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5、第125章 ...


  •   离约定的时日越近,冯梁就越焦急。

      李满是进入山中的第三日领着个中年猎户下山来的,据这位猎户说,此山确实有条通向对面的小道。并在李满前一夜的劝说下,他愿意给寨兵领路。

      沈九微赠与财物,那猎户不敢收,几番推脱不了那猎户紧张的面色才略微松动,小心翼翼地伸手接过来将其收进前胸衣内。当日便领着冯梁带领的一支步兵,向深山中走去。

      那猎户说以他的脚程,需要三五才能绕出山去,沈九微便给了冯梁七日,约定第八日时同时对瑞安军前后夹击。然而对于惯走山路的猎户来说,或许三五日能到,但冯梁领得这只队伍前进的速度却要远慢于猎户的速度。

      到了第七日还未能走出这片广袤的山林,哪怕是知晓日夜兼程对士兵体力和精神是不小的消耗,冯梁也不得强令让寨兵们星夜兼程地赶路。

      好在他在寨兵心中的威望很高,加上众人知晓他们此次任务的重要性,虽身体疲乏,也咬牙坚持下来,没有谁抱怨。到了第八日清晨,冯梁总算在猎户的指引下看到了下山的出口。心情振奋,他几乎是飞奔般地领着身后的一众寨兵,向山下冲去,他们还需要绕道去瑞安军的后方。

      瑞安军中见寨兵早已列好方阵,就待冲锋,却迟迟没有动静,正伸颈查探那群寨兵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的时候,嗖的一声,明朗的空中传来一阵炸响。

      “三军出击。”沈九微坐镇中军,前军及左右两军头领领着三万人马一声令下朝着瑞安军的方向冲击过去。

      虽被天空中的炸响惊扰了心神,到底也早做好的迎敌准备,不过片刻的功夫瑞安军的队伍便迎了上来,几万大军混战在一起,双方打杀的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瑞安军勇猛不及寨兵,但他们在数量上占据了优势,沈九微下令三万寨兵冲锋陷阵,瑞安军那边便派出了四万战士,一时间双方反倒是陷入了僵局,只能不断地蚕食着对方的力量。

      直到瑞安军后方一阵骚乱,战场上的局势才重新有了变化。就在此时,沈九微接收到这最重要的讯号,一马当先领着身后的两万中军冲入战场,收割着瑞安军的生命。

      当眼前突然出现大批寨兵后,冲在最前方的瑞安军才慌乱起来,在身边的同伴一个个被那群如同恶鬼降临人间的寨兵砍倒后,终于有瑞安兵遏制不住心中的恐惧,大叫着向身后本营的方向奔逃而去。

      有了起头,不断有人加入了逃跑的队伍,寨兵气势如虹地跟在瑞安逃兵的身后,在沈九微等几位头领的带领下,寨兵带着万钧之势朝着瑞安军的本部方向冲去。

      而此时的瑞安军后方,他们的后营被袭击了,对于眼下的窘境早已应接不暇。腹背受敌,加上这支十五万的瑞安军是由十万瑞安军加上五万圣武军组成的,原就军心不一,瑞安军的统帅调度不动圣武军,两军各自为政,这次袭击几乎瓦解了两军的联盟。

      见到圣武军不止不帮他们御敌,反倒是比敌军先一步掉头抢走了粮草,瑞安军的统帅几欲吐血。自家太守这哪里是请来的援军,分明是引进了恶狼。

      当山匪连夺三县正向府城方向进军的消息传回来,还在府城温柔乡中的太守这才慌慌张张地从女人肚皮上爬起来,急匆匆地去到了书房,里面早已聚集了他的一众幕僚,还有他那谦和优秀的好儿子。

      “大人。”“父亲。”书房众人向太守行礼。

      “怎么回事,我们屯了十五万的兵力,居然没阻止那群山匪南下,赵彻是干什么吃的,居然放那些山匪进来。”惊疑过后,来到书房的太守简直暴跳如雷。

      一位颚生长须,穿着长袍的中年文士开口道。“大人,此次山匪突破大军重围,非是赵将军一人的过失,实乃圣武军并不肯听从他的调令,这才让山匪有机可趁。且赵将军此次英勇御敌,已战死沙场了。”

      这位文士将最新的消息详细地说与太守听,他是太守的首席谋士,很得太守信任,他一开口倒是让太守未在指责已化为白骨的赵彻,只是脸色仍旧阴沉得厉害。

      “如今我还有多少兵马可供调度?”一阵落针可闻的沉默,太守的声音再次在书房内响起。他眯着眼扫过在场的众人一圈,在他儿子的面上略停留片刻,才又将目光落在了首席幕僚的身上。

