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7、第九十七章番外一 ...

  •   新婚三天休沐,周锦惜却没能真正休息,整日拿着手里的奏折看。就连沈淮书都觉得实在是不要命,从她手里抢下来以后还不愿意,周锦惜保证跟他急。

      不过沈淮书脸色一板,让她继续吃饭,每次幼白等沈淮书走了都说姑爷板起脸来还是挺吓人的,周锦惜就笑笑开始吃饭,这人也就知道在自己这里行得通这招了。

      新令颁布以后,科举便可以对贫民子弟也能有晋升途径,周锦惜总是怕官员会对此有所怠慢,毕竟对于人的想法还是很难改变的,之前这么些年一直不让平民在科举里出头,现在很难不去带有色眼镜看人。

      所以周锦惜决定今年科举从头到尾自己盯着走完,她就不相信这其中还有人找事。虽然是这么想的,但是也无意间加重了周锦惜自己的工作量,沈淮书只是抿唇听完后告诉她一定要好好注意身体。

      他自己在军营里也是忙的不行,经过此次一站之后他才意识到这些年大平在军事上的不足,于是整日整日的练兵,倒是实在替代了自己父亲的位置。

      说起那两对老夫妻,也是有意思,一把年纪了不安分相约一同去游山玩水,还非要去走周锦惜当年走的那条线,美名其约是要看看自己女儿看过的风景,弄的周锦惜哭笑不得。

      不过如今大平昌盛,很多之前可能会发生的事情都降低了发生的概率,所以周锦惜也不是太担心,特意叮嘱几句之后便也就让他们走了。

      只是这走之前,沈淮书突然说起来这一路上如何如何,讲了几点注意事项,本也就是想让长辈能够少走一些弯路,结果没成想引来了周锦惜狐疑的目光,吓得沈淮书赶紧噤声了。

      长辈这边没多想乐滋滋的出发了,沈淮书却陪着笑去找周锦惜,陪着她将奏折批完以后又带她出去逛了逛,这才去军营。

      他差一点便暴露了当年自己假扮林殊陪着周锦惜一路到了南越的事情了,虽然不清楚周锦惜是否会对此生气,但在他看来也是没必要去将此事捅出来就是了。

      周锦惜也只是怀疑了一瞬,毕竟当年沈淮书也走过一趟来南越的路,知道一些详情并不奇怪。她惊异的只是这条路竟然和自己走的一模一样,感叹有些缘分罢了。

      “君上,这便是今年入围殿试的七十四名考生的文章。”吏部尚书将一叠手掌厚度的文章放在周锦惜的案面上躬身道。

      周锦惜拿起这一张张薄如蝉翼的文章,一眼看过去只觉得今年科举质量不错,应当还是因为拓宽渠道的原因,以往因为家世没有办法上交的文章,今年却能脱颖而出来到自己面前。

      “嗯,既如此便好了。”周锦惜点点头,其中有一篇文章当中提起如今大平最缺的便是教育人才,虽然改革刚刚下达,但是除了一些天赋异禀的学子能够凭借头脑往上走,但是还有很多努力却无能为力的学子呢?

      所以大举开设学堂是很有必要的。

      周锦惜点点头,觉得说的没错。特意留意了一眼名字,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叫周右贤。

      周锦惜心想,当年先帝大赦天下确实赐了不少皇姓下去,没准这就是其中一位的后代,那一定便是忠烈之后,既有如此渊源还有如此眼界,此子必成大器!

      于是周锦惜对他的印象也更上一层楼,此后着重关注了一下。

      从殿试出来,有的人在笑有的人低着头不言语,但其实这一次殿试周锦惜总体来说都是满意的。沈淮书刚从军营回来,一身盔甲站在殿前静静的负手等着周锦惜出来,一旁的学子悄悄的和身旁人问道:“那便是大平第一位王父吗?”

      “是,据说是君上的青梅竹马。还是大将军。”对面学子也压低声音投过来目光道。

      阳光下,周锦惜被身后一群人簇拥着出来,一眼便看到了立在殿前的沈淮书,周锦惜弯唇走了上去。

      她终于能光明正大的不顾一切的走到沈淮书身边,不论身边有谁。

      “哥...”周右贤从殿里出来,一脸幽怨的站在沈淮书身侧,不情不愿的喊了句。

      今日穿着白玉长袍,头发束起的周右贤和平时那个吊儿郎当的样子完全不一样,适应了京城的风水就连皮肤都好了不止一点半点,如今真就像个白面书生一样站在沈淮书身侧。

      周锦惜诧异的看向周右贤,这孩子她有印象。之前一篇文章便让她觉得不错,方才在殿上舌战群儒说的头头是道,这时候还站在沈淮书身边。

      她毕竟是君上,刚考完便过来...很难不怀疑是想走后门,刚开口,沈淮书便道:“这是我在边关的时候拜把子的义弟,周右贤。”

