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梨园 ...
-
这次创新创业大赛中期答辩,评委老师的点评切中要点。
江梦想了想,换了暑期实践的课题。
原先的课题是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问问附近村民对于摘果机器人的看法。现在,江梦打算实地走访江城张洼村。
因为据她了解,张洼村的村民现在摘梨还是人力较多。虽然人工摘梨损耗率少,但费人费时间。如果有了摘梨机器人的参与到,那么效率肯定会大大提高。正好趁这次机会,江梦团队来积攒一波原始数据。
和团队成员李胜男等人讨论过后,江梦把暑期实践资料报备给了带队老师。度过酸爽的期末周,江梦一行人,带着设备,准时出发,前往张洼村。
这个时间段去张洼村,只能参与一些收尾工作。但江梦还是想去实地看看。如果可以的话,团队明年还可以继续和张宝儿合作。
除了一群大学生的目的地是张洼村之外,还有一个社畜也在自驾前往张洼村。
“老板,来两碗牛筋面,一个小酥饼。”
根据导航提示,当代打工牛马胡雨夏终于来到了行程终点。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格,一路开车过来的胡雨夏感受颇深。
虽然每个村的村头各具特色,但都大同小异。若非要说有什么明显地区分,那么毫无疑问,张洼村的精神面貌更好一些。
因为还没到张洼村村头,欢迎游客的横幅就已经映入眼帘。
道路两边不只有行道树,还有不知名的小花。小花在花圃里乱七八糟地肆意生长,多的是一股城市花圃里看不见的生命力。
到了张洼村村口,临时停靠几个大字想忽略都难。
下了车,村头的游客标识牌清清楚楚注明了游客现在所处的位置。一同注明的,还有村里8元一份饭的食堂、银巧儿的牛筋面铺子、村里商店、村委会及村里民宿的坐标。
标识牌上还贴心的贴上了驻村干部、村长、妇联主任、热心村民等人的联系电话。
胡雨夏看了眼游客标识牌,又启动车子,顺着路面上的指示牌开车进去。到了村广场停好车,胡雨夏便去了前面做过攻略的一家小店。
掀起门帘,大型烤箱映入眼帘,对上一张长得有些粗旷的脸庞,胡雨夏有些退缩。
就在这时,胡雨夏听见软软的一道声音。
“你好,你需要什么?”
循着声音望去,一个小小个子,身材微胖的女生映入眼帘。
女生皮肤稍稍有些黄,可是那双眼睛却很明亮。
“我想要两碗牛筋面,再加一个小酥饼。牛筋面一碗打包,一碗在这里吃。”
“好嘞,你先在院子里坐坐哈,牛筋面稍后就到。”
银巧儿听清了胡雨夏的需求,手脚麻利地开始张罗。
先把备在一旁的牛筋面捞到碗里,然后加上马秀兰那边送来的牛筋面料汁;将小酥饼切块之后放进碟子里,做完这一切后,三虎子便端着碗、碟子和小料去了里院。
当初为了做生意,银巧儿趁三虎子不在家,就在靠近马路的地方单独辟出了一个小铺子。铺子的后门直通银巧儿家大门。
胡雨夏对着店家说了自己的需求,就被疑似男主人的人领到了他家的小院子里。
小院大门敞开着。一颗苹果树、一颗梨树在院里舒展着身姿。
院子里拉上了遮凉棚,摆了好几个像是夜市大排档那样的桌子。
胡雨夏屁股刚坐在凳子上,在屋里的一位老人家就拿着水壶过来了。
原本胡雨夏以为这只是普通的白开水。可当水流顺着特定弧度到了杯子里的时候,胡雨夏发现它竟然是有颜色的。
“这是什么?”
“这是我们这边的特有的花果茶。它加了烤过的红枣、晾干的玫瑰花。姑娘,你尝尝。”
胡雨夏半信半疑尝了口。入口能品尝出枣的香甜、鼻尖还有淡淡的玫瑰清香。喝一口,果香味、花香味被浓郁的茶香所包裹。茶水入喉、流经四肢百骸。全身的疲倦似乎都被这口茶香给带走了。
胡雨夏这边还在浅尝着茶水,三虎子那边已经端着牛筋面上来了。
“调料在这里,缺啥你自己加哈!”
