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木清凌终于等来了大洋彼岸的戴哥,飞行了十多个小时的戴哥兴奋中透着疲惫,但是见到木清凌的那一刻便觉得什么都值了。坐上机场大巴回到平城市区后,又辗转安排他到平城大学附近的酒店休息。等他洗了澡休息了两小时后,木清凌带他到附近的小饭馆吃饭,又聊了一下路上的情况及接下来的安排。毕竟木清凌还得回运城单位里工作,因为还是半新不旧的科员,她没办法说请假就不回去上班。还好戴哥到达的时间是周末,她还有时间替语言不通的他尽可能打理一切。戴哥的母语虽然不是英语,但英语流利且没有口音,如果是在有些英语基础的大学实验室里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可惜要去处理各种问题的部门基本上都没指望让工作人员和他用英语交流,所以木清凌还得尽可能帮他多做一些事情。第二天一早,木清凌带戴哥去了留学生中心登记报到,又赶紧去留学生公寓办理入住手续。幸亏还有一个两人间的床位有剩,戴哥和另一个留学生麦哥成为室友,总算有了一个长期稳定的安身之处。一打听价格需要预先支付三个月的费用外加三个月的押金,戴哥身上没有这么多人民币现金,只好赶紧先去平大校内的银行里兑换。还好他的外币一个可以换几个人民币,不然看他并不宽裕的卡内金额,木清凌甚至有帮他掏钱的冲动。虽然,他反正在本国没有毕业没有工作,家里还有弟弟在父母跟前,他有比木清凌更自由更洒脱的基础。而且从收入的角度来说,木清凌的人民币工资也很可怜,所以她还是忍住了。诚然,戴哥如果不是为了她来平城大学写毕业论文,不会有这些额外开支。但他安慰她,自己有申请拿到本国国家针对优秀大学生的奖学金资助。
忙了大半天,别说还在努力倒时差的戴哥,连木清凌都觉得有些累了。但她的脑子还在不停转动,希望没有漏掉可以帮戴哥处理的环节和事情。之前联系的学院朱教授曾在电话里希望木清凌周一时候能在场帮忙翻译,但必须要赶回去上班的紧箍咒让木清凌不得不婉拒。还好朱教授后来找到他带的一个也曾在戴哥国家留学硕士回国的在读博士肖伟,木清凌帮戴哥买了平城的手机卡,及时与他取得联系。这样,明天周一肖伟就可以帮助戴哥到学院和教授见面以及后续在平大的事宜了。木清凌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后面还有需要办理的居留手续,她也没办法在上班时间跑到平城来帮助戴哥办理。好在她联系上了高中同学季康勇,他长期在平城工作且时间自由,最主要的是他也正想练习英语口语。
没有时差的阻隔,又有电脑在家里,木清凌和戴哥的联系基本没什么阻碍。戴哥坦言,旅行时候的彼此心情都很放松,肯定有着和平时生活不同的行为举止。所以,他想看看平时生活中的木清凌到底是什么样的?另外,他在本硕连读期间没有在国外交流的经验,现在硕士论文到国外写也是自己履历上特别的一笔。如果他能申请到国家奖学金,那样经济上也没有太大压力,基本就是很完美的一步。木清凌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别说戴哥会有这样的思虑,就是她也能明显体会到自己在旅行和平时生活中至少在心情上的巨大区别。相由心生,心情不同后的各种表现自然也不一样,是该让戴哥看看真实的大多数情况下的自己,是否能够接受。毕业工作了几年,木清凌觉得自己变化不大,甚至在有些地方还停留在学前班时期。其实不是她不懂,是她不愿意改变。强行改变是剧烈的不适乃至痛苦,人生说长也短,她不想在工作上隐忍的同时,在生活上还要迁就对方。或者说,短期装一下能办到且掩盖过去,可是还有漫长的几十年,扮不下去后会怎样?生个孩子作为羁绊,大家搭伙过日子?方便食品在微波炉里“叮”一下就好,现实中聊几句就火热的感情,还来不及到选择,在选择的前一站就下车了吧?
