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8、第 118 章 ...
-
晨曦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面投下斑驳光影。兰溪南身着月白色中衣,广袖垂落在青砖上,宛如水墨晕染。他手持檀木梳,正准备梳理着从茗明如瀑般的长发。
"娘子莫动。"兰溪南的指尖拂过从茗明耳畔碎发,仿佛触碰着三月柳絮。他的动作极轻,生怕弄疼了怀中佳人。檀木梳齿缓缓滑入青丝,带起一缕若有若无的香气。
从茗明望着镜中倒映的身影,只见兰溪南垂眸时睫毛在眼下投出小片阴影,如同蝴蝶振翅。
他的手掌包裹一缕缕青丝,带着习武之人特有的薄茧,慢慢的给从茗明梳着头,像是在擦拭一件传世玉器。
"溪南..."从茗明的声音染上几分娇嗔。镜中之人却忽然从袖中取出鎏金步摇,凤凰衔珠的造型在晨光中璀璨生辉。
"那会在边疆,我总在想,若能亲手为你绾发,该是何等福气。"他的嗓音低沉如琴,"如今看来,比想象中更圆满千倍。"
兰溪南的手指沿着她鬓角滑落,最终将步摇插在了最合适的位置。
“夫君今日真俊。”从茗明今日给兰溪南挑了一袭藏青色长袍,袍上以金线绣着简洁而大气的纹饰,星眉朗目,俊美非常。
铜镜里,两人的倒影渐渐重叠。从茗明忽然转身,将头埋进他胸前,闻到熟悉的青木香气。兰溪南顺势一把将她拥入怀中,指尖穿过她发间,温柔的亲着她的唇。
“公主,驸马,时辰到了。”侯在门外的侍女开口提醒道。
马车缓缓驶入皇宫,巍峨的朱漆宫门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慈宁宫的汉白玉阶前,太后早已在侍女搀扶下等候多时。她身着深紫色翟纹袆衣,满头银发梳成高髻,簪着先帝亲赐的东珠凤钗。从茗明刚跨出马车,便见太后眼中泛起泪光,颤巍巍伸出手:"我的儿,可让哀家等苦了。"
兰溪南搀扶着从茗明跪下:
"明儿,溪南,给太后请安。"两人齐声说道。
从茗明的额头几乎触到冰凉的汉白玉,却感到一双温暖的手将他俩扶起。
“都是好孩子,快起来。让哀家好好瞧瞧。”
太后的掌心布满岁月的纹路,却异常柔软,如同春日拂过柳枝的风。
太后拉着从茗明的手上下打量,忽然将目光转向溪南,"溪南啊,当年你祖父抱着襁褓中的你进宫,如今一转眼就成了哀家的孙女婿,真是缘分呀。"她的语气带着三分调侃七分欣慰,引得周围侍女们纷纷垂首偷笑。
转入偏殿奉完茶,两人来到太后跟前,缓缓跪地辞别,动作整齐。
“愿祖母福寿安康!”
太后看着眼前这对璧人,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眼中充满了欣慰,说道:“好孩子,快去你母后那吧,她该等急了。”
辞别太后,二人来到长乐宫。从茗明的母后早已备下满桌点心,见他们进来,忙不迭将从茗明拉到身边:乖女儿,快让母后看看,将军府的膳食可还合口?"
她身着浅红色翟纹鞠衣,耳坠上的珊瑚珠随着说话轻轻晃动,"昨儿母后让御膳房做了你最爱吃的玫瑰茯苓膏,你俩快尝尝。"
长乐宫是从茗明母后的居所,宫殿恢宏大气,雕梁画栋,殿外的汉白玉台阶雕刻着精美的祥云朵朵。
殿中布置典雅,檀香袅袅。
从茗明的父皇端坐在主位,早早就来这等着他们到来。
从茗明与兰溪南赶忙跪地行礼,齐声说道:“女儿(婿)拜见父皇,母后万安。”母后脸上绽开温柔的笑容,还没等从茗明父皇开口就说道:“快起来,让母后好好看看。”二人起身,走到母后跟前。
母后拉过从茗明的手,眼中满是关切与疼爱,细细打量后说道:“我的儿,嫁入将军府可还习惯?溪南这孩子有没有好好待你?”
