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扶苏刘据,卫长公主 ...
这是异族的名字!
明女郎显然是按时间顺序罗列的。
已知明朝的国姓是朱,这人还排在朱标后面,所以......
明之后,异族入主了中原?
秦汉唐宋都不知道元朝的存在,唯有明朝一片惶然:
汉人刚刚从“四等人制”中挣扎出来,他们不想再做回两脚羊!
朱元璋同时受到了两层暴击,面色显然并不好看。
明月一无所知,依旧按照自己的思路继续说道:
“刘据,七岁被立为皇太子。因其母姓卫,也被称为卫太子。”
“他的父皇刘彻,他的母后卫子夫,他的舅舅卫青,还有他的表哥霍去病,乃至他的孙子刘病已,都有着传奇的一生。”
“刘据本人的事迹,则经常和另一位倒霉蛋——扶苏一起出现。”
“扶苏的结局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死后,胡亥在赵高李斯的拥立下继位,矫诏命扶苏自尽。扶苏并未反抗,引颈就戮,间接导致了秦朝二世而亡。”
“而刘据吸取了前辈的教训,在被诬陷后,他心生怀疑,并不愿束手就擒,选择了奋起反抗,谁料刘彻并未如嬴政一般驾崩,那卫太子此举即为谋反,兵败后只能被迫自尽了。”
晴天霹雳,当如是也。
嬴政一点也不在乎什么胡亥扶苏、什么赵高李斯,他的脑海中只回荡着明月轻描淡写的那一句话:
秦朝二世而亡......
秦朝二世而亡!
秦朝二世而亡!!!
天幕的出现,让他“二世三世乃至万世”的美好愿景立时破灭了。
从后世自称“汉人”等等蛛丝马迹中,他又察觉到了大秦的国祚甚短。
再到如今......
纵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当这样不可思议的结局出现在眼前时,嬴政也完全不敢相信。
扶苏不可置信,李斯瞠目结舌,赵高哆嗦着下跪,满朝文武有人痛心疾首,有人老泪纵横,甚至有人状似昏厥。
偌大的秦朝,根本没有人能想象到这个结局。
此时的陈胜吴广,还只是闾左的两个普通贫民,聪明机灵的脑子只能让他们的生活较之他人略胜一筹,并没有带给他们实质性的改变。
此时的汉高祖刘邦,还只是一名普通的秦吏,时任泗水亭长,家有贤妻爱女,虽胸怀大志,但英雄无用武之地。
此时的汉初三杰,张良因博浪沙刺秦而逃亡在外,韩信还在到处蹭吃蹭喝,萧何虽有王佐之才却因种种顾忌不愿崭露头角。
此时的项羽,因学书学剑都不甚用功,被叔父训斥惋惜,他却不以为意,一心只想做万人敌。
他们都是秦朝二世而亡的重要推手,但谁也想象不到,如今锋芒毕露的秦朝会那么轻巧地二世而亡。
张良和萧何或许模模糊糊地察觉到了深藏在秦朝这艘大船下的暗流涌动,但若是让他们斩钉截铁地说出秦朝二世而亡,估计也会被人当作是失心疯。
但天幕就这样说出来了,明女郎就这样说出来了。
她那毫不在意的态度,好像在说:
这不是众所周知的吗?
这让他们反驳她的话都变得苍白无力起来。
她不是神女,也不是妖女,她只是一个通晓历史的后世女子......
“陛下,这是好事。”蒙毅迎着众人的目光上前。
他是陛下亲信,这种时候也只有自己能开口,自然不能放任不好的情绪蔓延:“先前天幕所言,多是浅尝辄止,如今一切揭晓,先前按捺住的六国人势必会立刻行动起来。”
王贲也恳切出言:“蒙上卿所言极是。陛下,臣愿请命,捉拿那汉朝先祖,以绝后患!”
附言者众。
长公子扶苏、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都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是朕之过。”嬴政收敛心神,下臣们可以对这三人避而不谈,他却不能逃避,“朕信重奸宦,过于自傲,教子无方,有愧于列祖列宗。”
对于始皇帝而言,既然已经有了结论,只要略微将这几人的性格拼凑起来,便能倒推出过程。
赵高本已犯下死罪,是他赦免其重罪并官复原职,还因此事让赵高与蒙毅结仇,与扶苏有隙。
李斯虽忠心于他,却与扶苏政见不同。他又何其可笑,竟会傲慢地以为自己在崩逝后仍能留有余威呢?
