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疫情突袭下的温暖日常 ...
-
清晨,温桑倩刚睡醒,走到阳台就看见窗外飘着细雨,雨水打在梧桐树叶上,溅起细密的水花。天昏沉沉的,铅灰色的云层压得很低,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像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楼下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是新当选的语文课代表温若瑶在带领大家早读。温桑倩刚走进教室,英语老师Ms.Wang就急匆匆地跑了进来,脸色有些凝重:“妙瑶先停一下,同学们,紧急通知——家里有弟弟妹妹在笙澜国际幼儿园或渺烟实验小学的,立刻向我报备!你们李老师的女儿就在笙澜国际幼儿园,她今天需要去接孩子,就没来上班。”
“老师,怎么了?”郭寓辰忍不住问道。“疫情突然加重了,这两所学校出现了阳性病例,现在要求所有学生立刻回家隔离。”Ms.Wang的话让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老师,我表弟阿宅在笙澜国际幼儿园,跟我住在一起。”温桑倩立刻举手,心里泛起一丝慌乱。“好,你赶紧收拾东西,联系家人来接。还有其他同学吗?”“老师,我妹妹在渺烟实验小学。”沈恒渡也开口说道。
因为要和温桑倩一起回家,温妙渔也跟着收拾书包。温桑倩拨通了江霖熙的电话:“妈妈,你让福伯来学校接我和妙妙。”“贝贝,福伯他已经去接阿宅了,我让李司机过去,你在学校门口等他。”
十分钟后,一辆黑色法拉利缓缓停在学校门口,李司机恭敬地打开车门:“大小姐,二小姐,请上车。”周围的同学瞬间惊呼起来——“哇!居然是法拉利!”“之前送他们来的是布加迪吧?听说要一千多万!”“这辆法拉利也得五百万以上吧!”议论声此起彼伏,温桑倩和温妙渔却早已习惯,安静地坐进了车里。
不出所料,三天后,A市国际第一学院正式通知开启网课模式。课程表被重新调整:早上7点半到11点50分是正课,用钉钉直播,无需开摄像头;下午1点50分到3点30分继续上课,18点到21点是晚自习,要求用企业微信开摄像头,方便老师监督。而笙澜国际幼儿园则直接放假,每周只安排两节课,让小朋友跟着视频做手工、唱儿歌。
第一天晚自习,温桑倩坐在书桌前,打开企业微信摄像头。阿宅抱着一碗切好的苹果,踮着脚尖悄悄走到她身边,凑到她耳边小声说:“阿姊,苹果放这里啦。”“谢谢阿宅。”温桑倩摸了摸他的头,阿宅立刻跑到身后的床上玩积木,小小的身影正好被摄像头录了进去。
“咦,阿宅小朋友也在呀!”李老师的声音从麦克风里传来。温桑倩点开麦克风:“对,他刚刚给我送水果。”“能不能请阿宅做个自我介绍呀?”李老师的语气里满是喜爱。温桑倩转头看向阿宅:“阿宅,老师想让你做个自我介绍,好不好?”“阔以!”阿宅立刻爬到温桑倩腿上,对着摄像头挥了挥手,“大家好,我叫司憬灏,今年4岁,在笙澜国际幼儿园,我喜欢截拳道!”说完,他还害羞地笑了起来,小梨涡浅浅的。聊天框里瞬间被“好可爱”“萌化了”的弹幕刷屏。
“好了,你去玩积木吧,阿姊要写作业了。”温桑倩轻轻把他抱下来。阿宅噘着嘴:“阿姊,你不陪我玩,我就告诉舅舅舅妈!”“哟,还学会告状了?”温桑倩笑着刮了刮他的鼻子,“你舅舅舅妈肯定护着我。”阿宅气鼓鼓地跑了出去,惹得全班同学都笑了。
没过多久,阿宅又端着一碗苹果,敲了敲温妙渔的房门:“妙妙阿姊,苹果给你。”温妙渔笑着接过:“谢谢阿宅。”他的身影再次出现在摄像头里,李老师忍不住感叹:“阿宅也太乖了吧,还会给姐姐送水果。”
就在这时,李老师的麦克风里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妈妈,我要喝牛奶!”一个小女孩跑到李老师的摄像头前,正是她的女儿林鑫悦。鑫悦一眼就看到了温若瑶镜头里的阿宅,惊喜地喊道:“妈妈,是司憬灏!我们是同班同学!”“这么巧吗?”温若瑶惊讶地说。温桑倩笑着开麦:“王老师之前说李老师的女儿在笙澜国际幼儿园,肯定是一个班的。”
接下来的日子,核酸检测成了日常。温桑倩每天都会带着阿宅去小区门口的检测点排队。这天,两人正排队时,一辆辆大巴车从旁边驶过,车身上贴着“隔离转运专用车”的标识。阿宅趴在温桑倩怀里,紧紧盯着大巴车,看到车窗里有和他差不多大的小朋友,眼睛瞬间红了:“阿姊,他们会不会有事啊?是不是再也回不来了?”
