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 13 章 ...
-
“会……离开东宫,回望江,你想去哪里都可以。”
他语气依旧坚定。
阿宁却是没看他一眼,“我要见我阿娘。”
……
颐和殿内,安静如斯,檀香正在清扫着,内殿里时不时的传来脚步声,阿宁随谢殊向内殿走去,心中却是忐忑不安,听到那传来的脚步声后更是垂下了眼眸。
直到走进内殿,她轻出了口气,杏眸抬起,向屋内仅有的人看去,妇人身着藕荷色淡雅服饰,发髻盘起,有一股淡雅不曾踏入尘世之感,可她的面容却有些急躁,在看到太子与阿宁走来后,她站在那里怔了征,一双眼眸紧紧盯着阿宁。
许久,她轻声问着,“你就是阿宁?”
阿宁站在那里,轻应了声,眼前的人与她曾想过无数遍的阿娘有几分相似,却又有不同,她的脚步如坠重石,挪动不得。
谢殊冷声道,“我是在南楚皇城连云街上找到她的,她与你一样,耳后有颗红痣。”
阿宁抬眸看了他一眼,妇人走上前,拉住她的手,见她神色不安,她笑着说道,“阿宁,你刚出生没多久,我就离开了,是娘对不起你。”
“你爹爹应是跟你提起过我,他当年救了我,我感念他的恩情,就嫁给了他,可那时南楚与北召正值战乱,阿娘没办法带着你一起回南楚。”
“你刚出生时,我还给你缝了个平安符戴在身上。”
阿宁不安的思绪定了下来,一双清澈的眼眸望着眼前的妇人,爹爹确实跟她说过,她有一个平安符,不过她小时候贪玩给弄丢了。
这件事,除了爹爹,只有她知道,谢殊是不知道的。
所以,她真的是阿娘。
……
阿宁在东宫里待了一个时辰回了坤宁宫,她接了谢殊的香囊,自是不敢让皇后娘娘有所怀疑,临离开东宫时,谢殊与她说,他会好好照看她阿娘的。
阿宁来到皇后殿中时,皇后正倚在软椅上,李嬷嬷给她捏着肩,她行礼道,“阿宁见过皇后娘娘。”
皇后给李嬷嬷示意,随后坐直了身子,“阿宁,坐。”
“娘娘,阿宁在东宫待了会,提起神□□的事太子殿下很诧异,至于……盗窃之人,阿宁觉得只是太子殿下故意放出的风声。”
她多少是了解些谢殊的,他虽说他不会放过任何人,可在她提起盗窃之人时,谢殊并未言语,若他真的抓到了盗窃之人,定会说出狠戾的话吓她一番。
而他没有。
阿宁直截了当的与皇后言说,倒是让皇后怔了下,果真不是会绕弯弯肠子的人,索性皇城外的地方将她教养的很好。
她轻笑道,“知道了……去歇着吧。”
“是。”
阿宁出了寝殿,李嬷嬷满眼笑意的看着皇后娘娘,“娘娘,宁安郡主跟您近着呢。”
皇后欣慰的点了点头,露出笑意。
……
回到落荷院,她着月苑去司花局取了些干栀子花瓣。
“郡主,您要这栀子花瓣做什么?”月苑一边给她放在一旁的檀木桌上一边问着。
她温和道,“这几日天气愈寒,我想着就在屋内待着,闲着也无事,绣些香囊送给皇后娘娘和永清公主……”
“郡主您想的真周到。”
她眼底闪过一丝暗沉,谢殊说的虽是句句在理,可她依然不敢全然信他,心中始终不安,而他又惯会拿她在意的一切胁迫她。
她在望江时学过刺绣的,虽绣的比不得皇城里的郡主小姐,可也能上得台面。
……
香囊第二日午时便绣好了,可一直过了三日她也没有再去过皇后娘娘那里,胡嬷嬷见她坐在火炉旁手中拿着本《雅集》看了好些时候,她走上前,轻声道,“郡主,是不是该去皇后娘娘那了……”
阿宁抬眸瞧她,胡嬷嬷有些不安,她轻应着,“待会就去。”
她知道,是谢殊在催她,就算在这落荷院中,她的一举一动也全都被他掌控着,胡嬷嬷与月苑一个是东宫的人,一个是皇后娘娘的人,她以为的自由又何时真的自由了。
过了片刻,她拿出一只香囊递给胡嬷嬷,“嬷嬷,你将这个香囊送到玉轩院。”
胡嬷嬷接过她递过来的香囊,迟疑了下,去了玉轩院。
……
月苑陪着阿宁来到皇后娘娘寝殿时,李嬷嬷正站在门前,见到她来,笑声道,“郡主,屋里有人呢。”
说着,李嬷嬷向殿内望了眼。
阿宁心中也好奇,李嬷嬷是皇后娘娘的贴身嬷嬷,平日里都会在殿内服侍的,今日殿中的人是谁?能让李嬷嬷都守在殿外。
