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胜利车 ...

  •   过了几天,姜娉娉和姜凌路正在门口玩着,远远就看见大舅他们赶着牛车过来,像是刚从镇上回来。

      大舅看见他俩,将牛车停在门口,从上面端下来一个木盆,“你们爹娘呢?在家没?”

      姜凌路拍拍手上的泥土,“爹在做木活呢,娘在前面路口和人说话呢,我去喊娘。”说着跑了过去,“娘,娘,大舅二舅三舅来了。”

      农忙的时候已经过去,姜母在大街里给人正说着话呢,听见小儿子的喊声,“这就回去了,别喊了。”
      这边大舅他们已经进了家门,姜娉娉被大舅抱着,指了指屋后的方向,“爹。”

      姜父前一段在屋后搭了一个棚子,专门用来做木工活,这会听见动静从屋后走出来,“刚从镇上回来?先屋里坐。”

      大舅拦着他,摆摆手,指了指木盆,“先别忙活了,看看这是啥?”
      姜娉娉来了好奇心,这木盆里是啥?她好像闻到了卤肉的香味,啊对,大舅他们肯定是去镇上卖卤肉了,不知道情况如何。

      接着就听到大舅的声音,“今儿一大早我们就赶到镇上了,你猜咋着?”

      大舅还卖起了关子,此时日头刚刚西斜,这可比他们平时卖肉回来时间要早的多啊。

      不等姜父说话,大舅又接着说:“这回做的不多,刚摆上的时候我这心里也犯嘀咕啊,不知道好不好卖,谁知,按照凌路的法子,先让他们尝尝再说卖,慢慢就开了张,不一会就卖的剩了个底!”

      说完又加了一句,“这盆里是我特意给我外甥外甥女留出来的,可不能往外推。”

      姜母从门外回来就听见这一句,“留的啥?我咋闻到了卤肉的味道。”

      扒拉开俩小孩,姜母掀开木盆上的白布。

      一大块上好的五花肉,一些猪下水,卤的正好,还有一些卤的菜,看起来也不错。

      “这个我喜欢,今天晚上咱们吃肉!”姜母一拍手,已经想好咋吃了。

      姜娉娉拉着姜母的衣角,“拌。”她想吃凉拌卤肉,卤菜了。

      她刚一说,姜凌路就反应过来,吧啦吧啦说了一堆,要怎么拌,搭配着什么。

      大舅他们放下东西,歇了会脚回家去了,现在的日子过的越来越有奔头。

      渐渐的天气冷了起来,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要下雪的节奏。

      这段时间,姜娉娉都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

      一是天冷,她懒得动弹,二是她开始想办法帮家里挣钱了。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姜娉娉说话的能力直线上升。

      这天早上,她将一家人挨个叫了个遍,说出了她的目的。

      她先是给二哥姜凌路说:“哥......狗”。

      说话说不完整,只能这样一个字一个字的说,给骂人一样。

      果然,姜凌路听了,嘴角耷拉下来,眼睛下耸,“妹妹怎么骂哥哥是狗呢,看看哥哥,哥哥不是狗。”

      姜娉娉摇摇头,表示她不是骂二哥是狗,而是她想要一只狗,“不......是......,狗”

      还以为妹妹听懂了,姜凌路高兴的点点头,“对,哥哥不是狗。”

      姜娉娉无法,明明之前很默契的,她只能使出绝招,叽叽咕咕的说了一句。

      “我明白了,原来妹妹不是骂我,而是想要一只狗狗,是王大婶家的吗?”姜凌路明白过来,并将她剩下的话补齐。

      姜娉娉点点头。

      这俩人的对话,萌翻了众人,笑作一团。

      两小人口中的王大婶就是之前经常找姜母唠嗑的王秀嫂子,按照辈分,称呼她为婶子。

      姜母抱起姜娉娉,亲亲她的小脸,“娉娉想要一只小狗狗吗?看来我们娉娉记事了,还记得前一段王大婶家大黄刚生了一窝小狗是不是,走,娘带你去看看。”

      算算日子,那一窝小狗也满月了。

      姜娉娉看着姜母,这难道不是你自己也想去找王秀婶子唠嗑嘛。

      “我也去,我也去。”姜凌路喊着。

      姜母一手抱着一个,从南院出发,王秀嫂子家离这边不远。

      刚走出屋门口,姜娉娉挣扎下来,指着姜父做的小车说道:“娘,骑。”

      这是姜娉娉和姜凌路最爱玩的小车,他们还给小车起了一个名字,最初叫“省力车”,后来姜娉娉嫌弃不好听,改名叫“胜利车”,他俩经常是一个人坐上面一个人推着。

      车子的形状类似于椅子下面多了轮子,轮子是姜父按照马车的轮子做的,经过改良,轻便了很多,前面多了扶手,可以控制方向,后面多了两节向上的木头可以方便推着。

      要说起这个车子是怎么做出来的,还要从姜娉娉刚会坐的时候说起。

      她那会儿子刚学习坐着,就想学走路,但是她人小骨头软,估计还要等好长一段才能自己走路。

      想到这,她不由的叹了口气。

      跟个大人一样叹气逗笑了一家人,姜薇逗她,“妹妹叹什么气呢,说出来想要什么,姐姐都给你。”

      姜娉娉又一叹气,说出来又怎么样呢,也是没有的。

      她是想要现代的那种学步车,再不行是那种小推车也行啊,总不至于一直在家里,要不就是去哪都需要人抱着去。

      她咿咿呀呀的说了,众人都听不懂。

      还是姜凌路似懂非懂的问:“车?什么车?”

