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二十四章 ...
-
大一新生入侵校内智能控制系统的消息不胫而走。各个专业群将这件事传得神乎其神,颇有些与有荣焉的洋洋得意,简直要将“狼狈为奸”的四人群体说成FBA的卧底了。
这件事传得越玄乎,四个人就越得埋头做人,现在四个人身上都背着一个处分,能不能消还得看表现,谁也不想再罪加一等。
这天最后一节课,辅导员又找上门来。
眼看这事没完没了了,到了办公室门口,霍诚索性混不吝地说:“老师,我们检讨也写了,处分也处分过了,罚也罚了,还要训话是不是也有点太不依不饶了。”
辅导员点了点他,“我看是你们越来越没大没小了。”
不待霍诚再开口,辅导员交代说:“易校长和卢主任在里面,待会进去都知道怎么表现吧?”
“校长怎么也来了?”安康年探头问。
“卢主任是哪个卢主任,那个管创新创业的吗?”魏莱讲。
“进去就知道了,待会别交头接耳了啊。”辅导员又交代道。
门被推开,跟着辅导员的脚步,四个人鱼贯而入。
学校正副校长加起来有六七个,从开学到现在,学生也不过见过几位校长寥寥数面,因此进了办公室后,看着两位坐在会客沙发上的男人,还没人认出来谁是校长谁是主任,只是一眼看清了茶几上摆着他们四人的学籍信息和成绩排名。
没等他们打招呼,其中一位便率先问说:“学校系统是你们四个黑的?”
“是。”他们异口同声。
“谁先动的手?”
徐夏宁正要举手,一只手扼住了她的手腕,是霍诚。
她侧目看向霍诚,而他微抬着下巴看着校领导,不卑不亢道:“我们四个都动了手。”
“易校长,您先喝茶。”辅导员端了两杯水过来,递到两位领导桌上。
校长接过茶笑着说:“别紧张,我们不是来找你们麻烦的……”
不是来找他们麻烦的,什么意思?
四个人交流了一下视线,都莫名其妙地摇了摇头。
校长指了指霍诚,道:“我看你胆量很好,是你带的头吧?”
徐夏宁挣了下手腕,没挣开,她索性上前一步,道:“是我带头。”
“你——?”校长不太相信。
她也不解释,只说完这一句,便站在那儿不再回答。
想到她的脾气,霍诚还是把她拉到了自己身后,笑着道:“校长,主任,你们找我们不是为了之前的处分吧?”
校长似笑非笑:“怎么,觉得处分得不应该吗?”
他摊手:“今天您和主任都到了这,还是为了上次的事,也太兴师动众了。”
霍诚这样说着,又瞥向桌上的文件。
下一秒,主任从桌上抽出一份文件夹递给霍诚,道:“你们先看看感不感兴趣。”
霍诚接过文件夹,翻开第一页就看到了文件的标题——关于人类移居计划的实验方案
霍诚将文件往旁边递了递,好让其他人也看得清楚文件内容。
文件的第一部分就写清楚关于移居计划展开的原因和背景。由于地外行星距离变化,地球面对超新星爆炸危险,预计在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地球的环境就会急速恶化。
尽管只是一种可能性,可是如果真的等到超新星爆炸的那一天,再亡羊补牢可就为时晚矣了,于是科学家们大胆提出了星球移民方案。
航天员们已经选好了相对适宜人类居住的一颗星球,目前已经在开展移民计划的实验任务,但是由于外星球的一切都还十分未知,因此会运用人工智能代替人类开展最初的实验。
霍诚抬起头,问:“校长,这么重要的计划为什么会找上我们?”
“任务还在试验阶段,国家正在各个高校招收见习研究员,这个计划需要有能够有创新精神的人,在你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大胆创新和突破精神,不过你们进去也只是学习,如果你们有意向,我们学院就能为你们争取机会。”
“我参加!”
