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3、第七十二章 ...
-
一大早卢有容送他出了城门,刚回到屋里,六娘就叽叽喳喳跑了进来
“阿姐,你是不是要去道观?我也去。”
卢有容打算今日去道观看望姑母和师傅,她小时候在道观住了几年,猎场那次多亏师傅教她武功才保住了她和赵君和的命。
所以前几日她就让人去送了帖子,只是姑母和孙师傅都不在观里,她们出去村里行医去了,昨日才回。
“可以,但是你有没有跟伯母说呢?”
卢有容的二伯母出身赵郡李氏,持家严正有方,奈何小女儿被长辈惯的没边了,她只能努力弥补纠正,所以六娘最怕的就是她阿娘了。
卢有容猜她定是还没说
果然,六娘抬头看了看天色,估摸着这个时辰她阿娘应该还在祖母那里,忙雀跃说道:“我现在就去问,阿姐你等我。”
有祖母在阿娘不同意也不行
六娘刚走小百灵来回说东西都已经备好,问卢有容何时出发,傍晚还要赶回来,太迟了怕是来不及
“你们先把东西装车吧,等六娘来了我们就走。”
马车都已经备好了,卢有容也换了外出的衣服,等了差不多一盏茶的时间,门口就等到了哒哒奔跑声,后面还有仆人们的大呼小叫,“娘子,你慢点,等下大娘子又得罚我们了。”
卢有容看她换了窄袖的胡服,这是她从京都带回来送给六娘的,京都小娘子出门游玩都爱这么打扮,她估摸着六娘也应该会喜欢。
六娘转了个圈,“阿姐,我穿好看吗?”
敢情要跟着出门就是为了炫这件衣服吗?
六娘紧紧挨着卢有容坐,小脑袋往窗口偷瞄,“阿姐,你都不知道我好久都没出门透气了,阿娘一直逼着我学女红。”说完还伸出手给她看手上的针眼
“可疼了。”她嘟着嘴
自从阿姐去京里嫁人后,她虽然获得了祖父母的独一份宠爱,可阿娘对她也凶狠了起来,各种管束,就连出门也限制了起来。
明明之前阿姐在家时也没这么严的,阿姐只要禀报了长辈就能出门
她把这话跟阿娘说了,没想到换来了一顿挤兑,说阿姐时常出门是为了去治病调养身体,她这壮的跟小牛犊似的,看起来也不像体弱。
还有卢有容虽然活波了点,不像一般淑女沉稳,可大体礼仪规矩都懂,走出去也是很能唬人的,哪像六娘,李氏头疼,她也不知道怎么自己女儿就这么跳脱不服管教,就怕她一开口给卢氏露怯,李氏只好从严管教希望能扳过来。
最重要的是,卢有容自小就是定好了人家的,她六娘可还要议亲呢,不好好表现怎么诓来优秀的女婿。
六娘是不懂她阿娘的一片苦心,到了野外见路上没了行人,她索性把车窗打开,半个身子都探在外面,吓的她的小丫鬟鹦哥紧紧拉住她的衣角,就怕她掉下去
“阿姐,我看到道观了,我们到了。”
说完她回身车内,把窗户关好,上下整理了一下衣裙
卢有容知道她怕什么,道观中那位姑母虽然不太爱教训人,可那双利眼盯着你时,还是挺可怕的。
六娘跟她阿娘还能顶嘴几句,可这位姑母的眼神她是怕的很
不过还好,只要大致过的去,这位姑母也懒得管教你,她最求洒脱自在,却也最讲究礼数。
“姑母,孙师傅”
“姑母,孙师傅”
两人见礼,站在卢有容旁边的六娘这时候别提多乖了,卢姑母打量了一下卢有容好不容易露出一个笑脸。
看到卢六娘的穿着时,她眉头微皱,六娘有点紧张,小眼神不停地看向阿姐
“这是京中小娘子流行的游玩穿着,最是方便了,姑母觉得如何?”卢有容在旁打圆场
卢家姑母年轻时也是在外游历过有过见识的,对新事物接受良好,不然也不会结识卢有容的师傅
听卢有容这么说,她点了点头,“确实方便些。”
卢家姑母吩咐身后的道姑,“你带六娘去后面玩吧。”
听的这话六娘知道这关过了,知道她们有一顿话说,她也不耐烦陪着,兴高采烈的跟着人家走了
“六娘先告退。”
等回到静室,卢有容郑重地给孙师傅行了叩拜大礼,虽然她从来没有说过卢有容是她的徒弟
“这是作何?”孙师傅扶起她
“师父,多谢师父救了我和郎君一命,救命之恩岂敢不谢?”卢有容说道
卢家姑母和孙师傅对视一眼,严重很是惊讶,最近她们也没出远门?“这从哪里说起?我都没有见过你郎君。”
卢有容知道她们误会了,她笑了一下解释道:“是多谢师父传授我武艺,虽然你没有认我为徒,可我心中却是认您做师父的,那次……”
卢有容把她刚进京在猎场遇到刺客的事情说了一遍,众人心中万分庆幸,还好当初让她习了武,还好孙师傅当初倾囊相授。
“所以这次回来,我怎么都得给师父行个大礼,本来郎君也想见见姑母和师父的,可惜时间不凑巧,他有公事在身,下次我再让他来。”
孙师傅没想到还有这内情,当初传授卢有容武艺时她心中也是有过疑虑的,只不过心中爱才不忍一个好苗子浪费了,也是卢有容自己勤奋有天分,所以才有所成。
“当初你去京城的时候我心里也很是忐忑,我还跟你姑母私下说过,可能好心办了坏事,让你习的一身武艺也不知是好是坏,你们这些大家小姐出门前呼后拥使奴唤婢的,哪里会遇到什么危险,若是让人发现你学了武艺,怕是要轻视你,轻视卢氏,倒是没想到却阴差阳错救了你,这也好,也不算你白学一场,最起码能自保。”
“至于说什么谢的,倒也不必,都是你勤加苦练的结果,再好的武功不练也是没用的。”
卢家姑母看她们谢来谢去的,心中不耐,“好了,她谢你受着就是,难不成还担不起她这一谢了。”
卢有容:“姑母说的很是。”
孙师傅早就知道她这好友的性情,也就点头应了
卢家姑母看向卢有容,“你家郎子可还是为了那检地来的?”
