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 15 章 ...

  •   《千山万水情》是海峡两岸一起合拍的一部年代剧,故事讲述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大陆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正如火如荼,内地良好宽松的政策和丰富的资源吸引着无数海外游子华侨前来投资。

      方若绮饰演的30几岁的青年女台商便是其中之一。除了看好大陆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市场外,她还带着祖辈的遗愿来内地寻根。

      黎华饰演的角色是方若绮家族祖籍所在地的一名村支书。

      彼时的大石子村好山好水好无聊。风景是真的秀丽,穷是真的穷。桑塔纳小轿车停上村口那条破破烂烂的烂泥路,全村轰动,男女老少奔走相告,悉数过来看西洋镜,几个胆大的皮孩子扒拉着车门,要看看里头的女老板长啥样,是不是长了三头六臂。

      黎华饰演的村支书一心想带全村脱贫奔小康。

      他40出头,面容清瘦,皮肤白皙。戴一副黑框眼镜,右边那条镜腿断了,用白色胶带缠着,时间长了胶带就脏兮兮的。平时穿一件白衬衫,会把衬衫袖子卷到手肘处。一条灰色的确良材质的西装裤,配一根半旧不新的人造革方扣皮带,脚上一双人造革皮鞋,鞋头边缘磨损得厉害,露出些许灰白的里料。

      第一次见面,女台商就发现他的穿着打扮,谈吐修养和这个贫困的村庄格格不入。

      在与村民的朝夕相处中她得知,他们的村支书是L省科技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和已故亡妻是校友,两人均在毕业后留校任教,堪称郎才女貌,琴瑟和鸣。

      奈何天不遂人愿,村支书的妻子在孕检中查出罹患绝症,最后大人和孩子都没保住。村支书心灰意冷,遵从妻子遗愿,把她的骨灰带回她的家乡大石子村安葬,却意外发现这里山灵水秀,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地贫困落后的经济,于是他决定留下来带动村民一起脱贫奔小康。

      得知黎华要演这样一个角色,媒体和观众普遍不看好。开什么玩笑?黎天王可以是纨绔多金的豪门公子、英明神武的青年帝王、才思敏捷的精英律师、心狠手辣的□□大佬,甚至是外表慈眉善目,内心病态绝情的九千岁……他可以是他以往塑造过的任何一种角色,唯独无法想象,以他的外形气质,怎么去演绎一个90年代偏远山村里的村官,不合适,不合适。

      等到官方定妆照一发布,几乎所有人都沸腾了!绝,真的绝!像,真的像!

      照片上的黎华,哪里还有半点昔日风流倜傥的影子?那是一个看上去沉默寡言的中年男人,带着点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特有的清高,但更多的是质朴的泥土气息。

      为了更好的贴近和还原那个年代,剧组做了不少功课,最后锁定了内陆L市下属地级市的一个贫困县作为拍摄地。

      有一场戏,讲的是女台商和村支书两人准备带村民用特殊工艺制作的布匹去省城参加外贸展销会,谁知出发前一天晚上,女台商的司机发现桑塔纳的轮胎被人蓄意扎破了。这时再从市里调车过来已经来不及了,面对好不容易破格争取来的参展机会,村支书二话不说,蹬着村里仅有的一辆平板车,连夜载女台商去县城,赶每天只有一趟发往省城的公共汽车。

      那是几乎漆黑不见五指的崎岖山路,寂静漫长,似乎永远看不到尽头。

      女台商裹着村支书的军大衣才堪堪能抵御夜里生冷的寒意。前头的村支书本来穿了一件中山装,这是他为数不多的体面衣裳。这会儿已经热得汗流浃背了,他解开扣子,过了会儿还是觉得热,脱下外套递给后面的女台商,汗水从他额头滚落,脸上散发的热气模糊了镜片,他借着衣袖抹了把脸,又扶了扶镜框,继续“呼哧呼哧”地蹬三轮车赶路。

      “之前老赵媳妇半夜难产,村医束手无策,我和老赵两人就是用这辆车,一路轮流载着她去了县城医院。幸亏有那次经验,不然我也不敢贸然决定在半夜赶路;也幸亏是春夏时节了,不然夜里头,山里冻得很。”他难得话多,似乎是在宽慰她。

      若绮看着湿了一片衬衫后背的中年男人,困倦和害怕让她没有开口接话,她一只手紧紧抱着参展样品,另一只手努力举着手电筒给他照路。

      黎华看着前方越来越小,越来越暗淡的光圈:“你举了那么长时间胳膊不酸吗?把手电筒给我吧。”又回头看了她一眼:“把样品放下吧,这么抱着不累吗?”

      若绮摇摇头,向来果敢飒爽的女商人难得惴惴:“这里这么黑,山路又不平,我怕一不小心样品掉下去。”

      黎华不再劝她,只道:“你累了可以闭眼歇会儿,这条路我很熟悉,不会出事的。”说完又一鼓作气地蹬起了三轮车。

      “收工!”导演张义峰满心欢喜地大喊一声,现场徒然轻松热闹起来,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收拾起道具,若绮和黎华走向监视器。

      “很好很好!明晚还有一场夜戏,你们两个继续保持住这个状态,争取也是一条过。”年逾花甲的张义峰和颜悦色,他花白的头发和干瘦的身躯以及与年龄不匹配的矍铄精神,一度让若绮想到当年片场的黎湘离。

      “黎华带得好。”若绮真诚道。

      几年没合作,黎华演技越发精进,镜头前一声“ACTION”,空白两三秒后浑身都是戏,让对手情不自禁地被他带入其中。她想起王瑞恩对他演技的评价,称其“神来之笔,无为而为”,回想起方才的对手戏,不由冒起了鸡皮疙瘩——兴奋地。棋逢对手,酣畅淋漓,痛快!

