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2、小番外(二) ...
-
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步行街的时候,这里的店铺陆陆续续打开门挂上“正在营业”的牌子,渐渐热闹起来。
步行街中间是一条河道,这时候正好有细长腿的水鸟在水边叼鱼儿吃。
撑船的阿翁等会儿就会摇着他的船路过这里。
街边花店老板的女儿要去上学,上学前要让几盆娇贵的花晒一晒还不是很晒的太阳。
这天她背着书包一如既往去上学,远远看见河对面王叔的面馆门站了个人高马大的黑衣人。
黑衣人背着什么东西,带着鸭舌帽,直挺挺杵在面馆门前,吓得小姑娘差点打翻了娇贵花的花盆。
嘟囔着说了句“吓死人了”才抓紧时间上学去。
她家的花店开了好久,隔壁是家裁缝铺子,她爸妈说,那家的阿婆去世了,她外孙女都走了,说不定还会回来。
她和几个好朋友倒是经常扒着店门的木格子玻璃向里边看,能看到人台上有件很漂亮的衣服,但店里已经没有人了。
太可惜了!
面馆一般是上午七八点开门。
王叔从里边拉开门,一抬头就看到了穿着一身黑的人。
他背后背着一把吉他,穿得像个小流氓一样,衣服上打满了铆钉,挂着丁零当啷的金属链条,鸭舌帽向下压得很低,依稀能看见下巴上的胡茬。
王叔问:“客人,是要吃面是么?”
“小店今天才刚开门营业,可能要等得久一点,不介意的话就请进来坐。”
头带鸭舌帽的男子猛地吸了下鼻头,抬头红着眼眶喊道:“爸!”
王叔看清楚了这人的脸之后,怒上心头,抄起店里打扫用的扫把,二话不说招呼到年轻人的身上,边招呼边骂道:“小兔崽子,谁是你爸!我早跟你说过,咱们断绝亲子关系了!”
那年轻人抬起胳膊要躲,王叔打了十几下,累得大喘气。
“王飞飞,你不气死你爹我,你就不甘心是吧?”
王飞飞立马给他爸顺气,“别气了,要不再打我几下出出气,你别气出个好歹来,我妈会杀了我的!”
王叔心头一梗,偏头向店里看,松了口气。
“你妈还没来呢吧,没看到就好。”
王叔说:“你进来,跪下,跟我好好交代交代这十多年干什么去了!”
王飞飞一进门就瞧见他们家收钱柜台上放着的财神爷,不等老爸发话,“噗通”一下就跪下来了。
王叔:“……”不是让你跪财神!
这怎么三十好几的儿子,蠢得跟头驴一样!
“……算了,你跪着吧!”
王飞飞心里踏实了好多,让跪着了,回家还有希望。
“我退学那年,就去搞音乐了。”
王叔对此也不意外,他们家孩子打小有个音乐梦,还有那么一丁点的天赋。
呵呵,不多。
谁能想到这孩子放着好好的大学要退学去搞他的音乐呢!
简直就是,没病拔罐子,自己找病。
“我加入了一个乐队,一开始还挺好的,写曲子、写歌,去酒吧驻唱,还以为就能这样潇潇洒洒过一生。”
王老板心说,臭小子,也就是你老子老娘身体硬朗,还能顾得着自己,不然哪轮得到你潇潇洒洒!
“主唱的妈妈生病了,编曲的家人催他回家结婚,认识了十年,我们就这样解散了。”
王飞飞不无遗憾痛惜地说:“十年啊,怎么就坚持不下去了呢!”
王老板一针见血,“混了十年都没人签你们,要么是天赋太差,要么就是你们在混日子!”
王飞飞抽着鼻翼,泪眼婆娑地望向他爸。
王叔:“你还有脸哭,你没地方去了,才想起来还有个老家能联系?告诉你,没过你妈那关,休想进咱家门!”
王飞飞自觉爬出门外跪着。
一下子吸引了好多行人。
老板娘一早听到吵闹声,一看门口跪着的是自己儿子,冷哼一声,朝着门外偏出泼了一盆水,到底没忍心,避开了王飞飞。
王老板等媳妇儿气消了,看了看墙上的挂表,不由得来回踱步。
“快到中午了,客人要来吃饭了,他在门口跪着是不是有碍观瞻呢?”
老板娘发话了,“免费的劳力不用白不用,让他去后厨帮忙洗锅刷碗!”
王老板乐呵,赶忙将王飞飞拉进来。
老板娘一看这乱七八糟的铆钉和黄头发就来气,扔给他一套衣服,说:“头发全塞进帽子里,把你这一身脱下来,衣服穿好了。”
他应声,循着记忆里摸进自己的房间,换好衣服。
店里已经有客人来了,他去后厨帮忙,发现后厨用不上,只好干杵着等着收拾碗筷。
老板娘见了恶狠狠瞪他一眼,当着客人的面不好发作,低声说:“你等人家走了你再收拾,知道了吗?”
王飞飞:“哦哦。”
第一天,差不多营业到晚上十点。
次日早上五点,送新鲜食材的人过来,王老板和老板娘起床炖上熬汤底的牛骨猪骨等食材。
到七点关火焖一会儿就好。
这会儿王飞飞刚起床,就见王老板和老板娘正在准备食材。
老板娘一看他起床了,指挥着人去买包子和粥。
“我们五点就起来了,还得给你做早饭,你做梦去吧!”