她温婉笑道,“那我晚些时间再来。”
李嬷嬷冲她点了点头。
这时殿内传出皇后娘娘的声音,“阿宁,进来。”
她欲转身的脚步停了下来,李嬷嬷冲她笑道,“郡主,进去吧。”
阿宁将身上的披风解下递给月苑,走进内殿,里面很安静,像是那屏风后的人正全神贯注的等着她进来,她绕过屏风,才注意到殿内有三人,除了皇后娘娘外,还有一位妇人与小姐。
皇后冲她笑道,“阿宁,这位是长公主殿下,这是苏晴郡主,与你也是差不多的年纪。”
阿宁温婉行礼,“见过皇后娘娘、长公主殿下。”
长公主气质清冷,一袭蓝衣矜贵自傲,轻应了声,适才皇后娘娘之所以会喊阿宁进内殿来,不过是她想见见这位皇兄才封的宁安郡主是何模样。
听闻只是宁家旁支的一个经商之家的女子,如何配得上郡主之位。
她打量了阿宁一番,皇后瞧了长公主一眼,面露不悦,冲阿宁温和道,“来,坐我边上。”
长公主心中一怔,皇后倒还真是待她不错。
前些日子她与苏晴去了肃州祖籍,在那待了些时日,并不在皇城,冬至宴也没赶上大家的热闹,尽是听了些传言,她这女儿又是个好奇心重的,非要来皇宫里瞧瞧。
若不是苏晴缠着她,她又怎会来这坤宁宫呢。
长公主的夫君苏岐是南楚名将,前些年南楚与北召交战并无胜算,全靠着苏将军带兵有方,以少胜多,连夺北召城池,为南楚立下赫赫战功。
因此苏将军还在战场上瞎了只眼。
因他受了伤,后来任命的将军败多胜少,是以南楚皇城就传出苏将军乃是南楚‘战神’,若是没有苏将军,南楚危矣。
直到前两年,谢殊带兵作战屡战屡胜,风头直接压过了苏岐,景帝虽不愿那么急着立太子,毕竟谢殊上面还有两个哥哥,而且都是皇后所出,可满朝文武皆上奏请命,要立三皇子谢殊为太子。
景帝也做过很多思量,与其让苏岐在朝中仗着战功不可一世,有时连他都不放在眼里,而他又是长公主的夫婿,倒不如直接立谢殊为太子,将苏岐的势头压一压。
可谁曾想到,立谢殊为太子后,这苏岐竟就是太子殿下的人,是以,这两年景帝虽是自觉愧对皇后,大皇子与二皇子也没掀起过什么风浪。
而谢殊之所以连首辅都不放在眼里,是有苏岐的原因在的。
“宁安郡主比苏晴年纪应是大上一些,以后都在这皇城里,应多在一起玩乐。”长公主见皇后娘娘喜欢她,这样说着。
皇后笑着看了眼苏晴,“苏晴也只是比永清大上月余,是应喊宁安郡主声姐姐的。”
皇后此言一出,长公主面色沉了沉,皇后还真会给宁安郡主脸上贴金,她的郡主之位岂能跟苏晴的郡主相提并论?
此时,一旁的苏晴早就面色不悦了,自阿宁一走进内殿,她的目光就没在阿宁身上挪开过,她面色不悦并不是因为皇后娘娘让她喊宁安郡主姐姐,而是眼前这个女子着实比她想象中还让她生厌。
本是去了肃州,没有参加冬至日的宫宴,这倒没什么,她在皇城里向来都是那些世家小姐上赶着讨好的,不过一次宴会,不在又不会被大家给忘了。
听到皇城里那些世家公子小姐对景帝新封的宁安郡主的传言,她也只是冷漠的嘲讽了句,可是自她去了东宫后,回到将军府就闹了长公主两日,非要来这坤宁宫里看看这个宁安郡主到底是个什么货色。
前两年她还未及笄,得知谢殊要迎娶太子妃时,她就大闹了一场,不吃不喝的闹,甚至在谢殊成婚那日因为愤怒直接将她的贴身侍女用皮鞭给活活打死了。
长公主无奈之下,只好请太子去了府中,劝慰了番,她才渐渐不再闹腾。
谢殊曾与她说,待你及笄了,我便娶你。
她很欣喜,却被长公主给骂了一通,太子确实人中龙凤,有勇有谋,可她嫁过去有那林家女做着太子妃之位呢。
她的女儿岂有给人做侧妃的道理。
奈何,苏晴愿意。
刚从肃州回来,她就跑去了东宫,欣喜的告诉谢殊她及笄了,可以嫁给他了,谢殊只是捏了捏她的脸颊,对她说,过些时日。
过些时日倒也没什么,好几年的时间她都等了,哪还差这几日,只是,东宫里竟然有人说她的殊哥哥喜欢那个什么宁安郡主,明明她去肃州之前还从未听说过这个人,不过月余就多出了个什么宁安郡主。
定是个贱坯子,敢勾引殊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