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七零愚孝男(11) ...

  •   时光飞逝,白驹过隙,一晃两年多过去了。

      “文川,你好好的金饭碗不要,怎么想着出去摆摊做小贩啊?”

      如今已经停薪留职的文川,开启了摆摊挣钱的事业起步阶段。

      晚上九点,摆摊完毕准时回家的他,在家属院遇到老同事,拉着他聊起了摆摊的事。

      “试试呗,我停薪留职,如果摆摊不挣钱,等到时候回厂上班呗。”

      几个月前假模假式的去了一趟花都进货,如今的货全来自于时空城里面。

      就说是那边的老板发货过来的。

      几个月的时间,他挣了不少的钱。

      打算做上两年,有了原始资金,自己开厂开公司。

      “你啊,这几年变化挺大啊?”

      老陈好奇的打量着文川。

      “都差点死了,自然有变化,鬼门关走了一遭白走的啊?”

      两人瞎聊了会儿。

      这两年,文川的生活宁静祥和,没有文父文母的折腾,家里的夫妻关系,父子女关系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其乐融融。

      回到家里,孩子们还没有睡觉,等着他,每晚都是如此,孩子们等他回来后看着他吃完饭才睡觉。

      “爸爸,今晚三叔四叔来过,说爷爷奶奶今天下班后去他们家里了,还说闹了一场。”

      文磊说了晚饭时候三叔四叔来家里说的事。

      给他留了三个菜,还有一个汤,文川吃的很满足,有鱼有肉,有蔬菜。

      汤也是熬了几个小时的鸡汤,味道美味的很,这两年他没事就教孟玉芳做菜,如今孟玉芳也做的一手美味的饭菜。

      孟玉芳也补了几句,“我听老三老四说,爸妈只怕是要找老三老四要养老费,之前也不知道两人回城了,这知道了,未来还不知道怎么闹?”

      “行,我明天去问问老三老四。”

      文川给弟弟弟媳妇安排了电机厂的工作,这辈子都不怕他们下岗,未来的日子要靠他们自己,自己也管不了太多,但该提醒的还是会提醒。

      “嗯,他们两家的日子刚过上好日子,别让爸妈给搅和了。”

      如今的孟玉芳对当下的生活很满意,丈夫醒悟,儿女听话孝顺,家里的经济大权也握在她手里。

      不过做生意的钱,不在她手上。

      日子好过了,烦心事少了,心情自然就好了。

      翌日,文川出摊前,特意去了一趟厂里,找到了老三老四,“爸妈怎么知道你们回城的?这两年多不是一直瞒的很好?”

      老三也困惑,“也许是熟人吧,但不知道是谁,昨天他们来,让我们一个月给他们一人十五块的养老费,两个人一个月就是三十块,可真是敢想啊?”

      老四则是气的脸色都不好了,“大哥,我估计是老五给出馊主意,一个月就想从我们这里刮走六十块,真是亲生的爹妈。”

      说到后面几个字,老四文江说的咬牙切齿。

      如今谁不羡慕他与三哥,好运进了电机厂。一起下乡的知青们,还有人没有回城,也有早早回城的,联系上了。

      如今谁不羡慕他。

      想起因为自己连载的家里的故事,让老五与那对偏心的父母安静了两年多,如今又要闹起来。

      文川也是心累。

      “你们两个去找街道办问问,如今给老人养老费最低标准是多少。问的时候,顺便说说父母要养老费的事,准备好养老费找个礼拜天他们那边送养老费,记得送的时候要大张旗鼓的送,带着妻儿一起去。

      顺带的买些礼品,你们回来后还没有回去过,这个事也要想好说辞,记得多向老街坊邻居们多说说你们前些年下乡时候的事,多说凄惨的。

      老三再说说刚回城时你媳妇怀孕的事,还有我给你们找工作,就说我花了不少钱,你们要给我还钱的事。还说说如今你们还欠我的钱的事.....”

      “大哥,我们明白了。明天就去街道办问问养老费的事。”

      “行,那我出摊去了。”

      文川是白天一直摆摊摆到晚上八点才收摊,稍稍一耽搁,等到家的时候就是九点。

      市里摆摊的地方,文川有证件,可以合法摆摊。

      他刚刚摆好摊,不少老顾客就涌上来了。

      “小文,小文,你这里的收录机价格也居高不下,也不知道降降价。”

      一开张就有人半开玩笑的抱怨。

      “老江,你不老实,做二手贩子挣不少吧?”

