有些困顿,但更多的,却是自嘲。一声凄苦的轻叹自他唇边逸出,短暂得几乎让人觉察不出它存在过的痕迹。
杨戬眼中涩然,湿湿的像是被什么冰冷的物什包裹着似的,口中却毫不留情地冷冰冰呵斥道:“不会原谅我?哼,三妹,如今就连你也要背叛我。”
揪住一句口不择言的气话便声称是“背叛”,未免太过苛责。若放在往日,杨戬决计不会如此借题发挥。可如今,是他相依为命的亲妹这样指责他,即便声如莺啭,即便名副其实,可其中含义,也足够伤人。
是以,素来面不改色的他,如今也抑制不住满腔愤慨,这样冷冷地逼问她。
三妹之所以如此,无非是为了刘彦昌。自从那个男人出现后,他就再也看不到她迎向自己时的笑脸,现在兄妹二人更是因他而反目成仇,从没忤逆过他的三妹,竟然也开始固执地不肯回头,也不肯原谅他了。
仅仅一个刘彦昌,不止让三妹的人离开了他,现在就连心也离开了。
仅这一点,教他如何心悦诚服?!
听到他的责问,杨婵顿了顿,下一瞬终于抬起头来直视他,却带着一种他怎么也看不透的失望神色,满目含悲地反驳道:“明明是你先离开我的!”
“就算是这样,那个刘彦昌又有什么好,值得你这样死心塌地地待他?”
杨婵静默片刻,冷笑出声,漠然地吐出几个字,直教他心间郁卒,“至少他能一直陪着我。”
陪着她?
杨戬怔住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杨婵行差踏错的原因竟会这么简单,简单到令他悔不当初。而就在这时,杨婵毫无波澜的凄冷声音也再一次传到他耳边,更令他哑口无言。
“在我见不到你的那些年,在我独自在华山孤单度日的那些年,二哥,你知道我是怎么过的吗?”
“是他,是我的丈夫刘彦昌,一直呆在我身边,陪伴我,照顾我……他能倾尽一切爱我,而你,却只会为了别人,一次次将我推开,让我不得不离开杨府,不得不退出你的世界,甚至不得不……”
“——寂寞千年。”
仅仅是因为寂寞吗?
就是这样可笑而简单的理由,便让她一个灼若芙蕖的仙女,心甘情愿委身于一个无所事事的凡夫?
杨戬望着她,突然油然而生一股无力感,颓然道:“你若想要陪伴,为何不同我说?”
“我说了,你便会来找我吗?”
杨婵的反问让他心绪难平。是啊,真君神殿事务繁忙,这八百年来有多少次他想去看看妹妹,最终却都被那些繁琐事务绊住了脚,以至于次次让她空等?
杨戬至此,终于察觉出杨婵心里的苦涩。
终究是自己对不起她。
他突然有些不敢再面对杨婵,无论是从她眼中看到的死寂,还是她口中吐出的冰冷字句,无一不令他神伤。是以他再也无法装作一副冠冕堂皇的模样去劝导她认错,只得冷冷丢出一句冰冷的劝诫之辞,便逃也似的离开了这个让他觉得窒息的地方。
“天规不可违,你好好反省,什么时候想通了,我再放你出去。”
匆匆丢下这句话,他便背影仓惶地拂袖而去。八卦玄门开合的声音如此醒目,传到被孤零零撇下的杨婵耳里,更令她心中五味杂陈。
杨戬终是离开了,没有回头。于是她隐忍了许久的泪,也终于在最后一丝阳光被隔绝在门外之时不堪重负,就那样汹涌地自早已憋至通红的眼眶中流了下来,一滴滴地滑落在那片绣着银白暗纹的前襟上,浸得衣衫上原本温柔的杏色都染上了一层湿意。
没了不得不与之针锋相对的狠心兄长,偌大水牢内,终于渐渐传出女子悲苦无助的泣音,一声高过一声,经久未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