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暾:左右都是一个摆。摆!
碎碎念:
1、
关于宋仁宗治世的胡吹:
宋兴七十余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圣、景祐极矣。——北宋苏轼
以致庆历、嘉佑之治为本朝甚盛之时,远过汉唐,几有三代之风。——北宋陈师锡
庆历、嘉佑之治,上参唐虞,下轹商周。——南宋赵昚(宋孝宗)
仁宗在位四十二年,天下安乐,唯仁治而已。——南宋吕中
然而景佑年间西夏建国,宋夏争端就开始了。终宋仁宗一朝,战火没断过,增赋税没停过,京城粮价没下过千钱一石。哪来的民不知兵,天下安乐。死前幻觉吧。
2、
仁宗朝君臣是有自知之明的。以下言论都来自《宋史》。
前世号称太平者,须是四海晏然,万物得所。方今西羌叛逆,未平之患在前;北敌骄凌,藏伏之祸在后。一患未灭,一患已萌。加以西则泸戎,南则湖、岭,凡与边庭连接,无一处无事。而又内则百姓困敝,盗贼纵横。以臣视之,乃是四海骚然,万物失所,实未见太平之象。
今盗贼一年多如一年,一火强如一火,天下祸患,岂可不忧!
——欧阳修
今百姓多困,仓廪不实,风俗未清,贤不肖混淆,狱讼繁多,盗贼群辈,水旱继有。四夷虽粗定,然本以重赂厚利羁縻之,非畏威慕义者也。未可谓至治。
——刘敞
臣窃观时事,谓可昼夜泣血,非直恸哭太息者,何哉?盖以西北二虏,祸衅已成,而上下泰然,不知朝廷之将危,宗社之未安也。
——韩琦
方今天下之势至危矣,强邻骄暴,凌胁中国;盗贼纵横,惊劫郡县;养兵至冗,择将不精;配率频繁,公私匮乏。内外之官,务为办事,而少矜恤之心;天下之民,急于供应,而有流离之苦。治道如此,未闻救之之术。臣等伏见数年以来,天戒屡至,朝廷虽有警惧之意,然而因循旧弊,未甚改更。今日灾变频数,盖天意必欲朝廷大修人事,以救其患,乃可变危为安也。救患之方,莫若原其致灾之本。致灾之本,由君臣上下之阙失也。阙失之事,臣等敢次第而言之。陛下不专听断,不揽威权,使号令不信于人,恩泽不及于下,此陛下之失也。
——蔡襄
今海内穷困,生民愁苦。无事则不忧,有事则大惧。宫中贵姬至以千数,歌舞饮酒,优笑无度宫中好赐不为限极,所欲则给,不问有无。司会不敢争,大臣不敢谏。
——苏辙
有治平之名,而无治平之实;有可忧之势,而无可忧之形。
——苏轼
强我懿号,不若使我为有道之君;加我虚尊,不若处我于无过之地。朕每爱斯言,不敢言至治。
朕躬阙失,左右朋邪,中外险诈,州郡暴虐,法令非便民者。间者西陲御备,天下绎骚,趣募兵师,急调军食,虽常赋有增,而经用不给。累岁于兹,公私匮乏。
朕躬之阙遗,执事之阿枉,政教未臻于理,刑狱靡协于中,在位壅蔽之人,具官贪墨之吏。
——赵祯(宋仁宗)
从以上可以看出,宋仁宗治下,连年天灾兵事造成民间极大动荡,上梁山者众多,君臣缝缝补补,嘴边都急出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