新军的事情现在还是机密,卢有容自是不能透露,检地确实也是赵君和的差事,便点头说是
卢家姑母时常在周边村子走动,自是知道这检地括户对百姓的好处,但她也是士族之女出身,也明白大族不会就这么认命的,从他们口中薅食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卢家那群老头子们没有找你们夫妻麻烦?”
她口中的老头子可都是长辈,卢有容不敢跟姑母学习
“长辈们以礼相待,甚至慈爱和气。”
姑母讥讽笑了一下,“也是,怕是有求于你们呢?”
检地在冀地开展的如火如荼,先开刀的那些大户已经清查完了,下一步可不就到了这些名门望族吗
卢氏也是其中之一,所占田地不少,所谓范阳卢氏,十之八九都是卢氏的土地,照朝廷新规,所缴税赋可是一大笔
听说崔氏的人都已经写了家书去京都,让崔相从中调和,可见动的利益有多大
卢有容却不知道这些,回来这几天也确实没有人来找过他们
说不定是祖父祖母拦了吧
姑母一向和家里不和,不然也不会做了女道士,至于她说的那些问题,卢有容在来娘家之前就已经和赵君和商量过了
她出身士族这是没办法的,可有些事情她确实做不了,士族已经占了太多资源,土地肥沃,多少代的财富累积,如今朝廷盯上了,该出血的还是要出血
若是朝廷和士族对上了,最后场面一定不好看,虽然曾经的士族势大让改朝换代也不是难事,皇帝换了多少代,士族依旧屹立不倒。
可如今不一样了,士族再也没有了曾经的辉煌,虽还有余温,可实力远不如前,不过是名声而已
朝廷兵马一到,灰飞烟灭之后还能留下什么
卢有容心中存着事,回到卢府以后,她第一时间就去找了祖父,把今日在姑母哪里的疑虑都说了出来。
卢家祖父摸了摸他的美髯,“确实是我让人拦的,我和适之也谈过这件事,我们的意思你还是不要参与进来了,卢家是你的娘家,她们求上来你也难做。”
卢有容明白他们的好意,可也揪心这个局面,难道真的没有两全之法
“怎么没有,不过是缴赋税,之前那些大族仗着家中免征免税虚报田地,如今不过是舍不得吐出来,都是欲壑难填,也不想想这几百年的家业传承,此事你不用担心,我已经在跟你其他几房的祖父们在商议,朝廷亏空,铁了心要彻查,为保基业损点钱财就损点吧,总不能断送了子孙后代的前程和这个卢字,族长也是这个意思。
且如今来督查此事的是卢家女婿,他们都等着看我们如何行事呢?我们总不能给女婿扯后腿吧,且这也是卢氏再次进入圣人走入朝中的好机会,这也是族长思虑的地方。
只是卢家人口众多,此事也要慢慢来,这事你也别怪适之,他为朝廷办事也是不得已。”
卢家子弟虽然入仕者多,可进入朝廷中枢的太少了,卢相已经罢相离致仕也是不远了,卢氏不能这么没落下去,若是助朝廷做成了这件大事,卢家说不定又遇到另一个腾飞机会。
士族不缺有才学的子弟,只是缺机遇
卢有容听祖父这么说心中的那块大石总算移走了,她就怕卢氏带头反抗,那赵君和就太难了
“还是祖父们思虑周全,有祖父这些话我也就放心了,那我不打搅祖父了,我先回祖母那里。”
卢家祖父点头,看着孙女的背影,他笑了,孙女嫁的好他就放心了,当他看不出来,孙女一心维护着自己郎子呢,虽是句句为卢家说话,可何尝不是为赵君和打抱不平。
孙女大了,祖父面前也打起了心眼子
卢有容刚走到祖母院门口,就听到一阵犬吠声,还有六娘咋咋唬唬的说话声
“这是怎么了?”卢有容走进门笑问道
卢祖母站在廊下看着小孙女追逐着两只小狗
“还不是你们带来的两只小狗儿打起来了,六娘在劝架呢,这泼猴样,等她阿娘来了又是一阵训斥”卢祖母偷笑道
道观经常会留守一些被遗弃的动物,比如小猫小狗的,卢家姑母专门让人在后院单独劈开一个院落养它们,偶尔碰上善心的香客,就会让她们领养回去,看家护院也好。
六娘就是奔着这个才缠着她去的道观,回来的时候抱着一只黄狗幼崽怎么都不肯松手,姑母也就随了她,让她带回家好好养,不可随便遗弃了,不然可就没下次了。
六娘当然高兴,还撺掇着卢有容也领一只,这样两只狗儿可以作伴
没想到这没做成伴,倒是打起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