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二章【修】 ...


  •   小五儿则在一旁委屈巴巴的模样,脸上胀得通红,眼中噙着泪珠,小声辩解道:“我阿娘才不是与人私奔!为何不让我提阿娘……”

      眼见孙阿婆铁青着脸,就要发作,杜时笙只得打圆场道:“阿婆,小五儿,咱们快些吃鸡汤吧,凉了便不好吃了。”

      一顿饭,便在小五儿委委屈屈强压住的抽噎中吃完了。

      孙阿婆仍是冷着一张脸,自去厨房洗碗了。

      杜时笙心下怜悯小五儿,拍了拍他的头,柔声问道:“吃饱了?”

      小五儿点点头。

      杜时笙见小五儿情绪怏怏,便开口安慰道:“明日,杜阿姊给你做吃食可好?平日小五儿最爱吃阿娘做的什么吃食?”

      听杜时笙提起阿娘,小五儿眼中立时泛起了光芒,又有些怯怯的,对着厨房方向瞧了瞧,小声道:“阿娘做的馎饦最好吃。”

      杜时笙点点头,笑道,“那明日阿姊便给小五儿做鸡汤博托。”

      小五儿看着杜时笙和善的笑容,想了片刻,幽幽问道:“杜娘子,这世上的阿娘,当真会抛下自己的孩儿吗?”

      杜时笙想起前世自己的母亲,在她逐渐无法动弹之时,对她弃如敝履,如瘟神般躲着她,想到这些,她眸中的光彩不禁黯了黯。

      但她却仍是对小五儿郑重道:“自是不会,这世间,阿娘都是爱自己的孩儿的。”

      哪怕前世凄苦,她却仍愿相信,这世间有舐犊情深,也有情比金坚。

      或许,她便是因为怀着这般的期待,才能在弥留之际,又穿越来此,获得新生的吧。

      “杜娘子也相信,我阿娘不是与人私奔对不对?”小五儿面上又有了光彩。

      杜时笙知小五儿的阿娘,必是孙阿婆家不足为外人道的家事,但见这孩子眼中期许的光芒,便对他点了点头。

      “别人都说阿娘与人跑了,可我知道,阿娘是与云狄那姬姨母一起走的,走的时候还说,定会回来的……”

      说着说着,小五儿声音有些抽噎。

      杜时笙拍了拍他沾满泪痕的小脸儿,柔声道:“阿娘定会回来看你的。”

      翌日,天还未亮,院门处便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拍门声。

      院内几人皆被惊醒,孙阿婆应声去开门,杜时笙也坐起了身,却听孙阿婆的声音响起:“娄帐房,你怎的这么早便来了?”

      原来是熟人,杜时笙放心下来,不再起身出门。

      娄帐房语气极是焦急:“阿婆快与我走,绣坊接了一个急单,掌柜娘子叫我务必把你带过去。”

      孙阿婆迟疑道:“可是我家里……”

      娄帐房不容她说完,便急道:“这单子的东家可得罪不起,若交不出货来,怕是要绣坊都要关门!你快与我走吧!”

      孙阿婆一听,唬得连忙说了几个“好”字,来不及收拾,便与那娄帐房去了。

      不多时,杜时笙听见小五儿在院中走动的声音,她便也起了身。

      只见小五儿正在厨房生火热鸡汤,杜时笙忙上前问道:“小五儿,你热鸡汤做什么?”

      小五儿抬头看着杜时笙,答道:“阿婆说让我给杜娘子做鸡汤馎饦当早饭。”

      “鸡汤不是还要送到坊里吗?”

      小五儿摇了摇头,说道:“阿婆说不送了,先得咱们吃饱才行,神明不会怪罪的。”

      实则,孙阿婆担忧的也并非神明怪罪,而是在坊长那说不过去,毕竟坊长这几年还是很照顾她祖孙二人的。

      但现下绣坊出了急事,她也是没有办法。

      杜时笙想了想,说道:“那就依阿婆所言,咱们先吃,一会子杜阿姊做些吃食,当作布道菜,可好?”

      小五儿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难道杜娘子真会做饭?

      杜时笙见小五儿刚和了面,弄得满身看脸皆是面糊,小小模样,甚是狼狈。

      她忍不住笑道:“小五儿,你帮阿姊拿个鸡蛋,剥根小葱来,杜阿姊给你做鸡汤馎饦。”

      小五儿依言去拿。

      杜时笙在面粉中加了鸡蛋、盐,和好之后,放置在一旁醒着。

      之后,她环视一圈厨房,见到几只胖胖的菇子,甚是新鲜,便将菇子拿来,洗净剁碎,待与馎饦一同下锅。

      在小五儿剥葱的片刻,杜时笙已经将鸡汤上的多余的油脂撇掉,又将山茱萸扔进了热油锅中炸了须臾。

      待见到她熟练地将山茱萸油,淋在馎饦之上时,小五儿心下讶道,原来,杜娘子真的会做饭!

