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真盛世乐景 ...

  •   范仲淹本以为自己已经习惯曹暾的淡然,当曹暾听闻要面圣,仍旧只面无表情地回了个“哦”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远远不能习惯。

      那可是皇帝陛下!

      如果不是亲眼看见曹暾在看书时表情丰富,他都怀疑太子是不是面部有疾,急着去找太医了。

      但曹暾就是没什么反应。

      见个宋仁宗而已,他能有什么反应?

      看见朱夫子被噎住的神情,曹暾想了想,猜测朱夫子可能担忧他对皇帝不敬。

      虽然他觉得自己挺礼貌的,但皇帝说不定气量狭小,自己表现得不够激动,皇帝也会认为自己不敬。

      曹暾向朱夫子保证:“夫子,你放心,我见到陛下时,一定会很激动。”

      范仲淹:“……”那就是你现在确实一点都不激动了。

      “嗯,好,不用太激动,以免被陛下发现不对劲。”范仲淹最终还是没训斥曹暾,只让曹暾演了演激动的模样,帮曹暾训练演技,别让皇帝发现不敬。

      曹暾的内心无法改变,责怪无用,范仲淹不做无用的事,只引导曹暾走他愿意走的路。

      朱夫子竟然轻易地接受了自己对皇帝的“不敬”,让曹暾心里有点惊讶。

      他对朱夫子终于有了一分好感,换夫子的渴望稍弱了一点。

      范仲淹和曹琮轮流指点曹暾面圣需要知道的事,曹佑也跟着旁听。

      曹佑虽然是顺带的,但皇帝点明要见他,肯定就会考校他。若能给皇帝多留下几分好印象,曹佑或许能在曹暾长大之前就入仕。

      曹佑熟知面圣礼仪,又曾经见过宋仁宗,心里与曹暾一样,也不紧张。

      见曹佑和曹暾都对面圣之事十分平静淡然,曹琮和范仲淹又是赞叹,又难免再次担忧。

      这两人的性格,可半点都没有他们年龄该有的活泼啊。

      范仲淹再次戏谑,问曹琮有没有欺负两人。

      曹琮哭笑不得。

      范仲淹道:“可能是你们曹家的家传?”

      曹琮真不知道该道谢还是该无语。

      私下接触后,他没想到在朝堂上极其威严的范公,居然还挺喜欢开玩笑的。以前他们共事的时候,他也没发现范公这么促狭啊。

      很快就到了面圣那一日。

      曹暾虽然不激动,但他知道皇帝掌握曹家一族的生杀大权,很谨慎地做足了准备。

      说什么皇帝不杀士大夫,但皇帝可以杀武将啊。他曹家还是外戚,哪怕什么坏事都没做过,也是文人口诛笔伐的对象。

      面圣的前一晚上,曹暾担心小叔叔太紧张,抱着枕头来陪曹佑睡觉。

      曹佑知道曹暾在紧张,承认了自己很紧张,需要小侄儿陪自己睡觉。

      曹暾趴在小叔叔耳边,嘀咕了许久皇帝和大臣的坏话。

      这些大逆不道的话曹佑听过了好多遍,已经从不安变成麻木。

      曹佑道:“你越惧怕君王,就该越谨慎,不可露出惧怕。”

      曹暾冷哼:“我知道。我特别会装模作样!”

      曹佑觉得小侄儿不是特别会装。不过他见过宋仁宗,宋仁宗性格宽厚,应当不会和小孩子一般计较。小侄儿只是性格冷淡了些,不至于得罪宋仁宗。

      曹暾叽叽咕咕了好多话。曹佑一边听一边给曹暾拍背,终于把小侄儿拍睡着了。

      他叹了口气,对自己第二次面圣也生出了些许紧张。

      算了,自己还年少,不用急着表现才华,只要不引起皇帝厌恶就足够,不必多想。

      曹佑对自己情绪的掌控力极强。他让自己不多想,便很快思绪空白,迅速入睡了。

      第二日,曹佑仍旧穿得朴素,曹暾却被打扮成了富贵娃娃。

      曹暾不高兴地阻止曹琮不断往他身上挂珠宝:“叔祖父,陛下和相公们都很节俭,不会喜欢看见曹家奢侈。”

