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凛冬将至 ...


  •   郗嘉宾死于一个阳光明媚的深冬,在那之前,他早已病了许久。

      冬日难熬,他想着,也怕是熬不过去了。

      “熬不过去,就不熬了……”

      当然,他也不是一心求死,他父亲已经七十多了,作为儿子,不能为父亲养老送终、反而要先他而去,让父亲白发人送黑发人,实在不孝。

      更何况,孩子也才十岁。

      但人命何尝由人定呢。

      再不愿死,终究要死。

      他想起五年前,大司马去世的时候,也是病了许久。

      大司马在姑孰,他则作为大司马的眼睛,必须留在建康,心中也是焦急万分。

      ——“这皇位拿不到就拿不到了,我只盼你多活几年,盼着我多辅佐你几年。”

      追随桓温二十多年,知遇之恩、栽培之义,从未敢忘。

      尤其是最后几年,将郗家京口的兵权送给大司马、废立皇帝等等等等,他做的全都是全家掉脑袋的大事。

      但他还是做了,最多就是千古骂名而已,他不在乎。

      你问他后不后悔,至少死前,他还是不后悔的。

      桓温病逝后,桓家内乱,桓冲顺利上位。迁中军将军、都督扬豫江三州诸军事、扬豫二州刺史,假节,镇姑孰。

      他本想继续辅佐桓冲,毕竟大司马三十多年的心血,都已经交到桓冲手中了。

      可桓冲什么都没说,他明白、不接受就是拒绝。

      “罢了。”

      后来他母丧守孝在家,原本不问世事。

      可宁康三年谢安辅政,桓冲却做了一件谁都想不到的事。

      “什么?他打算解任扬州刺史让给谢安,自求出镇。”

      对于这个决定,桓氏一族几乎全部反对。那可是扬州刺史啊,掌握京畿、权位极重,当年桓大司马为了得到这个位子,废了多少心血。

      可以说,桓温北伐慕容,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扬州府。

      “不行,绝对不行。”

      他知道此事后,立刻面见桓冲、极力劝阻。但桓冲心意已决,根本不听他的意见。

      那一夜,离开桓家,看着天上的星月,郗超觉得自己的心彻底冷了。

      其实,他也不是真的不明白桓冲为什么这么做。

      以前大司马在时,可以一手遮天,只要他看中的兵权、他都可以拿下。

      但桓冲做不到,虽然尽力,还是做不到。

      桓家终究只有一个桓温。

      再后来,他没有再过问过桓家的事。

      他只记得,太元二年的冬天特别的冷,他也终究没能熬过去。

      岁月尽头,他凝视窗外的雪,回忆自己这一生。纵然不长,也算值了。

      ……

      郗超没想到,人死也能复生。

      准确说,不是复生,这应该叫夺舍。

      夺舍别人,倒还有趣。但夺舍自己的儿子,他却也不想。

      醒来之后,他想了许多种法子,看能不能让孩子回来,但都没能成。

      最后也只好放弃了。

      兴许,这就是天意吧。

      “二十五年……”

      他竟来到了二十五年后。

      二十五这个数字,对他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他为大司马效力,也是整整二十五年。

      他原以为二十五年之后,桓家会如王庾那般渐渐没落。

      毕竟铁打的司马皇室,流水的门阀士族,没有谁能永远掌握权力,一切都是风水轮流转而已。

      高平郗氏,曾经也是这世间的翘楚。他祖父虽不至于只手遮天、却也是一言可左右朝政之人。

      他是眼睁睁看着郗家,一点点败落下来了。

      所以,王谢信世家,他不信。

      不过,他真没想到……

      “桓玄?”

      这天下居然快要姓桓了?!

      想当初,大司马在最后之所以不愿走出那最后一步。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一个可靠的继承人。

      五个儿子都已长成,不堪大用。

      弟弟中最出息的五弟桓冲,论心也是效忠晋室的,不太能干出乱臣贼子之事。

      还是一个小儿子灵宝,实在太小。

      所以,最终大司马放弃了。

      “世事弄人……”郗超自己也觉得奇妙,“您还是放弃的太早了。”

      桓玄是桓温在五十七岁时老年得子,若这孩子早生二十年,这天下三十年前就姓桓了。

      他心中自然是为大司马欣慰的,若他能看到这一日、那该多好。

      回建康途中,路经姑孰。

      他知道桓玄人就在姑孰,但到底要不要见一见、他想了一路。

      “见他做什么?”

      只能是自荐了。

      郗超细看桓玄自荆州起兵后的种种举动,实在是天时地利人和,老天都要送他这个皇位。

      可夺天下易、守江山难。

      司马家三代方得社稷,也不过十几二十年就几乎葬送了,桓玄他不可能总这么走运的。

      打听了一下他眼下的谋士卞范之,郗超不客气地说,很不如自己。

      如果现在他是桓玄的谋主,绝不会在此时劝进。

      树大招风,怕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他有犹豫,但最终还是决定不参加,不趟这水,不管是浑是清。

      “人这一辈子,也许只能为一人赴汤蹈火吧。”

      即使他也姓桓,还是故人之子,也不能够了。

      不过,既然来了,他还是想去姑孰的旧宅看一看。

      也算是故地重游、追忆往事吧。

      不想故地当真有故人,只一眼他就认出了桓玄。

      真像,很像,那眉眼之间尤其的像。

      回到建康旧宅,旅途劳累,他睡了一天一夜。

      迷迷糊糊醒来时,窗外一点点明黄,不知是日出还是黄昏。

      他披衣而起,走到廊下,望了眼叶梢的露水。

      哦,是清晨。

      建康的日出,还带着记忆中那一点点令人沉醉的味道。

      他一人在廊间坐了许久,无人打扰。

      也是,郗家终究不剩几个人了。

      他们家本就人丁单薄,不比王谢子孙众多。

      他两个亲弟早逝、未曾留下子嗣。堂弟郗恢,本来在他死后扛起了郗家的重担,隆安元年升征虏将军、加领秦州刺史、加督陇上军。

      只可惜,四年前郗恢和他四个儿子,在杨口被殷仲堪假托为蛮夷所为、暗中杀害。

      妹妹郗道茂,本嫁了王献之。

      王献之是他们姑母郗璿之子,与道茂乃一对青梅竹马的表姐弟,两家世代联姻、应结秦晋之好。

      可王家一向势利,当年王家见谢安、谢万二人来了,翻箱倒柜,盛情招待。可见到他父亲郗愔、叔父郗昙来了却毫无表示。

      连姑母都看不下去:“你们日后就不要来了。”

      听说自己死后,王子敬兄弟见到他们的舅舅、自己的父亲,皆箸高屐、仪容轻慢。

      父亲愤然:“使嘉宾不死,鼠辈敢尔!”

      这话没错,他在时候,次次把这兄弟俩收拾的服服帖帖。

      可他终究是死了……

      人死烟消云散,与往事都同归于尽了。

      郗氏门楣星辰陨落,王家兄弟才敢如此对待他父亲,敢与妹妹和离。道茂离婚后,回家再未他嫁,郁郁而终。

      “公子。”

      仆人送上帖子,郗超一看,果然是那日桓玄所说之帖。看来,桓玄是想借此拉拢一下建康的士族。

      握帖的手微微动了动,算了、还是去吧。

      听说顾恺之也去,曾经大司马府的同僚,也就剩下他一个了。

      也罢,权当去见见故人。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凛冬将至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预收—《科举,我比前夫多一分》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