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第 32 章 ...
-
第三十二章
卫澈卫衍同为大雍兴武帝嫡子,不过却不是同母的。
卫澈是元后嫡子,而卫衍是继后嫡子。
兴武帝也不是昏庸不信之人,他能登位多赖元后家族鼎力相助,所以有了卫澈后,早早就立了太子。
元后在卫澈六岁时早逝,他一年后迎了继后,又得了嫡子卫衍,也从未有过要动卫澈的想法。
而继后叶氏和卫衍本也对夺位无甚想法,叶家是军武出身,甚至早早的想好了要卫衍走军武一途,将来做个镇边的武王。
于是打小就开始给卫衍熬练筋骨,甚至请了武道名家,让他练上了童子功。
要知道童子功大成,最少也得十几二十几年,卫衍就是于武学一道再天赋异禀,要想在二十岁前成亲都绝无可能。
这种种举动,都是向兴武帝和朝臣表明 ,叶家的皇子绝无夺位之想。
本来兴武帝就爱宠叶后,现见她和叶家如此知进退,也因卫衍机敏聪慧,又是幼子,给不了大位,那就多纵惯些吧!
于是叶后独宠后宫,卫衍就是兴武帝在膝头抱大的。三口人同住叶后的鸾凤殿,出入一起,直到卫衍七岁才分宫出去。
可说在大雍一朝就没有如此长大的皇子公主,没想到祸根也就此埋下。
元后去时,卫澈已是晓事,自家的父皇母后是如何相处的他都看在眼里。
兴武帝对元后敬重有加却无男女之爱。
不过因兴武帝是最讲规矩重礼法的,元后再世时,虽妃嫔不少,所出皇子公主也不少,可对元后和嫡子卫澈从来是看在第一,无人能出其右。
母子尊崇仅在兴武帝之下,所以母子两也都无甚可不足的。
可如今有了叶后卫衍,卫澈虽还是不可动摇的太子,无人敢触其锋芒,可他就是觉着不痛快。
看着自家父皇和那母子三人说笑随意,夫妻恩爱,幼子承欢膝下的,是自己以往在母后的宫殿从未见过的画面。
从来都是我有的都得是独一份的,卫澈被刺痛了神经。
于是叶后和卫衍就成了他的眼中钉,是必要不能留下碍眼的所在。
自此,在兴武帝面前,他还会收敛装装样,可转过头对叶后叶家还有卫衍是各种手段频出,誓要除之而后快。
也是叶家不是任人拿捏的,护得叶后母子密不透风。
后兴武帝也略有察觉,出面严厉斥责了卫澈。怕影响大位,卫澈暂时收手,才算相安无事了几年。
可在卫衍十六岁时,武道略有小成,还跟着叶家去了西北,参加了对北戎的大战,立了不小的战功,引得兴武帝大悦。
就是朝中上下,谁不说晋王小小年纪就有乃父之风,能文能武,光风霁月的,实为大雍之栋梁。
一时朝中权贵重臣莫不争相打探,想将家中女儿嫁于晋王。
对比之下卫澈这个太子毫无建树,暗淡无光。
他又怎肯忍下?
当了这么多年太子,他在朝中深耕多年,也有了势力底气,这回动作就更狠戾了些。
如此三年,卫衍几次险死,要不是仗着身手高强,怕是早去了。
兴武帝左右为难,想废太子又怕动了国本,几番犹豫。
如此忧心之下,本就病弱的叶后竟一病不起去了。
这下一直回避隐忍的卫衍暴发了,把叶后的死归咎于卫澈的进逼,直接单枪匹马杀入太子的东宫,绑了卫澈就要祭自家母后。
还是痛失爱妻也病入膏肓的兴武帝被抬过来制止,不忍违背老父的卫衍才同意不杀卫澈。
人不杀了,可心中的愤懑得消,卫衍到底挥剑斩断了卫澈的左右小指,又叫他在叶后灵前叩足了大礼,才放他离去。
这时兴武帝也再不肯姑息,下旨废了太子,给他圈禁起来。
可卫澈是有备而发,后手早都安排上了。
竟勾结北戎人里外应和,引北戎举国犯边。
叶家腹背受敌被困天水城,兴元帝派大军北上去援。
心急舅家的卫衍猜到或许有诈,可他赌不起,想着兴武帝什么大风大浪没经过,该是震得住,就跟着北上先救人去了。
云京空虚,卫衍又调开了,卫澈被拥趸接出,直接逼了宫。
等北戎兵马被击退,云京兴武帝已被卫澈所控,用以威胁卫衍自缚回京。
娘没了,爹就是最亲的。卫衍又是打小被兴武帝疼大的,所以叶家即便再不愿意,也只能眼看着外甥回京送死。
好在儿子是好儿子,爹也是念着小儿子。
可惜几次的痛心刺激,兴武帝的身体已是无力回天,他再想多帮小儿子也做不到了,局势也不由他掌控。
