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0009 ...
-
李云熙扭伤腰部的事情并没有声张出去,正相反,不过七八日后,宫里突然传出消息,说皇帝陛下要去巡查河口。这件事情来的十分突然,前朝中有不少大臣反对,然而李云熙这一次却十分的坚持,故而只能成行。
相比于前朝,后宫之中也是十分沸腾的。
因为大家都想随驾。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这一次,李云熙没有带上任何一个女人。
他是四月中旬离开的,若是行程顺利,五月中旬便能回返。
皇帝前脚刚走,太后后脚就开始折腾起来。
她以整顿宫中风纪为名,让嫔妃们日日去寿康宫晨昏定省。
所以这段时间,常欢总是天不亮就起身,日子过的是相当辛苦。
当然,有人比她还要辛苦。
某一日,当着大伙的面,太后直接叫慧嫔在院子里跪了一上午,直到对方承受不住生生晕倒过去为止。最关键的是:人家连个名目都不需要立,真是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十分的可怕!
老实说,常欢现在已经开始盼着李云熙快点回京了。
这一日,同样也是如此。
大家三人一排的站在那里,每个人的双手都端着盏九分烫的热茶,是的,她们正在练习敬茶而且还是屈起膝盖半蹲的那种。常欢注意到,有个叫周诺的选侍,两只手背上因为烫伤已经肿红肿了一大片,然而即便是疼痛难忍,她也强忍着不曾发出丁点的声音。
就在气氛凝滞,每个人都竭力忍耐的时候,意料之外的救世主终于出现了。
来人不是别的,正是太后的亲儿媳——瑞王妃。
她一身红衣,不经通报便气势汹汹的闯了进来。
“太后,请你为元英做主。”瑞王妃红着眼睛说:“我要跟李云昱绝婚,这个瑞王妃爱谁当谁当吧!”
此话一出,刚刚还笑意盈盈的太后顿时收起了脸上所有的表情。
她先是冷冷地看着眼前的女孩,随后挥挥手开口道:“你们全都下去。”
“是!”巴不得飞离这里的众人,立刻迫不及待的离开了。而等到寿康宫的大殿只剩下她们婆媳两个时,太后立刻问道:“好孩子,可是受了什么委屈,快与哀家说说。”
狄元英便道:“瑞王心里根本就没有我。”
“你是他的妻子,他心里怎么会没有你呢?”太后说:“是你想多了。”
“不,我没想多。”狄元英的态度出乎意料的坚定,只听其说道:“有些事情只有枕边人都够察觉的出……李云昱心里肯定已经有人了而且到现在为止,他对那个人还依然念念不忘。”
“就算如此那又如何?”太后皱着眉头,对于狄元英的一个劲的痴缠显然开始感到了不耐烦:“男人嘛,青春年少时心里喜欢上了几个姑娘那是很正常的事情,你何必非要抓着这点不放?要知道,现在成为瑞王妃的女人,是你!”
“如果光是在心里怀念,儿臣当然不介意,但问题的关键是——”狄元英倏地赤红了一双眼睛只听其哭着说道:“瑞王待我及其冷淡,成婚这些日子,无论我如何讨好,他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如今大婚已逾月余而我两却尚未圆房……太后,儿臣想要问问,是不是我要守一辈子的活寡才行呢!”
果然,此话一落后,刚刚还浑不在意的太后瞬间变了脸色的颜色。
“你放心,哀家会给你个交代的。”太后眼神冰冷的如此说道。
狄元英离开后没多久,紧接着,瑞王就被传进宫中。
母子两个也不知在里头说了些什么,只知道,瑞王离开的时候,整个人如丧考妣,看起来也是一副非常痛苦的模样。然而,太后的招数终究是管用的,没过多久就有小道消息传出,说是瑞王和瑞王妃“重归于好”了。
瑞王还约着王妃,一起去皇家马场,看了场马球比赛呢!
*****
时间进入到了五月,上京城一连下了两场大暴雨。
天气不好,连带着人的心情也开始变得阴郁起来。
甘棠宫中,常欢正慢悠悠的抄写《女德》。不用问,问就又是太后搞出的鬼。全后宫的人都得抄,她巴不得把每个人都变成低眉顺眼的道德标兵! 因为下雨的关系,屋子的光线有些不足。春华见状就亲自拿了盏琉璃灯过来放在了常欢书写的案子旁,她说:“这雨下了整整一日,宫里的积水都快莫过脚面了。”
“谁说不是。”常欢叹了一口气:“咱们这都淹成这样就别说外面了,指不定是个什么凄惨局面呢。”
正所谓风调雨顺,这雨少是灾,雨多了更是灾。万一点背,哪段大江大河的再来个决口——
想着正在外面巡查河口的李云熙,常欢拿着笔的手微微一抖。
“早不去晚不去,偏偏赶上这个时候去。”
心烦意乱的丢下手里的最上等的羊毫,常欢的脸上露出了心烦意乱的表情。
春华见状便问道:“小主是思念陛下了?”
