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8、天空的祕密與心中的問號 ...
-
教室裡,小孩們的臉上帶著熱氣,課桌上擺著那本新發下的教材,封面畫著一朵又一朵白色的雲。窗外陽光很強,灑在操場上像鋪了一層銀白的粉。小孩們的臉上帶著熱氣,課桌上擺著那本新發下的教材,封面畫著一朵又一朵白色的雲。
教師站在講台前,手裡拿著書,笑著說:「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雨,怎麼下來的。」
他指著黑板上自己畫的圖。那是一個簡單的循環箭頭,從海洋指向天空,再從天空指回地面。
「當太陽照在水面上,水會變成看不見的水氣。」教師輕輕敲了敲黑板,又伸出手做了個廚房的動作,像在掀鍋蓋。「你們在家裡看過嗎?燒開水的時候,鍋蓋一掀,裡頭白白的蒸汽冒上來,過一會兒,鍋蓋背面就會結成一顆顆水珠,『滴答』掉回去。那就像水氣到了天空,遇冷凝成雲,最後又變回水滴落下來。」
前排一個女孩小聲說:「我媽老說我別亂掀鍋蓋,會被蒸汽燙到。」
教室裡笑聲一陣。教師點頭:「對,蒸汽很燙。雲看起來柔軟,可它的前身——水氣——能量很大。當雲越變越厚、越變越重,水氣就會重新變成水滴,掉下來,這就是雨。」
他頓了頓,有個小男孩舉手:「那……雪呢?」
教師笑了:「到了冬天,天氣變得很冷,雲裡的水滴在半空中就會凍起來,變成冰晶。那些冰晶慢慢黏在一起,就變成了雪花,從天上飄下來。就像鍋蓋上的水珠,如果被放進冰箱裡,會結成霜一樣。」
他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出幾片雪花的形狀。孩子們「哇——」地發出驚嘆聲。
課堂結束前,教師合上書本:「所以啊,雨和雪,其實都是水,只是天氣和溫度讓它們變了樣子。懂了嗎?」
「懂了——」全班整齊地回答。
幾天之後,天氣變得更熱了一些。這次教師講的是雷電。
「當雲裡有很多水氣和冰晶時,它們會互相撞來撞去。」教師舉著一本透明的塑膠尺,在空中比劃,又在黑板上畫出幾朵互相靠近的烏雲。「這樣就會讓雲裡的正電和負電分開,越積越多。當兩邊的電差太大、隔不住時,就會像什麼?」
他環視一圈,自己先笑了:「像家裡的電線短路。兩根不該碰在一起的電線突然碰上了,『啪』地一下,冒火花,甚至起火。閃電就是天空裡的『短路』,雲和雲之間,或雲和地面之間,突然把電放了出來,於是你們看到一道光——那就是閃電。」
他把塑膠尺對著桌沿輕敲出“喀”的聲響,孩子們齊刷刷地往前傾。「閃電太快,我們只看到光,聽不到聲音;接下來的『轟隆』,那就是雷。因為光比聲快,所以我們先看到閃電,才聽到打雷。」
他收起尺,又正色說:「短路很危險,閃電也一樣。雷雨天不要站在空地上、不要躲在孤零零的大樹底下、不要拿著金屬棒到處跑。安全第一。」
孩子們又驚又喜,紛紛模仿那聲「轟隆隆——」,笑成一團。後排有人小聲說:「以後我不亂插電了。」旁邊的同桌點頭如搗蒜。
又過了幾天,牆角的牽牛花長了一小段,這日教師換了一張圖片——這次講的是火山,卻先從廚房說起。
「你們有沒有煮過粥?」他問。
幾隻手慢慢舉起,更多的是不好意思地笑。
「我們家的粥不是我煮,是我把它……煮出來了。」一個男孩誠實地說,惹得全班笑了。
教師也笑:「對,就是那個『煮出來』。不到半鍋水,煮著煮著,怎麼就漫出鍋呢?因為米或麵粉把水弄得很稠,氣泡很難跑掉,就堆在下面,擠、擠、擠,突然衝破粥面,整個鍋就溢了。這就像火山:地底下的熱,讓岩漿和氣體一直在那裡冒,氣出不去,就越積越多,最後『噗』地一聲,從裂口衝出來。」
他在黑板上畫了一口鍋,畫了幾個圓圓的氣泡頂著粥面,又畫了座山,山頂畫了個開口,往上畫出一條曲線。「所以火山噴發,常常伴著氣體。你們煮粥看見的那些『鼓鼓』、『啪』、『漫鍋』,都可以想像成地底下發生的事。別過度緊張,也別以為是魔法——它有規律、有原因。」
「那是不是把鍋蓋掀開,煮粥就不容易漫?」一個女孩問。
「有幫助,因為蒸汽跑得快了。」教師點頭,又補了一句:「但請記得,蒸汽很燙,不要在家自己做實驗,讓大人幫忙。」
孩子們嘰嘰喳喳地討論起自家廚房的災難史,笑聲一浪接一浪。
又過了幾天,講課的主題換成了氣體巨星。
教師在黑板上放出木星和土星的照片,那些色帶像畫出來的一樣。
「木星和土星可不像地球喔,」他說。「它們不是石頭做的,是氣體做的星球,裡面沒有地面,沒有樹,也沒有海。」
他翻開教材一頁:「這裡寫著,因為壓力太大、風太強、溫度太高,所以就算是特別能活的嗜極生物,也活不下去。所以現代科學家都認為木星和土星上沒有生物。」
