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 22 章 ...

  •   苏平是头一次当家,还是管着三万多人。
      一时间有点把握不好度。
      望着张典吏整理出来必要的花钱项目,以及手里这二千多两银子的去处,一时语凝。
      上辈子他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毕竟从头到尾都是小老百姓,就算是开了工资,也能规划着吃饱喝足买个衣服,再顺便去附近旅游两天。
      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还要为别人的生活做规划。
      张典吏苦着脸道:“大人,要是能平得了手头这些事,二千两应该差不离了。”
      但这两千两吧,苏平这边不能再出玄蛾子。
      至于欠朝廷的那些钱,他个人认为不急着还,就算是你砸锅卖铁也还不了啊。
      苏平默了一会道:“可就算是现在想赚钱的门路,也不是十天半个月能生出钱来的。”
      什么事都需要一个过程。
      就目前来说,做小玩、小推车等等,拿去卖,这是唯一投资最小的。
      像种药材、养蚕制丝这些繁杂的,没有两三年见不了效益。
      两人对瞪了一会眼,老李头回来了,说他已经通知完了,明早准时开会。
      杜父也买好了厨房需要的东西,统共消费了五两银子,这其实也没备多少料,因为他是按目前县衙里的几人,还有县学的学生和先生算的,统共也没超三十人。
      米面算下来,只够一个月的量。
      杜父听儿子说了,张先生最近忙着招收学生,县学还想再增加一两个班,要是真定下来,人员配齐了,这五两银子别说吃一个月了,半个月都危险。
      这银子还不包括菜钱……
      听杜父说完,苏平已经笑不出来了。
      他现在是连白菜豆腐都吃不起了。
      >_<

      苏平的事情还很多,来不及伤感,就见朱老爷子和那几位种田专家来了。
      苏平只得带着大家,到书房,让他们商量一下接下来要去传授经验的事,张典吏依旧做会议记录。
      苏平的意思很简单,这些人大多都是识字的,张典吏只需要把重点内容记下来,然后再慢慢的一步步填。
      到时候,这些内容也不浪费,他们可以把这些内容完善成册,最后寄到翰林院,指不定还能作成农书,到时候他们还能拿到奖励。
      也算是在任上的一件功绩。
      张典吏:“……”
      你怎么愿望这么多?

      这年头的人都淳朴,知道自己拿了钱,一个个也不藏私,有什么经验都会拿出来交流,张典吏愣是记了一下午,晚上回去又整理了一晚上。
      第二天,来开早会时,脸都肿了。
      孙主簿道:“张大人这是怎么了?”
      张典吏头大,“别提了,忙晕了,今日还有很多东西要做。”
      他干了这么多年,头一次感觉分身乏术。
      好吧,以前几乎就是混日子,这次是实打实的努力干活了。
      张典吏搓搓脸,笑道:“孙大人那边怎么样?”
      孙主簿笑道:“还好,我现在只负责木头运回来就好。”
      原先由他负责的现在都由黄大个接手了,昨日他还听说由他安排的衙役、捕快,也被黄大人接手了,现在老雷头跟着黄大个天天到处跑。
      他还听说苏平已经给捕头和衙役这几人都递了话,让他们可以招收几个临时工,忙的时候帮着打理一下,不忙就由着他们回去。
      如果表现好,也可以申请转正。
      孙主簿还想着苏平挺厉害的,才来没几天,就想到了买卖“官爵”来敛财,仔细一问才知道,人家根本没往那方面想。
      纯数人手不够,再加上衙役的配额也太少,需要人手干活,才想了这么一个法子。
      但是这些又不由他亲自接触,便放权给下头的人了。
      你可以找亲戚,关系好的自然也通过自荐或者推荐,总之,以后人是你要用。
      事情,他吩咐下去就成,办不办得成,受不受得了气,那是你自己的事。
      孙主簿一时无言以对。
      一琢磨也对,你找个自己都管不了的二世祖,什么活都得自己干,生气的还是你自己,还不如找一个啥都能干的人。
      是以,这两日王捕头那儿,和赵老十和钱老三家里,总有不少人来报名。
      如今看来,就数他最闲,一外光杆司令。
      张典吏没听出他话里的意思,问道:“十车的木头应该快完了吧。”
      孙主簿点头,“差不多了,昨天先运回了两车,余下的这两天就能回来。”
      张典吏笑道:“那忙完了,孙大人还能休息两天。”
      他估摸着他这边也没什么事了,不过苏平建议他跟着朱老爷子他们兵分三路,下去给百姓讲授如何种田,应该是没有十天半个月完不了。
      孙主簿倒是有点羡慕张典吏。
      两人前后脚进的衙门,可惜他不是本人,就算有个举人身份,想要再进一步也有些困难,本以为这次能成为正印官,谁知道,半道杀出个苏平。
      两人正说着,就见大家陆陆续续进来了。
      孙主簿起先没注意,可后来发现人头越来越多,还有不少的生面孔。
      一个个穿着短褐。
      孙主簿惊,“这些是新招的木匠和瓦匠?”
      张典吏笑着点头,而后上前将大家引了进来,由于里头座椅不多,只能让给年纪大,腿脚不太方便的朱老爷子几位了。
      余下的都站着,望着张典吏和大家交谈融恰的样子,孙主簿有点酸瘤瘤地别过头。

      苏平来的时候,人都来齐了。
      一屋子五六十个人,苏平没仔细对脸,笑道和大家问了声早上好。
      而后便直入主题。
      现在他招的人手基本已经齐全了,就目前这一阶段完全没问题,于是苏平道:“张典吏和朱老爷子负责下去传授经验这一块,由王捕头带人协助。”
      “黄大个和赵差役、钱差役三人,带人盯着种粮领取这一块,什么时候领完了,什么时候把账簿交上来,咱们再根据上次的名单一一丁对,争取九月底,把这件事情处理完。”
      “孙主簿按许木匠开的单子,准备好之后,便可在种播之后争调民夫,开始修整水渠,许木匠这边有什么需要的只管与孙主簿说便是了。我们争取在明年开春,把水渠装上,两年内改善全县人民种田困难的问题……”
      “对了,张先生和许先生,县学那边的事情均由您二位负责。因为张典吏这段时间比较忙,所以,这段时间还需麻烦张先生帮忙记下账。”
      苏平把大家的事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基本上早会就结束了。
      末了加了一句,“对了,咱们县衙如今有食堂了,以后你们若是在城内办差的话,可以来县衙吃饭,不过要去给杜师父那边报备一声,他好准备今日的食材。”
      “对了,今日我让杜师父准备了水煎包和豆花,大家一起去尝一尝。”
      一听还管饭,一群人立马乐哈哈地跟了上去。
      孙主簿刚才还挺羡慕张典吏的,这会儿一听自己要干的也是大事,瞬间挺直了背,在脑子里开始盘算着接下来要怎么协调时间。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第 22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