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集中供暖 ...
这话说的大家心里七上八下的。
屈腾飞领头带着个温度计进去了,大家没管新温度计,进去后第一时间就去找原先放在屋子里的那个温度计,想要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这个温度计被摆在了墙角。
正常他们做实验,都是火盆放在房间中间,温度计摆在火盆和墙壁的中间。
太靠近火盆的话,不是所有火盆都像游戏里的木炭烧的火盆一样,点燃后室内无论哪里,温度都是恒定的。
正常的火盆,是离得越近温度越高。
很多人冬天烤火,都会选择坐在火盆旁边就近烤火,手甚至会伸到火盆上方最大限度地摄取温暖。嫌离得远太冷。
在还不确定实验的火盆是否也这样的情况下,温度计是不能放得太近的。毕竟白天人清醒的时候还能靠近火盆取暖,晚上睡觉的话,哪怕给火盆加个镂空的防落物的罩子,依旧十分危险。
如果不是没办法,睡觉的时候是不该点火盆的。现在虽然让点了,不说尽量远离床铺,却也要和床铺保持一定的距离。
避免被褥之类易燃的东西掉进火盆,或者被高温近距离烘烤起火。
哪怕这种天气起火了火灾也蔓延不开,但一家一户的生命安全,依旧不容疏忽。
温度计不能太靠火盆,也不能太靠墙。
太靠墙的话,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容易受墙外的气温影响。靠墙的都这样了,更别提放在墙角了。
毫无疑问,墙角是整个屋子最冷的地方。
他们的实验是尽量模拟出人在屋子里居住时,使用火盆的样子。
之所以把火盆放中间,也有考虑到现在很多人在家,家里人多的话,都是集中到一个屋子里生活,以节约资源。
在这个大前提下,通常火盆不是放在靠老人小孩的那边,就是放在房间最中间,然后床铺放在火盆两边或者四周,好让大家都能更好地享受到温暖。
更别提后续住基地,基地的火盆肯定是放最中间的,陌生人住一起的话根本不可能偏谁。
所以实验木炭效果的时候,一直都是把火盆放中间,温度计放在人床铺会在的地方。这样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就是到时候人感受到的温度。
正是因为这样,看到温度计竟然在墙角,大家都有些疑惑。
“怎么把温度计放那边去了?”有研究员忍不住问道,放墙角怎么行呢,“放墙角显示的温度低是正常的。”
“说什么温度计可能坏了,是你放的位置不对。”
“我去拿过来放中间。”研究员说着就要动手,可他稍微一走近,看清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后,人就愣住了,“10℃?!”
室温现在是10℃?
研究员愕然地看着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
他下意识地揉了揉眼睛,又看了一眼。确定是零上十度,而不是零下十度。
这温度,比之前游戏里拿出来的木炭烧的火盆,足足高了15℃。
同样是在用药粉涂了墙的屋子里进行测温,游戏火盆点燃后的室温是-5℃,而眼前这个是10℃。
今天的天气,甚至还比之前测试游戏火盆的时候,更冷一些。这么看的话,准确来说,是足足高了18℃!
这怎么可能?!
难怪刚刚负责测试的同事怀疑自己的眼睛和温度计,一定有一个出了问题。
现在他也有点怀疑眼前看到的一切。
这会是真的吗?
该不会是温度计真的坏了吧?
越是渴盼,有时候盼到了,反而越是不敢相信,害怕空欢喜一场。
其他人游移不定的时候,屈腾飞已经默默给带进来的新温度计,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地方安置好了。
和别人死盯着墙角的那只温度计看个不停不同,他看的是新的温度计。
看着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一格一格地往上升,屈腾飞的心情远没有他表现出来的平静。
恰恰相反,这会他简直恨不得把时间一下子往后拨,好早点出结果。
其他人见状,有研究员从口袋里掏出温度计,同样也找了个位置放好。
“我也带了温度计!”众人纷纷贡献自己的温度计,尤其是之前从其他屋子里才出来的那些人。
一个温度计可能是坏了,现在这么多温度计在,总不能所有温度计都有问题。
-28℃,-25℃,-20℃……0℃,5℃,10℃。
温度稳稳地停在了10℃的刻度上。
一个温度计是这么显示的,两个温度计是这么显示的,室内的温度计大大小小加起来有二十几只,所有温度计都是这么显示的。
这些温度计有采购部统一新购买的,也有研究员私人购买的。还有以前的库存。
来源不同,采购渠道也不同,生产厂家也不同。完全杜绝了同一批次购买的温度计都有问题的可能。
也就是说,此时此刻,这间点了一只火盆的屋子里,室温确实是10℃。
“太好了!”伴随着一声欢呼,所有人脸上都不自觉地堆满了笑意,笑容灿烂到这会放在室外,感觉都能当太阳使。
“温度计放在不同的位置,显示的温度还是一致的,”这是游戏木头的特质,所以,有研究人员忍不住问道,“这间屋子里的火盆,是用什么木炭烧的?里面游戏木头的比例是多少?”
