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8、第九十七章 ...
-
韦家的赏梅宴,几年前卢有容刚入京是裴宴宴带着她去的。
今日韦家宴会却是裴宴宴主持操办的,她已经是主人家了
那个时候赏梅宴,众人说起赵君和都带有奚落看笑话的意思,卢有容还记得周十一还用赵君和羞辱她。
可今日宴会上卢有容却因为赵君和的关系引为贵客,受到众人追捧奉承。
真应了那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王妃您在笑什么呢?”小百灵很好奇
卢有容敲了一下她的脑袋,随口回道:“没什么,我在想郡王也不知道到没到河东,这天气越来越冷了,可别耽搁在路上了。”
“小武不是也跟去了吗?您不用担心,郡王定会平安的。”
卢有容别有深意地看着小百灵,打趣道“你就这么相信小武呀!”
“呀!我不跟您说了,说完就掀开帘子去了车外头。”
小百灵红透着脸不好意思跑了,卢有容和秋雁都笑了
她和小武的事还打量着别人不知道呢
小百灵跑了,卢有容转头问秋雁,“人家有小武,你看上谁了?难不成是怀兴?”
“王妃真是……”秋雁没想到她会说道自己身上,一颗心羞的很,
“我才不嫁人。”她嘟囔道
想到王妃用怀兴打趣自己,以后可怎么好见他,又羞又臊的。
秋雁也想跑到外面和小百灵作伴,可是想着卢有容身边也不能不留人,只能远远地窝在一旁装着没事人。
脸上的热气好像要把她的脸蒸熟了,可秋雁硬是不敢抬头
马车已经进了府门,小百灵掀了帘子扶卢有容下车
马车中有暖炉,外面可冷的很,才一小会儿小百灵的脸就冻的青白
“冷不冷?让你跑外面挨冻去。”卢有容关心问道
“等下先去洗个热水澡,喝点驱寒的汤,我这边有秋雁呢。”
小百灵缩了缩肩膀点头,她不是怕王妃和秋雁再逮着自己臊嘛,可真是自找了苦头
“谢王妃恩,王妃刚门房来报,说是韦家蒋大娘子来了一会儿了。”
蒋氏?
卢有容顿了一会儿,刚出孝韦大娘子就改了嫁,卢有容不好去参加婚仪也是派人去送了贺礼的,这代表着赵家对她改嫁并无微词,也算是全了两家的脸面。
这几个月过去了也没听说有什么事?难不成是四郎和五娘出什么事了
韦大娘子嫁的这位京兆府少尹,家中上有寡母,膝下还有三儿一女,当初他就是因为丧妻后家中无人主事才刚过丧期就续娶了韦氏。
难不成四郎和五娘和他儿女处不好?
卢有容想到这里加快了步子
“蒋舅母,可是出了什么事?”卢有容还不等她行礼就扶起她,急急询问道
蒋氏看她是刚从外面回来的样子,便知道她误会了,脸上有点讪讪道:“郡王妃放心,四郎五娘都没事,是我失礼了,也没有提起给您送个拜帖,实是有一桩事我想和您商量商量。”
她看了看卢有容,顿了一下笑着说道:“也不是什么急事,我看郡王妃也是刚回来。”
卢有容看她那样子好像是有什么为难的事,便说道:“那我先回去换件衣衫,就劳烦舅母在等我一会儿。”
她又交代仆从给蒋氏再上些热饮,把炭火烧旺点,吩咐厨房做些吃食点心过来。
蒋氏对此受宠若惊,两家已断了姻亲,她本以为自己多少会受些冷待,没想到还是和以往一样的热络,卢有容竟依旧以舅母待她。
这让蒋氏很是感动,心中也有点懊悔当初
谁能想到赵君和爬的这么快呢
圣人还这么宠爱他,连郡王也舍得封
再一想到如今小姑子改嫁的吴家,蒋氏又苦恼起等下该如何开口才不得罪人。
她倒是希望卢有容更衣慢一点,让她多一点时间想想怎么措辞
屋里的卢有容也在思索着她来有什么事?
