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第四十二章 ...
-
天还很黑,赵君和听的屋外轻轻叩动云板的声音,他看了一眼熟睡中的卢有容,把她的手小心翼翼从身上挪开,还时刻注意着她的眼睛,就怕惊醒了她。
他轻轻挪动着下床,侍女从外面点亮一盏烛火,正要走进卧房,赵君和忙打手势阻拦,放低声音说道:“把灯放外面,别吵醒了你们娘子。”
侍女领会,还特意去找了个罩子,把往内的亮度挡了挡。
卢有容翻身手扑了个空,模模糊糊中听到外面有人走动的声响,她睁开眼睛,撑起头,看了看外面天色,黑乎乎的,室内灯火昏黄,她一时竟糊涂了,“你还没睡?”
赵君和正在穿衣,走近了一些,准备帮她盖上被子,她刚刚在榻上翻滚时,衣襟散开了,他隐约可见昨晚留下的青紫痕迹,赵君和很是心疼,用手轻轻摸了摸,心想她这身皮肉也太嫩了,他已经很注意控制力道了,放低声音哄她,“这是睡迷糊了,我今日有朝会要早点走,才五更天,你再睡会儿。”
卢有容也不知听清没有,“哦”了一声又睡了过去,她确实是太累了。
等她再次醒来时,天光已经大亮,她用完早膳去正院给韦氏请安,赵父也去办公了,小四郎去学里读书,家里只有她、韦氏、加上小五娘三个人。
韦氏还有家事要处理,总的来说还是比她们强,有事可以忙。
没办法,卢有容带着小五娘回了自己院子里玩,还好小五娘是个不闹腾的乖孩子,卢有容的傅母从不知道从那个箱子里翻出了一些小孩子玩的东西出来。
卢有容感到惊奇,她都不知道自己嫁妆里还有这些东西。
小百灵偷偷在她耳边解释,“是家里给未来小郎君小娘子们准备的,娘子你都没注意看么?”
这嫁妆单子可都是娘子过目过的
卢有容讪笑,谁看这些,那么长的三册单子,她又不是疯了,还真一个个比对着。
反正阿翁他们又不会亏待自己。
小百灵陪着小五娘玩,卢有容就把前几日没有看完的书捡起来,期间韦氏还派人来看来一眼,怕小五娘哭闹,见她们姑嫂相处融洽,一脸带笑的走了。
卢有容还以为今天可能就这么打发了的时候,有下人来报,说是襄阳县主来了
卢有容脸上一喜,忙起身迎了出去
“我在家待的有点闷,就想着过来找你说说话,你不会烦我吧。”进门的时候看到小五娘也在,“我们五娘也在。”
小五娘抬起头跑过去,一把保住了她的腿,“阿姐,你有没有给我带好吃的。”
每次襄阳县主来总是会给她带些好吃的糕点,所以她对这个阿姐是分外的喜欢。
“带了,快去吃吧。”下人把点心都端了上来,小五娘“嗷”的一声就跑过去了
“融融你也试试,这是我阿娘亲手做的。”
卢有容尝了尝,“好吃,没想到伯母还有这手艺。”
襄阳县主脸色淡了下来,轻叹了一口气,“阿娘也就剩这些能打发了。”
卢有容放缓了咀嚼的速度,只听她说道:“阿耶走后,她就不爱出门了,只在自己的院子里折腾花艺,偶尔做做点心。”
“总要给伯母一点时间去平息心里的痛,她能找点事打发也好,至少能转移下精力,阿姐放心,等明年出孝,伯母铁定会四处走动的。”最后一句明显在揶揄
襄阳县主已经十八了,出了孝首先要操心的就是她的婚姻大事了,相看人家可不就要出门走动嘛
襄阳县主脸颊有点烧的慌,忙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卢有容看出她害羞了,也没有继续臊她,转移了话题,“也不知道今年什么时候去冬狩?”
