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下辈子也是 ...
-
九月初,阳光正好。明州文理学院的校门前,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拖着行李箱,脸上带着憧憬与懵懂的新生,热情洋溢,举着引导牌的学长学姐,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开学图景。
“阿序,你真的没必要陪我来报道的。”陈念看着身边高大的身影,声音带着一丝无奈和心疼,“我自己可以的。S大不是也快开学了吗?这里离S市两千多公里,坐飞机都要四个多小时……我不想你太辛苦。”
他话音未落,周围原本喧闹的人声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过来——更准确地说,是聚焦在陈念身边那个如同发光体般的少年身上。
姜序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浅蓝色牛仔裤,身姿挺拔如青松。午后的阳光落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勾勒出近乎完美的线条。
浓密的眉毛下,一双深邃的眼睛如同盛满了碎星,鼻梁高挺,薄唇微抿时带着天然的吸引力。
即使只是随意地站在那里,那份耀眼的光芒和从容的气场,也足以让周围的一切都黯然失色,瞬间成为人群的焦点。
而他身边的陈念,面容清秀却普通,安静地站在姜序的光环之下,像一片沉默而朴素的绿叶,衬托着那朵过于夺目的鲜花。
陈念还在小声地劝说:“……真的,你快去S市吧,万一误了报道时间,会很麻烦的……”
姜序心不在焉地“嗯嗯”应着,一手拖着陈念那个半旧的行李箱,一手不由分说地攥紧了他的手腕,无视了周遭惊艳,探究甚至有些嫉妒的目光,拉着他径直往校内走。
他目标明确地走向新生咨询处,对着一位看起来有些疲惫的学姐露出一个礼貌得体的微笑:“学姐你好,请问新生入学报名在哪里办理?”
那学姐正被反复询问同样的问题弄得有些烦躁,头也没抬,指指桌上的报到须知,让他自己看。
然而,当她漫不经心地抬眼,看清姜序那张脸的瞬间,所有的不耐烦瞬间烟消云散,眼睛倏地亮了起来,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笑容无比热情。
“啊,学弟是新生吗?报名点在正前方那栋红色大楼的一楼大厅。看到没?就是那里!进去找自己学院的迎新点就行啦。对了,学弟你是哪个专业的呀?以后有机会可以一起……”
“不好意思学姐,”姜序微笑着打断她,语气温和却带着疏离,“我不是明州文理学院的学生。今天只是陪……”他顿了顿,侧头看了一眼身边低着头的陈念,声音自然地接上,“陪朋友来报道的。”
学姐眼中的光芒瞬间黯淡下去,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她“哦”了一声,看着姜序拉着陈念离开的背影,心里哀叹:还以为这届新生终于能出个门面担当呢。结果空欢喜一场。极品帅哥居然是外校的,太倒霉了!
姜序熟门熟路地领着陈念,穿梭在熙攘的人群中。报名,填表,缴费,领取宿舍钥匙和床上用品……所有流程,他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仿佛他才是这里的主人。
陈念只需要安静地跟在他身后,偶尔在需要签字的地方落笔。
陈念的宿舍在3楼,标准的四人间,上床下桌。他们推门进去时,另外三位室友已经在各自的位置上忙活着收拾东西了。
骤然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人,陈念下意识地紧张起来,手指悄悄攥紧了姜序腰侧的衣服下摆,仿佛那是他在这个全然陌生世界里唯一的锚点。
姜序却神态自若,脸上挂着爽朗又真诚的笑容,主动向三位新室友打招呼。
“你们好,我叫姜序,这是我朋友陈念。以后四年大家就是室友了,陈念性子比较内向,可能有很多地方要麻烦大家多关照,先在这里谢过了,大家别介意啊。”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姜序态度如此磊落热情。三位室友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纷纷回应。
“你好你好!我叫赵磊!”
“我叫孙阳!”
“我叫李想!”
姜序点点头,笑容不变,抛出橄榄枝:“初次见面,等下收拾完,我请大家吃个饭?想吃什么随便点。就当是提前破个冰,以后互相也好有个照应。”
赵磊性格活泼,眼睛一亮:“嚯!刚来就请客?序哥大气啊!”
孙阳和李想也笑着点头,气氛瞬间融洽了不少。
姜序摆摆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这不是熟人好办事嘛。先吃了我这顿饭,以后我朋友要是有什么事找你们帮忙,你们可就不许推辞咯。”
这话说得漂亮,既表达了请客的善意,又点明了照顾陈念的核心诉求。
三个室友立刻拍着胸脯保证。
“那必须的!序哥放心!”
“以后陈念的事就是我们的事!”
“对,有事你吱声!”
姜序这才满意地笑笑,转过身对陈念柔声道:“念念,你先坐会儿,我帮你把床铺收拾好,咱们再出去买点生活用品。”
他自然地接过陈念手里拎着的被褥包。
陈念被几双眼睛看着,有些不自在,低低“嗯”了一声,默默走到自己空着的书桌前开始擦桌子。
看着姜序动作利落地爬上陈念的床铺开始铺床单,套被套,孙阳忍不住好奇地问:“序哥,陈念……是你弟弟吗?”
毕竟这照顾得也太周到了。
姜序的动作顿了顿,在床铺上直起身,目光扫过下面安静擦桌子的陈念,眼神瞬间变得无比柔和,声音清晰地传下来。
“不是弟弟。是很重要的……朋友。”他顿了顿,补充道,“非常重要。”
“哇塞!陈念你这运气也太好了吧,能遇到这么够意思的朋友。”赵磊羡慕地感叹。
陈念的动作停了一下,没说话,只是默默往书桌里侧挪了挪,似乎想把自己藏起来一点。
姜序的目光追随着他,语气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认真:“是我运气好。三生有幸,才能遇到他。”
这话让赵磊三人面面相觑,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这语气听起来怎么……怪怪的?
