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中国历史七上 ...

  •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和元谋人都要聪明,原始人生活环境不太好,蚩尤打不过黄帝,炎帝也打不过黄帝,大禹和他儿子的能力不错,夏朝很封建,商纣王很残暴,周王得民心……”

      张良盯着刘邦写心得,并将刘邦的心得一字一句的念了出来。

      “不,陛下,您可不能这么写。”

      刘邦叼着笔杆子:“那你要朕怎么写?朕又没写错。”

      张良心累,他决定让萧何上。

      那边萧何看韩信写的心得也看得心头火起。

      二人对视一眼。

      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更换任务对象。

      一分钟后,张良很真诚的对着萧何说:“我们还是换回来吧。”

      只见韩信的竹简上就写了六个大字。

      人是猴子变的。

      张良苦口婆心的劝说刘邦:“陛下,昨日您还誓要发奋图强,将这系统商城里提供的物品一扫而空,怎的才过一日,陛下就懈怠了?”

      “昨日是昨日,今日是今日。”刘邦振振有词:“再说了,朕怎么就写得不好了?朕觉得朕写得挺好啊。”

      张良“啪”的一声把自己写心得的竹简拍在刘邦面前。

      竹简上密密麻麻的小字一眼望过去甚至望不到头。

      随后,张良又放了一筒竹简在刘邦面前。

      他居然写了整整两卷!

      “重写,朕重写行了吧!”刘邦有些悻悻的。

      *****

      而嬴政是比张良更卷的卷王。

      他将言羽阳说过的知识点都一一列在竹简上。

      随后一字一句的在对应的知识点后加上了自己的见解。

      最后的成品竟达到了三卷竹简!

      为了这三卷竹简,他甚至连政事都没怎么处理。

      平日里处理政事到挑灯夜战的嬴政,此时正在细细研读自己的心得有没有任何错漏之处。

      这次他要拿第一,一定!

      “陛下这么做,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蒙恬小声的和蒙毅说悄悄话。

      蒙毅睨了他哥一眼:“那你去劝劝陛下,叫他不要再写了?”

      蒙恬一脸“你小子果然想害我”的表情。

      “你怎么不去。”

      “因为我没有觉得陛下本末倒置。”蒙毅面无表情的。

      而扶苏一脸崇拜的看着嬴政:“我本以为我写一卷已经足够了,没想到父皇居然写了三卷之多!”

      而李斯压根就没空参与到这场对话中来。

      他昨日忙着小麦的事去了。

      为了保险起见他两种方式都进行了实验。

      这会正在奋笔疾书疯狂的赶进度。

      最后还是蒙恬大着胆子劝了嬴政一句:“陛下,帝师不是说不宜太过劳累么?依臣之见,陛下这心得已经写得十分之玄妙,陛下也可稍微歇息一会。”

      “嗯。”嬴政点了点头,继续查看自己的心得。

      听了,但没完全听。

      但一般,一个卷王的出现,就意味着一群卷王的出现。

      除了嬴政,此时的李世民和他的臣子们,也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卷。

      “我写了一页半!”这是长孙无忌。

      “我写了两页!”这是房玄龄。

      “我写了两页半!”这是魏征。

      “我的两页半比你字更多!”这是杜如晦。

      李世民的声音隐隐含着骄傲、炫耀和一点小得瑟。

      他得意的对长孙皇后说:“观音婢,朕写了三张纸!”

      “嗯,陛下真厉害。”长孙皇后温声的回应李世民。

      然而就写了半张纸的长孙皇后根本就不明白他们在争什么。

      难道帝师看心得只看字数不看内容吗?

      就这一会功夫,长孙无忌他们又爆发了新的争吵。

      “贵精不贵多!我字少但我写得最好!”这是长孙无忌。

      “你放屁!我的才是最好的!”这是房玄龄。

      魏征斜睨了三人一眼:掸了掸自己手上的纸:“你们可真不害臊。”

      “写的差还不承认了。”杜如晦看向李世民:“陛下,您说,谁的心得写得最好?”

      突然被迫加入战场的李世民:?

      看着四双眼睛都死死地盯着自己,李世民咽了咽口水,决定使出端水大法。

      “朕观各位爱卿都各有所长,都写得很好嘛!”

      见四人不肯罢休,非要分出个高低来,李世民话音一转。

      “不过,朕还是觉得观音婢写得最好!”

      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被迫也加入战场,只好得体的笑了笑。

      但长孙无忌还是不愿罢休。

      “皇后娘娘的心得确实独树一帜,那抛开皇后娘娘的心得,陛下认为谁的更好?”

      李世民:……

      抛开不了一点。

      我给你台阶你就赶紧下!

      除了李世民这边热闹非常。

      赵匡胤那边也不遑多让。

      那天出宫把自己不成器弟弟又好一通揍之后,赵匡胤神清气爽的回了皇宫。

      只是写心得这事。

      赵匡胤和五虎将面面相觑。

      倒是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赵匡胤武将出身,虽然有重用文臣的意思,但这事压根就没法往外说,只能靠自己。

      赵匡胤忧伤的叹了口气 ,仿佛已经看到了小红花正在离他远去的身影。

      “陛下,要不咱随便写点得了,前有秦皇武帝,还有唐宗,怎么看咱也没法杀出重围啊。”高怀德耿直的说。

      赵匡胤:……

      虽然理是这么个理,但是这话从你小子嘴里说出来怎么那么让人生气呢?

      卷王的身边往往都伴随着咸鱼。

      刘彻此刻就处于摆烂还是勤奋中摇摆不定。

      他先前上家族群里问了一嘴,问问大家都打算写多少。

      【汉武帝】刘彻:心得写多少合适?

      【汉高祖】刘邦:三卷。

      【汉景帝】刘启:五卷。

      【汉文帝】刘恒:八卷。

      【汉昭帝】刘弗陵:十卷。

      刘彻:?

      真的假的?

      【汉高祖】刘邦:写五卷八卷十卷的写完让我检查。

      【汉景帝】刘启:其实我只写了一卷。

      【汉文帝】刘恒:我也。

      【汉昭帝】刘弗陵:我也。

      刘彻:……

      朕就知道。

      刘彻抬头看了看奋笔疾书的卫青,又看了看一字未动的霍去病。

      心想着。

      要不就摸鱼一次?

      反正有卫青在。

      他一定会写得很认真的!

      不得不说。

      有些时候。

      武帝和高祖的偷懒理由真是出奇的一致呢。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6章 中国历史七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