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与均衡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一阴一阳虽然是有正有反,但是调和正反的,不是矛盾的统一而是均衡。一阴一阳要达到调和、均衡,便得了道,不均衡便不得道。所以“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这就是孔子特殊的地方。为什么说“人之初,性本善”?善有什么好处呢?为什么一切的宗教都是提倡去恶为善?因为善的作用是完成均衡一阴一阳的。一阴一阳就是一善一恶;有善必有恶,有恶必有善;有是必有非,有非必有是。天地间的善恶是非,哪一个对?都不是绝对的,道德也不是绝对的。
譬如说道德礼貌,在某一个时候是道德,换一个时间、换一个空间,你那么做就不道德啦!甚至在另一个时候,却反而成罪恶了。所以善恶是非、道德黑白,是没有绝对的,都是人为的。说一个绝对,就是相对了,因为绝对是从相对而来,对相对的而言,才会产生绝对的观念。形而上的统统被佛说完了,所谓“不可说,不可说”、“不可思议”。但是他老人家已经犯了错误啦!明明说不可说,但他已经说了。说了什么?说了一句“不可说”。可知形而上就是这样一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