      曹琮解释:“这些都是御赐,不算奢侈。”

      曹暾仍旧拒绝:“即使是不能卖的御赐品,但朝中清高者一定认为将东西堆在仓库里烂掉是节俭,拿出来物尽其用是浪费。还是不戴为好。”

      曹琮被曹暾的话噎住,又发现无可反驳。

      皇宫里珍宝极多,但若皇帝拿出来用就会被台谏官劝谏,珍宝烂在库里确实没人理睬。

      曹佑忍住笑:“叔父,暾儿不爱奢侈,还是依暾儿喜好吧。”

      曹佑曾经经常被曹暾的话噎住。他见叔父也被暾儿的直言快语噎住,很是想笑。

      最终曹琮还是依了曹暾的意。曹暾只换了身新衣服,身上没戴珠宝。

      目送曹暾上马车,范仲淹看着马车离去的眼神很是复杂。

      短短不到两旬的师徒相处,范仲淹时常怀疑曹暾的冷漠或许不是本性,那些直言快语可能也不是因为年幼稚嫩口无遮拦。

      只是曹暾才五岁,能有多少心思和阅历?范仲淹才次次将怀疑压下。

      “唉。”范仲淹叹了口气,心里说不出缘由的五味杂陈。

      即使太子只是无心之语,但他的话仍旧触动了范仲淹。

      陛下重台谏,可台谏若只苛求君王和大臣的个人品德而不重实事,那台谏真的有用处吗?

      他想起滕宗谅等在边疆立过功的官员们所遭遇的弹劾。

      宋夏战争,官员若要有作为,定要花巨额的钱财奖赏民间勇士扩充兵员,贿赂西夏官员获取情报,抚恤边民稳定民心。

      这些支出没有固定的律令条款可以遵循,官员们用公家的钱做事,都是踩在无法可依的灰色地带。

      这如武将破城先取缴获钱财犒赏兵卒一样,是“将在外”的便宜行事。

      宋夏战争时,陛下和朝臣都默许了这样的潜规则;可战争结束后,台谏官却弹劾边官贪污。

      范仲淹无法确定,公使钱过一边手的时候,边官是不是真的分文未贪。可若朝堂锱铢必较,边官还有谁敢做实事?

      滕宗谅烧掉账本,坐实了贪污,将范仲淹卷入了风波。范仲淹不责怪滕宗谅,反而很愧疚。

      他明白,若账本被发现,恐怕边官会贬谪一遍,上上下下没有一个能避免。因为要做事,不可能不用钱。

      更甚者若朝廷想把“贪污”的钱追回来,那获得抚恤的边卒有多少会家破人亡?

      烧掉账本,虽然名声有亏,但朝廷找不出实证,便不能扩大牵连的人。

      让范仲淹更痛苦的是,被弹劾的那些“贪污”是他默许的,是他以为能护住的,也是陛下承诺能护住的。

      范仲淹阖上双眼,将他心中一丝不平压下。

      即使他再忠君爱国,人非草木,岂能时时刻刻无私?

      只是他能很快将心中那一抹私情压下,再睁眼时,又是那一位一心为公的端方君子。

      曹琮在外面骑马,只曹暾和曹佑两小在坐马车。他们俩正好说起滕宗谅。

      曹佑是勋贵武将子弟,皇帝肯定会考校曹佑军事。最近的军事,就是刚结束的宋夏战争了。

      曹佑背诵着自己写好的宋夏战争见解,曹暾一如既往给小叔叔泼冷水。

      “小叔叔,你说的举措事事要钱,这钱哪来?”白眼暾暾又在翻白眼,“上一个用公使钱犒赏羌人部落,让羌人帮着打西夏人的滕子京,已经被贬去修岳阳楼了。”