扶苏不智,胡亥不明,他反而选择了放任,前者他疏于教导,后者他过于溺爱。
又怎么不是自己的过错呢?
嬴政这样歉然,臣子们反倒更不觉是他的过错,争先恐后地宽慰起君主来。
刚刚心灰意冷的一些大臣登时打起了精神:
纵使历史上的秦朝二世而亡,但那又如何?天幕出现,不就是让他们改变原有的历史吗?
正所谓哀兵必胜,秦始皇这招以退为进,反倒让大家拧成了一股绳,朝堂上空前团结了起来。
若是明月知道嬴政这番操作,不禁要感叹起他的人格魅力了:
不愧是能说出“独忍弃寡人乎”的秦始皇,光明正大的茶言茶语用得那叫一个炉火纯青。
这下那群大臣内心估计全都是:心疼陛下,为陛下守护最好的大秦!
嬴政那边力挽狂澜,一改颓势,刘彻这边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若是说晚年的刘彻是老登,那如今的刘彻也能勉强称得上是个中登了。
他恨恨地看了一眼天幕,开始在心中暗骂:
这个明小娘子是不是学识不精?具体什么时候诬陷的没有说,谁诬陷的也没有说,怎么诬陷的更是没有说,到底有没有在认真讲据儿?
骂完天幕,他又把除了卫青和霍去病之外的朝臣都瞪了一遍:
这群蠹虫,一个个都不安好心,竟敢诬陷朕的太子!
下首的诸位被他阴恻恻的目光盯着头皮发麻,很快就跪了一地。
而刘中登思绪翻涌,又发挥了自己多疑的特质:
难道是陈氏在长门宫还不安分?
自己就不该顾及所谓的往日情分留她一命,果然斩草就应该除根。
可惜此事与阶下众臣并无直接关系,历史上用巫蛊构陷卫太子的江充,如今还身在赵国呢。
而废后,更是还没活到他的晚年,就香消玉殒了。
老刘家有一项祖传的优点:从不内耗,也没什么道德。
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朕是不会有错的。
卫青、霍去病虽受宠信,也不敢在这种时候撩虎须。
更深一步想,他们身为太子母族,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尚未可知。
卫霍并不知道:历史上,在这次谋逆中,他们这一对舅甥,其实什么作用都没起到。
“刘据失败的原因很多啊,直接原因是江充诬陷,有人会认为卫霍早逝是主要原因,但我不这样认为,主要原因应该还是刘据和他爹刘彻的政治主张不同。”
“围绕着刘彻的都是一些行事酷烈的官吏,天然会反对仁厚的刘据。”
“巫蛊之祸前就有许多次类似的事情发生了,比如刘据被诬陷调戏宫女、被诬陷得知刘彻病重面露笑容等等。”
“刘彻有时非常信任卫太子,有时将信将疑,但在查证之后也解除了误会。
“但正所谓三人成虎,巫蛊之祸的发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不是江充也会是别的什么充。”
“即使是父子之间小小的分歧,也会被层出不穷的蚂蚁凿成巨大的裂缝。”
“卫霍要是还活着,刘据在外戚势力上可能会好一点,刘彻的猜忌之心也会少一些,但根本上的矛盾还是存在的。”
“当然,分析原因,自然少不了皇帝和太子之间永恒的矛盾:日渐衰老、疾病缠身的父亲面对正值壮年、雄心勃勃的儿子,心怀忌惮也是人之常情。要知道,刘据可是当了三十一年的太子,人生能有几个三十一年?古代人的寿命可没现代人这么长。”
“我还发现了特别有意思的一点,刘据应该是非常重视扶苏这个反面教材的。”
“和父皇的治国思路不同,扶苏选择当面顶撞始皇,于是被发配去了上郡;刘据就不一样,人前给足了汉武帝面子,私底下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俗称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后面谋逆之事中,刘据做出的种种错误决定,也与他事事对照着扶苏的失败案例反向行事有关系。”
“不知道为什么,刘据在用人上确实有很大的问题。”
“巫蛊之祸前,他的家臣就敢坐着马车在驰道上行走。”
“驰道可是仅供帝王驾车的道路!刘据连这点政治敏感度都没有吗?”