不!
常欢嘴硬:“是思念靠山。”
事实上,很多人都希望这种多雨的鬼天气能够快些过去,然而老天爷注定是要让大家失望了,雨势虽小了些,但却还是接连不断的下,太后现在已经开始组织大家去宝华殿为民祈福了。
如此这般,又过了三日。
这一天,一道惊雷般的消息快马加鞭的由宫外传来:皇帝李云熙遇到黄河决口,如今被困,已经命在旦夕?消息普一传来,前朝就不说了,整个后宫却是人心惶惶,大家彻底乱了起来。
“陛下不会真的出事吧!”梁音音红着眼睛与身边的冯好一样,都是一脸忧心忡忡的表情。
也对。
毕竟大家都是他的妃嫔,李云熙要是没了,她们也好不了。
依太后的秉性,搞不好还得来个集体殉葬。
“皇上吉人天相,自得神灵庇佑。”常欢对着二人低声说道:“我小时候找人算过,没有当寡妇的命。”
所以,李云熙应该是没事……的吧……
就在前朝后宫为皇帝陛下的生命安全而忧心忡忡、人仰马翻的时候,作为当事人,李云熙的状态却是出乎意料的镇定。他虽离开京城,但却留下了心腹人手足够稳定朝纲,保证国家机器的运转。而且,他身陷灾区,就等于是站在了防洪抗险的第一线,只要他不走,其他人就得拼了命的抢险赈灾。
“启禀皇上,为今之计,只有炸开河坝,将水引入下流,方才能够阻止黄河泛滥,不使灾情进一步扩大。”
“万万不可。”有人跳出口,急赤白脸的表示了反对,并列出来了种种炸开河坝之后会造成的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大帐之内,十几位朝中大臣争论不休。
“够了。”最终还是李云熙拍板道:“炸河坝。”
“皇上英明。”
“陛下三思啊!”
完全不去理会那些反对派。
李云熙看着眼前个子矮小,皮肤黝黑,双眼之中却布满坚忍的男人,他沉声说道:“高禹,你上的折子,朕看过了,你是治水方面的专家,朕相信你……”
此言一出,高禹的脸上顿时露出动容之色,士为知己者死,更何况对方还是当今天子。
“陛下洪恩,微臣必定拼死效命。”
“不,朕不要你死。”李云熙看着他:“朕要你活着回来。”
在“梦中”时,这场大水,死了十几万人,极大动摇了大炎的国本,而现在……他绝对不允许悲剧再次发生。
“去吧,朕等你的好消息。”
既已知晓先机,便能做好准备——
李云熙长身而起,他看着帐内诸臣,厉声说道:“朕已决意与两岸百姓同生共死,尔等身为臣子,更当身先士卒,绝不可有半点退缩之意。”
虽然觉得情形危重,皇帝不应该以身涉险,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一个关心百姓,并且能在危难时刻,身先士卒的皇帝是会叫人心生敬服的。
所以此时此刻,众人都觉得心气一提,这事:有搞头!!!
成功鼓舞了士气,李云熙微觉满意而后话题一转,迅速说起了灾粮问题,于是很快地,大帐之内便再次响起了讨论之声。
这次的水灾不会在死那么多人了。
李云熙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上天既然给了他一个重现再来的机会,那他也绝对不会浪费。
从前的悲剧必不能再次上演,他一定要改变命运。
皇宫————
“阿嚏!”常欢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一旁的春华见状忙不迭地又往她身上披了件锦缎的枣色披风。
“外面还下着雨呢,主子非要这个时候出门吗?”
“没办法,慧嫔娘娘正主张后宫捐款捐物,这个时候务必是要过去一趟的。”
正说着的常欢看了眼外面的天色,阴沉沉的,果然糟糕极了。
慧嫔居住的宫殿叫长华宫,隶属十二正宫之一,并且人家是正经八百的主位。
常欢坐着轿子抵达的时候,这里已经来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