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 16 章 ...
-
二驴子一向比较相信自己看生死的眼神。
虽说没特意记在心里,还是竖起耳朵,有消息就听一下。
果然,在第七天的时候,有人把北虞王府给告了。
御史的折子跟雪花似的,一长串又一长串的往上送。
京都一时间议论纷纷。
晚上吃饭时,刘欢喜照常向姜路报备这一日的新闻。
“听说咱们看中的那家铺子,原先的掌柜一家没了,就在咱们去的第二天,马家人又去了,然后起了冲突……”
有人推了老婆婆一下,这把儿子和丈夫都给急眼了,而且他们逼着让人签卖身契,干白事的虽说没多少钱。
但日子正经过得不错,谁乐意从平民变成奴仆。
双方火气一上来,就打起来了,马家那边人多势众,把一家人转圈踢,待人群散开的时候,父子两人就咽气了。
老婆子爬起来要跟对方拼命,结果自己再次被人推了一把,摔到台阶上没了。
二驴子听得直发抖。
哎呀妈呀,我这技术还没丢。
为此,他还默默在心里头给那一家祈了下福,琢磨着下次回家的时候,去附近的小道观上柱香,或者自己这段时间抄本《往生咒》下次给烧了。
二驴子胆颤心惊地琢磨着。
刘欢喜继续道:“我还听说,马家人手伸的可不止白事这一行。”
只要能赚钱的,他们都想插手,甚至还与赌坊合作了。
京都现在最出名的戏楼也是他们家的。
姜路拧眉,咬着筷子默了一会道:“我记得北虞王回京是在半年前,就是想干这些事,时间上也来不及吧。”
那两个戏楼可是存在了十来年了,他小时候还被父亲带着去听过一回。
当时年纪小,没认真听曲儿,注意力全在吃上头了。
刘欢喜道:“这就是北虞王的可怕之处。”
戏楼、赌坊、白事,哪一条能联系起来,结果人家愣是都插上手了。
前两个早有准备,但白事真是最近才插手的。
姜路道:“有没有可能,白事这一行是有人打着他们家的名头办事。”
这个刘欢喜就不知道了,总之,这阵子京都挺乱,大家最好别单独行动,至于看铺子的事,过段时间再说。
二驴子感觉在没有解决这事之前,他怕是回家也不可能了。
过了两日,二驴子和姜路去上学的车夫换成了小伍。
小伍叹息,“我爹说最近京都不安全,去庄子上就不用我去了,我还答应了小燕帮她带丝线的,唉!!也不知道她那被子绣得怎么样了。”
听他絮絮叨叨了一路,二驴子越发确定,这孩子恋爱了。
饶是姜路也听出了点问题。
不过他不喜欢八卦。
二驴子也没想好怎么安慰他,就目前来说,杨小燕和小伍之间基本上没什么可能。
可能因为杨家的态度,姜路这段时间学习尤其认真。
每日除了吃饭时间,基本上手上拿着本书。
为此,二驴子也认真了起来,直到二个月后,北虞王这事才消停了下来。
北虞王被降爵,同时罚俸两年,在家里面壁思过半年,至于参与了强抢民田,抢人铺子的三公子,直接被贬为庶民。
饶是如此,京都许多人还说圣上罚得太轻了。
二驴子听私塾里的学生私下讨论过这事。
说什么北虞王原先在封地的时候,不止私挖金矿,还屯了兵。
圣上之所以没将他满门抄斩,一是因为北虞王府有先祖留下来的丹书铁券,另一方面北虞王利用金矿作为交换条件。
总之,吵了两个来月,最后算是不了了之了。
二驴子在七月底的时候,总算回了家。
几个月不见他娘,二驴子感觉他娘都瘦了不少。
许青倒是挺开心,拉着他的手,啊啊地比划着。
小伍也在京都关了两个多三个月,见到杨小燕小伍还有点不好意思。
杨小燕倒是没什么,给他和二驴子每人绣了个荷包,“给我爹裁衣裳时剩下的布头,装个小玩意方便些。”
二驴子道:“嗯,我以后装点吃的。”
不知道是不是开始抽条了,他最近经常半夜被饿醒。
每次吃面必须两大海碗,饶是如此,第二天早上还饿得前胸贴后背。
刘欢喜还笑话他再这么下去公子都养不起他了。
二驴子搞得太不好意思。
越发觉得赚钱的重要性了,是以,在姜路他们说要继续找铺子的时候,他也听得特别认真……
这不,这次回来,姜路让他问问他娘。
乐不乐意去做厨娘,刘欢喜和书田在北城看中了一间铺子,面积不算太大,但也不小,一年五百两租金。
姜路舅舅给他的,再加上手上的足够支撑起一间铺子了。
二驴子说完,眼巴巴地看着许青。
许青双眼一亮,不过还是比划道:“你觉得可以吗?”
二驴子道:“您觉得呢?您做的菜可是咱们附近这几个村子里头最好吃的,您要是觉得没问题,乐意去我就回去告诉公子。”
“若是您想一直待在庄子上,我就回绝了他。”
他将近三个月没回来,这次带了三个月的月例,足足一千五百文。
而且最近他又找了份给书肆抄话本的活计,即可以赚钱,还能锻炼写字。
刚到府里,被雨墨带着的时候,雨墨见他字写得还凑合,让他抄过两本话本,完事后一毛没给。
还美其名曰让他免费练字。
直到前段时间,小伍子告诉他,雨墨给书肆抄话本,一本基本上能赚一百文。
若是他明年中了秀才,据说价格还会翻不少。
好家伙这是吸他的血啊!
二驴子一向见钱眼开,便趁着休息时间和小伍一道找到了书肆,最后讨价还价,一本他赚八十文,余下的给掌柜回扣。
就这么着,最近没回来的这段时间,他抄了五本话本。
赚了四百文钱。
这四百文他就私自留下来以备不时之需了。
比如请小伍和刘欢喜他们吃个馄饨啦,买本属于自己的书之类的,总之以后月例给他娘,兼职的钱自己留着。
许青想了想道:“我一个人去吗?”
她从未出过门,除了刚开始听说去做厨娘可以拿钱之外的欢喜,这会儿立马担心起来。
二驴子道:“肯定不是您一个人,只不过旁人咱们还没找到。”
至于余下的人怎么找,姜路还没说,他现在最想找的就是主厨吧。
北城那边都是身份不怎么高,收入也不怎么稳定的百姓,那边的小食铺子,要卖的东西也很简单,除了寻常的菜,会一两道硬菜足够了。
许青会的就比较多。
像庄子上有人娶亲什么的,准备几桌子菜,她完全没有问题。
从凉拌菜到小炒,还能上两道硬菜,光是鱼,许青就能翻出十七八样来。
二驴子一度怀疑,他娘祖传的厨子。
可是瞧着他娘会写字,能算账,他又有点迷糊。
但许青的事,对方不说,他也从没问过,只知道这是他娘就对了,对方肯定不会给他使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