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 9 章 ...
-
造火箭是个庞大的工程,这点写下《工程控制论》的钱祖师爷可以作证,便是他老人家那样的天纵奇才,也没法单人撸出火箭。
伍月算是把造火箭需要设计的各方面知识都摸得比较透、知识扎实得堪比合金钢板的人了,在吃到球棍一号的教训后,她也只能老老实实双归零,坐下来重新画新图纸。
火箭是个烧资源的玩意,危险性也高,造的时候要多谨慎就多谨慎,星际时代有更高级的材料、机械结构供她参考和使用,但这样一来,需要学的东西就更多了。
“不能让火箭带一个疑点上天,Z国航天人精神不能丢!”小姑娘喃喃,脚步越来越快,拿出了比当年发SCI更甚的拼劲,投入到新的学习中。
越是学习,要改的点就越多,伍月却丝毫不觉得颓唐,反而越来越兴奋。
在她所在的年代,很多领域的发展都停滞了,不是材料卡脖子就是理论卡脖子,想要往天空的方向爬?可以,自己造天|梯,自己爬完还要牵着后来人爬。
而在星际时代,伍月就像重新回到了小学时代,看什么都新奇,什么都值得学习,可以攀爬的山又高了,需要自己造梯子的日子又被推迟许多年。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有一天她开始在这个世界制造属于自己的天|梯,那座天|梯的高度一定会超出她自己的想象!
边灿在设计整个地下基地新发电系统的时候,就经常看到伍月过来拿他的电脑,打开他存下的大学电子教科书,一边看一边调自己的图纸。
有时图纸也不改了,就坐那学习一整天,吃饭闹钟响起才舍得走。
小姑娘有一头厚实柔软的头发,每天基地里都有人主动提出帮她扎头发,发型从丸子头、麻花辫换到蝎尾辫,能换上一个月不重样,有时顶着极具异域风情的满头小辫子到处遛跶时,那小辫子一甩一甩的,可爱得很,这会儿却好像每根发丝都写着忙碌。
“这么个小孩却是我们之中唯一会造火箭的。”边灿摇摇头,也不指望258星真能出现送所有人前往太空的火箭,那玩意太古早了,推力和安全性和直接靠反应堆电推上天的飞船没法比。
让伍月折腾,也只是给精力充沛又过于聪明的幼崽多点事做罢了,省得她步其他《特殊儿童管理条例》的前辈们的后程,今天拆这个明天炸那个。
丹尼尔给伍月派了一支四人技工小队,都是操纵机床、多地形机甲车的熟练工,做事风格一水的细致利落,是可靠的老工人,而且他们和丹尼尔一样,都是犬类兽系基因。
这四位大狗狗分别是边境牧羊犬墨衣、古牧犬迪克、牧牛犬索夫、德牧霜花,四狗牧一个娃,加上做保镖的海西,就算伍月哪天要再带火箭去地面发射,这幼崽也丢不了,闻一闻就找回来了。
在边灿好心给伍月做了试车台、振动台,丹尼尔搞油田的百忙之中还帮幼崽监工风洞建设时,伍月的学习进度一日千里。
她先是用三个月时间通过了公民义务教育综合考试里的所有理科题且拿了满分,又在边灿和斯诺那里开始疯狂补课。
边牧墨衣偷偷和迪克念过:“擅自越过大学,对幼崽教导超出义务阶段的知识,不太好吧?”
迪克大大咧咧:“怕什么?也就是我们平民百姓要顾忌那么多,你看联邦第一师范、第二师范、第一高等重工学院、第一高等军事学院那些人,哪个不是大一入学前就把四年课在家里上完了?没人追究的,同理,258星也没人来追究我们伍老师。”
墨衣:“老、老师?”
迪克的表情认真起来,在墨衣以为他要倾诉伍老师身上令人敬佩的道德品质时,迪克说:“伍老师已经把我在《布塔降落伞》里的纪录刷新到我一生难以企及的高度了。”
墨衣:……
多年的科技差距没那么容易填平,伍月依然造不出电子教科书中记载的、可以在爱因斯坦罗森桥中穿梭的飞船。
但在基地所有能源系统改建完成的时候,她已经能对手头的所有器械材料进行熟练而有效的使用。
在这段时间里,伍月又将她的火箭图纸修修改改,终于定了稿,正式进入生产组装阶段,直到这时,她身边的四只狗狗才都忙碌起来。
边灿也好奇伍月酝酿了一年半,能憋出什么大招来,特意去试车厂房逛了逛,火箭已经完成组装,下方是三级助推器,上边的核心部件被整流罩包了起来。
“里面是什么啊?”边灿想近前去看看,被拉布拉多扯住往后拖:“快要灌注燃料了,别去。”
边灿:“哦,她又打算用液体推进剂了?我和斯诺都提醒过她,用固体推进剂更好,那玩意可以储存,液体推进剂要临时去灌,万一火箭发射不成功,还得想法子弄出来,动作慢了,那腐蚀性液体还是有可能损害火箭,不划算。”
霜花回道:“伍老师说球棍一号就是液推,她对这个熟,改起来更顺手,失误率低,之前她为助推器打验证弹的时候,全用的液推。”
边灿:“你叫她老师?”