襄阳县主摇头,“不好说,往年应该差不多准备了,今年应该会迟一些,对了,去年我们猎的那头鹿还养在庄子上呢,上次他们还说它长大了好多,下次有机会我们去看看吧,就在城外的庄子上,不是很远,半天的样子就到了。”
提到了那头鹿,卢有容也有了兴致,两人商量着日子,“后天我要去周家添妆,可能没时间。”
看卢有容一时没想起来周家谁要成婚,襄阳县主提醒道,“就是周梅娘,她和韦六郎婚期也定了。我虽然和周十一关系一般,不过和她妹妹瑛娘关系倒是很好,所以我想着也去凑个热闹,融融你去不去?”
卢有容想到周十一对自己不待见,而赵君和跟她原来的未婚夫郑复关系极好,她还是不去碍她眼了
“我就不去了,你帮我带一份礼过去吧。”可能是襄阳县主也想起了当中的关系,连说“也好”。
“她同意了这婚事了?”卢有容问
上次还听说她闹的厉害,其实想想她也挺惨的,郑复到如今也还没回京。
襄阳县主脸上有对周十一的同情,“她不同意又能如何呢,到了日子还不是要嫁。”
婚姻大事从来由不得她们自己做主,这十几年的富贵日子不是白白享受的,家族需要你嫁给谁,你就得嫁,那有反驳的余地。
就连周十一和郑家的婚事,也是长辈说退也是退了,从来没有人问过两个当事人是什么意见,可能郑复到如今都还不知道他的未婚妻已经要嫁给别人了。
卢有容看她物伤其类起来,忙宽慰她,“阿姐放心,伯母一定不会要你去联什么姻,她那么疼你,定会给找一个你满意的如意郎君。”
襄阳县主的脸爆红起来,就连旁边的仆人们也轻笑,她偏过身去就要扯卢有容的嘴
“让你胡说。我看你还说不说了。”
卢有容往后躲,两人闹成一团,小五娘什么都不懂,只知道两人玩的开心,她也跑过去要和她们玩。
卢有容躲在小五娘身后,笑的气喘嘘嘘,边说着:“阿姐饶命。”
傅母听到动静,在门口往了一眼,摇摇头走了
皇宫中,圣人也在打趣着赵君和,“听说你那日游湖,可是连奏了好几首琵琶曲博美人欢笑。如何,给朕也来一曲,我品评品评。”
赵君和第一次上早朝,就碰上了太子和圣人顶牛,最后太子被罚东宫禁闭一个月自省,圣人也是一肚子火气
听到圣人宣召他的时候,赵君和真是悬了半颗心,心中担忧的很,就怕那火还没发出来,万一冲自己发怎么办。
见到圣人的时候,见他脸色平静,还能打趣他,赵君和悬着的心收回了肚里,接过高公公让下人递来的琵琶弹起来。
一曲完毕,圣人睁开眼睛,还在回味刚刚的余音,“你这弹的可比你舅舅强了不少,难怪就凭曲声,就让那些才子们登船要去拜见。”
圣人也是爱好音律之人,之前经常邀楚国公来宫中弹奏。
“要是早日听到你这琵琶曲,我就不让你进御史台了,封你做个协律郎我看正合适。”圣人打趣他
“圣人就别取笑我了,那天我和内子游湖兴起,一时弹了几曲,那些才子听了闹着要拜见,等见到是我,掉头就走了,可见他们也是看人的。”
圣人也知道这事,可谁让他不学无术这名声太响,大家怕是不敢相信是他弹奏的,他这么自白的说出来,逗的圣人哈哈大笑。
“你还是多读点书吧,下次他们就跑的不那么快了。”
赵君和苦着脸,“圣人,你饶了我吧,提到读书我就头疼,我阿耶为此不知道打断了多少根藤条,只要一提读书,我们父子感情就容易出现裂痕,为了家庭和睦,阿耶算是死了心了。”
“怎么?你阿耶逼你读书,你还怨恨他不成?”圣人眯起眼问他
赵君和摆手,“那怎么会,阿耶也是为了我着想,我只是痛恨自己没有用,怎么都学不好,辜负了他的慈父之心。我还是知道他是疼我的。”
圣人不知道想到什么,晃神了一下,“你们知道就好,做父母的都是为了孩子好,做儿子也要懂得体谅父母的苦心,冒犯顶撞,这是做人子的孝道吗?”