无论戴哥是不是有其他的考量,他至少也都基本表露自己的想法。而木清凌也深知,现实生活里很难有第二人为了她千山万水过来,只为多了解她。这需要心中的“勇”字,而需要一份对感情和信念的坚持。诚然,戴哥到平城会比木清凌去到国外要容易的多,但现实生活里不是还有几个连平城到运城几十公里都觉得遥不可及的相亲对象吗?是真的那么远吗?是真的生活麻烦很现实吗?是没有感情的维系本就很勉强,是不走心的选择等不到下一站吧?木清凌在出租房的卧室里脑中又闪过这些碎片和念头,有些心累。然而,工作还是要继续的,否则哪里有支撑生活和追求精神快乐的基础。不知道从何时起,木清凌就认定工作不过是台赚钱的机器,不用有太多寄托和牵挂。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东西且不说很难维持一个相对体面和正常的生活,就算是,把爱好变成工作,最后可能连爱好都没有了。
第二天上班时候,木清凌有些心不在焉。科室里的会议和文件不断,但实在不用怎么过大脑。她担心戴哥在新的环境下是否能够适应,也很担心因为自己来到平城的戴哥是否能按时完成论文毕业?在她的时间表格和计划里,每一步最好都踩在时间节点上,不要有弯路和浪费。这是追求完美主义的普通人的自我折磨吧,就像小学生想拿双百分一样,现实是作文总得扣个一两分吧,所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变成了永不止境的奋斗。她不敢打电话给戴哥,怕影响他的报到以及在实验室的安排。“身在曹营心在汉”大概是她现在心情的最好写照,但是她还得在值班室里守着电话,怕行差踏错再去检讨一次。终于到了晚饭时分,戴哥打来电话说:“今天肖伟帮我翻译见到了学校的教授和领导,但我只带了一盒巧克力,让他们自己去分吧。除了朱教授,还有一个杨教授负责指导我的论文。领导都很欢迎和开心的样子,后来苏教授把我带到实验室,有认识了几个在读硕士同学。”
木清凌听到一切顺利,心中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她还想多问一些关乎戴哥生活上的事情,比如与室友相处、今天中午吃了什么、是否都还习惯等问题,但她看到有同事来到值班室万一听到她在讲英语怎么办?她只好说她还有工作要忙,急忙收线。谁知推门进来的一秘副科长李老师还是听到了她的声音说:“木清凌,你在跟哪个外国朋友通话呀?英语说的依然还很溜啊...”
“随便说了两句而已,”木清凌小心翼翼不敢多言,还好李老师不是那种捕风捉影喜欢到处搬弄是非的人,“是不是有会议要通知?”
“是的,领导临时决定明天一早开会,会议要求和参会人员如下,麻烦你通知下去。”李老师递来一张单子,上面写满了与会人员与参会要求。李老师本想多说一句,但见木清凌已经紧锣密鼓翻找电话号码开始通知,便没有再继续。他知道,木清凌在通知开会上面栽倒过,应该会吸取教训,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否则,这次开会如果少了谁,倒霉的还有他自己。通知参会人员的规则是,如果是本单位的领导就通知其秘书,其余的通知到本人,如果是外单位的就通知办公室主任,划勾的表示已经通知到。没接电话的暂时不划勾防止遗漏,重要的是要继续拨打电话,直到打通为止。木清凌不是没有遇到过,某单位办公室主任电话一直打不通的情况,最后只好在老同事的建议下打了副主任的电话才算完成任务。这一次,还好每个办公室主任都及时接到电话表示一定会通知领导参加会议。最后一个电话拨通后,对方一下就听出木清凌的声音说:“哎呀,你是不是木老师啊?”
“你这么知道?”木清凌难以置信地反问对方,目光落在电话簿上这个童主任的名字上。
“你不会就把我忘了吧?好歹我们也在一个单位工作了几个月啊...”童主任清脆的笑声让木清凌幡然醒悟,是了,童主任不就是之前借调在综合科任副科长的童老师吗?