霜花很诚实地回道:“伍老师善解人意,她告诉我,如果我在老家的男友移情别恋的话,等我们离开这里,她可以帮我造火箭|炮。”
有了智能机床,伍月现在是啥玩意都敢造。
闻言,边灿憨厚的猪鼻子脸也露出不敢置信:“火箭什么?”
霜花继续感叹:“我知道离开的希望渺茫,但她真的是那种很可爱的闺蜜。”
另一边,丹尼尔也亲自开着机甲车,带一群人帮伍月在地面建设遥测站,按幼崽的说法,她这一次很有希望把球杆二号捅上天,到时候要地面观测数据的。
牧牛犬索夫叹气:“能行吗?一个幼崽的玩具还真能突破大气层不成?”
丹尼尔说:“斯诺说伍月的基础知识很扎实,学习能力很强,执行力更强。”
索夫:“可是她在给助推器做质检的时候一边喝可乐一边焊接!这么糙也能造精密机械吗?”
丹尼尔:“你说她对助推器做了什么?”
对话的这两人当然不知道,在人类的航天史上,苏联人才是真正糙,毛子嘛,一边吨吨伏特加一边拿锤子火箭凸起的地方来一锤,平了,行,小问题排除顺利,可以上天了。
相比之下,除了喝了点快乐水,伍月还是很谨慎的,她甚至一口气给火箭装了18个发动机增加推力。
也许有人会说,像火箭这么高精的东西,你哐当一下安18个发动机上去就不怕出故障吗?
在这里伍月可以很自信的说,不怕,即使早年苏联人干过为了推力疯狂给火箭加发动机,然后花式炸机的事,但此一时彼一时,她有星脑啊,这样算力巨大还体型小的工具在初期给予了伍月巨大的帮助。
在电脑技术只有0.1级的六七十年代,人类照样往天上打火箭,还往月球送了个人,现在星脑在手,伍月将毕生程序功力都用来写这堆火箭控制程序。。
她还事先把火箭各个零件放试车台上试运行了至少200个小时,又放振动台上测试抗震性,风洞实验也没少做,又用星脑模拟火箭发射流程上千次。
她从仓库里找出好几个老旧星脑,装了三个在火箭上,其中任意一个星脑出故障,另外两个都会立刻接手程序,相当于上了三道保险,发动机也是如此,15台发动机的推力理论上就够把火箭送到太空,可伍月安了18台,就是为了防故障。
这就叫算力冗余和推力冗余,应付突发状况用的。
“根据星脑数据留存,要脱离258星的的引力,只需要火箭速度达到7.5公里一秒。”
若是在地球,不飞到7.9公里一秒(第一宇宙速度)是没法脱离地球成为绕地球卫星的,所以伍月的工作实际要比老家的航天前辈们简单些,258星没地球老妈那么大的引力。
在伍月忙活的时候,斯诺也过来了,依托于全普林斯公司最好的家世,她的知识广度还不错:“258星的卡门线也低一些,按你这个设计,火箭冲过卡门线绝对没问题。”
卡门线在远古的地球时代,指的是100公里高度,那儿也是国外航天领域公认的地球大气-太空的分界线,到了后来,卡门线专门用来指各星球的大气太空分界线,飞行器过了这条线便是进入太空。
伍月:“准备这么久,再连个卡门线都上不去,我还不如吃炸鸡撑死。”
她又拧开一瓶快乐水,吨吨吨吨吨,一抹嘴。
“好多地方都是我一点点焊上去的,这次我非得成功不可!”
伍月的第一目标就是能把火箭送出大气层,要达成这个目标,3个发动机就够了,额外加上的那些火箭则是为了提升金地轨道运载能力,若一切顺利,她可以在天上留点东西。
终于,球棍二号上天的日子来了。
星历533年2月,才又一次过完10岁生日的伍月亲自站在广播台前,拿着对讲机:“注意,火箭即将进入发射阶段,各部门准备。”
全地下基地的人都在这一天被火箭发射的事吸引到地面来了,除去被伍月要走去干活的两百人,其他人都挤在事先准备好的观看区,手里捧着食堂大婶免费供应的爆米花和可乐。
听到广播里传出的小女孩声音,一位豚鼠矿工挠头:“能行吗?”