      她仿照着现代的小车大概说了一下样子,就看见姜凌路眼睛一亮说道:“我懂啦,妹妹真棒”

      姜娉娉:真的懂啦?

      姜凌路肯定的点点头。

      然后她就看着姜凌路大概是将她的意思表达出来了,有些说不清楚的,她在旁边提醒一下,姜凌路瞬间明白过来,两人合力总算是把意思说出来了。

      姜父随着小儿子的叙述,他脑子里慢慢出现了模型,虽然他之前没有尝试做过家具以外的新的,但脑海中这个小车的模样好像是打开的他之前从没踏足过的领域。

      姜父本身就因为喜欢木工,看着原始的木头,经过打磨,装订,一点一点的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心里充满的成就感,此时他心中涌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姜娉娉一开始其实对于这种出主意也有点拿不准姜父的意思,她和姜凌路毕竟是小孩子,有时候话都说不清楚,让一个成年人去听两个话都说不明白的小孩子的主意,怎么想怎么不可能。

      在他们表达这个想法的时候,就连宠孩子的姜母都没当回事,说了句,‘行行行,知道了,玩去吧’

      但姜父并没有敷衍,而是认认真真的听着,有时候还穿插一句,提供一下可行的办法。

      并且姜父又是一个有了想法就会动手去做的人,并且中间不管过程如何艰难,他都一如既往的前行。

      也是一个对木工有很大热情的人,喜爱再加上动手去做,结果可想而知。

      如果说姜父是勤勤恳恳的老牛,而姜娉娉就是跳脱的蚂蚱,干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对一件事情的热情最多只能维持几天。

      是以姜娉娉就特别佩服姜父,能够这样一如既往的做着在她看来单调枯燥的木工活。

      她一下子脑海里蹦出了许多的想法,最先想到的就是做沙发!

      主要是这里的桌椅板凳太硬了,坐着并不舒服,她又懒懒的经常坐着躺着。

      不过沙发先不着急,先把这小车做出来再说。

      其他人惊讶这俩小人这样有默契,不过想来也是,平常他俩在一起的时间多,自从有了妹妹,姜凌路也很少出去玩了。

      果然,现在,姜凌路瞬间领会,“妹妹坐,我推着。”

      待姜娉娉扶着车坐上去后,他推着车,“出发!妹妹坐稳了”。

      姜母看着他俩安排的明明白白的,“那行,走吧”。

      这是“胜利车”第一次公开在村里露面,一下子受到了小孩子们的喜欢。

      不只是小孩,就连碰见的大人也都停下来看看这新奇的物件,真别说,看着姜凌路有模有样的推着姜娉娉,这不是也省了照看他们的功夫了吗。

      是个好东西。

      有人逗着姜凌路,“推着你妹妹去哪的呀?”笑了笑说,“这么小的人可就会照顾妹妹了。”

      姜娉娉在旁边,看到二哥在听到后面这句话后,明显的挺了挺小胸脯,就像去领奖台领奖的一样,骄傲的说:“我最会照顾妹妹了,妹妹最喜欢给我玩了,我们去王大婶家看她家的小狗狗。”

      两人后面跟了好些小朋友,呼啦呼啦的都去了王秀嫂子的院子里。

      到了他们院子里,姜娉娉两人去看小狗,大方的将“胜利车”让给这些等了好久的小朋友玩。

      因为有大黄在旁边“嗡嗡”的龇牙,两个人并不敢离得太近。

      这边姜母和王秀嫂子说着话,王秀嫂子的婆子,在院里看着这群小家伙。

      “我看这小车怪新奇的,薇儿他爹做的?有想法。”王秀嫂子看着院里的小孩争先恐后的要玩小车,哪怕是推人的位置也有人抢。

      姜母点点头,“是啊,还不是娉娉总是闲不住,总想着玩,和小路俩人叽叽咕咕的给他们爹说了半天,给做了这么个小车,他俩还取了个名字,叫啥......‘胜利车’,有了这车,可不用我看着他们了,自己都能玩半天。”

      姜娉娉听见这话,叽叽咕咕的朝着姜凌路说了一声。

      姜凌路:明白!

      他扭头插了一句嘴,“还可以拿去集市上卖,说不定很多人买呢!”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