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蛮夷爱之 ...

  •   【我们可以看一下我国甘肃省的地形图。】

      随着天幕声音的继续响起,偌大范围的地形图开始迅速朝着一个地方迅速缩小,那被规划出来的地形犹如一支如意。

      “哎哎,还没画完。”

      “这支如意是叫甘肃省?”

      “这变化得也太快了......”

      天幕听不到,天幕才不管。

      天幕继续说:

      【甘肃省呈西北至东南走向,来看我国甘肃省的中段位置,在这个地方,则有一条自然形成的地理通道。】

      天幕之上,这条通道的位置也随话音被标注了出来。

      【这条通道大概有1200公里之长,东起乌鞘岭,西至星星峡,而这条通道的南侧,则是祁连山脉,北侧是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除此之外,这条通道还地处黄河以西,看形状类似于走廊,于是这条通道被人们称为“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宛若祁连山脉北麓的一条咽喉。】

      【在这里,有我国的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河水奔流而下,源源不断流进了河西走廊之中,除此之外,在黑河东西两侧还有石羊河和疏勒河,这三大水系,直接滋养了河西走廊的片片绿洲,使其在这片山脉之中哺育和喂养了无数的生命。】

      【可以说,河西走廊是我国中原地区连通西方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条黄金通道。】

      必经之路,黄金通道。

      刘彻呼吸都重了。

      他们知道这条通道,西渡黄河,这里,就可以通往西域。

      然而从未见过全貌。

      也从不知道,原来这条通道竟如此重要!

      可现下这条通道......

      【在距今2100年前的汉帝国时期,月氏首领便被匈奴人杀死在河西走廊之中,月氏王的头颅还被匈奴单于做成了酒器,此后,月氏部落向西迁徙,河西走廊被牢牢把控在匈奴右贤王部的浑邪王和休屠王手中,而月氏部落向西迁徙后的下落无人知晓。】

      “距今2100年前?”

      刘彻念出这几个关键字眼,身前大臣终于也尽皆反应过来。

      “距今......那岂不是这天幕之上,正在发出声响之人......是距离我们2100年后的......后人?”

      “2100年啊。”有人不由得叹息道。

      有人不禁遥望天幕:“2100年的后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世界?竟能有如此手段吗?”

      不止是汉朝,在平行时空中的其他朝代,也都下意识根据这个时间点来演算起来。

      汉武帝,汉朝五代皇帝之后,六十几年的时光......
      其他平行时空的汉朝,在刘彻继位之前,根据这么一些关键字眼来推算一下,大概率也是大差不差的。

      就是到了嬴政这里:==

      已知汉朝是在秦之后,但这是在秦多久之后?

      所以这2100年的后世,又是距离秦多久的后世?

      嬴政的心情很不虞。

      啧。
      非常不虞。

      【在汉武帝通过一名被俘获的匈奴军官处获得这样的情报后,他便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若能联合向西迁徙的月氏部落,岂不是能形成对匈奴王庭东西向的联合夹击?只是此时的汉朝王庭,对于河西走廊以西的世界,还一无所知。】

      【前往西域,穿过河西走廊,找到向西迁徙的月氏部落,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遥远的西方世界,谁都不知道那是什么样子的,更何况,前往西域的使团还要找到月氏部落,并说服他们和汉帝国合作,形成对匈奴的东西夹击,不仅前路未知,也不知道会遇到多少危险,其任务也是异常的艰巨。】

      【这样未知又冒险的任务,若是放到现在,大概会被来一句:这b班,谁爱上谁上。】

      刘彻:“?”

      虽然最后那句没听太懂,但天幕这略带调侃的语气,怎么听着不像好话?

      【咳,不过这样的任务,对于当时的汉帝国来说,可是十分具有重要意义的。】

      【于是在这个时候,一位勇者便站了出来。】

      【他就是我国以官方使臣身份出使西域的第一人——张骞。】

      “是您!大人,天幕说的是您啊!”

      堂邑父抑制不住激动:“后世......后世记得您,大人......”

      才说几句,就已哽咽。

      十三年,也不止是张骞的十三年,还是堂邑父的十三年。

      他们真真切切走过这十三年,其中心酸与波折,煎熬与忐忑,真的无法用言语与外人道也。
      那不是一两句能说得清道得明的。

      能苟活下来已是万幸,谁承想,竟能被后人如此铭记吗?

