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捉虫) ...
-
花婆子一拍手,发出几声尖利的笑,
“哎哟!要我说姐儿可真真是聪明人儿,比你爹妈精多了,你跟孙家官人结成亲,往后你两个兄长都跟着沾光不是,孙家大房老爷那是官家跟前儿都得脸的人物,叫你兄弟做个小官自然不在话下。姐儿你自个儿往后更是享福,孙家奴仆成群,都任由你使唤的,甚个金银财宝鲍参翅肚更是要多少有多少。”
宝珠听她说起便作出一脸艳羡的模样,复摆出一副气愤神色,“往常在家里起早摸黑日日干活,这日子哪里是人过的,如今有那般人家瞧上了,怎的你们偏要拦着我去享福。”
花婆子听她说这话,连甄掌柜的都不顾,哎哟一声拉住她的手,“好姑娘,你可比你爹娘想的长远,日日在灶间打转儿实在委屈了你这般相貌,孙家可是旁人求都求不来的,想攀附都难攀附上,也是我看姐儿你出挑,这才费心替你谋来。”
“可不就是,婶子这话说的在理儿,我是何等相貌,那些个凡夫俗子哪里又及的上我,前儿想买根钗我娘都不答应,听说那孙家金床玉枕的,凭我这样貌,嫁去岂不是想穿金便穿金,要戴玉便戴玉?”宝珠摆出一副掉进钱眼儿的痴相。
花大妈脸上便露出几分了然,到底还是小姑娘,一点富贵便叫迷了眼,她也最喜爱这样的小姑娘,好糊弄,差事办起来不费劲。
有宝珠自己愿意,在她心里这事儿已经全了七八分。
甄家阿婆这会子也不知从哪冒出来,拉着花大妈的手,“是来给我们大郎说亲的?”
花大妈凑到她耳边,“不是大郎!是你家大姐儿!”
“丫头片子不急着说亲,你先给我家大郎踅摸几个娘子!我家大郎老实能干。”老太太怪模怪样的嘴一撇。
宝珠心想,阿婆不去唱大戏实在可惜。
花婆子笑道,“可是门好亲!咱们姑苏城里顶有名的景阳伯府,很了不得的人家!”
“是说给孙家二老爷?这确是一门好亲,往后家里兄弟都帮衬的上呢?”
“哪能呢!不是二老爷!”花大妈摇头晃脑。
“难不成是老太爷?”甄阿婆面上带了些犹豫。
“瞧您老人家这话说的,老太爷那般年纪,便有心也无力啊,我哪里能做这样胡来的事。”花大妈不绕弯了,“是二老爷家里大公子哩,咱姑苏城青年才俊里头一号的人物。”花大妈将孙大官人吹成个天上有地上无的人物,斜眼看那甄父与徐氏,又朝甄阿婆叹口气,“这门好亲旁人求还求不来,不想徐娘子却不愿意,我瞧你们甄家都是徐娘子做主……”
甄阿婆声音拔高几分,“我老婆子还没死,这甄家的主还轮不到她来做。”
“欸!欸!得您老人家这话我便放心了——”
甄阿婆一听笑的满意,花婆子拉着老太太手又是一番奉承,“你老人家享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说着窥了一眼外面天色,“今儿天也不早了,我便先回去了,你夫妻俩也是白活这么大岁数,倒还没你家大姐儿想的长远。”
临走拉着宝珠的手,又是一番来来回回的夸赞。
宝珠笑着将人送到屋外,“我娘不懂,我自个儿却晓得,那等人家寻常可攀附不上,婶子给我谋划,我心里记着呢。”
三人亲亲热热,甄父和徐氏在一边无奈叹气。
今儿一家人演的这一出戏是早已商量好的说辞,这厢先嘴上应下孙家的事儿,一家人这是打算好了惹不起先躲一躲。
等这花婆子一走,宝珠便问阿爹,“城东那间宅子谈的如何?”