他同意退位给卫澈,只要求留卫衍一命,放他流放西凉关。
想着叶家暂时卫澈还不敢撤下,有叶家护着,小儿子大不了在西凉自立为王,也算自己这老父亲为他最后的打算了。
逼宫老父,又弑有功的手足,太有碍卫澈声名,这样登上帝位也会被置疑。
毕竟兴武帝的余威还在,朝中一切卫澈还不能尽在掌握,于是只能先妥协老父,打算先登位再说。
兴武帝也怕卫澈有反复,让他当众下旨宣读了对卫衍的处置,让卫衍流放西凉的事改无可改。
又让身边的大监给卫衍带话,叫他到西凉就自立,不用再顾忌其他。
自认对小儿子也有了交代,放下了最后一桩心事,心力交瘁又思念亡妻,兴武帝当晚就崩了。
卫澈也不是就对兴武帝再无感情,兴武帝对他委实是个好父亲。
老父可说是被他逼死的,他良心发现之下,为老父隆重发丧的同时,竟还允了卫衍守灵送灵。叫他送完了兴武帝全程,也算没叫兴武帝身后遗憾。
丧中登基,他也不想明面上再生事端,等送走了兴武帝,他还大张旗鼓的派护军送卫衍到西凉关,此举全云京的人都看到了。
然后直等到卫衍快到西凉关时,他才派玄甲卫刺杀,到时事发打算就安到北戎人身上。
毕竟北戎人顾忌大雍的晋王不是一日两日了,眼看他要到西凉关了,威胁太大之下,派人刺杀他也是很合理的。
没想到刺杀未成,两个生死仇敌倒是都来到了这里。
听说卫澈也到了这里,皇帝彻底没得做了,之前的机关算尽算是都为了别人作嫁衣了。
卫衍只觉着浊郁之气尽出,这回真信了天道好轮回。
跟父亲立了誓,不能杀卫澈,以致他一直束手束脚的,最后在流放途中被刺杀不说,还窝囊的到了这里。
原以为这账是了不了的,没奈何之下,只能开解自己放下过去,不再去想。
没想到卫澈个没福的,也到了这里,怕是肝都快爆了吧?
当过堂堂大雍皇帝的人,到了这鸟兽横行的世界,一切的享受都没了,可谓是天地之差了。
只想想,卫衍就觉着都不用亲手了结他了。
就这么看着他在这里憋屈的苟着,回顾以前的富贵皇华而不得,稍有冒头他就去给他毁了,可比痛快的给他杀了叫卫澈解脱,可是有趣的多不是吗?
想明白了,卫衍只觉神清气爽,再没有比这更带劲儿的复仇了。
不过这是他一人的恩怨,可不能带累了别人。
正好玄十三也小声的跟徐奈顾维远等讲完了卫澈卫衍的仇怨前尘。
他先是对玄五三个招招手,少有的正色道,“也算我一语成谶,当初你们投我时,我还问过要是皇兄来了你等如何。
现在他果真来了,怎么说他也是登了基的正统,又有玄甲卫的规矩,你们就去复命,我这里也不拦着。
只不过我和他是不能善了的,你等去后,再遇上,我也不会再容情了。”
玄五三人大骇,当即都跪在了他的脚下,发自肺腑的道着,当初不都说好了买定离手,绝不后悔的?如今跟定了殿下,无论谁来也决不背叛。
玄十三跟卫衍长了,胆气也涨了,对卫衍这时还要推他们出去很气愤。
直接道,“殿下,你是不是嫌我们几个无用,就想抛下我们不管了?
既到了这里,就得依这里的规矩。我们是在这里认的殿下为主,那此生必是要和殿下生死共进退的。
您和那位的仇怨我等都尽知,这次玄五回来,也是想早点让你知晓好有个章程。
我等虽派不上大用场,可殿下要去杀人我等跟着递刀,找人麻烦跟着打下手总还可用吧?求殿下收回成命。
殿下这样,实是伤我等良多。”
这最后一句说的卫衍脸有讪讪,被玄五三人看到,互相交换着眼神,竟都过去扒着卫衍大腿,放声开哭,要多伤心就有多伤心。
这种情况卫衍委实没料到,摆脱不得,只好投降,“行了行了,大男人哭也不嫌丑,既不乐意走,留下来便是。
也不是要撵你等,实是两下里总有一遇,怕你们夹在中间为难罢了。我以后再不提就是了。”
要的就是他的这句话,当着众人哭也实难为情,三人赶紧收了泪复又转笑。
侍卫撵不走,可小伙伴们是一定不能牵连了。
卫澈此人对和自己有牵扯的人是绝不会放过的,还是在他没察觉时早早撇清的好。
不然到时谁因此有了不测,他有何脸面再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