卢有容换了一身见客的衣服正要出门,小百灵捧着一碗热奶酪走了过来
“王妃,你也喝点去去寒,今日的天太冷了。”说完还跺了跺脚
特别是脚趾头冻的生疼,看样子又要下大雪了,小百灵哈了一口气搓了搓手,放在炭火上取暖
卢有容喝了几口把碗递给了她
“不是让你去歇息吗?怎么又来了?”
小百灵等手暖一点了,才帮卢有容把多余的钗环拿了下来
“王妃身边那能离了我呢。”她腆着脸说道
秋雁被她的厚脸皮惊到了,“让我看看这脸皮有多厚?“
秋雁的手指头冰冷,激的小百灵缩起了脖子讨饶
最后还是卢有容提醒她们快点,还有客等着你,这两人才没闹了
“我看蒋大娘子八成是心里后悔着呢?”小百灵叭叭说道
卢有容偏了下头,“后悔什么?”
“后悔让韦大娘子改嫁呗,不然她可以在我们郡王府摆舅母的款了。”
卢有容被她逗笑了,“别胡说,她现在也是四郎五娘的舅母,还是郡王府的贵客。”
临出门前,卢有容用手指了指她,“不许在胡说,不然我让秋雁打你的嘴。”
小百灵看秋雁蠢蠢欲动的样子,立马捂嘴
“我也有些日子没见舅母了,家中可都好。“卢有容和蒋氏寒暄了几句
看她提到四郎五娘时有点吞吐,卢有容让秋雁领走了其他下人
“舅母有话直说便是,都是一家子亲戚。”
蒋氏踌躇了半刻,咬了咬牙说道:“其实我今日来是为了四郎五娘的事情。”
她抬眼小心地看了一下卢有容,又继续说道:“也都怪我,之前没有把吴家的事情打听明白。”
卢有容知道她说的吴家是韦大娘子新嫁的婆家
卢有容急切问道:“四郎五娘在吴家出事了?”
蒋氏脸色尴尬,带着勉强的笑说道:“他们还没去吴家呢?这些日子一直在我家里住着,眼看就正旦了,我想着要不请郡王妃去说和说和,这事总要有个说法吧,我也不是容不下外甥的人,家中也不缺他们住的地方,只是……”
“蒋舅母您这话我有点听不明白,要我说和什么?”卢有容有点糊涂了
四郎和五娘是韦大娘子要带走的,当初也是说好了的,难不成如今新嫁的吴家不同意她带着孩子?
卢有容疑惑地看着蒋氏
“本来是说好的回门跟过去的,可到了现在都还没个说法,孩子们也想阿娘,我看的心疼。”
原来回门那天,吴家说是找人算了,等满月了来接孩子,这样以后的日子顺遂,蒋氏想着也不急这么几天的,就同意了。
可满月后吴家迟迟没来接四郎五娘,蒋氏派人去问,这才得知吴家的几个孩子闹了起来,怕新阿娘有了自己的孩子薄待他们,不同意呢
韦氏刚进婆家,也不好闹的太过,只好说再等等,等说通了孩子们就好了
可这一等就是四五个月了
“大娘子怎么说?吴少尹没什么章程吗?”卢有容问道
蒋氏面有无奈,“大娘子刚嫁过去,家中也做不了主,吴少尹倒是同意接孩子过去,只是……”
她看卢有容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索性破罐子破摔了,也不遮遮掩掩了
“我看那吴家的事情吴少尹也做不了主,吴家祖母话里话外说不太想接孩子过去。”
“说什么家境清寒,人口嚼用多,在吴家恐怕会委屈孩子,倒是不如养在舅舅家……”
卢有容听的一股火气,她寒着脸一掌“砰”拍在案桌上。
惊的蒋氏剩下的话也不敢再说了,这还是蒋氏第一次见卢有容发火
“怎么?我赵家的孩子需要吴家花钱养?他们所有的嚼用花费我可是都让大娘子带过去的?需要他吴家花钱替我们养孩子了?不过是想着孩子小离不开阿娘,全一片母子情罢了。”
要不然大娘子的嫁妆会如此丰厚,那里面还有四郎五娘的产业银钱呢
吴家又不是才知道两个孩子会跟过去,如今成婚了倒是耍这种滑头
敢情蒋氏今天也是来甩包袱的,四郎五娘的钱韦氏全都陪嫁过去了,孩子一直养在韦家吃白食怕是她也不乐意了。
说什么请卢有容说和说和,不过是来试探罢了。
卢有容的脸寒的能滴出水来,她起身连声叫人套车
“不麻烦你们了,我赵家的孩子还用不着你们推来推去的,我现在就去接他们。”
“蒋大娘子,请吧!”