      “尝尝吧!”杜时笙端着两碗面,对小五儿笑吟吟道。

      原本,小五儿没有特别高的期待,但是未想到,看到这碗鸡汤馎饦就被惊艳了一下。金黄的鸡汤中蒸腾起袅袅蒸气,汤水清澈,薄薄的馎饦几乎透明,几片葱花和香菇碎点缀在微微露头的馎饦上面,与陶碗交相辉映,已是色香俱全。

      小五儿迫不及待尝了尝味道。

      馎饦入口,滑嫩劲道,香菇又提了鸡汤的鲜美,加上那一勺山茱萸油,微微的鲜辣之感,十分刺激食欲,着实让人味蕾大饱。

      “好吃!真好吃!”小五儿一边大口吃着,一边称赞道。

      “这馎饦汤,竟比昨日喝的鸡汤还鲜,一点肉的腥味都没有了。杜阿姊,这是如何做到的?”小五儿有些好奇,追问道。

      好吃的一上来,小五儿对杜时笙,连称呼都更加亲切了。

      “皆是因为这小小的菇子。”杜时笙用筷子夹起一块香菇碎,抿嘴笑道。

      “菇子如何能有这般鲜美?”小五儿有些疑惑。

      “菇子可是个好物,单吃爽滑可口,与肉一同烹制,更能激发肉的香味和自身的鲜美。我还在书上看过,菇子比烧鹅掌还好吃!”提起美食,杜时笙滔滔不绝起来。

      小五儿不解道:“菇子便是菇子,怎能比鹅掌还好吃?”

      他虽未吃过鹅掌,但却知道那是不可多得的美味,毕竟他还是读过属于吃货的呐喊——“且愿鹅生四掌”。

      杜时笙笑道:“儿看过前朝一位诗人写过‘响如鹅掌味如蜜,滑似蒪丝无点涩’,就是说,这菇子若是做好了,味道比烧鹅掌还香甜。”

      杜时笙搬出了宋朝杨万里的《蕈子》,虽说多少还是有些言过其实,但是在这资源贫瘠的古代,能吃上蘑菇鸡汤馎饦,确实也是普通百姓十分难得的美食了。

      小五儿自是没读过这首诗,但仅从这碗馎饦的味道,他倒是也十分认同。

      “杜阿姊,要不,咱们做些鸡汤馎饦送去坊内?”小五儿见还有鸡汤剩下,灵机一动。

      杜时笙知他懂事,怕阿婆面子上过不去,想要带菜去参加布道。

      可她却仍摇了摇头,道:“馎饦并不适合送去布道。放得久了,馎饦会发胀,鸡汤变凉后,油脂也会凝固,口感变差且不说,只怕到时,看了都没有下筷的欲望了。咱们若是送菜去,需做个既不怕放置,也不怕变凉的菜品才是。”

      小五儿猛点头:“阿姊说的极是。”

      吃过早膳,杜时笙在院中转了一圈,盘算着该做点什么送去坊内。

      孙阿婆和小五的宅子是一个青瓦白墙的方形院落,两间厢房一间主房,她住的是东厢房,小五与孙阿婆住在主房,厨房在西厢房旁边。

      园内一棵杏树,荫荫挺立在院子西南角,春风乍起,已有不少骨朵儿爬上枝头。院内被孙阿婆规划的整整齐齐,一块养鸡,一块种了菜,石子砌起的小路也是打扫的干干净净。

      杜时笙十分喜欢这干净整洁的院落,尤其是那块儿小小的菜地。各色蔬菜,到倒是齐全。

      初春季节,翠绿的小葱冒了头,娇娇嫩嫩,呼唤人的味蕾。

      “小五儿,摘些小葱和紫苏。”杜时笙心里有了盘算。

      杜时笙拿了一些鸡蛋,见小五儿正好洗了葱进来,便道:“小五儿,家里可有面粉?杂粮面粉?”

      小五儿把葱放在菜板上,应声道:“有的。”

      说着,他便从西边的柜子下边拿出来两袋面粉。

      “小五儿,杜阿姊今天给你做煎饼卷鸡蛋,可吃过吗?”杜时笙一边舀了两碗面粉,一边问道。

      小五儿摇头。

      杜时笙笑道:“那今天便尝尝吧!”

