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女子楚楚 ...
-
楚江觉得自己幻听了,难不成是寻宝的人进来了?这么说锦鲤花花失败了?
“你听到了吗,江澜?”楚江向自己的小伙伴确定。
江澜转了转头,没有看到任何人,他们也没有听到其它任何动静,于是江澜又将视线放在了眼前的玉兰上。
难不成是一抹飘荡在过往宫殿中的鬼魂。
楚江寻思着。
“在这。”那个声音又提醒道。
楚江顺着当归的目光看到了她。
那是坐在花枝上的仙子。
穿着一身粉群,像是白色花簇中分出了一支粉红的玉兰。
“你是什么时候来的?”楚江感到不解,明明刚才这还没有人。
“我一直都在啊。”那姑娘捂了捂嘴,笑吟吟地道。
一头乌黑的长发编了辫子,理在怀中。
白色的簪钗插在发间,编在头发中的金色细绳串着小小的玉珠。
女子看起来二十五六的样子,赤足坐在树枝上,轻飘飘的像是一朵无法压弯树枝的玉兰,表情中一派天真烂漫。
“好久没看到别人了。你们怎么进来的,花花没找你们麻烦吗?”
她知道那只锦鲤,在屏障外面总是试探着想要进来,又知道自己不能离开水,犹犹豫豫,每次带着一肚子气离开。
“有别人想来秦王宫,花花去阻止他们了。”
“诶呀,又是一群豺狼惦记着这块肉,我倒是想见见他们。也不知道现在的人间是什么样子了。”
“你不能离开这里吗?”
“我为什么要离开呢?这里是我的家啊。”
“那样你就可以亲眼看看人间的春天了。”
女子只是笑笑,并不应这一茬。
她走了,谁来守着她的家呢。
“你呢,你来这里想做什么?”女子问楚江:“你也想要秦王宫的宝藏吗?”
“我们只是来看看。”
“好看吗?”
“恢弘壮阔。”楚江停顿了一下,“但影响最深刻的还是眼前这棵玉兰。”
“嘴真甜。”
“你是它吗,这棵玉兰?”
“是的。”
“为什么你能看见我?之前也有几个会御剑的人,但是他们都无法察觉我的存在。”
“因为我的修为比他们都要强。”
“你叫什么名字?”
“诶呀,”玉兰如假似真地抱怨,“你的问题真多。”
“你唤我楚楚吧。你呢,你和这只乌龟叫什么?”
“我叫楚江,他是江澜。”
“真好。”她不明不白的感叹了下,也没有解释。
“你的身体呢?”
楚楚问道。
“应该被烧成灰了吧。本来以为自己死了,没想到醒来了寄宿在了江澜的身上。”
楚楚看了一眼默默撇开头的江澜。
“你是怎么分辨出来我和江澜的,我好像也没有形体,我是说鬼魂那种样子。”
“万物皆有灵识,小者如砂,隐约不可见,凝实者如明珠,光华灼灼。我可以看到这龟的身上有两个灵识,一者在脑中,一者在龟壳上。”
“啊。”楚江轻轻感叹,“原来是这样。”他是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在龟壳上。
“楚楚,有没有办法让我离开江澜的身体。”
“为什么?”楚楚还没回答,一直默不作声的江澜倒是先开口问询。
“很不方便吧,我在你身上。你本来好好的,突然有个人天天有意无意窥视你的隐私。”
“我不在意。”
“但是我很不习惯。我很喜欢你这个朋友,但是作为人,我还是希望能独立出去。”
这下江澜没有再说什么了,一只安静听着他们讨论的楚楚开口:“你现在的灵识还是太微弱了,强行分离会很快消失。”
这下楚江沉默了。
“不过,你现在是附在龟壳上,只要你的同伴多吃些天地灵物,你的神识便能得到温养,待你能形成灵体后,便可借机分离。”
“那个契机是什么?”
“契机又很多啦,不要好高骛远。”
楚楚笑嘻嘻的避而不答。
已经得到好消息的楚江也没有追问。
毕竟他现在能看到希望了。
“我记得这宫殿中有不少灵植丹药,不如让江澜去吃点。听说外面的修仙者经常为一颗化灵丹大打出手,而这里的好东西可不少。”楚楚感叹着。
“会不会不大好?”楚江有些迟疑,毕竟这些东西都是曾经有主的。
楚楚摆摆手,“反正现在这里我说了算。我这就带你们去拿。”
当时的秦王并不好搜罗天下宝物,可中州宝物有几个是秦王难以得见的呢。
要说秦国本只是个普通强国,那时中州林立着无数大大小小的国家。
这一格局延续了千百年,直至现在被众人默认为呼做秦王的赵烨崭露头角。
赵烨自小生在帝王家,他上面有嫡长子,每日被老秦王带在身边,亲自教养,学习帝王之术。而他自小受得家人偏爱,爱读书并有人为他搜罗天下孤本,爱习武便有老秦王为他延请名师。
比起东宫的兄长,每天日子过得潇洒自如。
当然遇到自己敬重的兄长,有时也抱怨两声,事情太多要做不完了。
兄长笑骂,说他一天随心所欲,无拘无束,怎么倒是被困住了。
赵烨便掰着手数,上午书籍读了半本,练字一贴,听黄大人讲课半个时辰;下午练剑一个时辰,骑术一个时辰,衣衫湿透;晚上点上灯油,再读一些杂书,做出批注;可是书房中的典籍浩如烟海,天下的知识永远在增加,他岂不是至死都要有很多事情不知晓。倒是习武,他天生力大,耳聪目明,招式看一遍就能模仿出来,周围人的清浅的呼吸声可以听到一清二楚,靠听声辨位和下意识反应总能和教习师傅打的有来有往。
兄长听完有些怔愣,感叹一句:“我大不如你。”
赵烨笑嘻嘻地道:“兄长说什么胡话,你可是天下的未来之主。”
兄长思索一番:“前人言学海无涯,生而有涯,以有涯逐无涯殆已。读书是好事,但不要仅仅是为了读而焚膏继晷。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看书中字语还是要加以验证,读别人的思潮不如创立自己的学说,弟以为何?而且,”兄长看着秦王额头的汗珠,“这晗明宫终是小了,吾弟总当见见父皇治下之外的锦绣山川。”
秦王若有所悟,自此歇了两日,每日只是练一番拳法,临一张字帖,而后便在宫中游走,喂喂鱼,看看花。
第三日,他找上老秦王,表明自己要外出游历。
秦王妃虽不舍,还是为他安排人马,让赵烨得以走遍大好河山。
待到两年后,赵烨的随侍独自回来,言小殿下被仙家看中,于道门修习,他们在山下驻扎半年后,听从对方的安排,回来告知陛下。
又一年,年不过十五的赵烨已然筑基,回来同家人相见。
遥遥看去,赵烨已是成年男子的身形,但又带着点年少之人的单薄。
他自言因日后修行,可能难以回家,王后垂泪,请求老秦王将仙家请到宫中教导自己的小儿子。
赵烨殷殷相劝,秦王妃只好作罢。
这一去便是五年,直至天下战火烧到秦国边境,兄长领兵战死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