      “山匪离府城还有三个县,那三县兵力有限,恐怕短则三五日长着八、九日,山匪便会兵临城下。前线那十万兵丁几乎抽空了各县大半的人马,如今府城只留下了五千兵丁守城,其他城池留下的人马也不会超过三千。”首席幕僚声音平缓地说着瑞安军现下的状况。

      “那便将附近县城的人马都调集过来,拱卫府城。”太守毫不犹豫地道。

      “父亲,万万不可。若是将那些城池的人马都调走,山匪打过来他们便毫无反抗之力了。”太守公子出言反对。

      “哼,山匪是冲着我们府城来的,若是府城不保,那些小县小城又有何自保的能力,靠那三两千的士兵吗?来人,传我的命令,立即去各县城征集人马及粮草,五日内,不,三日内府城内必须有三万军马及足够的粮草供应。”说罢,太守一拂衣袖,如来般匆匆地离开了书房。

      书房内只留下了蹙眉的首席幕僚,苦笑的太守公子以及其他面面相觑,露出尴尬神色的其他幕僚们。

      原本的太守虽然能力平平,却很能纳谏,尤其是他首席幕僚的话,加上他又占着嫡子的位置,倒也让他父亲将家主的位置传给了他。又靠着一群幕僚的协助,获得了太守的位置。一时可谓志得意满,觉得他父亲选择他当家住简直是人生中做过最明智不过的事。

      谁知不知是哪里突然传出太守之所以能继承家主的位置,完全是因他爹爱惜他的长孙,觉得将来他长孙成为家主后定能带领家族更上一层,他则是一个过度,一个暂时为他长孙占住家主位置的傀儡。

      从那个时候起,父子两间便产生了嫌隙,准确的来说,是太守对他儿子单方面的挑剔不满。哪怕他千万个不愿意承认,他的儿子的的确确十分优秀,比他的一众兄弟都聪慧,这才让老头子越过了儿子们精心培养孙子。

      可惜老头子短命,没能在活着的时候将位置传给孙子,只得选择了心爱孙子的生父,也就是他。

      若单单只是如此便也罢了,这种事便是实情也只会是私下议论,绝不可能拿到明面上刺太守的脸。谁知这次与圣武军的联合,彻底让太守对儿子再无半点情谊。若这不是他唯一的儿子,恐怕早就被他打杀干净,免得活着碍他的眼。

      除了血缘关系还有什么最牢靠,自然是利益,若是再加上一层保障,便是姻亲关系了。别看圣武将军长得五大三粗,他的女儿绝对称得上当世绝色之一,圣武军想要与瑞安军结盟让他们阻隔住山寨的救援军,他便舍得用一个女儿来联姻。

      这位太守在女色上有些管不住自家,见到貌美女子便想要占位己有。只是最初两方商议是儿女亲家,总不能大张旗鼓地结亲,女儿都到了地界了最终却进了公公的房。

      慑于圣武将军的威势,太守也不敢太过,何况圣武将军的女儿原本是要嫁年轻俊俏儿郎的,无论无何忍受不了嫁可以当她爹的人,两方自然是不欢而散。

      后来送嫁的队伍回去将事情说与圣武将军听,简直没让圣武将军气炸。你一开始说给你娶亲当续弦也行啊,自家还能涨一辈更容易控制瑞安军。你说儿女结亲,把自家女儿骗过去,却又想要一树梨花压海棠,还是公爹的身份,真当自家是楚平王嘛。

      太守要抢自家儿子的媳妇,关键还没成功的故事,早已传遍了南州府。这年头物资匮乏,普通大众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这种劲爆的消息传出来自然风靡大街小巷。虽然不敢当着太守的面说长道短,不过他们也见不到太守,但对此事的议论和隐秘的讥笑仍旧持续了很长一段时日,让有所风闻的太守大大的没脸。

      这种事既不能大张旗鼓的解释,什么都不做又憋屈的厉害。太守不能拿治下的百姓如何,儿媳的身份贵重且嫁进来后便对他这个公爹避如蛇蝎,自然也不能如何,只有拿着儿子当出气筒了。

      至于故事中另一个主角,太守的儿子想法如何,从始至终都没人关注。

      在寨兵兵临城下之前,南州府内听从太守调令的只要寥寥几个小县。他们自然派不出多少兵马,军粮更是只随身携带了路上的干粮,等到了府城都要靠府库养着。

      太守知晓后气个倒仰,但此时看着城墙下密密麻麻的寨兵早以无计可施。然而一连十几日,除了无法进出,这群山匪们却并未对府城发起进攻。是他的城池太坚固,那群山匪无计可施吗?太守心中如此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