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引用自:南怀瑾著.易经系传别讲.东方出版社.2014:287.
君子之道
《易经》的学问错综复杂,我们研究《易经》,每一卦都要搞通。现在孔子所提出的,是同人卦第五爻的爻辞。刚才讲过同人卦,“先嚎啕而后笑”,孔子说这现象是形容什么?“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是讲君子之道,不是讲小人之道。所谓君子与小人的差别,没有绝对的界限。君子随时可以变成小人,小人有时候也会有君子之道,所谓盗亦有道。以此道理来看,世界上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是很难分别出来的。好人有时会很坏,因为好人那个好太好了,好得让你受不了,比坏人还令你难过。因为他是个好人,很固执、很呆板。这时候你叫他转弯,他转不了弯的,那比坏人还难办。所以古人常说,宁可用真小人,不敢用假君子。假君子比真小人还要难处,真小人还好办。所以君子与小人是卦中的代号,好与坏很难辨别。不像小孩子们看电视连续剧,好人、坏人,一看就知道。我们只能从他的言行中去辨识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