      张骞也是喉头颤动,说不出话来。

      他拍了拍堂邑父肩膀,又拉过匈奴妻子的手,也安抚般拍了拍。

      再开口,依旧是那句——

      “快了,我们,快到长安了。”

      【张骞,是陕西城固人,在接过汉武帝手中象征授权的符节时,张骞才刚刚成为汉朝的侍从官。】

      【侍从官,就是汉武帝的宫廷侍卫,朝廷行政事务见习官。】

      【可以说,当时的张骞还名不见经传,但他有勇气站出来,汉武帝也有气量让这样一位侍从官担此重任。】

      【不过,谁都没把握。】

      天幕话锋一转,画面之上再次放出一张地形图。

      【让我们看看这里。】

      【这里是进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通道——扁都口。】

      【扁都口是个贯通南北的大峡谷,长约28公里,两侧的山势十分陡峭,且奇峰耸立,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发源于祁连山脉黑河水系的二十多条河流,其大大小小的河流自扁都口蜿蜒而下,是西方游牧部落在此放牧的地方。】

      【而这里,也是张骞带领使团在渡过黄河之后,进入河西走廊的通道。】

      【只是走出郁郁葱葱的扁都口,迎接张骞和使团的,则是河西走廊之中的茫茫戈壁。】

      【这时候,他们已经距离帝都长安1000公里了。】

      画面之中的扁都口草木丰盛,水源充足,牛羊成群,自是满满的生机勃勃,然而画面又一转,便从葱郁山林来到了茫茫戈壁之中,风沙铺天盖地,荒漠寂寥,人烟无处可见,只有危险无处不在。

      这前后对比太明显,差距也太大,看得人不由得一怔。

      对于生活在中原腹地的绝大部分人而言,他们是没见过戈壁荒漠的。

      所以也想象不出,若当真行走在其中,该是多么荒芜又无处所依的心情?
      单是这样看着,都叫人心生无限惆怅的思绪。

      刘彻表情微微触动。
      尽管他早就想过西行之路必定艰险,可眼前出现的这一幕,还是叫刘彻不由得怔然。

      ——这样艰险的环境,难怪使团在西行之后便了无音讯,再无消息。

      十三年,张骞当真能回来?

      那使团之中,又能剩下多少人?

      【先前我们说了,河西走廊已经牢牢控制在匈奴人手中,也因此,在张骞带领的使团进入河西走廊后,就算再怎么小心躲避,还是不可避免地撞到了匈奴人手中——在一个阳光炙热的午后,他们毫无意外的遇上了匈奴骑兵。】

      【这个西行的使团,被俘虏了。】

      【押解之路漫漫,路途艰难,俘虏的待遇想也知道不可能好,饥渴是常事,还有被抽打着追赶骑兵的速度,不断行走所严重透支的体力,以至于这一路上,不断有人倒下,直到张骞一行人被押送至匈奴王庭。】

      果然,还是被俘虏了。

      刘彻张了张嘴,神情复杂,却也并不算意外。

      这样的结果,也算是在预料之中。
      但听天幕这时候道明,还是难免生出几分叹息。

      其余众大臣也是神情复杂。

      “所以这十三年,张骞等人是否一直待在匈奴王庭之中?”

      “怕是也不好逃出去吧。”

      “我汉朝使臣,匈奴人必然不可能轻易放过。”

      咸阳宫内,嬴政也在问众人。

      ——若是尔等被匈奴俘虏,该如何自处?

      众人皆答:自是不可能臣服于匈奴之下。

      “那尔等觉得张骞这一行人呢?”

      “这......”

      这怕是不好说吧。

      匈奴人岂是什么好相与的?
      若是想要活命,恐怕总要做出一些牺牲。

      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然而就听天幕继续道——

      【当时的匈奴首领是军臣单于,张骞一行人被押至匈奴王庭时,面见的就是军臣单于。】

      【《史记》中记载,军臣单于在得知张骞一行人欲出使月氏部落后,便对张骞问道:“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也就是反问张骞,要是他们穿过汉朝去往南方的越国,那汉庭会同意吗?】

      刘彻下意识摇了摇头。

      这必然是不可能同意的。

      所以张骞他们......

      【张骞对此无话可说,也因此,这剩余的一行人,便被匈奴人扣留和软禁了起来。】

      【而之所以还留着张骞等人的性命,则是因为匈奴人还想从张骞这一行人口中打听出更多关于汉王朝的情报,并说服张骞等人为匈奴王庭效力,然而期间种种威逼利诱,却依旧未能软化和拉拢张骞,这也导致张骞在匈奴营地之中,长期失去了自由。】

      听到这里,刘彻不由得冷哼一声:“尔等蛮夷,当真是贪得无厌!”

      不过如此程度,张骞竟也没有臣服于匈奴之下吗?

      但这样的情况下,张骞还能活?

      【张骞一开始的不合作以及不妥协的态度,确实让他面临凶多吉少的可能,大概张骞本人也做好了为汉朝赴死的准备,然而在《史记》中,司马迁对张骞的描述,有这样一句话——即张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

      刘彻:“......”

      蛮夷爱之......咳。

      太史令司马谈则是两眼一震,等等,谁?!

      司马迁?!

      这名字为何如此之耳熟?!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蛮夷爱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