      这次周锦惜更加惊讶了起来,点了点头就当做是认识了。周右贤恭敬的行了礼但却不敢看周锦惜脸色,无他,之前还是自己手里救下的人,今日就成储君了,周右贤觉得奇怪。

      “怎么没有听你说过,在边关还有义弟?”周锦惜抬头问沈淮书,这里毕竟不是说话的地方,三人一同去了太和殿议事。

      沈淮书这是头一次如此详细的将孙家的事情说的详细,周锦惜听后才明白过来这左都御史一家都不是什么好人!还好那戚伯远戚伯庸兄弟两个自作孽不可活,现在恐怕已经在地狱里相见了。

      周右贤其实并不想参加科举,别看他说得好听。但其实他更喜欢边关的自由生活,本以为自己帮沈淮书结束这些事情以后便能回边关,结果被沈淮书押着硬是来参加科举,还搬出来已经亡故的大哥说事。

      把周右贤念的脑子疼,最终只能是答应下来。这小子就是脑子不上进,但是聪明眼界都是一等一的高,靠着自己一路杀出重围进入殿试,哪怕不靠沈淮书也能让周锦惜对他留下印象。

      周锦惜命人给他上了瓜果点心,周右贤长得显小,周锦惜便将他当弟弟看待。沈淮书皱了皱眉在人后偷偷扯了一下周锦惜腰间的衣服,周锦惜感受到力道以后才明白,这是吃醋呢。

      于是主动往沈淮书那边子靠了靠,从远处看倒是觉得二人相互依偎在一起,周右贤心里有事没大注意自己这个人有多么多余,就这么低着头吃东西。、

      “闹什么脾气?就是大哥今日还在,也会让你继续读书。你可知道现在大平还有多少家庭读不上书?”沈淮书看着一言不发的周右贤,就知道他一准又是来找他说不想学的。

      周右贤被戳中了小心思抬起头来嘟囔道:“你们又不用学自然会说风凉话!”

      周锦惜刚欲开口,沈淮书便道:“你嫂嫂十年来就没有断过的批阅奏折学习治国策略,你可是看没看见你哥我在军营里书册不离手?”

      沈淮书恨铁不成钢的用手指敲了敲周右贤的前额,将周右贤敲的面色缩成一团,更加敢怒不敢言。

      虽然是第一次见周右贤,但周锦惜实在觉得这孩子心底善良单纯,也就是年纪轻贪玩一些罢了,好好引导自然是能成大器的,于是拦下来沈淮书伸出去的手,道:“动什么手?不就是贪玩些,好好教着就是了。”

      沈淮书侧眸看了眼周锦惜,下意识便觉得以后若是生了孩子,这周锦惜看上去严厉实际上应当是越发疼孩子的。但是现在她根本不知道周右贤的劣根性,就是个猴,没有一天是能闲得住的。

      于是叹了口气道:“去我书房将那本我亲手抄写的治国策拿来,若是你能将上面通篇背过之后写一篇见解,我满意便不用学了。”

      因为今年上来的举子不一定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所以周锦惜商量着若是能在殿试上崭露头角的都送去国子监学一段时间治国策,之后再分到地方上做官也能更好运用人才。

      但现在沈淮书直接就让周右贤去看什么治国策,周锦惜便怀疑这孩子能看懂吗?看似是给了周右贤退路,实际上要求更加严格了!

      周右贤恍若未闻,还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当即跳了起来一刻都不停的跟着下人去取书卷,周锦惜瞥了一眼沈淮书,有些嗔怪的点了点,沈淮书却不觉得坑了弟弟有什么错。

      实际上,当时放火去烧康王粮草的,是他派出去的。但是吧,兵不厌诈,他也不觉得丢人。只是这事也不会跟周锦惜说,要不然少不了一顿说教。

      等周右贤将书卷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他顿时有些后悔,但是一想只要解决这一件事便能一劳永逸,好像也是值得的,于是咬咬牙没再说什么。

      书卷打开,里面是工工整整的字迹,周锦惜只看到一眼便被周右贤又合上了,莫名觉得有些熟悉,可又说不出来哪里熟悉。看着兄弟二人寒暄一阵,周锦惜没多言语。

      “你是什么时候手抄的?”周锦惜日日与他在一起,竟然都没有发现,顿时觉得自己这个娘子也是够失职的,沈淮书笑笑道:“你都那么用功了,我怎能拖你后腿?”

      此话不假,沈淮书看着周锦惜时常半夜还要批阅奏折,实在是有些心疼。便想着,若自己也能学一些帮帮忙,就能让周锦惜休息些。

      *
      夜里,周锦惜刚刚批阅完奏折,从太清殿挑灯走回太平殿,这个时辰沈淮书应该已经睡下了,李公公举着灯亦步亦趋的跟着周锦惜。

      太平殿里也有书房,周锦惜只是不愿意吵到沈淮书,他白日也已经够累了。但是现在桌面上却安安静静的躺着一封书信,周锦惜便知晓应当是沈淮书的,看起来是暗卫禀告的。

      因为沈淮书吩咐过,一切大小事宜不必避讳周锦惜,而周锦惜却不想插手沈淮书的事情,两个人向来相敬如宾。但是如今信件上两个大字让周锦惜僵硬的顿眸。

      “林殊....”