      抱怨的老江被戳穿也没有觉得不好意思,哈哈的乐,“还行,还行。”

      他最近过几天就来一趟文川的摊子上进货,每次都是十来台收录机。

      显然不是自己家里用。

      老江又进了十来台收录机,走之前忽然对文川说,“小文,那个万联大厦隔壁有两间相连的铺子是私人的,打算出手,一起出手的还有房主在附近的一套洋房。

      你要不要买下来,那地段真的不错,你家小孩以后在市里也有家。”

      老江知道文川是电机厂的职工,也住在电机厂。

      有机会买房,文川自然想把握。

      “那铺面与洋房,产权不会有问题吧?”

      摇头的老江说道,“产权没有问题,洋房已经腾出来了,那家人要出国,房子保存完好,之前居住的也不是普通人,是单位,如今早已腾退了出来。

      前后的院子也大,不算建筑面积,前院有一亩多,后院也有两亩多。洋房分主楼与副楼.....”

      这听的文川脑子疼,这得是多大的房子,不会是民国时期的什么什么大王的公馆吧?

      但想想,如果自己真的买了下来,还挺带感的。

      听着老江的介绍,文川也想去见识见识那曾经热闹繁华的公馆,“老江,你什么时候有空,带我去看看,价格能谈的下来就买,谈不下来那就算了。”

      “明天我有时间,你想去我们就约个时间。”

      “好,明天上午十点,在万联大厦前面见。”

      “好。”

      第二天,万联大厦外面,文川被老江拉着去隔壁的两间相连的店铺,真心不错,每一间都很大,很开阔,还有卫生间,真心不错。

      至于那公馆,文川跟着老江进来,就看到一位中年男人等待着,老江给双方介绍,房主:蒋少秋,一位落魄豪商公子。

      他打算卖了房带着一家人去港城,那边有不少亲戚,据说还混的很不错,他也想换个环境重拾家族昔日荣光。

      看完房子,文川只有一个想法:买,一定要买。

      这地段的老洋房,还这么大院子的,可谓是稀缺资源中的稀缺品。

      不买的话,他以后会后悔的。

      别看他才做生意,可生意极好,有时空城中买的批文,买的通关证明,在现实中就是真的。

      正大光明的做着电器,家电等生意。

      但家电都是做的小家电,至于大的,他还没有开始,主要是做收录机,但偶尔也带带大家电的货。

      但带的不多,每次出手只有一两台,三四台已经是极限。

      只是几个月来,赚的也是当下老百姓可望不可及的巨款。加上之前,每年出手的大量的活猪给厂里还有周围的厂子,那也是一笔巨款。

      至于钓鱼挣的钱,与之相比,就是一点点小钱。

      可就这么点小钱,已经能让家里过上当下富足的生活。

      文川与房主扯了两个多小时,达到各自预期的心理价格,一起去办了产证。

      临走前,文川对老江说,“老江,好处费我就不给你了,这下口袋里的钱被弄的差不多了,我留下下一批的货款,到时候,我送你一台洗衣机怎么样?”

      被突如其来的惊喜给砸中的老江高兴的直搓手,“真的?”

      “自然,我下批货,是直接从港城走货轮发到沪市,到时候我就在我今天买的店铺里卖,到时候你直接运走一台就是。”

      “那行,谢谢啊小文。”

      接下来的日子,文川顾不上两个弟弟与父母扯皮的事。他忙着装修店铺,都高高的围了起来。

      买了装修卡,一键召唤工匠按照他的要求装修。

      就一个月的时间,两间店铺大不一样了。买下来的公馆花园也是装修了三分之一。

      两间店铺内,文川带着妻儿,“看看,这是咱家的铺子,以后那些商品就不用去摆地摊了,直接在咱家铺子里卖,高端大气上档次.....”

      孟玉芳看着装修的比最好的饭店还要高档的店铺,忍不住的问,“又不是卖金子,怎么还装修的这么好,比那和平饭店都阔气?”

      “自然要装修的好一些,我们是卖的洗衣机,冰箱,彩电,各种家电还有摩托车,自然要上档次些。不然谁来咱们家店铺买东西啊。”

      这时候买那些东西还需要票,可也不是没有外来私人弄的进口电器,只是量少,供不应求,加上货源不稳定。

      主流还是买国营商店,百货商场里面的要票的那种。

      两间铺子,一间卖家电与摩托车,一间卖衣服护肤品,皮鞋等。

      又在万联大厦隔壁,来往的人多。

      客流量不成问题。

      至于老洋房,也带着妻儿去参观了,还在装修中。

      孟玉芳担忧了起来,丈夫是真赚了大钱。

      自己已经是黄脸婆,说不得有不要脸的女人要往上生扑。

      可怎么办哟?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