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8、第208章 ...

  •   为了迎接考察团,欢乐大剧院也是做了不少准备的,不过今天考察团主要是来参加双向选择会的,欢乐大剧院的节目只能往后延迟一天了。

      第一次参加双向选择会的双方都很新奇,不过沟通还算顺畅,顾瑜这个主办人倒是显得很轻松,就是坐在主位喝喝茶,坐累了在会场走两圈,惬意的很。

      因为日程比较紧张,这天中午就没有大吃大喝,考察团和工作人员一样都是吃的盒饭。

      盒饭对于考察团来说,又是一个新奇玩意。而且快餐店是顾瑜的产业,虽然是大锅饭,可菜色和顾家食府是一样的,味道还不错,重点是方便快捷,用作工作餐再合适不过了。

      吃过饭,休息了一个小时,双向选择会继续。经过上午的交流,大家已经熟悉了选择会的流程,也就没有顾瑜什么事了。于是顾瑜干脆在院长休息室美美的睡了一个午觉,一觉醒来,神清气爽,然后溜溜达达的逛街去了。

      顾竟和俞跃两个小家伙随考察团回到清明城后,好日子就到头了,每天按部就班的上学,只有休息日才能出来浪。顾瑜想啊,既然来了剧院街,总要给小家伙们带点礼物回去,小孩子嘛,还是需要经常哄哄的。

      等到顾瑜满载而归,双向选择会也圆满结束了。对于明天的行程,考察团成员都很期待,毕竟今天已经看到了剧院街的繁华,并且顾瑜说了,明天欢乐大剧院的庆家班上新戏,他们可以一睹为快。

      当初庆二爷大胆向顾瑜约戏,成就了庆家班今日的辉煌。而且班主庆二爷不但戏唱的好,脑子也很灵活,后来顾瑜邀请庆家班做欢乐大剧院的常驻戏班的时候,庆二爷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现如今,庆家班已经正式入驻欢乐大剧院,算是欢乐大剧院的一员了。也就是说,庆家班和欢乐大剧院是合作关系,成了自己人。

      既然是自己人了,顾瑜可是舍了大价钱捧庆家班,以至于如今的庆家班,名声传遍大良,几乎可以说是大良戏曲界的头把交椅了。

      庆家班的新戏,怎么能不让人期待呢?

      庆家班明天要上演的新戏,戏本也是顾瑜写的,或者应该说是改编,名字叫做《石头记》,没错,就是现代社会人们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之一。

      《石头记》是长篇小说,改编成戏曲,篇幅也不短,所以,《石头记》卖的是套票,而顾瑜请考察团看的是第一场戏。至于后续,顾瑜表示,爱看不看,左右考察团在清明城也呆不了几天,反正是看不完的。

      次日的剧院街考察,自然也是成功的。清明城给了考察团太多惊喜,考察团众人终于知道,为什么俞辰会极力推荐名不见经传的清明城作为候选都城了。

      清明城确实是个年轻的城市,可是清明城的潜力是无限的,如果清明城成为大良未来的首都的话,还是挺让人期待的。

      考察团在剧院街转了一天,几乎所有人都没克制住买买买的冲动,而且考察团都是不差钱的主,一天下来,顾瑜又狠狠赚了一笔。

      心情大好的顾瑜,到了晚上看戏的时候,非常大方的赠送了免费糕点和果盘,又赢得了考察团极大的好感。

      考察完剧院街,按照原定行程,考察团要继续考察清明城,可是考察团中不少人却对工业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说到工业园,也是顾瑜最自豪的成果,只不过工业园名义上属于湘城管辖,本来是不在考察范围之内的。无奈考察团成员极力申请,顾瑜考虑了一下,最终答应了下来。

      工业园是顾瑜的产业,可工业园区内的厂子并不是全部是顾瑜的,不过单单是顾瑜的厂子,一天时间都看不过来了。当然了,像制药厂、机械厂之类的重要工厂,是不开放参观的。

      考察团参观工业园的第一站是家具厂,顾氏家具厂的家具高中低档一应俱全,而且款式新颖,难怪能够风靡西南了。

      考察团中有个叫做裴福的城主,他的城市虽然不是都城候选,但他的地界盛产各种木材,参观顾氏家具厂的时候,裴福心里盘算开了,这个家具厂似乎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啊!

      工业园参观下来,和裴福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清明城真的是一个宝藏城市,来之前没有人看好清明城,来之后,大家都挪不动步子了。清明城好东西太多了,还有无限合作空间,这样的风水宝地,来了就不想走了。

      清明城的参观时间原定是十天,但是因为各种个各样的原因,生生被拉长到半个月,考察团正恋恋不舍的准备告别清明城的时候,赣州城主匆匆赶至,原来是他在考察团中的好友和他说了清明城的盛况,赣州城主抗洪完毕第一时间就赶了过来。

      因好友在电话中把清明城夸得天山地下,绝无仅有的,赣州城主自然要亲眼来看一看了。介于赣州城主的强烈请求,考察团又在清明城多留了五天,赣州城主忙着逛清明城,其他人则是顺势敲定合作合同,谁都没有闲着就是了。

      考察团再度启程的时候,顾瑜留在了清明城,这次,由项玉书代替顾瑜去考察赣州,因为制药厂遇到了一个大难题,顾瑜这个技术顾问自然是走不开了。

      那么,制药厂遇到了什么难题呢,其实是全自动生产线出了故障。

      顾氏机械厂一直在研究全自动生产线,经过多年的艰苦研究实验,终于成功造出了第一条全自动生产线。

      顾氏制药厂是顾瑜手中第一赚钱的厂子,因此这第一条全自动生产线就送到了制药厂。

      制药厂的杨厂长第一时间用上了全自动生产线,效果嘛,自然是很棒的,生产线不是人,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运行,如此一来,药厂的产量整整翻了三倍,可把杨厂长乐坏了。

      可惜,好景不长,全自动生产线上线不到三个月,就出问题了。

      可惜顾瑜也不是工科出身,他对机械的了解也很有限。可他毕竟是顾氏集团的主心骨,机械厂和药厂第一次碰到这种事,可不得找顾瑜拿主意吗?