      这个只留存在记忆里的名字,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承认有那么一段时间心悦过他,而是因为他是如今唯一能够见证自己这段经历的人!

      细想来,与自己一路走来的人全都散了,纵使周锦惜又给聂卿幼白讲过,但是终归不是一同经历的事情,而林殊不一样,他是实实在在见证了全过程的。

      周锦惜几乎是手颤抖着拿起桌上的书信,她也知道擅自拆旁人信件不好,可是她太过好奇,没什么寄给林殊的信件会在这里?为什么消失了这么久的名字再次出现?

      一个想法呼之欲出,周锦惜觉得自己胸口胀痛,有些呼吸不上来空气,三下两下才将信件拆开。

      来信人竟然是瓦岗寨寨主!周锦惜早已深埋的记忆突然被唤醒,不对!周右贤..周右贤为何...她就觉得周右贤有些眼熟,细想之下又觉得可能好看的人都有相似之处,便没深究,但是现在想起来,他和那个什么黑崖寨寨主...

      她有些不敢置信的继续往下看,原来后来瓦岗寨被沈淮书兼并,直接囊括进了沈家军,周锦惜觉得呼吸发紧,细想之下这林殊便是前黑崖寨的人,说不准就是沈淮书派来保护自己的?

      以往种种出现在自己眼前,如同走马灯一般出现在自己眼前,暖阁里的沈淮书听着外面有什么动静,心里猜着应当是周锦惜回来了,便出来看。

      结果看到周锦惜手里拿着信件就这么站在那里看,原本娴静的目光突然一顿,在看到信封上明明白白写着两个大字“林殊”的时候。

      因为他和瓦岗寨寨主联系都是用的化名,所以军中来信也是写的林殊这个名字,结果近来却忘记告诫身边人若是瓦岗那边传来的信便不必送进宫里来了。

      没想到就是这么一耽搁,就坏事了。

      “锦惜...”沈淮书脸色不太好的轻声唤了一下,眼见着周锦惜抬眸看过来,果不其然眸中便蓄满了泪水,他家小姑娘其实挺爱哭的。

      周锦惜何等聪明,一万种想法在心尖上盘旋,在来来回回排除掉一个又一个的时候,便也能猜出来真相如何。

      沈淮书朝着周锦惜张开双臂,就见原本今日在殿前还不苟言笑的小君上扑进了沈淮书怀里,她柔嫩的手指紧紧抓着沈淮书的衣衫,身子有些止不住的颤抖。

      “对不起...”沈淮书知道多说无益,只能慢慢抚摸着周锦惜后背,企图安慰她。哪知周锦惜抬头望向他轻轻摇头道:“是我该谢谢你。”

      两个人都没有将事情点破,但是想法已经在各位心间滋生,一个是因为太爱了所以担心对方危险才会跟着,一个是因为一路上多亏照拂才能安稳回家。

      周锦惜突然想起那一次在客栈里吃到的长寿面,顿时觉得这是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长寿面了。

      沈淮书牵着她的手坐在床边一点点讲他当时是如何通过面具而成为林殊的,又是为什么要突然消失离开周锦惜,最后再次出现的时候便是以沈淮书的身份了。

      周锦惜这才明白过来,听到人皮面具四个字的时候觉得神奇,缠着沈淮书要看,沈淮书无奈便答应她明日请专门的师傅过来演示这本是来自与边疆之外的东西,具体的沈淮书也不多了解。

      周锦惜听沈淮书讲完故事,才觉得眼睛吧嗒吧嗒的想睡觉,沈淮书抱着她一下一下的轻轻拍着她,正当周锦惜觉着眼睛快要挣不开的时候,突然沈淮书翻身而上,黝黑的眸子深沉的盯着周锦惜看。

      周锦惜抬眼看过去,却是对上一双沾染上□□的眸子,她也知道这两日因为政事疏忽了他,猛然间被这么盯着突然生出几分害羞的情绪,于是轻轻抬起胳膊环住沈淮书的脖颈。

      沈淮书哪里还能不明白她是什么意思,俯身吻上去。外面夜色中一片寂静,而帐内春光乍泄,如同一艘浮浮沉沉的船只,在海浪中摇曳,在快要上岸的时候被人鱼猛然坠入海底,带动一片歌声响起,船只被拖着进了海底,周锦惜大口喘着气承受着。

      她总是觉得沈淮书在这一方面是不节制的,但是想想自己与他已经几日没有过房事了,就算是吃饭都有的时候见不到人,疯狂些也算是正常的,于是便心安理得的享受起来。

      事后沈淮书趴在周锦惜身上用手指描绘着周锦惜如画般的眸子,那里面如今终于有了自己,不再只有家国,这是他从小便追随的女孩。

      从娘子到君主,他只知道,这辈子恐怕都会只有这一个人时时刻刻牵动着自己的神经,让自己甘愿臣服在她身边,做一个忠臣。

      周锦惜偷偷用小指去勾沈淮书的手,她有个秘密,从未与旁人说过。世人都说驸马喜欢自己,可是焉知八岁那年,看着在树下接着自己的人影,她有没有动过心?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97章 第九十七章番外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