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0、谷塘原 ...

  •   太和二十三年,大魏的皇后竟仍是冯氏。

      无论皇后以何种借口要求面圣,皇帝始终没有见她。
      皇后是聪明人,懂得揣摩圣心,于是渐渐归于安静,不再相扰。
      皇帝带病坚持上朝理政,有时派人送信来问候,皇后以书信作答。
      像海上燃烧着一块漂浮的巨木,烈火与深海以这种方式共处。没有分离,也没有相融。
      不见面,对此时的两人而言,其实比见面要好。
      不见面,不激起爱恨,不再与朝政相关联,反而白纸黑字间有了难得的平静的温情。
      他们不提旧事,不说未来,只谈现在。
      早春杨柳新绿,皇帝折了几枝好的,命人给皇后送去。听人说皇后吩咐人将嫩柳叶儿炒着吃,皇帝一笑,觉得新奇,让御厨也做一份。以柳叶入馔,自然是皇后在民间游历时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但皇帝似乎已经忘了这件事。
      听闻皇帝病中易怒,侍臣稍有不合意处,动辄便要问刑诛斩,皇后以短笺劝他,他肯听一听。皇后借此博得了一点好名声,他也不在意。
      双方都知道这种岁月静好下面掩盖着什么,但都默契地没有戳破。
      他们都在等。

      三月,南齐为了夺回雍州所失各郡,派太尉陈显达率军四万击魏,攻占襄阳以北三百里的马圈城,并夺回南乡郡。
      皇帝被迫抱病又一次御驾亲征。
      离京时,皇帝并没有告知皇后,只在近月底时才差人给皇后送来了一串琉璃珠,澄澈如月色。另附着一首诗:
      “沙场风云暗,征人别陇头。铁衣凝霜色,罗帐掩空愁。与卿结发日,誓同千岁秋。少年不相解,恩爱反成仇。我负琉璃珠,君制金符咒。相逢唯一恸,泪作洛水悠。欢爱如参商,中夜起长叹。生既难相守,死当共山川。泉下得依偎,何惧幽明乱。愿为连理枝,来世续断弦。黄泉当有路,携手觅重缘。北邙双冢合,万古共缠绵。风起沙砾鸣,犹闻旧时言。”
      此时皇帝已经病重,被迫向北撤军,行至谷塘原。
      皇后接信,明白皇帝是死期将近,双眼渐渐被泪水模糊。
      到最后,她也不明白,他与她,到底是爱,是恨,是爱多过恨,还是恨多过爱。
      他在诗里爱她,与她相约来世。
      他在诗里告诉她,他想让她随他一起死。
      就像他们曾说好的那样,抱在一起下葬,千年万年。
      而她呢?知道他快死了,她一时间不知道该高兴还是难过。
      她自从第二次回宫用了那么多的手段搞垮他的身子,就是在等待今天。
      她熬过了他,她终于有机会做太后。就算他想杀她殉葬,也未必能做到了。
      他终于死了。
      她的阿宏死了。
      结束了。与她纠缠了半生的、与他有关的一切,就要结束了。
      她曾经那么恨他,恨得想让他死,现在他真的要死了,她却没有丝毫的快乐。
      她只觉得心头被剜走了一块肉。空了。
      她感受到强烈的缺失。仿佛丢掉了什么东西,她想找回来,却又知道再也找不回来。
      当她摸摸索索,摸清楚自己心口缺了一个巨大的洞,剧烈的痛楚袭击了她,随后是失去知觉。
      死亡令爱与恨愈加浓烈,她的心在反复煎熬中不住地流血。
      然后全部的爱与恨,都随着他的死亡而灰飞烟灭。
      死亡剥离了她曾有过的青春和爱恨,像蛇终于痛苦地蜕掉了一层皮。
      她擦干了眼泪。
      往后的日子,没有快乐,却依然可以快活。
      她还要活下去。她不能死。
      这次,她要自己一个人、只为了自己一个人而活下去。纯粹地活着。
      听闻中书舍人张儒自前线回京急召太子至鲁阳,太子已启程前往。