“统计表在谁哪?给我看一眼。”
“这是编号08的那款木炭,”不需要看表格,屈腾飞就报出了一个号码。这个数字将永远铭刻在他心里,“08号木炭是由普通木头、变异植物加上游戏木头混合压制而成的木炭。”
“里面游戏木头放的最少,变异植物放的量是第二少,放的最多的是普通木头。”
可以说是比较理想的比例了。最适合他们现在的情况。
一切都似乎都在往好的地方发展,但是大家依旧不敢掉以轻心。
有研究员谨慎地问道:“我记得三种材料混合,我们当时是做了三种不同的比例?”
这三种分别是普通木头份量最多,变异植物份量最多,还有游戏木头份量最多。
现在普通木头最多的效果这么好,那其他两种呢?
会不会其他两种的效果其实更好?
“09号木炭提升的室温是15℃,10号提升的室温是5℃。”
09是游戏木头最多的那款,10是变异植物含量最高的那款。
同样是由普通木头、变异植物加上游戏木头混合压制,结果却截然不同。
“10号这个提升的温度会不会太低了?是不是实验的时候有什么变量,影响到了结果?”当即就有人对结果发出了疑问。
因为从08号,09号的表现来看,三种材料混合后都能对室温有较显著的提升,唯独10号,提升的温度只有可怜巴巴的5℃。不知道的还以为放进去了一盆普通木炭。
负责对10号木炭进行实验的研究员敢拍着胸膛保证自己实验过程中绝对没有犯错,但会不会是出现了其他意外导致实验受到了影响,他也有些不确定。
想到这,他主动说道:“10号再实验一次吧。”
10号又进行了一次测试,出于严谨,负责实验的人换了一个,屋子也换了一间。
结果不变。
“大概是过犹不及吧?”有人试图找到原因。事实上现在好像也就只有这一个可能了。
变异植物可能性质特殊,适量的情况下能对提升室温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加入的过多了,也许效果就会相反。
不止10号,09的那款表现远不如08,极有可能也是这个原因。
“再烧一批木炭。这回争取实验出普通木头、变异植物、游戏木头的最佳比例。对变异植物所选择的部位、种类,也要有更详细的划分。”
“除此之外,再单独用变异植物烧一窑炭看看情况。”
屈腾飞很快就拍板,他下了决定,所有人就都动了起来。
新的木炭烧制成功后,经过反复的实验对比,众人终于确定了普通木炭、变异植物、游戏木炭的比例。
10000:5:1是最好的。
低了高了都不行。
这个比例非常优秀了。按这个比例来制炭的话,需要用的游戏木头可以压到非常少的程度,变异植物需要的也不多。
可以满足更多人的需要。比他们之前预计的好很多,顺利的话,甚至能提前给民众们少量供应一些。
合适的比例找到了,研究员们还发现,如果选用的变异植物是火属性的话,那么室温提升的效果会更好。至于对用什么品种的变异植物,具体选用变异植物的什么部位,倒是没太大的讲究。
不管是木本植物还是草本、藤本、禾本都没问题。是花是果,甚至是根须,都不受影响。
只要总量到了又不超过就可以。
如果用的变异植物是冰属性的,那么在室温的提升方面会略低一些的同时,续航能力又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这样做出来的木炭会更耐烧些。
算是有利有弊。
至于直接用变异植物烧出来的炭,和之前预料的一样,点燃后提升的室温极其有限,也就比市面上买来的普通木炭表现得好点。
