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引用自:贺鼎著.景德镇:世界瓷业中心的城市与遗产.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29.
2.水运交通系统
景德镇的瓷业发展依赖于发达的水运系统,而水运系统在旧城内以码头为代表。码头分为两类:一类是渡口类码头,建成区内的渡口类码头有8个,分别为洋湖渡、里氏渡、中渡口、南门渡、十八渡、哪吒渡、南山渡、天宝渡;另一类则不具备渡口功能,这种码头数量很多,笔者统计至少有15个。
这些码头不仅具有对外交通功能,而且在当地人的空间认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旧城区居民把向西的方向称为“港下”,把向西走称为“下港”,或者称为“到港下去”,这里的“港”就是指码头。因此窑房中负责购买窑柴的工人称为“下港先生”,因为“下港先生”需要到“港下”去和柴行老板商议窑柴价格,因此得名。所以,当地人的东西方位是以码头来定位的。不仅如此,旧城区内南北方向同样以码头来定位,篾业行帮中的不同帮派被分为“上码头”“中码头”“下码头”三帮,三帮的区别正是依次从北向南,因为昌江从北向南流,旧城区地形也大致是北高南低,因此当地人就把“码头”冠以上下来区分南北。码头在当地人空间认知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反过来印证了码头在当地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功能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