徐夏宁几乎没有多加思考便立刻答应了。
“别急,我还没有和你们介绍具体的情况和要求呢。”主任哭笑不得。
徐夏宁抬头道:“什么要求我都会满足,只要能让我参加。”
她应得实在太痛快,主任还是把具体情况和他们详细说了一遍。
这一次的任务是在极其偏僻的西北部,那儿人烟罕至,一旦去了,便不能中途退出,很可能一两年,甚至五年十年,直到任务宣布完成或者失败的那一天他们才有可能离开,因此,一定要征得监护人同意。
听完主任的话之后,安康年和魏莱都有些犹豫了,霍诚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徐夏宁看得出他也是迟疑的。
不是所有人都和她一样,孑然一身,无牵无挂,想做什么便能去做什么。她没所谓,如果所有人都去不了,那她就自己去。
只是多少有些遗憾,她的朋友很少,如今也要失去他们三个了。
在离开办公室后,霍诚便将徐夏宁拉到了一边,他问她:“你很想去吗?”
“想。”徐夏宁的回答简短明了。
霍诚点了点头,“你想,那我们就去。”
“我们?”
霍诚稍顿片刻,还是实事求是道:“这个我们是指我和你,安康年和魏莱我不能保证。”
徐夏宁笑了,“我知道的,你能这么爽快,我……挺高兴的。”
他们俩个突然离开,安康年和魏莱掉头找了过来,靠着墙角问:“你们两个背着我们说什么悄悄话呢?”
“我们决定去了。”霍诚说。
安康年吃惊道:“你不回去和你家里人商量一下吗?”
“我爸生意忙,我妈也没空回来,你知道的,我本来就没什么人管。”霍诚耸耸肩。
徐夏宁这才了解他的家庭环境,难免有些惊讶,她一直以为霍诚这样阳光乐观的性格一定是在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环境中养成的,却没想到他会和她一样是个三不管。
同样的环境却造就了不同的性格,他的乐观当然并非是假象,他的确有着更为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进取态度,可是他能和徐夏宁成为朋友,便是他们有着相似性的最好佐证,他们同样热爱冰冷的人工智能事业,有着共同自由而阔达的理想。
就像那天在天台上聊的那样,他们相信在地球之外的另一个世界,有着更为先进的科技,有着更广阔的世界。
他们已经敲定了,安康年和魏莱却没能那么爽快,他们还有家庭的压力,不可能说走就走。
第二天来,安康年和魏莱果然都哭丧着脸,还不等徐夏宁和霍诚问,他们便倒芝麻谷子似的都说了。
果然,家里人最开始一听能有这样的机会自然都是双手双脚无比赞同的,只是一听一去就要失联,甚至可能三五年都见不着面,顿时起了顾虑。他们还只是学生,这样的年龄,除了接受教育还能做什么?况且就算去了,能学到什么,谁也不能保证。
赌一把的代价太大,得到的回报又未知,左思右想,家里人还是不同意他们去,甚至说得多了家里人都态度变得更加坚决,毫无转圜的余地,直接了当的告诉他们不可能。
徐夏宁和霍诚拿到家里的同意书则容易得很,上交完传送来的电子档文件,便痛痛快快去学校办理了休学手续。
校长和主任和他们做了保证,这次任务选的都是高校最拔尖的学生,只要任务成功,他们就可以选择回校硕博连读或者直接毕业,如果任务失败,他们也依然保留学籍,还可以回来上学。
临到了出发那天,俩人都还不知道自己准确会去哪个地方。因为任务的机密性质,当天只有一位辅导员为他们送行。
那似乎是极其普通的一天,黑色的小轿车驶向机场,乘坐客机抵达沙漠边缘地带后,会有专人带他们去军用机场,再飞往实验基地。
徐夏宁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真切感觉到自己正站在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可没有任何兴奋和不安,心里只有一种仿佛一切都已经历过一次的诡异平静感。
在从军用机场往荒无人烟的荒漠飞去时,霍诚坐在徐夏宁的身边,见她一直沉默不语,他问她:“你在想什么?”
徐夏宁回答道:“你有过那种感觉吗,总觉得一个地方一些画面似曾相识,就好像经历过一样。”
“旧事幻现,又叫海马效应。”霍诚打了个响指,轻快地说,“见你的第一面,我就觉得我们以后会是朋友。”
“你有想过是因为什么吗?”
“因为……平行世界?”
徐夏宁一愣,而后笑了,“想象力不错。”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