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写作札记 ...
-
故事写完了,但想说的话还没有说完。这就是小说的魅力,大可以言尽于此,让读者千人千面地解读。
作为我自认为目前最成功的一个作品(当然一共也没几个作品),《一中》是我活到现在为止形成的所有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总和。我非常渴望能够找到那么一两个人,对其中哪怕一两个情节产生共鸣。我更希望能有人看见故事情节背后的没有说出口的东西,能够对我说一句,我懂你。
整个写作过程我感觉就像个波浪,有一段感觉来了,写出的几章自己都很喜欢,比如“方圆”“归位”,还有“歧旁”“参差”。“歧旁”“参差”是我最喜欢的两章,我自己都重复读了不下十遍,每一遍都觉得很有趣。卤煮是个蛮可爱的人,跟陈路他们关系很好,又有钱,简直就是朋友天花板,但是在高一下学期就早早退场,现实中也常常有这样的无奈。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在升学和前途面前,个人感情一文不值。这种价值观,虽然并没有正面灌输给我们,但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无数选择,其实都是以它为原则的。青春的痛,也往往来源于此。这也是《一中》想要表达的两条主线之一,还有很多细节表达了这个主题,例如:
陈路曾经为了寒假班信口欺骗自己最亲密的好友。如果道德洁癖一点的话,其实已经是在个人利益和友情之间选择前者了。可是这个选择,是学校逼学生做的。
周老师的喟叹。周老师这个人物,我着笔很少,但我很喜欢他。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赞同“文学救国”的思想,认为可以用文字去改变人的价值观,提升人的精神素养。但是当他看到一屋子不写语文作业的学生时,才终于发现,整个社会都是他的敌人。人类的欲望,骨子里的劣根性,哪有那么容易改变呢?
但是,以金钱和权力堆砌而成的价值观是多么摇摇欲坠,只有长大了才会知道。
那么另一条主线是什么呢?就是这个世界是资本为王的,感情在资本面前不值一提。也正因如此,人们才会认为,在升学和前途面前,个人感情一文不值,两条线其实是在讲同一件事。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平野,平野来之前其实根本没考虑过自己赶不赶得上进度,也没想过啥时候去学专业课,咱就是说完全不靠谱。有钱人家的孩子只需要梦想,不需要考虑实现梦想的成本,也不用仔细琢磨实现梦想的途径,他们有更多想当然的权利,因为永远有人给他们兜底。还有就是彩蛋中说的六班是关系班,以及换座位的真相。在资本的掌控下,学校早已不是圣洁之地,孩子的成长,也时刻受到社会的深刻影响。
还有老鲁被换,这是全文的一大虐点。老鲁这个人物,读完可能大家都觉得他是个为学生着想的好老师,但事实上他懒也是真懒,人无完人嘛。领导看不见他的作为,被换掉其实也是理所应当。让我们祝愿他不忘初心,下一届能混到高三。
最后还想说一说陈路和向林飞的感情线。这段感情无疾而终,不知算不算所谓的“意难平”。但是在现实里,有后续的故事很少,无疾而终的感情更多。其实陈路会喜欢向林飞很好理解,人总是会向往自己没有的东西,陈路一直以来都是好学生,她骨子里的叛逆和活泼无处释放,向林飞的洒脱是她羡慕不来的。但是向林飞这样的男生会不会喜欢陈路这样的女生,很难说。而且后来,向林飞也像来福一样跟陈路越走越远,再也不可能回到从前了。但终究,陈路在向林飞的心中也占有不一样的位置。真挚的感情未必是男女之爱,只要两人都在乎对方,这就够了。
时间总是流逝,而人是能记住的动物,这就是人生悲剧的内核。但人的生活最好还是演成喜剧,人嘛,谁还不是这样过来的。把平淡的生活表达成喜剧,在喜剧的背后蕴藏悲伤和反思,我想,《一中》,它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