温桑倩心疼地擦掉他的眼泪,轻轻抱着他:“不会的,他们只是去隔离,等病好了就回来了。”“阿宅怎么哭鼻子啦?”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是沈恒渡。他也带着妹妹来做核酸,看到阿宅哭了,连忙走过来安慰:“阿宅别怕,现在医学很厉害,就算不小心感染了,白衣天使也会治好他们的。你也要乖乖戴口罩,保护好自己哦。”
这时,温桑倩的手机响了,是江霖熙打来的。“你能帮我抱一下阿宅吗?”她对沈恒渡说。沈恒渡点点头,小心翼翼地从她怀里接过阿宅,阿宅很乖地搂住他的脖子,渐渐停止了哭泣。“喂,妈妈,怎么了?”温桑倩接起电话。“你们回来的时候,去药店多买些口罩和消毒湿巾,家里快用完了。”“好,你在医院也要注意安全。”“知道啦,你比我还唠叨。”江霖熙笑着说。“因为我珍惜你这个妈妈呀。”温桑倩的声音软了下来,挂了电话后,心里满是牵挂——江霖熙作为医院副院长,这段时间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很少能回家。
这天下午,江霖熙难得在家休息,趁着温桑倩带阿宅去做核酸,她敲了敲温若瑶的房门:“妙妙,我能进来吗?”“进来吧,婶婶。”温若瑶正在练古筝,看到江霖熙进来,立刻停下了手。
江霖熙坐在钢琴旁的椅子上,温柔地说:“妙妙,婶婶有件事想问你,你要是不想说也没关系。”“婶婶您说。”温妙渔有些紧张地攥紧了衣角。“你是不是很怕你妈妈?”江霖熙轻声问道。温妙渔的身子顿了一下,小声说:“婶婶,我可以说真心话吗?”“当然,婶婶会帮你的。”
“小时候,我看到贝贝姐姐学舞蹈,也想去学。可是妈妈不同意,说我没有天赋,学了也是浪费钱。”温妙渔的声音有些哽咽,“有一次我偷偷跑到舞蹈班,求老师帮我说服妈妈,妈妈知道后,第一次骂了我,还打了我。后来是叔叔说,我们是温家人,就算爸爸不在了,温家也能养活我们,妈妈这才同意我去学舞蹈。”
江霖熙摸了摸她的头,心疼地说:“妙妙,你妈妈不是不爱你,她只是太要强了。你爸爸牺牲后,她一个人带着你,压力很大,才会用冷漠的方式保护自己。你要相信,妈妈永远是世界上对你最好的人。”
江霖熙走后,温妙渔坐在古筝前,轻轻弹奏起来。“尽管妈妈对我很凶,可我还是很喜欢她。”她小声呢喃着,指尖的旋律渐渐变得温柔——她知道,妈妈的冷漠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自责与脆弱。
窗外的雨还在下,可房间里的氛围却格外温暖。疫情虽然打乱了生活的节奏,却让大家更加珍惜彼此陪伴的时光,那些藏在细节里的关心与爱意,成了这段特殊日子里最珍贵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