“童老师,啊不,童主任,你近来可好?”
“还行吧,就那样,木老师可好?”童主任还是喜欢这么称呼木清凌。
“也是老样子,还在督办科。你记得通知你们领导明天来开会啊...”寒暄几句后,木清凌还是不敢忘记打这个电话的最终目的。挂了电话木清凌总算恢复到一身轻松,思绪又飞回到童老师还在本单位的那段时间。就在木清凌被委派到督办科后不久,综合科发生了一点小的人事变动。兼任二秘科长的宏姐因为要跟领导外出考察一段时间,没办法兼顾综合科的工作。而恰好这时候涂姐的老父亲,运城的老领导又因为身体情况恶化,需要涂姐大部分时间在医院里照料。毕竟涂姐现在一个人在运城,女儿在外地读大学还没毕业,前夫已经因为车祸离世。而她的其他兄弟姐妹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分身乏术,她作为最小的女儿自然是要发挥贴心小棉袄的作用。这时候,看似有五个成员的综合科除了经常不在可是办公室的广主任和一如既往偷奸躲懒的通讯员,便只剩下黄恬。广主任还想着如何脱离综合科这片苦海,却没想到被杀个措手不及。在他因为身兼二职的再三请求下,办公室主任只好又从外单位的办公室里借调来童老师协助工作。在外界看来,本单位虽然不适合长呆,但绝对是个往上跳的好跳板,又加上在运城市区工作的优势,很多外单位的工作人员都对这里充满向往,童老师就是其中一员。按理说,身为原单位办公室副主任的他已经获得领导赏识和嘉奖,要想往上晋升,需要的就是履历和成绩。借调到上级外单位帮忙,是把围魏救赵用到了极致。因为这样的工作机会和成绩在原单位是无法实现的,如果上级单位的领导反馈良好,简直是如虎添翼啊。童老师初到乍到时,因为为人诚恳踏实,做事绝对拖泥带水让木清凌刮目相看。有几次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因为坐到一起,又因为有着曾在综合科工作的经验,木清凌便和童老师聊得比其他同事多一些。童老师有时候用很幽默的语气说:“综合科的确很综合,有时候忙到飞起...”
听出言外之意的木清凌只好点头闭眼笑道:“飞得更高,飞得更好啊。”然后,童老师忍不住和她相视一笑。还有一次,木清凌到综合科取材料的时候,看到办公室里只有黄恬和童老师在,因为文件和进出的代办事项特别多,两个人都忙得晕头转向。黄恬对木清凌说话的语气已经不太好听,更没想到她转头就冲童老师喊道:“童老师,你在干什么?赶紧先打电话通知水务局过来取文件啊,大火都要烧到眉头上了...”木清凌当时本想和黄恬理论两句,你什么态度?可转头一看童老师居然也没有反抗,反而笑嘻嘻地说:“对,恬妹儿说的对,这可是火烧眉毛的事情,赶紧先办了。”那一刻,木清凌突然意识到,有的同事看似平平无奇却能在领导提拔用人的时候被第一时间考虑到,不是全无道理。但综合科的忙碌根本就是一颗螺丝钉必须牢牢卡死在几个点的忙碌,外人看不到,领导也很难觉察,而时间就这么如流水匆匆过了。所以,当广主任向办公室主任提出要提拔童老师为科长,而自己好功成身退之时,童老师先一步提出回原单位的辞呈。广主任如意算盘落了空,而童老师回到原单位后不久就接替了升职的原办公室主任的位置。记得有一次开督办会议时,木清凌巧遇童老师之时,童老师还半开玩笑地说:“综合科还是忙到飞起吗?”
木清凌笑着回答:“还要飞得更好!”思绪回到眼前,木清凌打了外卖的电话,边值班边吃盒饭。突然她觉得自己变成了她妈妈的样子,打电话就会问,你吃饭没有?吃的什么?这不是她刚才想在电话里问戴哥的问题吗?原来无形之中,她就已经投射了妈妈的影子,提前变成了一个中年妇女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