教室裡有個女孩歪著頭:「可是老師,木星和土星也會打雷、下雨嗎?」
「會啊,」教師笑著點頭。「那裡有大大的風暴,也會閃電、會下雨,甚至有像雪一樣的東西掉下來。不過,那些『雨』可能是液體氨或甲烷,不是水喔。那裡的閃電,就像前幾天我們說的短路,只是發生在巨大的雲層裡;風太強了,如果你帶傘過去,傘可能會被風直接吹壞呢。」
孩子們聽得有些發呆。有人小聲嘀咕:「那……下那種雨,要不要帶傘啊?」
「哈哈!」教師也笑了。「可能要帶一整間房子當傘。」
又過了幾天,教室的黑板上出現了黃色的球體,滿是裂痕與冒煙的洞——木衛一,那顆總是火山噴發的小衛星。
「木衛一上有四百多座火山,」教師指著圖說。「每天都有火山在噴。可是不像地球上的火山,它噴出來的不是岩漿,而是一種非常毒的氣體,還有會腐蝕金屬的物質。那裡太危險了,連嗜極生物都活不了,所以科學家認為那裡不可能有生物。」
教室裡有片刻安靜。然後,一個孩子怯生生地舉手。
「老師……那為什麼火山會一直噴呢?」
教師想了想,笑著說:「因為那顆衛星裡的力量太強,裡面的熱一直往外跑,就像茶壺裡的水一直冒氣一樣。也像我們前幾天說的——煮粥時,底下的氣泡出不去,就會撐著往上衝,一次又一次。」
孩子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又舉手問:「可是老師,經文裡說,雷是神打的,雨是神下的,雪是神造的,火山也是神讓它噴的。那為什麼書裡說是電啊、氣啊?」
教師沉默了一下,神情變得柔和:「這兩個說法,其實沒有衝突。書裡講的是怎麼發生的——就像告訴你火怎麼燒、風怎麼吹、為什麼粥會漫鍋、為什麼鍋蓋會結水珠。經文講的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世界。也許神讓這些規律存在,所以兩個都對。」
孩子聽著,眼睛閃著光,卻還是若有所思。
那天晚上,天空沒有雲,星星亮得很誇張。
小孩在家裡吃完飯,跑到媽媽身邊,開心地講著:「今天老師說,火山會自己噴!就像煮粥不到半鍋水也會漫出來一樣!還有閃電是雲撞來撞去產生的電,像電線短路那樣,超危險的!雨呢,是水氣變的,像鍋蓋背面會結水珠——滴滴答答掉下來!」
女人微笑著聽,手裡還在摺衣服:「是嗎?那真有趣啊。鍋蓋上面那些水珠,媽媽每天都看見,原來也可以當例子呀。」
但她的笑容有那麼一瞬間僵住。
那個聲音,在她腦裡輕輕迴盪——火山自己噴?雷像短路?那神呢?
她沒有說出來,只是摸了摸孩子的頭:「時間不早了,去刷牙吧。雷雨天別靠窗,記得嗎?」
小孩「嗯」了一聲,跑進浴室,又回頭探出來補一句:「老師說雷很危險,像短路,所以我們要離插座遠一點!」
女人放下衣服,走到窗邊,窗外的夜風吹進來帶著熱氣。她抬頭望向遠方的星空,心裡有一點點奇怪的感覺,像有什麼東西輕輕晃了一下,卻又靜止。她彷彿看見一面鍋蓋,背面細細密密的水珠在夜色裡發亮,滴落,無聲。
等丈夫回來,她把孩子的話說給他聽。
男人脫下外套,皺起眉頭:「火山會自己噴?像煮粥那樣漫出鍋?雷是雲撞出來的電,像電線短路?」
「老師是這麼教的,」女人說。「他還說,經文裡講的也對,只是角度不一樣。雨像鍋蓋的水珠、雷像短路的火花、火山像粥裡憋著的氣——都是規律。」
男人沉默了幾秒,然後低聲說:「那……如果那些地方根本沒有生物,神讓火山噴發、讓雷打、讓雨下,是給誰看?給誰用?木星、土星那麼大,沒有樹沒有海,只有風暴和閃電……」
女人抬起頭,看著丈夫,沒有回答。她想到孩子在課本邊上畫的小鍋子,鍋蓋上密密的點,旁邊還畫了兩根碰在一起的細線,尖端吐著小小的火花。
兩人都陷入長長的靜默。
外頭傳來一聲遠遠的雷鳴。夏夜的風帶著微微的電味。
男人走到窗邊,看著遠方那道閃光在雲裡閃爍,嘴角動了動,卻什麼也沒說。他想起孩子說的那句:「老師說雷很危險,像電線短路。」忽然有一絲無形的敬畏,從他手心爬到心口。
女人輕輕握住他的手,兩人並肩站著,看著那片天空。她想起鍋蓋上的水珠,想起粥在鍋裡「噗」地抬頭的一刻,想起孩子笑著說「滴答」的聲音。
那一刻,他們都想起了孩子課本裡那幾句話——
「雨是水氣變的,像鍋蓋上的水珠;雷像短路,是雲把電放出來;火山像粥,氣憋不住就會漫。」
可他們心底卻又有另一個聲音在問:
——若真如此,那神,是否也藏在那看不見的蒸氣之中?是否在那一下子放出的火花裡,在那一鍋穩穩沸騰的熱裡?
夜更深了,風靜了,只有遠方的閃電還在無聲閃爍,像一隻在天空深處眨眼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