结果一出来,所有人看向变异植物的目光都不对了。那是龙看见了宝石金币的眼神。
战士们出门清剿伤人的变异动植物的时候,只要变异动物不是在人类活动区,就更是优先选择植物而不是动物。
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就烧制了一批木炭出来。
这批木炭被优先拨往了最寒冷的地方。还有送往各地医院,以及家里有老弱的人家。
木炭运往各地的同时,官方也正式宣布了集体供暖的计划。
“现在宣布一条通知,由于近来气温持续下降……各地的避寒基地都已经在收尾了,预计最早半月后就能达到入住标准。基地地址我们会在下面一一公布出来,请各地居民带上有效证件,就近入住……”
电视,网络,手机短信,这条消息通过各个渠道快速散播了出来。
俞雅娴缩在被窝里,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连头都没露出来,就怕再被冻晕一回。即使她心里清楚,上次会被冻晕,完全是因为在室外也一样。
之前花两千‘巨款’买到的那一点点炭,早就用完了,要不是后来有了一笔意外之财,她这会真的是连炭都烧不起了。
即使这样,也得省着点花。鬼知道这天气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正常。
小区群里大家正在频繁地艾特之前组织买炭的那个住户,想让他帮忙联系,再拉一批炭过来。
没炭的日子太难熬了。
哪怕现在的炭贵得离谱,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对方卖的是金子,要不然怎么敢叫出这个价格。
但为了活下去,大家也只能咬牙认了。
比炭价更离谱的是,用这么高的价格去买,竟然还有买不到的时候。还得求着人家卖。
俞雅娴戳着手机,有些拿不准主意,如果这次有货的话,她该买多少钱的炭。
是不是得多买点,至少囤够三个月的量,避免下次彻底买不到了。而且炭价一直在飞涨,比气温变化前的猪肉涨得都快。
之前两千块钱能买到的炭,现在要四千多了。再过一段时间没准六七千都不止。
明明可以直接抢,炭贩子还好心地送了他们一些炭。要不是正规渠道的炭每次都抢不到,她也不至于在这挨宰。
是不是该观望一下,也许过段时间木炭不仅不会涨价,反而会下跌也说不定。俞雅娴犹豫的时候就听到小区广播响了起来。
她租住的是老小区,隔音不是太好,即使她躲在被窝里把自己裹得密不透风,也能将广播的内容听得清清楚楚。
“咳咳,所有居民,所有居民请注意。距离咱们小区最近的是一个避难点是金乌187号基地。”
广播大姐的声音非常嘹亮:“基地建立在城关那一片,就是以前城中村所在的位置。”
“之前城中村拆迁后本来是准备盖别墅群的,地基还没打完就遇上天气变化了,一直停工。现在就直接建成基地了。”
“城中村在哪大家都知道吧?不知道的我在会在群里公告那边发个详细地址,大家注意看哈。”
“咱们玉兰市人多,虽然市里还有其他基地,不过按照就近原则,咱们小区的人都被安排到金乌187号基地里。”
“我重复一遍,金乌187号基地,原城中村所在的位置,记住了吗?”
后面就是录音回放,广播还在重复播放着基地的事。
俞雅娴有些懵,倒不是没听清楚内容,而是,她有些不理解,基地是怎么回事?
她也就是在末日小说里看过这个词。
现在的情况,竟然已经严峻到了这个程度?!
