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第 32 章 ...
-
明昭数不清这是这几天他第几次说这句话。
京城并不比这些人熟悉的家乡好,但那里才是这个帝国的中心,代表着更丰富的机会。
不管是文还是武,天下的英才都会在京城汇聚。
良乡卫虽然是个小小的千户所,但明昭觉得许多人都有往上一步的潜能,周彪可以,孟虎如果做个听话的副将也可以,大约是因为和皇孙相熟,他不以为谋求和能力匹配的前程有多困难。
当然,可以的话他还是希望这些人走正路,起码不要围绕着他产生想法……
“你到底想说什么?我们走了空出两个百户,你不至于还看我不顺眼吧?!”
周彪借口送他们,一直在说一些奇奇怪怪的话,明昭觉得莫名其妙之余有几分头痛。
无声叹了口气,周彪走得更近了些,压低了声音,“我知道你把那个山匪的女儿放了。”
明昭猛的扭头盯住他,嗓子发紧,手已经搭上了腰间的刀柄,“你是想要什么?”
周彪缓缓摇头,压抑不住语气里的恶意,“我之前没说现在也不会说,我只要你一句准话,姓蔡的是不是快完了?”
李成的目光越过周彪与明昭接上,明昭眼神制止他动作,吸了一口气,继续盯住周彪,“你和他有过节?”
“谁和他没过节!”周彪的表情极为厌恶,又夹杂着一些愤怒,答得倒是毫不犹豫。
明昭就没有再问,但也不好顺着说些不好听的,只留下一句话翻身上马,“你等着就行,他逍遥不了多久,记住我说的,甫州地方太小了,盛不下功勋。”
建功立业的机会有,只看能不能抓住,未来两代里,太子虽然不好武,但被皇帝手把手教出来,知道选拔武职,稳定四方的重要性,皇孙本身就喜欢跑马射箭,身边不缺武勋子弟的陪伴,又是一路看着祖父按平各路烽火,也不会偏信文臣。
如今的大昱,看着是个国土广阔的繁荣大国,其实四夷皆不安宁,镇守抵御少不得,这中间自然是要用人的,若是能把握机会,一跃而上不是难事,虽然未必能成为名留青史的武将,但作为中上层的官吏改换门庭总没问题。
周彪仔细品度着明昭话里的意思,一时间没来得及做出阻拦,那马瞬间便窜出老远。
李成看一眼明昭越来越远的背影,又看着慌忙赶起车的明家人,便也翻身上马,口称告辞,与明昭的爱马宝莉一前一后。
离别本应是不舍的,但两个主人公慌忙的动作,让这个开局变得奇怪起来,冲淡了离别应有的情绪。
树影挪移,明昭忽然勒住马。
李成并辔跟上,侧头,“明兄弟在生气?”
“坏了!忘了给娘买土产了!”明昭没答,只表情不断变幻,自言自语着。
尤其是他娘来信说要他给刚认下来的妹妹送见面礼,他真的不记得了!
娘应该不会因为认的妹妹把他这个亲儿子踹出门吧?!
这是他还真拿不出主意……
李成恢复沉默,这事确实是明昭的错,分明有三四日的闲余时间却全然没有想起这件事,再者他未曾见过明家这样的人家,什么礼合适也不知道,就不过问了。
“少爷,此次我们与商队同行,或许可以同他们买些物产。”周丰十分可靠,听到明昭的叫嚷声之后,实心眼的为他出主意。
“好好好!就这样!”明昭答应得飞快,转脸就想起其他事来,“李哥,咱们比一比马术如何?”
有了明昭,回程路上完全不得安静,他好似刚被放出笼的狗,什么都想上去招两下,偏偏周丰一副少爷做什么都好的样子,生生叫其余人劝两句的话原样吞回肚子里。
李成倒是觉得很新鲜,在军营里明昭表现得很是“老成”,他以为纨绔的模样只是为了蒙蔽蔡千户等人,如今看来却未必不是少年人的本色,过去在军营还是拘束了本性。
在路上行了半日后,明家一行人与商队汇合,交流过后,明昭选取了一盒包含山参的药材,又选了一个成色不错的石榴石珠串——
年轻女孩子多一件首饰应该会高兴?
遇上商队后,因为熟悉路况,队伍行进的速度便快了许多,转瞬便抵达昌州。
“娘——我回来了!”明昭张开双臂,在家门前呼吸着昌州自由的空气。
身后的下人在周丰的指挥下,十分稳当的抬着箱笼饶过他往里头去,半点没有为他耽误时间。
风无情的在他身侧流动,只余一片寂静,明昭不可置信的左右张望,拉住门房,“家里人呢?我娘没收到我要回来的消息?”