      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初一,皇帝驾崩于谷塘原之行宫,终年三十三岁。
      临终前托孤于彭城王元勰,遗命咸阳王元禧、北海王元详等六人为辅政大臣,辅佐新帝;后宫三夫人以下嫔妃,全部赐归母家;而皇后“久乖阴德,自绝于天。若不早为之所,恐成汉末故事。吾死之后,可赐自尽别宫,葬以后礼,庶掩冯门之大过”,赐皇后死,与帝合葬。
      为防止南齐大军趁人之危,元勰与任城王元澄等几人商议,秘不发丧,将皇帝遗体安放在车中,左右进出如常,侍奉汤药,处理奏章。
      四月十二日,太子元恪抵达鲁阳,即皇帝位,改年号为“景明”,追封生母高照容为文昭皇后。
      北海王元详则携长秋卿白整等人至东房,以毒酒赐死冯氏。
      冯氏不肯自杀,不信皇帝有此遗令,被白整等人捉住,强灌毒酒而尽,以皇后礼仪停灵,定谥号为“幽皇后”,葬于长陵。

      新帝服丧期间,一应政事委任于辅政诸王。
      因深感幽皇后抚育之恩,新帝于冯氏一族十分眷顾。幽皇后之弟、员外郎冯俊兴虽才干有限,新帝却十分偏爱,常驾临其第,或常召其夫妇至宫中饮宴。
      至景明二年,广陵王元羽夜间至冯俊兴府上,欲与府中一女子私通,被冯俊兴捉拿殴打致死,皇帝亦未向冯俊兴追责,只赐元羽身后哀荣,以安抚宗室。
      此后冯俊兴府上女子出家至瑶光寺,师从比丘尼统僧芝。
      后僧芝入宫讲授佛理,向新帝称颂侄女胡氏之容德,新帝心悦,召胡氏入宫,封为充华。

      “僧芝的侄女与你年纪相仿,我看着,像不足二十岁的人么?”胡充华笑道。
      “你风韵比二十岁的人要好。”元恪笑道。
      “充华的位分太低。”她嫌弃道。
      “急什么?我现在已经是皇帝了。”元恪吻着她面颊,手底下不安分地索取。
      她一面敷衍应付着他,一面笑道:“你头上六个辅政大臣,才死了一个宋弁,被挤走了一个王肃,还有四个亲王在压着你,四个亲王里头,有三个知道你我的事。哦,不对,广陵王也死了。”
      “咸阳王和北海王自以为拿住了我的把柄,正好放松警惕。至于我那彭城王叔叔,一心要做周公,不会想着夺权。”元恪手下不停,在亲吻的间隙里说道:“你不要急,过几日,有好戏看。”
      景明二年正月祭祀之时,新帝派领军将军于烈率领禁卫军将咸阳王元禧、彭城王元勰、北海王元详控制,“护送”到御前。新帝以谋反为由赐死咸阳王和北海王,另赐彭城王回邸闲住。

      “你比你父皇心狠。”胡充华说。
      “谁都能这么说我,唯独你不能。”元恪笑:“他临终赐死你,我可没有要你死,我不舍得。”
      “那他封我做皇后呢?那他专宠我一人呢?唔……”
      元恪借着亲吻故意打岔,不让她说下去:“现在虽然除去了诸王,还有权臣在,于氏和高氏我都有用处,你再等我一等。”
      她冷笑道:“又来了。与你父皇是一样的。”
      “那我做一件,你父皇这辈子没做到的事。”
      “嗯?”
      “送你一个孩子。一个真正能保你做太后的孩子。”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0章 谷塘原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友情提示:作者笔下,长篇甜,短篇虐,中篇结局复杂。目前书名三个字的都是短篇。 已完结小短篇:《梅花钿》同治帝后,《[三国]丁香结》丕节,《长明灯》司马师x夏侯徽,《长干行》青梅竹马,《同心络》宫廷百合,《鸳鸯扣》隆庆君臣,《明月夜》军官x交际花,《靛花巷》民国师生恋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