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第 32 章 ...
-
季时昂一怔。
冷淮颂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亮亮的:“便利店里没有蛋卷甜筒,就只有这个。”
见季时昂没动,他又将手里的冰淇淋往前递了递。
季时昂不知道怎么的,鬼使神差地接了过来。
冰淇淋是草莓口味的,上面旋着粉色的花苞,搁在手里有些冰凉凉的。
冰淇淋已经被细心地剥好了外衣,季时昂咬了一口,微凉的甜蜜蜜的汁水化在口中滑入喉咙,有些甜腻腻的,却让人心情愉悦。
冷淮颂仔细瞧着季时昂的脸色,见他眉宇间似乎舒展开些,心里微微松了口气。
看来季老爷子说的是真的,季时昂生气的时候只要吃个甜筒就好了。
就还挺容易哄的。
回去的路上,季时昂明显肉眼可见心情好了不少。
之前在拍卖会的时候忙,冷淮颂一直没来得及看手机,回到房间的时候才发现王博棋给他发了好几条信息。
他一一点开看,都是有关建筑垃圾处理器的。王博棋和那边又谈了一次,还动用了些他舅舅的关系,把价格往下又压低了几个点。
冷淮颂给王博棋敲了一条信息过去:【还得麻烦帮个忙。】
一个礼拜后,冷淮颂收到了王博棋从国外海关发过来的包裹。
包裹被严严实实封包了几层,他用剪刀将包裹包装一层层拆开,露出最里面一层的包装。剪开最里面一层的包装,稀碎的颗粒哗啦一声淌出来洒了一桌面。
冷淮颂修长的手指捡起其中一颗颗粒捻了捻,在灯下照着仔细打量了一番,又用软尺量了颗粒的尺寸。
之后他便将这一包装袋的颗粒又原封不动地收装了起来。
几天后,他按照提前的邀约去约见了一家建筑公司的经理。
对方的赵经理身高不高,因为常年作息不规律再加上上了年纪,身材有些常见式的发福。
见到冷淮颂他先是热情地上前同对方握手:“冷总,您好,您好。”
在仔细瞧见冷淮颂的长相后,他面上不免露出一点惊讶:“冷总没想到这么年轻。”
冷淮颂笑了一下,然后便开门见山表明了自己的来意。
赵经理之前同冷淮颂联系过,对谈的事情也大致了解,这时候便道:“您说的那种新型材料,可否让我看一看?”
“当然。”冷淮颂说着将一包包装得严实的颗粒递给对方。
赵经理接过,仔细瞧了瞧后问:“这些就是建筑环保再生颗粒?”
“正是。”
见赵经理眼中还有些疑惑,冷淮颂道:“这些环保颗粒是混凝土渣、石块等经过二次加工产生的颗粒,同路基用料成分一致,而且因为经过了前期处理和易性更强,提高了路基铺设的效率质量,更重要是价格也更加低廉。”
环保不环保什么的,赵经理其实不大在意,他的重点全在‘价格低廉’上。
要知道现在建筑市场不景气,有时候一个施工标段有十几家施工单位竞标,为了中标更是将投标报价压得极低,再加上还时不时回款困难,若是能够压低建材价格那不是直接就增加了利润。
于是他立刻问:“这种材料什么价格?”
冷淮颂道:“每吨30元。”
赵经理心里算计着,普通的路基材料每吨价格在130-140元之间,而这种新型材料只有市场价格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若是这种材料能够大量采用,岂不是能够剩下一大笔的开销?