赵君和低着头越听越不对,偷偷抬眼看中,圣人脸上又现怒容,眼神中寒意让他背后一凉
这哪是说他,说的是太子吧
他想了想,当着没听明白,“圣人说的是,我也就是仗着阿耶疼我,才敢顶嘴耍赖,心想大不了被打骂一顿,又不会记我的仇,要是别人谁会那么容忍我;我就是知道背后有阿耶撑腰,才放心惹事不是,哪有父母不疼爱孩子的,就算做了什么错事,他们总会原谅,我听圣人的话,再也不惹我阿耶生气了,读书。”说道这里他有点犹豫,“读书也行,听我阿耶的”
说到读书,颇有点切齿的感觉,圣人嘴角勾勒出一丝笑意。
“希望有人也能想你这么想,不生怨恨之心就好了。”今日太子在朝堂的怨怼言语,看来是让圣人伤心了。
”读书还是要读的,你现在做了官,总不能连官文奏疏都看不懂,写不出吧。”
赵君和汗颜,脸有点烧的慌,“圣人,这些字我还是能读的,写字嘛……。”说到后面声音有点低的听不见,“我听圣人的。”
这下连高公公都噗的笑出了声
“这小子,你别想着蒙骗我,我让你阿耶盯着你。”
赵君和被揭穿了把戏,苦笑着求饶:“圣人行行好,我其实还是挺想我阿耶做个慈父的。”
圣人想象不出赵宗正那个严谨的性子,做慈父的时候该是什么样子的,不过也说不好,他那么严谨端方的人不一样生出个跳脱纨绔的儿子。
闲聊了这么久,圣人终于开怀了一些,也把话题转回到正题:“你刚进御史台,觉得如何?”
“臣觉得挺好的,臣才刚去,上官让同僚带着我在熟悉御史台的事务。”
圣人点头,“知道我把你安排进御史台的用意吗?”
赵君和摇头,他是真不知道
圣人把案上的奏疏递给他看,赵君和刚打开,发现是户部财政开支明细,他唰的关上了
这不是他能看的东西
圣人却不在意,说道:“朕让你看,你就看。”
赵君和只好打开细看,这一看不要紧,看的他额头都冒了细汗
“看清了吧,国库已经没有钱了,可眼下各部都在要钱,朕愁啊!”
这个时候的圣人就跟家里没米下锅的农妇一样,急的团团转。
赵君和是没想到国库亏空的如此厉害,若是这个时候有个什么天灾人祸的,社稷危矣。
圣人还有两位公主要下降,婚赀也要从国库中出
赵君和心中有个好笑的猜测,难怪公主们没有一次性全都指婚了,敢情是嫁妆出不起。
圣人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继续说道:
“户部田侍郎给朕上了道奏疏,他的检田括户的法子朕认为可行,只是他是庶族出身,没有背景家势,朕怕他斗不过,被有些人裹挟住了。”
圣人意味深长的看着他,赵君和喉咙发紧
时下贵族兼并之风盛行,土地都被豪强侵占,朝廷下诏令都禁不住此事,如今朝廷彻查,这是要动他们的命脉,可见这些人会反扑的多厉害。
他咽了下口水,试探性问道:“圣人想让我去彻查?”
他的背景是好看,可是并没有什么威慑力,其实朝中那么多重臣,应该还有比他更合适的吧。
圣人也是知道他的顾虑,“这件事还是让田侍郎来主导,他来做,你替朕去看着他,保他的安全。本来这件事让太子来做是最合适的,可惜如今东宫不像样,朕怕他给办砸了,你也看了国库的账目了,朕得用田侍郎这把刀,去让那些人放放血。”
圣人上下打量了一下赵君和,“你是朕选中的人,是皇室嫡脉,家中姻亲也多,你的妻子出身士族卢氏,而且你还会是朕最宠爱的子侄,只有你才能确保朕的刀保持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