他的同伴回道:“说不定能呢?你看那火箭造的像模像样的。”
豚鼠矿工:“可她之前为了验证助推器的功率,发了那么多测试弹,可不是每一发都稳的。”
第一次助推器测试弹在发射台上就炸了,第二次则是压力泵出故障,飞一半栽地上,基地不得不出动好多人操控穿梭机帮她找,第三次才成功了。
豚鼠矿工就是贡献穿梭机的好心人之一,他对人类幼崽屡败屡战的折腾精神印象深刻。
同伴却手一指,在遥远的地平线上,迎着258星苍凉冷淡的日光,一高大的银灰色塔架矗立于天地之间,无限苍茫。
风沙和辐射都被人造磁场按时阻隔在外,仅有纯白的箭体对准苍穹,稀薄的大气层隐隐可见宇外群星,二十米的火箭与宇宙比起来自然渺小得很,却承载着那么多希望。
“朋友,在我们安于现状,打算在此了却残生的时候,只有这个幼崽还有心气回到星空里,反正我们也没别的事做,帮帮她也没什么,我也是希望她成功的。”
发射基地也是新建的,距离地下基地所在的矿坑有260公里,位于A2区,靠近258星的赤道,理论上来说,越是靠近赤道的发射点,火箭要冲入太空便越轻松,这就是地球上的文昌能建火箭发射基地的原因之一。
她一直关注着星脑中的天体运行时间和气候状况,最后一次心算,伍月深吸一口气:“倒计时开始。”
涂绒坐在麦克风前,帮她念:“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两、幺,点火!”
一声巨大的轰鸣响起,火箭助推器下方开始喷出尾焰,让发射台底部水池迅速被蒸发,蒸腾起巨大的白雾。
庞大的火箭笔直朝天,似缓实快的升起,迅速越过塔架的高度,朝蓝天奔去,尾部的火焰像是数条凤凰尾翼张开翅膀,托着火箭上天。
接下来球棍二号会以7.5公里一秒的速度摆脱258星的引力,进入太空。
观看台上也出现一个巨大的投影,那是火箭上的摄像头拍摄的箭体脱离地面、直奔太空的过程。
258星目前所有的雷达基站都在兢兢业业运转着,工作台前,几位被拉来帮忙的大人们举着星脑,随时向伍月汇报雷达扫描结果。
“A3区雷达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
“A4区雷达跟踪成长,遥测信号正常。”
“A5区雷达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
“A6区雷达跟踪正常,一级助推器的燃料耗空,助推器开始分离,分离成功,二级助推器点火,点火成功。”
到了A9区,二级助推器的燃料也无了,伍月紧盯着光脑,看火箭自从开始二级脱离,涂满了防高温涂层的整流罩解体,露出火箭的核心部位,三级助推器也成功点火。
然后他们就失去了对火箭的跟踪信号……没办法啊,雷达基站和信号站没建到那么远,但是很快,当卫星绕258星一周,重新回到北半球这块信号覆盖成功的区域时,在观看区的大投影屏上,出现了一片如同镶满碎钻的黑鹅绒布一般的宇宙。
“她、她成功了。”豚鼠矿工喃喃,睁大了小小的眼睛。
同伴已经兴奋的将爆米花往后一抛:“她成功了!”
“哦呼!幼崽把火箭送上了太空!她真是个天才!”
“嗷呜嗷呜!”
观看区沸腾了起来,有些爆米花混着可乐洒落一地,有人激动的一把抱住同事:“天呐,她做到了!”
“她把球棍二号捅上了天!”
“奇迹!我居然又重新看到太空了!”
在此时刻,伍月进行了最后一次操作,即展开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如同飞鸟展开羽翼。
装在整流罩的是一个重量200公斤的卫星,里面有摄像机和一个音乐存储器,存了全套的布塔幼儿阶段教学课程的背景乐,有电以后就能开始放音乐了。
斯诺说道:“太阳能电池板展开顺利,但这里离恒星太远了,你这颗叫冰球一号的卫星顶多工作5年就要掉下来。”
伍月:“能用5年就不错了,咱们不是还给球棍二号做了个备用的嘛?准备一下,半个月后我要把它打上天,冰球一号现在只能在飞过北半球时将信号传下来,太不方便了,我们加个同步通信卫星上去。”
说完这句话,伍月发现没人回应她,四周鸦雀无声,她回头,发现所有人都看着她。
骨子里还挺大胆的冰球执行者女王难得被这氛围搞得有点慌,她扯了扯自己的麻花辫:“怎么了嘛?”
丹尼尔走到她面前,蹲下,微笑道:“遵命,我尊敬的火箭工程师。”
斑点狗眼中含着敬佩:“从现在开始,你是这颗星球上最大的梦想家。”
之前丹尼尔以为,在绝境中仰望星空已是心性坚韧,但现在他发现,还有的人在绝境之中奔向星空,那含着不甘对命运发起挑战的姿态多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