      黎华应声:“若绮谦虚了。看来这两年柏林进修没有白去。”

      说完瞥见旁边方若绮倏地白了一张脸,看上去木木的,像是被焊上了一张面具。

      “收工收工!回去补觉!”黎华直起身,伸了个懒腰:“张导您也早先休息,若绮也是。”

      这天下午两人都没什么戏份,找了个安静的角落晒太阳聊天。

      “理想正直的普通人。”黎华对这次的角色很满意:“这种年代剧里的小人物,其实更加考验演员的演技和认知,要通过自身的表演,唤醒观众的集体记忆,传达给观众那个年代的精神内核,与之产生共鸣。”

      若绮赞同:“确实,演这个角色,我也借鉴了不少宁海的为人处世。”

      她主动提及前夫,黎华有些意外,更意外她平静的,甚至还透着点亲昵的口吻,似乎与坊间流传的,二人因感情破裂离婚的小道新闻格格不入。

      若绮看向远方苍翠的群山:“这里虽然贫困,但山明水秀,真的养人。前些日子我眼睛不太舒服,剧本看多了就有些花,没想到来这里不到一个月,再也没出现过这种情况。”

      正说着,助理小卢端了一海碗玉米过来:“上次绮姐你说这里的玉米好吃,我刚才去村里走了走,正好看到有一家人家在剥玉米须,打谷场上堆得老高,就问他们买了些,让帮忙煮好了送过来。”

      “聪明,贴心!”若绮夸赞:“剧组上下都送了吗?多少钱我转你。”

      “送了。一点小钱不用啦。”

      若绮点开微信转账:“那怎么行,哪有下属自掏腰包给老板买吃的。”

      小卢笑嘻嘻地放下碗,看了眼转账金额:“绮姐太多啦。”

      若绮道:“这段时间你辛苦了,跟组很累的,是你应得的。”

      她伸手就要去碗里拿玉米,小卢眼疾手快地给她递了张纸巾,若绮用纸巾包了玉米,想起一旁的黎华:“你吃不吃?”问完想到这人有洁癖,认识这么多年都没见他用手啃过鸡腿,何况还不洗手。

      “吃啊。”黎华伸手去拿,小卢早就十分有眼见力地给他用纸巾包好了递过去。

      若绮啃着玉米:“……”好像待遇有点不一样啊。

      “谢谢。”黎华啃着玉米,评价:“唔,果然很好吃,好甜好糯。”

      旁边小卢突然红了脸:“我,我先走啦。绮姐华哥你们慢聊哈。”

      自己的小助理同手同脚地走远了,若绮无语,这人为什么吃根玉米都要放电啊?再朝黎华看一眼,唔,都说身材好披个麻袋都有范儿,确实长得帅吃玉米的姿势也怪好看的。

      “我没那么讲究。”对上若绮的目光,黎华好脾气地冲她笑笑:“入乡随俗,哦不,是因地制宜。”

      若绮心里一动,岁月让人成长,她是,黎华亦然。

      “这里的鲤鱼也很好吃,黄河里捞上来的,鱼肉很嫩,酸辣咸鲜,十分开胃。确实是好山好景好地方。”

      若绮道:“我打算明年暑假带女儿来这里。”

      “你确定她会喜欢这里?”黎华有些不可思议地眨了眨眼睛。

      “带她来体验生活。”若绮淡淡道:“宁海太宠她了。我怕再这样养下去会养成第二个宁珊。”

      “温宁珊不好吗?”

      温宁珊退圈前和黎华合作过几次,黎华印象里这个小红过一把的玉女歌手漂亮甜美单纯,而且还很好命,摊上温宁海这样的宠妹狂魔,后来她自己对媒体透露嫂子方若绮待她也很好。

      “宁珊自然很美好,我很喜欢她的性子。但我不希望我的女儿是这样的,她可以温柔善良,但也要有足够的认知,知道这个世界的底色,见天地见众生,见人间百态,有足够自保的能力。”

      黎华有些惊讶:“不说你,就单说以温宁海的财富和地位,你们的女儿似乎不需要活得那么累。”

      “‘稚子抱金过市’的典故你可听说过?”若绮看了他一眼:“我和宁海给予她的财富,她也要能接得住守得住。我愿她永远好命,做个被千恩万宠的公主,可是总有一天,我和宁海都会离开她。这人生始终是她一个人的。”

      黎华半真半假道:“我算是看出来了,你要她做女王。”

      “呵。”若绮哂笑:“我只愿她平安健康,一生顺遂无忧。”

      这句话实在说得太温柔。黎华不由自主地转过头去看她。

      夕阳的余晖照在她脸上,每一根细小绒毛都纤毫毕现,漂亮的大眼睛一瞬不瞬地望向远处。但黎华敏锐地察觉到,它们的焦点并没有落在连绵起伏的山峦间,而是落在了一片虚无里。

      觉察黎华在看她,若绮下意识地转过脸与他对视。

      金乌的余辉融进她茶色的瞳孔里,一双上挑的杏眼如琉璃般剔透纯净。黎华看向这双在戏里戏外,亲吻过无数遍的眼睛,记忆里,它们或笑语晏晏或含羞带怯,或娇嗔怒目或哀伤凄婉,却不曾如此刻这般,无悲无喜,无爱无恨,又仿佛带着巨大的悲天悯人。

      当晚临睡前,黎华情不自禁地回忆起白天方若绮的眼神,后知后觉察觉到,那是看透世事之后的苍凉和慈悲。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第 15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