甄士德叹了口气,上午不是单去二食店拿菜的,还绕道去寻人了,“谈定了,九百贯,明儿去定契。”
当日买下连带着契税花了一千一百贯,虽说只是二进的宅子,胜在宅院大,还有一处不算小的园子,地段也好,从前是清贵人家的住所,后来家里有人中了进士外放做官,上下打点要花费这宅院便卖出去了。
前些日子有人来问价,那时没这回事自然不舍得卖出去,如今遇着孙家这事儿,虽外头人知道的不多,但忽然找上门去问那宅子还要不要,人家心里必然起疑,问来问去就要被压价儿。
不光是那宅子,连二食店也在筹备着往出兑呢,这几日两家店里这般情况,正是打算把家里能变卖都变卖了。
等家里该变卖的都卖了,便启程去汴京,只是这事儿绝不能叫孙家察觉,否则一家人苦心绸缪都打了水漂,那孙家若知晓了,说不得会做出什么事来。
这花婆子见甄家阿婆跟宝珠自个儿都愿意,便觉得这事儿成了七八分,连着半旬日日都去甄家磨,最终徐氏才勉强点了头。
徐氏嘴上应了,言说既然三娘攀上了这样的门户,财礼自然要给的丰厚。
这一说花大妈更觉得十拿九稳,心里也暗唾这甄家看着宠姑娘,归根结底也是重利的商户。
徐氏又说毕竟是去人家做小,到底不光彩,那些繁复礼节之类的都免了,这事儿也别宣扬外人都知道,没的外人说她们甄家卖女求荣。
花婆子见甄家好不容易应下,提的又不是甚难的要求,自然都紧着答应,再说她自个儿也不想叫人知道,否则往后那些好人家的女儿都躲着她走,哪里又能再搭上线来。
“再一个——”觑着花婆子神色,徐氏继续说道,“成亲的日子需由我家找人来算。”
花婆子皱眉,“你莫不是找说辞?若说没好日子拖个三年五载的我如何交差?”
“那必不能的,至多二三个月罢了。”
花婆子故意思量一番,末了还是点头应了。
……
成了!成了!
花婆子紧赶慢赶去找孙家官人报喜,这其中她如何艰辛才磨到这门亲事自是好一番添油加醋,孙大官人听了不光赏了钱,还叫府里车马亲自把她老人家送回家。
孙官人自打知道这亲事成了,原先对甄家的那些刁难也消失了,一食店照常开门,二食店暂且关了。
花婆子不知从哪打听到甄家往外兑二食店,便来问徐氏,徐氏脸不红心不跳,对花婆子的说辞便是如今攀上了一门好亲,往后有孙家接济,也不必这般劳累,一食店交由甄家大郎看着,往后她夫妻俩也好享清福了。
这下花婆子更是彻底觉得徐氏想通了,毕竟她是死也想不出一大家子会为个姐儿抛家舍业的逃这桩婚事。
日子往下走,花婆子时不时过来催促,先前说好的进门的日子由甄家来算,可却不能一直这样拖下去。
连催了几日,甄家阿婆似模似样去了庙里一趟,回来说三月十八是好日子,原先还怕耽搁,没想到日子就在眼前了,花婆子得了准话,立即又去回了孙大官人,孙大官人得知便要去甄家认门。
想到前不久见着的美人,心里也实在痒痒,奈何到门口就被徐氏拦下了。
“这进门也不差几日功夫了,咱们虽是小门小户,却也有规矩,虽说我家三娘委屈嫁去你家做小,可该守的规矩要守不是?”
“是是是,小婿冒失了。”
这孙大官人想是知道亲事板上钉钉,竟也没闹事。宝珠听到动静怕出岔子,从灶房里出来,手里挎着一萝水灵灵的青菜,原先打算出门的孙大官人止了步子,宝珠嫣然一笑,将手里箩筐递给孙官人,
“我娘说的有理,孙郎君便先回去吧。”
孙大官人只闻得丝丝缕缕的香风,呆愣片刻手里多出一篮子菜,再看宝珠已经回灶房了,想到以后日子还长,这位孙大官人依言一步三回头的出去了。
旧年衙门审案宝珠远远看过一眼这位孙大官人,不大真切,只半猜这孙大官人是个相貌难看举止猥琐之人,今儿一看确实如此,生着一副猪头猪脑不甚精明的模样。
宝珠撇嘴,“阿娘将门口扫扫,真是脏了咱家的地方。”
一家子紧锣密鼓的筹备着,正巧汴京姑母回信也到了,信里言明二郎在汴京一切都好,知晓孙家一事,便叫甄家弃了姑苏家业,一家子先去汴京暂避。
这却是同宝珠想到一起去了。
甄父回信说了一家子正打算去汴京,天子脚下,再大的官要欺负人想来也得掂量掂量,只是届时未免牵连妹妹一家,需劳妹夫先打听打听这孙家在汴京城里有无跟脚,若有跟脚,一家人便不去投靠姑母,自家行事也更得谨慎,若没甚跟脚,一家子行事更便宜些,信送出去,家里该收拾得收拾起来了。
二食店位置好,没几日也盘出去了,没经过牙行,都是寻得此前想买的人。
家里现银钱贯留些路上用,其余都换成了金页子跟交子,金页子装进破箱笼夹层里头,交子则贴身缝起来了,一人身上藏了一些,其余珠宝首饰则是装进箱笼一并带走,实在带不走的悄悄寻地方埋了。