王飞飞早知道他妈泼辣,没想到泼辣成这样。
他小声说道:“那以后我给你们做饭?”
“你别做饭了,每天早上五点,让你爸教教你怎么熬骨汤,学会了,以后就是你天天五点起床熬汤底了,知道了吗?”
王飞飞小鸡啄米点头,“知道了知道了!”
从这天起,他开始学骨头汤底的熬制,顺便招待客人以及洗锅刷碗。
牛骨猪骨和鸡肉超级腥的啊!
洗锅刷碗倒是还行。
这日王记来了几位客人,才点好了单。
王飞飞笑着说:“婆婆您是不是前几天才来过,点的是招牌面对不对?”
“王老板的儿子,好记性哦!”
老婆婆笑眯眯地夸赞王飞飞,不无感慨地说:“老婆子肯定要走到你爸爸前面的,断不了这一口吃的,本想着后头的年轻人没福气,尝不到这一口了。你小子回来了,回来就好,回来,王记这招牌就不会掉!”
王飞飞顿觉责任重大,下午请了个假去把头发染回了黑色。
在面馆的这几天,他基本上已经看透了面馆的工作流程。
早上五点熬骨头汤,熬汤的间隙准备白天要用的食材,顺便解决自己的早饭。
一般是八点才会有吃面的客人来,最早也没有超过七点的,且这类人年纪有点大,人很闲,并不介意稍微等一会儿才煮好的汤。
上午陆陆续续有人来,从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半都是客流量高峰期。
最多的是来步行街逛街的人,也有学生、老人家和小孩子,还有青壮年打工人。
最少的……应该就是像老板娘这样的中年妇女。
到了晚上,六点到九点也算个高峰期,但比不上中午,一直到晚上十点,几乎就没人来了。
之后就是打扫卫生,剩下的食材进行整理分类,留一碗老汤,睡觉。
他在面馆里工作了一个多月,发现到这里的客人大都是熟面孔,总不爱点那麻烦的菜单“还是老样子”,他也就麻溜地记住了他们要什么样的汤,什么样的面,加不加葱花香菜的老样子。
这天不是高峰期,下午三点多,来了个漂亮的姑娘和俊俏的男子,王飞飞正要掀开帘子接待人,却听那姑娘笑盈盈喊道:“王叔,我跟江恕,两碗面老样子!”
王飞飞上前也不是,不上前也不是,进退维谷的时候,他老爸掀起帘子道:“是之之啊,两碗面稍等啊!”
王老板起锅烧水调味,老板娘干脆利落地舀水和面,擀面杖揉开,水烧开,面条也差不多压好了。
两碗面做好之后,王飞飞端去给两位眼生的客人。
店里没有其他客人了,电视机还放着苦情剧,王飞飞百无聊赖地换了个频道。
帘内的老板娘不乐意了,喊道:“牛村的大女人那个剧来店里的人都可喜欢看了,你给我换回来!”
吓得蔺之杳和江恕一激灵。
王老板出来笑道:“你们吃,这是我那不成器的儿子,才回来没多久,见谅。”
他们俩倒是没什么要见谅的地方,蔺之杳问道:“王叔,您儿子是学音乐的?”
江恕:“怎么看出来的?”
“手指和指甲。王叔和面的,指甲一点都不会留,在手掌处用力,刚刚端面的小哥,留了一点点指甲拨琴弦,指尖有薄茧,音乐人嘛,我见过。”
王老板瞪了一下儿子,王飞飞大概也听到这边的话了,所以频频看过来。
蔺之杳似叹似咏道:“唉,音乐,也是个不允许平庸的世界啊!”
所以当个普通人也不错。
王飞飞没有被这话触动多少,他现在挺喜欢他们家面馆的。
做个小王老板挺好的。
只不过经由蔺之杳提醒,他才明白,王老板屡次想教他和面,让他做的时候又不许他碰面团是什么原因了。
“原来是因为指甲啊,开面馆还得把指甲减掉,指甲缝也得清理干净。”
王飞飞在面馆里又泡了俩月,能做出来面条了,其间让王老板传授了一下,怎么控火跟时间。
“硬面、烂面,5分钟、8分钟,知道不?”
王飞飞点头,掐表,“知道了。”
王老板心说,这是还没知道。
王老板可太糟心了!
“硬面,再怎么硬,你起码得煮熟。”
“烂面,你这再烂就成糊糊了!”
……
王飞飞:“怎么才叫煮熟啊?”
王老板干了这么多年面馆生意,眼睛一看就知道熟没熟,软硬怎么样,被儿子这么一问,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挑起来用筷子夹一下,能夹断就是熟的。”
老板娘没好气儿地说:“就你这样的,非得把王记的招牌给砸了不可!”
不靠谱!
王飞飞从这之后,每天都在练习熬汤、和面、煮面控火。
每日的练习时间,就是他们一家三口的午饭和晚饭。
时间长了,总能得王老板一句夸赞。
“这顿饭还行,有咱们老王家招牌的味道了!”
王飞飞有些羞涩地挠挠头。
兴奋到当天晚上就跟面馆门口开了场单人演唱会。
吸引了好多人,不少人还往他在一旁放着的帽子里投硬币呢!
小王老板回头看了看爹娘,看起来他们并不反对他在店门前卖唱。
大王老板和老板娘黑着脸却盖不住嘴角的笑意,低语道:嘿,你别说,他以后当个会弹吉他的面馆小老板也不是不行!
小城市的小时光慢悠悠的,不错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