虽然之前才被冻晕过一次,不过真要说起来,俞雅娴其实算是运气比较好的那一拨。
起码她没直面过变异动植物伤人吃人。唯一见到的一株变异茶花,也是对人友好的类型。
所以她其实对末日说,没什么真实感。总觉得现在难是难了点,不至于到那个程度吧。
没准等到了原来冬天的季节,气温就恢复正常了也说不定。可能就是蓝星的气候有了自己的想法,把冬天和夏天对调了一下而已。
找不到工作,在家闲着无聊,俞雅娴也深度解析过自己的内心,她自个说不准她这想法,到底是坐井观天,对灾难认识不够,还是太过渴盼世界恢复正常,以至于不愿意承认末日的到来。
不过最后她得出的结论是,国家秩序还在,那这就不是末日。
就没听说过末日里还能有超市能营业,并且将物资送货上门,还不缺斤少两的。
末世了人家不卷着东西跑都算好的了,正常的末日就该是工作人员用送货上门的方式,骗居民开了门,然后入室抢劫。
国家还管他们,秩序没崩,她心里就安稳。
手机突然响了一下,俞雅娴定睛一看,就发现自己收到了运营商发来的短信。短信内容上半部分,和刚刚广播的话大同小异。
下半部分,则补充了一些广播没提到的消息。
比如基地彻底建好后,会有军队组织车队接人,到时候他们得提前到集合点等待。
居民最好不要脱离大部队,私自前往。因为一路上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危险。比如车子发动不了,路遇变异动植物,走错路等等问题。
有想和家人一起居住的,要提前登录网站,在上面申请。到时候会尽量给安排同一间屋子。
总之各种细则,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位了。
短信的最下面是一个链接,是申请共同居住的网站网址。
俞雅娴逐条读了下来,总算是放心了。她之前还担心要怎么过去,毕竟出门几分钟就被冻晕过,由不得她不考虑这个问题。
好在国家就是想得周到。
至于要和其他人一起挤一间屋子。
从独居变成了集体生活。俞雅娴是孤儿出身,倒不在意这个。
现在这样,大家挤一起共用取暖设备,暖暖和和的,总比一个人住一间屋子然后冷得瑟瑟发抖来得好。
要不是担心安全,再加上现在搬家不方便。气温骤降后,她就找人一起合租了,这样也好共摊生活成本。
不过,还有半个月就要去避难基地了,那小区群里的炭还买吗?
是干脆就这么忍忍,还是少买一点?
俞雅娴有些拿不定主意,她打开群看了一下,准备看看其他人是什么想法。
谁知道一打开群,这会一个讨论炭的人都没有。
“避寒基地?还要和其他人一起住?我在基地里生活,那日常需要的东西是要花钱买还是基地免费提供,如果是花钱买,那都是花钱买,我为什么要离开我宽敞的家,去和人一起挤逼仄的宿舍?”
“不去基地可以吗,还是说强制去?”
“我和我家人不在一个市,能申请同一个基地同一个宿舍吗?”
“我和有些人不一样,我是非常赞同住宿舍集体供暖的。也认为到了那边后,自己花钱负责自己的生活开支非常合理。不过,有价目表吗。”
“不是说基地有问题,而是,上面的人建基地肯定是为了老百姓好,是好心,但是小鬼难缠。”
“万一就有基层管理人员胡来,仗着大家都在基地里住,出不去,于是大搞通货膨胀呢。所以事先明码标价就很重要了。大家看了,能接受的就去,不能的就留在家里。两相得宜。”
“出发去基地之前的集合点是哪里?”
“集合点不会是露天的吧,现在外面这么冷,在露天环境里等几分钟,别说老人小孩了,大人都要受不了的。我小姨子在医院工作,说最近好多人都因为出门,结果冻死了。”
“对啊,我家里有个九十三岁的老人。好不容易小心翼翼照顾着健康活到了现在,平时别说出门了,连封死的窗户我们都不敢让他靠近的。就怕窗户那里封的木板没墙壁厚实,老人再给着凉了。”
“不是我不服从上面的安排,主要是我媳妇在孕期,我是真不敢让她出门啊。”
“我小孙女才一岁多,小孩子娇弱,我也担心这个问题。”
“集合点的环境温度是一个问题,还有就是基地宿舍的温度也是需要考虑的。集体供暖确实能起到节约资源的作用,但是这个供暖能保证室温是多少度?”
“就怕为了节约资源,温度太低,到时候老人小孩身体受不了。那还不如留家里。现在炭贵是贵了点,但是还买得起。用钱买命的时候,不舍也得舍得。”
“我倒是不担心这个,反正我不去。我唯一的问题就是,大部队去基地了之后,小区的供电供水不会被切断吧?真要这样,这和强制有什么区别?不管我们这些留守人员的死活了是吧?”