姜序没再多解释,继续麻利地收拾床铺。很快,一个整洁舒适的铺位就弄好了。
他又帮陈念把领来的脸盆,暖水瓶等归置好。随后,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地出门采购生活用品。
出去时两手空空,回来时每人手里都拎着两大包东西——毛巾,牙刷,衣架,插线板,台灯……全是姜序细心挑选的必需品。
赵磊三人一路笑呵呵的,一口一个“序哥”叫得亲热,俨然成了姜序的小跟班。
姜序趁机再次拜托他们:“我不在的时候,陈念就拜托你们多照顾了。他脸皮薄,遇到事可能不好意思开口,你们多留心点。以后你们要是有什么事需要帮忙,随时联系我,我绝不推辞。”
三人自然是满口答应,就差指天发誓了。
晚上,姜序兑现承诺,选了一家档次不错的饭店请三人吃饭。席间气氛热烈,赵磊他们直呼“序哥豪爽”。
饭后,赵磊兴致勃勃提议去KTV进行第二轮。
陈念却在这时拉了拉姜序的袖子,眉头微蹙,小声但坚决地说:“别去了,你真的该走了。去S市的机票……”
姜序揽着他的肩,试图安抚:“不急,等这边安顿好你我再走,不差这一会儿……”
然而,陈念抬起头,用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带着明显不悦和坚持的眼神,直直地盯着姜序。
那眼神里没有一丝妥协的余地,清晰地传递着“不行”的信号。
姜序心头一跳,第一次在陈念面前感到了发怵。他瞬间败下阵来,举起双手做投降状:“好好好,听你的!我订明天最早一班的机票,行了吧?别生气了,念念?”
陈念的眉头这才稍稍松开,语气依旧带着点埋怨:“我早就让你走了,你就是不听。”
“听听听!以后你说什么我都听!”姜序连忙保证,声音低沉下去,带着难以掩饰的担忧,“我只是……不放心你。怕你在这里不习惯,怕你遇到事……”
他顿了顿,看着陈念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出那个让他无比介怀的距离,“2685公里。念念,这么远的距离,你要是真有什么事,我没办法第一时间赶到你身边。一想到这个,我就……”
陈念当然明白他的担忧。所以之前无论姜序如何粘人,如何安排,他都尽量纵容。但在这件事上,他绝不会让步。
就像姜序曾对他说的——学业和前途,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他宁愿忍受这2685公里的漫长距离和思念,也不愿姜序为了迁就他,放弃S大那个更好的平台。
“我会照顾好自己的。”陈念迎上他的目光,语气坚定地保证,“每天按时吃饭,按时睡觉,认真学习,遇到解决不了的事,会第一时间告诉你,也会找赵磊他们帮忙。你放心。”
姜序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努力想扯出一个轻松的笑容,但嘴角的弧度却有些僵硬,眼底的忧虑并未完全散去。
他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用力握紧陈念的手。
“四年……念念,等我四年。大学一毕业,我就把你接到我身边。到时候,我们就再也不分开了,好不好?”
陈念没有丝毫犹豫,用力点头:“好!”
这个承诺,像一颗定心丸,终于让姜序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来,露出了一个真正安心而满足的笑容。
D市的机场位于郊外,离他们学校足有一百多公里的路程。
为了赶上明天最早一班的飞机,姜序不得不提前出发,在机场附近住宿一晚。
去机场附近的酒店前,两人在校园一个僻静的角落依依惜别。
姜序将陈念紧紧拥在怀里,仿佛要将人揉进骨血里。他低下头,急切而深入地吻着陈念,带着浓烈的不舍和即将分离的恐慌,仿佛要将未来几个月缺失的温存,都在这一刻透支殆尽。
直到陈念气息不稳,本能地伸手推拒,姜序才恋恋不舍地松开,额头抵着陈念的,声音因情动而沙哑。
“念念,到了大学……可不许花心,知道吗?”语气里带着点孩子气的霸道。
陈念被他亲得气息不稳,脸颊绯红,闻言忍不住白了他一眼:“我觉得……我更需要担心这个问题吧?”
毕竟某人走到哪里都是焦点。
姜序低笑出声,带着点得意。他微微侧过头,用手指了指自己颈侧一个清晰可见的,略显暧昧的淡红色印记——那是昨夜情动时陈念留下的痕迹。
“都打上你的专属印记了,我还怎么花心?”他凑到陈念耳边,声音低沉而缱绻,带着绝对的占有欲,“我这一辈子……都已经被你盖章签收了,是你的了。”
陈念看着那个印记,心头一热,一股强烈的冲动涌上来。他踮起脚尖,凑近姜序的脖颈,在那枚印记旁边,又执拗地,重重地吮吸出一个新的,更深的痕迹。
仿佛要用这种方式,宣告他无理的,想要跨越时间的占有。
“下辈子也是。”
他抬起头,看着姜序的眼睛,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霸道。
姜序看着陈念眼中那份近乎偏执的深情,心尖滚烫。他低下头,珍重地吻了吻陈念的额头,郑重承诺。
“好,下辈子也是。不管多久……都是你的。”
最终,姜序还是坐上了前往机场的车。陈念站在校门口,看着那辆载着姜序的出租车汇入车流,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视野的尽头。
胸口像是被什么东西掏空了一块,又酸又胀。一股强烈的冲动驱使着他,想要不顾一切地追上去,抱住他,让他留下。
但他最终只是站在原地,用力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用疼痛压制住了那份汹涌的冲动。
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因为,他知道。
短暂的分离,是为了日后更长久的相守。
就像姜序曾经说过的那样——
他们没打算只在一起一年两年。
剩下的路,他们会一起,慢慢地,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