      她用温水将面粉调成粘稠的粉糊,又用热水融了块石蜜,加到粉糊中,放在锅灶边静置。

      她打了几个鸡蛋,加盐搅匀,又在蛋液中加了几蛋壳水和一点葱花儿,待油锅一热,便将蛋液倒入锅中。

      只听“滋啦”一声,入锅的蛋液,立时腾起金黄油亮的泡泡。随着杜时笙手下的铲子不断翻炒,蛋液变成了黄澄澄,嫩生生,颤巍巍的炒蛋块。

      炒蛋的香气飘出来,小五儿不禁吸溜了一下鼻子。

      杜时笙瞧了一眼灶边的小馋猫,又麻利地将紫苏叶子在调好的面糊中一捞,扔进油锅炸至金黄香脆。

      待面粉糊醒好之后,她又借着油锅烙煎饼,由于没有平底锅,杜时笙只能用锅铲不断摊开面粉糊,保证煎饼厚度一致。

      如此往复,一共烙了十张煎饼,却花了平日两倍的时间,煎饼也不如她前世做的薄,主要是这种柴火灶她掌握不好火候,又没有平底锅,着实不是很顺手。

      小五儿的一双眼睛盯着鸡蛋和煎饼,问道:“杜娘子已经做好了吗?”

      杜时笙坐在板凳上,用帕子擦拭额头的虚汗,笑道:“做好了。”

      小五儿到底是个孩子,虽是刚吃过一碗馎饦没多久,但看着在盘中的煎饼,炒蛋,切的整整齐齐的小葱和炸的香脆的紫苏叶子,他又觉肚里馋虫乱动,不由舔了舔嘴唇。

      杜时笙见状,便笑道:“要不,小五儿帮阿姊尝尝,拿到坊内去合不合适?”

      小五儿又瞧了一眼,咽了咽唾沫,小心翼翼问道:“可以吗?”

      杜时笙抿嘴一笑,拿出两张煎饼,给小五儿卷了鸡蛋和小葱,说道:“原本是十全十美,现下小五儿吃两个,便是阿婆八窗玲珑,小五儿才高八斗!”

      说得小五儿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煎饼卷鸡蛋,吃了起来。

      劲道香甜的煎饼包裹了满满登登的油炒鸡蛋,加了水的鸡蛋,汁香四溢,再配上小葱的鲜辣脆甜,让小五儿一口接一口,直道:“好吃!好吃!杜娘子这做的是哪里的菜,竟这么好吃?”

      “这是我幼时在一个食肆吃过的,据说啊,是齐鲁一带的吃法。这煎饼啊,要是有个平底锅做是最好的,不过现在也可以勉强一尝。”

      杜时笙把前世吃过的山东大煎饼的吃法,详细教给了小五儿。

      她看着小五儿三口两口便吃了一个煎饼卷,忍不住笑道:“鸡蛋虽香,但极易吸油,吃多了容易腻歪伤食,这个季节的小葱啊,甜辣爽口,既能抵消鸡蛋的油腻,又能开胃消食,他两个一起吃,最配不过了。”

      “杜阿姊说的极是。”小五儿两份煎饼卷鸡蛋下肚,与杜时笙距离拉近不少。

      杜时笙见他吃的香甜,打开了话匣子,说道:“小五儿,你可知煎饼卷鸡蛋,还有另一种吃法?”

      小五儿摇头表示不知。

      杜时笙想起前世在街边吃过的黑料理,神秘一笑道:“改日,阿姊再给你试试另外一种吃法。”

      小五儿猛猛点头,杜阿姊能做出这么好吃的煎饼卷鸡蛋,她说好吃的,必然错不了。

      杜时笙见他心满意足的模样,笑道:“走吧,咱们把煎饼卷鸡蛋,送到坊里去。”

      小五儿高兴地跳起身来,道:“自然是可以!”

      说着,他便拿来了家里的食盒,将杜时笙摆好的盘子,规规矩矩摆放在食盒内。

      “等等!”小五儿正欲扣上盒盖,却听杜时笙唤道,“咱们摆个盘再送去。”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二章【修】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文已完结,宝子们可移步预收《嫁给隔壁小书生》:先婚后爱小夫妻的种田日常,本文出现过的人物,同时期,同背景。 宋成和与沈如兰的故事请移步《春风错》。 写这本文的初衷是治愈自己,写着写着,真的被治愈了。希望有缘的你也能看见并被治愈,此时情绪此时天,在清欢小馆中,我们都做无事小神仙!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