一张俏脸全是怒气,卢有容想到上次俩孩子提到韦家的话语
那个时候他们就说不自在,可想而知这段日子过的有多悲惨,都怪她,以为孩子跟在母亲身边,就少了几分关注,是他们做兄嫂的让四郎五娘受了委屈了。
蒋氏起身讪讪解释道:“郡王妃我不是那个意思,我们家虽不是家大业大,可养两个孩子也不是养不起,只是想着孩子们离不开阿娘,想找您拿个主意……”
卢有容却不想听她的解释,打断她道:“蒋大娘子,您也不用再说这些客套话解释了,我接回我赵家的骨肉也是应当应分的。他们还姓赵。”
蒋氏没想到卢有容不按常理把事情压下,听到后发怒要立时接人回来,虽然达到了她的目的,可怕是也得罪了卢有容夫妇了,她面有悻悻
赵君和如今可不是他们能得罪的起的人了,早知道她就再缓缓,找个合适的机会再上门了
蒋氏心中诅骂着吴家,奔着韦氏丰厚的嫁妆娶的人,却不想要孩子,有这么好的事儿吗,她也是气不过,才想着把事情捅破到卢有容面前
去韦家的路上,蒋氏一路都在卢有容身边说着好话,可好像都没有什么用,卢有容并没有松动
就连下人也都黑着脸气冲冲赶路,行人见了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私下里嘀咕呢
四郎五娘听说阿嫂来了,忙跑了出来抱住卢有容。
听到卢有容吩咐他们身边的人收拾东西,四郎脸上有过喜意,可听到卢有容说把所有东西都打包,他心中又有了狐疑
这几个月来,四郎经过很多人情冷落,也明白了自己的处境,知道自己已经被阿娘抛弃了。
阿嫂是来接他们回家的吗?他心中升起了期待
“阿嫂,你是接我们回家的吗?”五娘问了出来
卢有容摸了摸四郎的头,又抱起五娘
“是啊,快正旦了,阿嫂接你们归家,你们想回去吗?”
两人点头,五娘扬起小脸,又问道:“那我们还回来吗?”
四郎和五娘都眼巴巴地望着卢有容,好像她的回答至关重要
“不回来了,以后都和兄长阿嫂住在一起好不好?”
蒋氏在旁边说道:“五娘和四郎想回来,舅母去接你们来住一段时间好不好。”
两个孩子脸上闪过喜悦的光芒,四郎双眼放光,紧紧拽住了卢有容的手
五娘笑着摇头对蒋氏说道:“舅母我不会再来吃白食了,我要回自己家了。”
蒋氏听了这话脸色一僵,磕巴还要解释什么
卢有容却心中酸涩的厉害,她这么小知道什么是吃白食的,还不是听韦家的人说的
卢有容转过头不看蒋氏,只是紧紧抱住五娘
“还没收拾好?不重要的别收拾了,回去重新置办就是,天色不早了,我们早点回去,你去催催。”她对秋雁说道
四郎也说道:“我也去帮忙,阿嫂等我一会儿。”就急匆匆地往自己院子中跑去
回到卢家天色已经擦黑了,卢有容和四郎五娘用了膳,又再三保证不会再送他们去舅家
他们这才安心地睡着了,卢有容安排了稳重的人守在身边,回到房中,卢有容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写信告诉了赵君和。
以前他们只考虑到孩子离不开阿娘,却也忘了问问他们,是不是乐意寄人篱下,就算吴家来接,她也是不会放孩子们去的,如今她已经不放心韦大娘子了。
她有了新的家,有了新的孩子,她的心不在只装得下四郎五娘了,不然也不至于让孩子们在韦家等了四五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