从茗明脸颊微红,轻声说道:“母后放心,溪南对我极好,将军府上下也都很和善,女儿一切都好。”
母后又将目光转向兰溪南,微笑着说道:“溪南,从儿自小是我和陛下的心头宝,如今托付给你,你定要好好护她周全。”
兰溪南恭敬地回答:“母后放心,儿臣定会倾尽所有,疼爱从茗明,不让她受半点委屈。”母后满意地点点头。
随后,从茗明和兰溪南从丫鬟手中接过茶盏,跪地敬茶,说道:“父皇母后,请用茶。”
皇上接过茶盏,轻抿一口,笑容愈发和蔼,说道:“这茶香甜,正合我意。”
说罢,从身旁的侍女手中拿过一个雕琢精美的檀木盒,递给从茗明,道:“这是你母后和朕给你们的见面礼,愿你们夫妻二人和和美美。”从茗明谢恩,小心接过。
从茗明的父皇看着兰溪南,说道:“溪南,你少年有为,朕一直很是看重。如今你与明儿成婚,朕希望你能一直坚持下去。”
兰溪南拱手道:“父皇放心,儿臣定当尽忠职守,不辱使命。”
父皇又看向从茗明,眼神中满是父爱,说道:“明儿,夫妻之间贵在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你固执的脾气也要收敛一点了。”
从茗明应道:“女儿谨遵父皇教诲。”
突然,一阵急切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长乐宫的温馨。
皇上抬眼望去,只见一位身着黑色劲装的密探疾步而入,“扑通”一声单膝跪地,双手将一封密信高举过头。
皇上心中诧异,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非要在这个时候送过来,他停下对从茗明的嘱咐走上前,沉声道:“呈上来。”
密探小心翼翼地呈上密信,皇上伸手接过,展开信纸的瞬间,目光被信上的内容牢牢吸引,原本平静的面容瞬间变得奇怪,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诧。
只见信中赫然写道:天耀国皇上驾崩!
皇上继续往下看,原来天耀国派去攻打溪国的军队遭遇惨败,全军覆没的消息如汹涌的潮水般传回国内。
天耀国皇上得知此讯,顿时气血上涌,整个人仿佛被怒火烧得失去了理智。而当探子将兰溪南和从茗明的画像呈到他面前时,更是如同一把利刃,彻底刺碎了他的最后一丝理智,当场便气得吐血身亡。
“难道这其中有什么因果?”皇上想起之前兰溪南和从茗明去天耀国走的那一遭,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皇上将信递给兰溪南和从茗明,自己陷入了沉思。
天耀国与溪国多年来积怨已久。天耀国国力强盛,野心勃勃,时常在两国边境挑起事端,烧杀抢掠,给溪国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两国之间的战争从未间断,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如今,天耀国皇上驾崩,国内必将陷入混乱,这对溪国而言,无疑是一个扭转局势的绝佳机会。
“溪南,你说这仗要不要打?”皇上心里略有迟疑,毕竟天耀国底蕴深厚,即便此刻陷入内乱,也不可小觑。若溪国贸然行事,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天耀国内部各方势力的一致对外,甚至可能招致其他国家的干涉,使溪国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然而天耀国内乱不止,正是溪国报仇雪恨、收复失地的大好时机。错过了可未必再有这样的机会。
兰溪南和从茗明对看了一眼,异口同声的说了一个字:“等”
“父皇,此时天耀国皇上尚未有子嗣,他这一死,必定会引来各方势力的争夺,到时候,天耀国必然内乱。”从茗明道。
兰溪南紧接着说:“待他们内乱消耗大部分的实力后,才是我们出手的最佳时间,所以最好就是等。”
后来发生的事果然如从茗明和兰溪南所料,天耀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皇上驾崩的消息宛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朝堂上下、民间市井炸开了锅。