      曹佑微笑着任由自家小侄儿冷嘲热讽,继续背他的面圣草稿。

      曹暾锲而不舍地打击小叔叔,小叔叔岿然不动。

      两人驴唇不对马嘴地念了一路,直到出了万胜门,两人才住了嘴整理仪容。

      金明池就在万胜门外,与琼林苑隔街相对。

      三月初一,金明池对百姓开放,人人都能去观看水戏。

      三月二十,皇帝驾临金明池,与民同乐。

      禁卫军们鬓插艳丽的鲜花,身穿镶嵌金丝的锦袍,手持镀金的长/枪,背着装饰着珠宝的弓箭,有说有笑、举止散漫地在皇帝驾临的宫殿附近巡逻。

      池中百舟竞渡尚未开始,载着妓女的画舫铺满了整个水面。

      妓女们倚靠着画舫的栏杆高歌,岸边的百姓纷纷向水中投掷帕子、鲜花,以作喝彩。

      通往皇帝驾临宫殿的路已经清场,但临近走廊都允许百姓前往。走廊两端摆满了小摊,有贩卖饮食的,有表演戏法的,更多的是摇骰斗鸡等博戏摊子。

      小摊前摆放着瓦盆,不断有人往瓦盆里投掷铜钱,叮叮当当,极其热闹。

      进了禁军护卫的范围,曹琮带着曹佑、曹暾下车走向皇帝驾临的宫殿。

      曹暾自然被曹琮抱在怀里,不能劳累。

      曹佑第一次观看金明池春景,不住东张西望,目不暇接,心中忍不住涌出热意:“与民同乐,真乃盛世之景。”

      曹琮微笑点头:“的确。你我从戎,便是要护住这乐景。”

      曹佑严肃道:“是,叔父。”

      曹暾撇嘴,小声嘀咕:“是啊,太/祖建讲武池仿汉武建昆明池以习水战,太宗将观习水战变成了观水戏,池上的战船变成了载着教坊的画舫,还真是乐。”

      曹暾的声音压得很低,但曹琮和曹佑都听见了。

      叔侄二人都沉默地看向曹暾。

      曹琮:“暾儿……”

      曹暾眨了眨眼睛:“我的意思是,大宋一片歌舞升平,将荒废的‘讲武池’废物再利用,改为与民同乐的‘金明池’,真是盛世乐景。”

      曹琮沉默了一瞬,语重心长道:“暾儿,等见了陛下,少说话,尤其别说你从书中看到的针砭时弊的话。”

      他说完后,横了曹佑一眼。

      显然,曹琮认为五岁孩童胡言乱语,定是看多了书,管不住嘴,无意间显摆。

      这一定是曹佑在太子看书时没有好好教导的缘故!

      曹佑摸了摸鼻子,不敢辩解,认下了教坏曹暾的黑锅。

      曹暾:“哦。”

      他才不会对着皇帝多说话呢。

      就是预感会在皇帝面前装得难受,他才提前发泄一下。

      反正叔祖父和小叔父又不会出卖他。

      唉,一想到等会儿要向宋仁宗歌功颂德,曹暾就浑身提不起劲。

      京城一月未下雨,皇帝刚去寺庙道观祈福。京城粮价飙升千钱不止。

      金明池内画舫上香风飘飘。走廊两边贩卖的饮食常在人来人往中洒落一地。

      要怎么夸呢?

      就夸陛下宽仁,公卿贤明,与民同乐吧。

      曹暾打了个哈欠,趴在叔祖父肩膀上闭眼小憩,在见到皇帝之前赶紧养精蓄锐,免得止不住瞌睡还得咬舌头。

      曹琮和曹佑被曹暾破坏了气氛,没了闲聊的兴致。

      曹佑环视周围热闹。

      他想起金兵渡过黄河时,大宋确实是在黄河南岸没有一兵一卒戍守的。

      他在兵书里见到的以金明池为驻地的大宋虎翼水军,也确实从未在现实中见到过。

      “叔父,驻扎在这里的虎翼水军呢?”

      “他们在湖中驾驶画舫上表演水戏。”

      叔侄二人便一直没再说话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真盛世乐景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历史文《吾儿宋高祖,但东晋刘寄奴》求预收藏,唠一唠东晋由盛到亡那些事。 下本历史文在耽美高武玄幻文《我与龙傲天寿命共享》后开,请容我在两本历史大长篇中间放飞一下。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