“基地是才建好的,那甲醛测过了吗,别到时候住进去了没被冻死,反而得病死。”
……
群聊刷屏飞快,俞雅娴都有些看不过来。
大家都在艾特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想要得到回答。工作人员有的问题回答了,有的问题他也不清楚,只能表示。
“大家不要着急,基地这个消息是新出的,我们也才知道,知道的不比你们多。这些问题,合理的问题我们会汇总了一起向上面询问的。”
即使有工作人员极力安抚,大部分人依旧对这个基地有疑虑。觉得没必要去。
好在俞雅娴看了下,除了合理担心的人之外,态度比较不好的话,一直都是几个人在反复发言。这几个人平常在小区里就是有名的难搞,这会冒头倒也不意外。
不过大部分人都保持沉默,没贸然出声。大概是还在观望。
俞雅娴是相信国家的,见状自然松了一口气。不反对,那后续了解过情况后,自然就知道什么才是好的了。
笃笃笃,突然有敲门声响起。
这时候怎么会有人过来?俞雅娴疑惑的同时,背上的寒毛都竖了起来。
不过敲的好像不是自家的门,更像是对面的。
对面户型比她这边大,住的是一家四口。一个老人,一个小孩,还有一对年轻的夫妻。
“小黄在吗,我是居委会的,给你送东西来了,上面下发的照顾老人小孩的物资。你家有老人又有小孩,是两份,我都给你带来了。开门接收一下。”
极差的隔音让俞雅娴将门外的话听得清清楚楚。
末世文里,冒充工作人员骗住户开门,或者干脆就是确实是真的工作人员,但是起了坏心于是用送东西为借口,骗住户开门,然后进去杀人抢劫。
俞雅娴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了之前想到过情节。
过半个月就去基地了,这个时候作案,正好处于大家防备心降低的时候,最容易得手不说,干完这一票,还能带着充足的物资去基地过好日子。
到时候换了环境,被发现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神不知鬼不觉。
想到这,俞雅娴冷汗都下来了。
也顾不上冷,她直接裹着被子爬起来,蹑手蹑脚去了玄关,小心翼翼地凑到猫眼上探看外面的情况。
对面门外站着两个人,都裹得严严实实的,也看不出来是不是居委会的人。
手里确实提着东西,但是俞雅娴没放下戒备,甚至更警惕了。
鬼知道袋子里装的是刀,还是什么。
她下意识地攥紧手机,暗自决定一旦见势不对就立刻报警。
‘吱呀’一声,对面的防盗门打开了。
俞雅娴看到是对门男主人开的门,女主人跟在身后,显然对方也是有点防备心在的。
“什么东西啊?”男主人问道。
“是上面研究出来的新炭。说是至少能将室温提高35℃,半个月后大家去基地,到时候基地里供暖用的就是这个炭。”
“这种新炭,说是取暖效果非常好。因为原材料有一部分非常稀有,所以产量不高。大头要留着到时候保证基地的供应,也就放出来了一批。”
“这是上面考虑到你家里有老人孩子,照顾他们身体,才给匀了一点。除了你们这,也就医院和北方最冷的那块地上住的人有。”
“一次点一块就好,放盆里点。别多点,多点浪费。不浪费的情况下,维持到你们住进基地没准还能有剩余。”
“东西我送到了,你拿好。然后在这里签个字,按个手印。”
工作人员将东西递了过去,男主人接了过去,递给身后的女主人。
“还要按手印啊?”男主人觉得有点麻烦。
“主要是证明你确实有领到这个物资,说明我们没贪污,确实把东西给你们送到了。”工作人员解释了下,“不止是按手印,我们还全程录像呢,就是为了尽量杜绝不法分子钻空子。”
旁边的人确实在录像。
俞雅娴看着对面男主人签字按指纹,然后重新关上门。全程都没有意外发生。
而那两个工作人员,则又往上爬楼。
楼上还有两家家里有小孩的住户。估计是给他们送东西去了。
看来是自己想多了。
都是没工作闲的,俞雅娴飞快地奔回床上,嘟囔着埋怨自个:“我这一天天的都在胡思乱想些什么。还好刚刚没报警,不然丢人丢大发了。”
新炭一送出来,没两天,民众们对去基地住宿舍的看法就全都改变了。
那些得到了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详细回复后,依旧原本怨言颇多,甚至屡次明确表态自己要当‘钉子户’,绝对不会去基地的人也一样。
这些人全都不惜自打脸地改变了口风。
我想买条裙子,然后一直犹豫,因为之前已经买过一条了。
今天开电脑的时候我就对自己说,要是能双更就去下单。
奖励法真好用啊,我以往做不到的,没想到居然码出来了。嗯,现在去下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集中供暖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