而且一般路基铺设材料之类的都不会采用甲供材,那么这么一大笔费用相当于直接进了施工单位的口袋,不仅提高了利润,往后竞标的时候也有很大优势。
不过毕竟是没经过市场的新材料,赵经理不免还是有些不放心:“冷总,这个价格的确优惠,只是不知道这些材料的质量……”他顿了一下,“我不是不信任您,只是您知道涉及工程的材料,质量一定是要保靠的。”
冷淮颂微微笑了下:“这个您大可以放心,”他说着将那一袋的颗粒往前推了推,“您可以将这些材料带回去进行检测,之后我们再继续谈合作的事宜。”
“这样也好,”赵经理道,“正好我也得向我们经理打个报告,之后再联系您。”
再之后冷淮颂等了三天,赵经理那边发来信息,说想要进一步谈合作事宜。
万事开头难,第一笔生意谈成后,络绎不绝的其他客户便纷纷急不可待地联系他想要谈合作。
这种新型的环保材料质量好,价格低,十分受施工单位欢迎,短短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便又签了多个订单。
订单谈妥了,再之后便是货源的问题。
目前他们的公司承揽了几项拆除工程,拆除下来的混凝土砂石都是生产环保颗粒的原材料,足以满足目前签订的订单需求。只是若是之后市场进一步打开客源增加,仅凭他们手里的这几个拆除工程便远远不够了。
于是冷淮颂又将目光锁定在了建筑废物的二次回收上。
说到二次回收这是冷淮颂的老本行,同之前的废品回收相比不过是品类换了下,流程与模式都是大同小异。
而原本这些建筑垃圾的清运便是拆迁公司最头疼的问题,这些混凝土碎块、砖石之类的垃圾卖又卖不出去,清理的话每一吨就需要几十元的运费,一万平方的拆房工程仅运费就要耗资十几万元。而现在有人愿意以很低的价格‘帮’他们清理掉这些建筑垃圾,他们当然欣然应允。
于是货源的问题便这样迎刃而解。
而更大的转机还在后面。
某一天冷淮颂按照惯例每天刷新闻的时候,忽然看到一条关于限时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的试行意见。意见里面指出,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节约能源,颁布关于某些指定区域限时限制生产和使用黏土实心砖的试行意见。部分小土窑、小立窑限制生产,逐步改产符合国家行业新规定的黏土空心砖或其他新型墙体材料。
新闻只有一小条,而且只占据版面很小的一个角落,但冷淮颂却从中捕捉到了不寻常的讯息:虽然这条新闻只是整改试行意见,但是却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国家很快就要开始进行整顿,禁止生产及销售使用实心黏土砖。
目前S市的砖厂还大多使用老一套的生产方式,虽然成本低,但环境污染严重。
一旦禁令真的发布,那么这将使许多砖厂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要么彻底改变老一套的生产方式,改用石灰、粉煤灰、石粉、沙子等原料,但代价是成本翻了几番且原料短缺,要么就是关门大吉。
冷淮颂忽然灵机一动——他想到了那十台建筑垃圾处理设备。
如果能够将设备处理后的颗粒再进一步细化,使其成为细碎的粉末,那么这些通过建筑垃圾深加工而成的粉末材料,正好可以作为砖块烧制的原材料。
于是之后的一段时间,他便把精力倾注在了机械设备的改进上。
为此他特意先仔细构画了设备图纸,然后去到机械设备厂找寻相关的专家,对设备进行改造。
改造的过程也是困难连连,这几台机器都是外国货,构造十分精密不说,国内根本没有相关图纸。为此他又特意联系国外销售方,几经辗转才终于拿到图纸。再之后经过专家的多方研究实验,才终于将设备改造完成。
看着设备里突突突吐出的细碎粉末,冷淮颂终于松了口气。
再之后便是要打通销售渠道。
冷淮颂联系了几家之前有过生意往来的砖厂老板,想着试探着询问对方的口风。
砖厂老板是个粗人,之前和冷淮颂合作过几次对他这个年纪轻轻的小老板印象很不错,听到他问黏土实心砖的事情,语气大大咧咧的:“没听说啊,哪儿的文件啊?”
冷淮颂将文件发给对方,对方看完文件,抓了抓头发:“这玩意儿准不准?我看别的砖厂也都正常干呢。”
冷淮颂道:“这政策基本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具体什么时候实行也只是时间问题。”
砖厂老板依旧并不确信,但心里多少有了些忐忑:“这要是换原料成本可得贵上几倍,而且配套的设备也都得换。”
这么一搞根本一点油水没有不说,厂子怕都经营不下去。
然而不到半个月,冷淮颂的话竟然真的应验了。
国家正式颁布了关于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的禁令,而这一纸禁令颁布下来,所有的砖厂老板简直焦头烂额。
而冷淮颂正是看准了这个时机,向正愁着找不到生产原料的砖厂老板们推销起了这种环保粉末原料。
这些砖厂老板们原本不大肯信,毕竟从前谁也没用过这种原材料,只是现在无路可走,就只得死马当活马医的试上一试。
只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些原料不仅真的烧出了砖,而且烧制的砖竟然质量优越,甚至比之前惯用的实心黏土砖质量还要好!
最主要的是,价格竟然也较之前要更加低廉!
砖厂老板们简直喜出望外,试用一批货后,几乎没怎么讨价还价就直接同冷淮颂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
禁令颁布之后,制砖材料本就稀缺,而最初的口碑打出去之后,一些大型的制砖企业也开始联系冷淮颂。
一时之间,接二连三的催货电话简直令他应接不暇。
这时候回收站那边已经形成固定规模,于是冷淮颂便将李绍宇调到了建材这边,负责建筑新材料方面的业务。
他与李绍宇之间也有了默契,每次他啃下了最难啃的骨头后,后续的经营就都全都一手交给李绍宇。李绍宇也不负所托,将公司经营得有条不紊。
而冷淮颂每次将业务转手之后,便继续用心学业。
这时候已经进入了隆冬时节,冷淮颂空闲下来后,每天依旧白天在学校里上课,空闲的时候操心一下生意,平时或者周末回季家。
这天他下了课正准备回宿舍,一辆熟悉的车忽然停在身边。
车窗降下来,季时昂英挺的侧脸露出来。
“上车。”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