“如果有人抓住这点不放,完全可以说他有不轨之心,故意为之。”
“就算往好处想,刘据也有管教不严之过,连家臣都无法完全掌控,更让人质疑他未来如何掌控偌大的汉朝了。”
“巫蛊案发后,许多公主都深受牵连,京中已然人心惶惶。”
“敌人来势汹汹,刘据身为太子,更应该将自己的宫室箍得如同铁桶一般。”
“但江充还是在太子宫中挖掘出了一个桐木人。”
“连自己的宫室都能被悄无声息地侵入,真不知道该怎么为他的无能做解释。”
“而刘据的老师不仅不能规劝他,反倒贪生怕死,用扶苏之死撺掇太子谋逆。”
“刘据吸取了扶苏的教训,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可他的老师并没有如蒙恬般的才德,最后落得了满盘皆输的下场。”
“是的,满盘皆输,刘彻也输得够呛。”
“一向刚愎自用的汉武帝难得展现了自己的软弱,什么灭江充三族啊,建思子宫啊。”
“老登不一定有多思念儿子,纯粹是为失去了一个精心培养的继承人而深深懊恼。”
“更何况,这场混乱波及了数万人。再加上卫霍去世后的连年战败,国库早已空空如也了。”
“但人死不能复生,刘彻也真的老了。”
“晚年的刘彻失去了许多明君的品德,唯独留下了知人善任。”
“他将八岁的刘弗陵托孤给了霍去病的弟弟霍光。”
“霍光也没有辜负主君的信任,为摇摇欲坠的大汉续上了一命。”
“值得一提的是,多年以后,这皇位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刘据一脉,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明月看了一眼自己的草稿纸,上面列出的原因都已经说得差不多了。
刘据这个人比较普通,还没有扶苏的人物性格鲜明,他的色彩大多被掩盖在了诸多有能有为的亲人之下。
但相较于无声无息消失在巫蛊之祸中的无辜者,他能在史书上留下姓名,已然是幸运儿了。
天幕之下。
刘彻将长子唤来,仔细端详着他的面庞。
面前的刘据因年幼身量不高,面容大气、神色清正,有翩然君子之风。
虽只有六岁,但显然通晓礼法,并不直视长辈,孺慕之情却绝非作伪。
明女郎说得隐晦,但众人都能听出来,她认为刘据有德无能。
夸赞刘彻知人善任,何尝不是在贬低刘据识人不清呢?
刘彻当然清楚。
三岁看到老,他早就知道,据儿仁善,但并不算聪明。
说好听点叫善于纳谏,说难听点就是耳根子软。
这并不重要。
他的母后聪明,他的舅舅聪明,他的表哥也聪明。
于是他的任人唯亲反倒成了优点。
但刘彻想不到,卫青会早逝,去病也会早逝,仅剩卫子夫一人......
失去了母族的支撑,刘据就不再是最合适的太子了。
他当然信任卫霍二人,就算自己另立太子,他们也不会有丝毫怨言。
但这般行事终究不是良策。
更何况,自己又不似皇考......
当初刘荣蠢钝不堪、栗姬狂傲无脑,父皇说废就废,转头立自己为储君。
而他刘彻,至今也就刘据这一根独苗苗。
原本的历史上,到了晚年,他也只能选择八岁稚童,可见今生子嗣确实不丰。
卫子夫还能再生吗?
又或者从卫家、霍家再选人入宫?
刘彻这边思索着,忽闻传报,卫长公主求见。
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他不禁展露出了一个古怪的笑容:
“是子夫让你来的?”
来自上位者的威势压在了尚未及笄的少女身上,这一刻,刘彻不再将她看作是自己宠爱的公主。
“与母后无关。”卫长公主挺直腰板,锋利的目光直视着她的父亲,如同一把出壳的宝剑,“是我自己想来的,父皇。”
相较于汉武朝,嬴政那边的氛围轻松了不少。
明女郎说扶苏因为触怒始皇帝被发配上郡,但那日因为天幕的出现,此事被暂时搁置了。
这也代表着,天幕所说的历史,都是从前的故事了。
一切都是可以被改变的。
而李世民和李承乾父子俩,此刻正在疯狂代入:
明女郎认为刘据无能,难道李承乾就有能了吗?
李世民昧着良心也说不出这种话。
李承乾更是陷入了深深的内耗和恐慌之中:
一想到明女郎会如同指摘那些昏君一样用辛辣的语言嘲讽他,他......他就想躲起来。
只要不去听,不去看,就能逃避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扶苏刘据,卫长公主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文日更3000+,请大家支持~】 【预收衍生无CP《如何获得千古一帝的好感值[快穿]》在专栏,欢迎大家收藏~】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