门房欲言又止,终究磕磕绊绊的答了,“夫人出门去了,只知道您近期会回来,不知是哪一日,您先歇着?夫人再有一个时辰也能回来了。”
想了很多种回家方式,明昭唯独没想过这种家人不在家的情况。
他爹就算了,这时候肯定在衙门,但他娘什么时候这么爱出门了?就算在京里也没有这样的。
“李哥,我先给你找间屋子安顿下来,就我的院子怎么样?咱们一块住也习惯了。”
“明兄弟安排就好。”李成没有意见,能借宿在同知府已是难得,武举时间段没有形成规制,都司和布政司衙门没有想好怎么接待他们。
明昭一边引路一边抱怨,“都到家了你还叫我明兄弟感觉好生疏啊~”
“这也没办法,明兄弟你还未到取字的年纪,直呼其名又有失尊重。”
坏了,忘了古人的社交礼仪,“那李哥有字吗?”
“我无父无师,何来人取字?”李成略显无奈。
“哎?我不是刻意要问的,好像尊长都可以?等到了京城我给你介绍个有足够分量的取字!”明昭一心想到弥补。
话说到这里,院子也到了,周丰等人刚把他的行李放下,几个丫鬟脚步匆匆忙着扫洒陈设,明昭便住了嘴。
“就是这里了,李兄先歇歇脚,晚些父母回来必定要摆小宴,到时候再领李兄逛这个宅子。”
两人跑了一路都有几分疲惫,便就此分开,明昭嘱咐给一同回来的下人放两日假后,快速扒掉外衣,擦洗了手脸歪倒在榻上闭上眼。
“舒服!”明昭喟叹,可算是回来了,果然在家千日好这话没错。
————
“昭昭回来了?这可真巧!”张若华听到门房传来的消息,十分点击儿子,快速安排了身边的丫鬟和妈妈跑腿,脸上却没有多少遗憾,“这时间还真是刚刚好。”
听闻明昭带着客人在院子里休息,张若华没有去打扰,只问了客人大概身量叫人去采买成衣赶制衣裳鞋袜,再叫厨房多备些热水备着二人梳洗,这些细处明昭向来不注意,若是以后招待友人……
盘算着心里的事,时间须臾即过,申时前后,明昭带着李成一身清爽的来见人。
“娘!你去哪儿了?”明昭也不好好行礼,穿过帘子进来就蹭到张若华身边,张口就是抱怨。
“和宋姑娘闲逛去了,这不是回来了?白日里你爹应卯,独我一人在家中无事可做。”张若华亲昵中也略带抱怨。
明昭倒是不觉得逛街有什么,他注意力在那个宋姑娘上,应该是娘说的干女儿?只是怎么这样称呼起来,之前信里都是你妹妹长你妹妹短的。
此时也不好提女眷,明昭转身站到李成身边,“娘,这是我在甫州的好兄弟李成,很有本事,这次也取了武举人的推荐额一同来的,我的刀枪都是他叫我使的。”
“夫人好。”李成抱拳行了个武人的礼节。
张若华听了儿子的介绍就知道这是真朋友,语气十分和气,“快别多礼,赶巧我出门去了,没有招待好你别见怪,既然是昭昭的朋友在这里就和他一样,不要拘束了,将来去京里说不得只有你能陪他。”
见到李成的打扮,张若华便知道这人的出身与儿子从前来往的人不一样,大约家境不算好,说话间便提及了他们家的需求,好叫他坦然些。
显而李成并不是这样的人,他一早就知道明昭的家世,虽说来时也被屋里的陈设晃到眼睛,但明家比他设想里朴实多了,一家子都没有蔡千户那样高高在上的劲,是以并没有多少不适应,此时便十分从容。
“已经饶了夫人一身衣裳,哪里有招待不周?明兄弟助我良多,若不是他点醒,何来此番武举的机会,该是我道谢才是。”
“那咱们快别客气了,你们既然好,以后常有来往,不该耗费时间说这样的客套话。”张若华招招手,下人们便进来摆好了茶点,气氛缓和下来,她饶有兴致的问,“你多大了?可曾有婚配?家里人如今在何处?”
这都是家常话,李成并不抵触,“已有婚配,今年二十四,有个小女四岁,如今母亲和内人都在老家。”
瞧瞧人家,张若华眼风扫了明昭一眼,叫后者莫名其妙起来。
“分隔两地到底不好,之后可有打算……”
明昭全然没有注意他们聊什么,抬手摸了摸下巴,怪!很怪!娘到底在打什么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