一个托盘里放了一碗牛筋面、牛筋面上方放着蒜末和调味料;另一个碟子里放着切块的小酥饼;其余的便是醋壶和辣椒罐。
胡雨夏点了点头,开始动筷。
怎么说呢,牛筋面属实和夏天很配。
滑爽的面条配上麻辣鲜香的调味料,三下两下吃完一碗。不仅发了汗,胃里也不难受。
当然,只是来张洼村吃一碗牛筋面,那也太瞧得起江城这普普通通的小吃了。
胡雨夏来张洼村最主要的目的,是来对接一个人。
前段时间,坐标张洼村的一个网名叫“爷爷、小黄和我”的ID在网上发了很多爆火的段子。
公司想线上和这位网友签约,可却没有得到回应。所以,这个任务就分配到了作为资深牛马的胡雨夏身上。
虽然这和大王交代小妖怪,去除了唐僧师徒四人的任务一样,同样荒谬离谱由可笑。不过胡雨夏还是来了。
来都来了,先打卡当地特色美食不过分吧?
吃饱喝足的胡雨夏,循着地址来到了张晓雪家。
“你好,请问这里是'爷爷、小黄和我家'吗?”
“你好,你是?”
看见陌生面孔,听见可耻ID,张晓雪表面有些疑惑,其实脚趾已经开始抠三室一厅了。
胡雨夏直接自报家门。
“你好,我是江海传媒的工作人员。上次我们线上联系过您,是关于签约的事情。”
“奥,是这样啊!”
听见胡雨夏的解释,张晓雪有了印象,她露出个略带歉意的微笑。
“还麻烦你特意跑一趟。其实我不签约只是想单纯记录一下和爷爷在一起的生活。”
将胡雨夏领进屋里,张晓雪递给胡雨夏一杯自制的冰饮。
“我现在就是想到啥拍啥,有意思没意思的我都发网上去。主要是这一点,你也知道,它和贵公司拍视频写脚本这件事完全冲突了。”
胡雨夏认真听着张晓雪说的话,接过那个装有冰饮的杯子。
“可是现在拍视频,正规一点的,都是有脚本有分镜的。”
胡雨夏试着从专业的角度来解读。
“我知道,可是我是从记录爷爷的角度出发的。”
说出这一句,张晓雪也不想藏着掖着了。
“我想着我现在拍的视频,以后七八十岁还是能看。因为我很爱我的爷爷。而且老了以后我会把它放给我的孙女看。我会告诉我孙女,曾经有这么一位老人家,他很爱他的孙女,就像我爱她一样。”
听完这句话,胡雨夏觉得今天是没希望了。
想着要出门的胡雨夏,无意识喝了口张晓雪前面递过来的冷饮。
直到不同于城市奶茶的口感在嘴里迸发出来,胡雨夏有些惊奇,她连连瞧了手里的杯子好几眼。
“这个好好喝啊?是怎么做的?”
“和城市里的青稞一样,不过它是发酵的麦子,叫甜胚子。”
“哇哦。”
冷饮的话题让两个人脱离了工作,开始聊起了张洼村的特色。在此期间,胡雨夏还见到了真人版的张永仁,和张永仁合照后,胡雨夏便打算告别张晓雪,去张洼村的下一站。
马秀兰家吃顿饭。
自从马秀兰听了村长的建议承包了村里的食堂,来吃饭的客流量就那么几个。偶尔农忙时吃饭的人多,也可应付得过来。
可自从张洼村梨下市后,不仅来饭堂帮忙的人少了,吃饭的人倒只多不少。
这样一来,靠马秀兰一个人是独木难支了。于是,张女子连夜发布了招聘信息。
几经辗转,附近村子一个女儿在外工作的刘菊梅看到了消息。
马秀兰想着工资是一个月一结,要离开提前三天说就好了。
刘菊梅也是个爽快人,反正想着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干一个月活好歹也能赚一些。
马秀兰给的价格是一个月5000,但是工作内容很是繁重。
早上起来要擦院子里的桌椅板凳、然后去厨房备菜、有客人得端茶倒水、然后上菜、客人走后收拾台面等等。全是一些琐碎细枝末节的活、不过挺能磨人的。
马秀兰这边扩大了队伍,张女子那边盖房子的进程也在紧锣密鼓的行进着。
张文强找了附近村子里有口碑的施工队。把羊圈边墙整体拆除后,便开始打地基。
按照张女子的构想,靠近马路的一侧全是门面房,只留一个大门进到里院。里院围着三面边墙盖两层房子;院子中间设置遮阳、四面通风的小亭子。
两层房子的过道要拓宽一些,方便人来往。
张女子无比庆幸爷爷在世时留下的这片宅基地;张文强想的却是辛苦半辈子,如果在这盖起一座院子,那么以后女儿也有个属于自己的院子了。
父女俩各怀心事的计划着眼前的这片地。可当下,她们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起房子!
同时期,对比于张女子这边的顺风顺水,王丽萍那边已经拨通了分管张洼村警局的电话。
“我不想和你说话了,你和警察说吧。我相信警察,警察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王丽萍眼里噙着泪,话音落地,便开始着手打电话。
不料这时,王丽萍被一股从前面冲来的身躯压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