朝堂之上,大臣们分成了几大派别,各怀鬼胎。以丞相为首的一派,主张尽快拥立从皇室里过继一个新太子登基,稳定朝局,试图通过掌控新皇来巩固自己的权势;
而以大将军为首的另一派,则认为当前局势动荡,应先整顿军队,加强城防,以防外敌入侵,同时也想借此机会扩充自己的军权。两派之间争论不休,互不相让,朝堂之上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而百姓们听闻皇上驾崩的消息,人心惶惶。市场上物价飞涨,粮食、日用品等物资供不应求,百姓们为了抢购一点生活必需品,常常发生争吵甚至斗殴。
盗贼也趁机四处横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曾经繁华热闹的街道变得冷冷清清,店铺纷纷关门歇业,行人稀少,一片衰败景象。
许多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和混乱,拖家带口,踏上了逃亡之路,一路上颠沛流离,苦不堪言。
前线的士兵们听闻国内变故,无心守护疆土,纷纷想着偷溜着回家。一些将领见势不妙,开始拥兵自重,不听从朝廷的调遣,各自为战。
边境防线变得形同虚设,士兵们士气低落,战斗力锐减。曾经让各国闻风丧胆的天耀国军队,如今已如同一盘散沙,失去了往日的威风。
最后,还是被兰溪南和从茗明两人带领的将士给收编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
不知不觉,已至傍晚。
父皇说道:“今日难得你们进宫,就在宫中用膳吧。”
从茗明与兰溪南谢恩。不多时,太监们在御花园的亭中摆上晚宴。园中花香四溢,月光如水洒下,与亭中的灯火相互辉映。餐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精致绝伦。众人一同用餐,期间欢声笑语不断,尽享天伦之乐。
用过晚宴,从茗明与兰溪南起身告辞。父皇母后叮嘱他们常回宫看看。从茗明眼中闪着不舍的泪花,说道:“父皇母后放心,女儿定会常回来请安。”
兰溪南也恭敬地应道:“儿臣也会陪从茗明常进宫看望父皇母后。”
“姐姐!姐夫!” 只见太子弟弟身着月白色锦袍,匆匆追上来,发间的白玉冠微微晃动。
从茗明与兰溪南闻声转身,只见太子已跑到近前。他微微喘气,脸上满是不舍:“姐姐,姐夫,你们这就要走了吗?”
太子眼中透着几分孩子气的眷恋,那模样像极了小时候每次从茗明要出宫时,他拽着她衣角不放的样子。
从茗明眼中满是温柔,伸手轻轻摸了摸太子的头,如同小时候安抚哭闹的他:“弟弟,我们今日进宫许久,也该回府了。”
太子微微嘟起嘴,像个委屈的孩子:“姐姐,自你出宫建府后,我都好久没和你好好说说话了。”
兰溪南看着太子这副模样,不禁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太子殿下,日后我们定会常进宫来看你。你若想念我们,也可随时来将军府。”
太子抬起头,目光中带着期许:“姐夫这话可当真?不会是哄我吧。”
兰溪南认真地点点头:“自然当真,我与你姐姐都盼着你去呢。”
太子这才展颜一笑,又看向从茗明:“姐姐,那你可别忘了给我带将军府厨子做的桂花酥,上次吃过后,我一直念念不忘。”
从茗明笑着应道:“好,姐姐记着呢,下次给你带一大盒。” 太子开心地笑起来,露出两颗可爱的虎牙:“那说好了,姐姐可不许耍赖。”
此时,天边的余晖越发浓烈,将三人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从茗明与兰溪南又与太子叮嘱了几句,才再次转身离去。
二人在晚霞的余晖下离开皇宫,坐上马车。从茗明靠在兰溪南肩头,回想起今日进宫的点点滴滴,心中满是温暖。
兰溪南轻轻搂住她,说道:“娘子,今日一切顺利,往后我们的日子定会越来越好。”
从茗明抬起头,与他对视,眼中满是爱意与期许,轻声说道:“有你相伴,我们会一直幸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