      小师弟的电脑里可没有详细的机械设计图纸,顾氏也没本事找出真正的原因,只能给出思路,然后就要靠专业人士了。

      排查了三天,最后终于找到了生产线罢工的原因,原来大良的生产技术和现代不能比,简单来说就是工艺不过关。

      全自动生产线理论上来说,是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运行的,可是机器也是需要保养的,并且全自动生产线虽然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成本,可必要的巡视和维护人员却是不能少的。杨厂长一心想着节约生产成本,全自动生产线上线后,竟然把一车间的工人都辞退了,生产线日夜不停的运转,不知道什么时候崩掉了一颗螺丝,然后整条生产线就瘫痪了。

      原本,一颗螺丝也不会引起这么大的故障,可问题在于这颗螺丝之所以会崩飞,却是因为没有及时上润滑油的原因。

      问题找到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杨厂长吸取教训,重新请回了必要的工人,机械厂这边也会不断完善工艺,总之吧,事情算是圆满解决了。

      宅在清明围屋的日子是无比惬意的,半个月后,顾瑜接到项玉书的电话,说是赣州虽然还没考察完,不过基本已经可以确定出局了,因为赣州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经常会闹洪灾。

      一个首都,老是要抗洪抢险,算是怎么回事呢?因此,一圈考察下来,最初最不让人看好的清明城反而脱颖而出了,这是很多人都没有预料到的事。

      但是,清明城会最后胜出,对于顾瑜来说,倒是不奇怪,毕竟清明城的设计理念领先了大良整整一个时代,即使现在还在建设中,但已经可以看得出未来的无限可能性了。

      项玉书对清明城自然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在看到清明城胜利在望,忍不住第一时间和顾瑜分享喜讯。

      其实,这个消息,对于顾瑜来说才只能说是不好不坏吧。因为顾瑜当初建造清明城,初衷只是为自己建造一个家,都城的话,事太多,顾瑜不喜欢。

      不过,江山是俞辰打下来的,俞辰属意清明城做都城,顾瑜身为夫郎,也只能全力支持了。

      没想到清明城会胜出,如此一来,清明城的布局就需要改动一下了。

      心里有了想法,顾瑜就坐不住了,进入书房开启闭关模式,折腾了一个星期,清明城的最新布局图就新鲜出炉了,接下来就是建设局的事了。嗯,顾瑜也不是完全没事,建设资金可全靠他了,哎,他果然是劳碌命啊!

      一个月后,俞辰归来,带来了清明城中标的好消息。而在考察团考察都城的时候,虽然大规模的战事停止了,可小冲突依然不断。

      俞辰不领兵,军中就是吴江独大。而吴江是个暴脾气,不服就干,结果就是等到都城确定下来的时候,吴江已经打服了三分之一的顽固分子,不得不说吴兄弟是相当的给力啊!

      俞辰回到清明城,陪着夫郎孩子过了大半年深居浅出的日子,让人不由产生了一种错觉,西南杀神难不成转性了?

      事实证明,只要大良一日不统一,俞辰的宝剑就不会归鞘。大半年的休养生息,一来是为了休整军队,而来也是因为这些年南征北战的,陪家人的时间屈指可数,俞辰深感愧疚,这才老老实实在家多呆了几天。当然,这个老实只是外人眼中的老实,俞辰留在清明城的日子里,每天也是很忙的,只不过每天会准时准点回班陪家人罢了。

      一转眼,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俞辰再度披挂出征的日子也到了。

      这天,顾瑜亲自为俞辰穿上新制的军装,一路把俞辰送到了围屋大门口。

      “夫君,莫要挂心家里,我和孩子,等着你凯旋归来。”

      “好!”有外人在场,俞辰素来是以冷面少将的形象示人的,纵使此刻心中被夫郎勾起了万千柔情,俞辰也只应了一个好字。

      顾瑜目送俞辰离开,虽然很不舍,但是顾瑜知道,如果战事顺利的话,这应该是俞辰最后一次远征了。等到大良统一,他们一家人就再也不用分开了。

      大良境内余下的反抗势力,虽然不多,但是比较分散,俞辰前后花了五年时间,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而在这五年内,清明城也在飞速发展着。

      外面打归打,西南境内却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像。而且除了反抗势力,其他已经承认清明城首都地位的省市都积极和清明城展开合作,俞辰在外忙于征战,顾瑜也不轻松,商业合作,城市开发,事情多不胜数,好在随着顾竟渐渐长大,这孩子本就聪明,在顾瑜的耳濡目染下,也能帮着做不少事,减轻了顾瑜不少负担。

      大良新历元年一月,联合政府正式成立,俞辰成为新大良第一任总统。在俞大总统和顾瑜总理的领导下,大良开启了新纪元,这个古老的国度用惊人的速度发展进步着,短短五十年,曾经贫穷落后的大良就走到了世界前列,而俞辰和顾瑜的名字,也永远留在了大良的荣誉墙上,供后人瞻仰膜拜。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08章 第208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