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 14 章 ...
-
二驴子到了文先生家。
祖孙二人正在背书呢,见二驴子进来,文先生示意他先坐一会,待
二驴子将点心放到桌上,而后乖巧地坐到一旁,听文二背书。
两人年纪差不多,文家又家境好些,文二自打懂事起便跟着祖父学习,如今已经学完了四书五经。
进度比起姜路慢一些,但比二驴子要快上不少。
不过,二驴子自个儿读的书倒是不少,文二背的东西他也能对得上号。
待文二背完了,文先生才笑道:“怎么样?”
二驴子忙起身从怀里把算学书拿出来,“学生已经看完了,基本上都能理解,只不过用起算盘来不太行。”
口算没问题,用算盘他就感觉大脑和手不协调了。
文先生道:“没事,刚开始都这样,二娃子去拿算盘来,我教你们。”
文二忙去书架上把算盘拿了下来。
文先生又耐心地教了他一遍口诀,怕他不会,还特意挑了几道题,边打边教,如此反复了两回,二驴子总算是能慢慢凑合了。
文先生见他打得似模似样,笑道:“你前头不会,那是没人教你,现在我这么一说你立马就上手了,可见自己并没什么问题。”
“有些东西,自己体会是体会不出来的,还得看别人怎么做。”
二驴子笑道:“先生说的对,闭门造车肯定要不得的。”
有些事情脑子里演练再多次,都不如亲手试一下。
文先生又让他算了一页账,见他掌握的都不错,告诉他回头好好练练,指不定将来还能在侯府混个账房先生。
侯府的账房先生据说年薪五十两的。
二驴子用力点点头,“谢谢先生,我会努力的。”
“下次回来,你得再检查我的功课。”
文先生就喜欢这样努力又认真的孩子,关键这孩子嘴巴虽然能叭叭,但实际行动也没落下来。
知道二驴子下午还要走。
文先生也没多留他,又给他找了本书让他带上,到了侯府里有时间就看看。
依旧与算学有关的。
不过次是关于如何记账,查账,第一次是纯粹的算术题,那么这一次就完全的专业知识了。
二驴子感动的差点落泪。
别看庄子上的人不多,大家也没什么钱,大部分都没读过什么书。
但邻里之间的关系都特别好,哪家有什么事,大家都会去帮忙。
文先生教他们这些庄子上的孩子读书,那是分文不取的。
二驴子回到家,杨叔和小伍已经装菜回来了,
杨小燕和许青也把饭准备好了。
小伍见他回来,一撸袖子开心道:“你可算是回来了,再不回来,我这口水就收不住了。”
二驴子笑道:“你饿了可以先吃呗。”
今日许青炒了腊肉青菜,还炖了一只鸡。
鸡是自家养的,本来想留着吃蛋的,可二驴子一个月不回来一次,许青就想着每回回来都给他做顿好的。
为此,还特意与杨叔趁着赶集的时候,买了十来只小鸡崽养着。
小伍听完羡慕得不得了。
临走时,许青给他带了不少菜团子和韭菜盒子。
是杨小燕从地里挖的野菜,还有就是自家地里种的。
到了三月底四月初,地里的菜长得更好了,今日不止炒了韭菜鸡蛋,还做了韭菜盒子,吃得小伍再次且皮滚圆。
小伍拍着肚皮,感慨不已,“这段时间总在你们家吃饭,我都比以前胖了不少。”
二驴子确实感觉他脸圆了。
“这段时间都是你来拉菜?”
小伍笑道:“我爹说了我已经长大了,是时候独当一面了。”
二驴子见他贼兮兮的样子,忍不住道:“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小伍难得正经,“别胡说,我和小燕只是好朋友,我欣赏她做的饭,她需要我帮她带点东西,平时在家绣个花去街上还能换点钱。”
二驴子叹息,是他太想当然了。
伍家就是再不行,那也是府里得脸的家生子。
杨家连尊重父母都没,确实门不当户不对,所以,这事在没正式确定之前,他是一个字都不会再提了。
倒是小伍道:“听说你升职了。”
二驴子笑道:“算是吧,今日我请你馄饨。”
“好呀!”
他升职虽然一个月了,但吴管事那边非说他才进府什么的,总之压着不给加薪,这个月的月例依旧只有三百文。
而且这个月也没得赏赐,回家就只带了这么一丁点。
临走时,许青说什么都要给他带五十文。
好在许青给他带了,不然一会请小伍吃饭都没钱。
也拖了小伍在他们家吃饭的福,每顿饭会给许青十文钱,一个月也就是一百文。
再加许青平日养鸡、养鸭,再干点杂活,母子两人一年到头应该能存个五六两银子,再加上年底庄子上分的,他感觉差不多了。
小伍这次在路上没睡。
两人边走边聊,进城的时候太阳才刚刚下山。
二驴子领着小伍在姜路带他吃的地方点了两碗馄饨。
小伍道:“他们家我也吃过几次。”
相比起馄饨他更喜欢去吃面,主要是能吃饱。
二驴子道:“是我们公子带我来的,我觉得蛮好吃,尤其是汤特别香浓,看得出来做是特别用心。”
这汤肯定是前一晚就炖上的大骨汤。
小摊上还有猪杂、羊杂,一大碗才五文钱,是传说中的穷人乐。
两次吃饱喝足,回到府里,小伍送菜去厨房,二驴子继续回小院。
刘欢喜和书田在外头跑了一整天,这会儿累得躺在椅子上起不来,见他回来,两人立马来了精神:“带了什么好吃的?”
二驴子笑道:“我娘做的菜团子和韭菜盒子,我这就给你们热。”
刘欢喜道:“我跟你一道去。”
二驴子应了一声好,提着东西直接去了小厨房。
见书房的灯没亮,二驴子奇怪道:“公子呢?”
“去侯爷那边吧,今日杨姑娘来了,要是不出意外的话,两人这事怕是要落下帷幕了。”
二驴子见过杨姑娘两次。
属于小家碧玉的那种,但是性子很好,说话温声细语的,是二驴子印象中的淑女。
家世比起侯府差不少,不过却是嫡出。
关于嫡庶这种话题,二驴子在庄子上的时候很少触及,到了府里才感觉差距挺大,就像非婚生子合法后,网上清一水的喊话,自家儿子、女儿将来不嫁庶出,不娶小三的女儿云云。
不过这年头,与他上辈子那时候还不太一样。
二驴子胡思乱想之际,菜盒子已经热好了。
刘欢喜忙喊书田来吃。
大家把外形最漂亮的留下来等姜路回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